國產手柄真香?從 40 到 500 看看國產手柄推薦指南!

開頭點題:無廣無廣無廣!

自用後推薦的一些款式!和一些網絡上比較好評的國產手柄!無論是剛接觸手柄的小白,還是追求極致操作的玩家,今天梳理不同價位的優質手柄!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排名不分先後)。跪求電池謝謝各位。

雙擊fufu有驚喜

 只是個人推薦,也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買立省百分百。如果大家有自己的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討論。

蓋世小雞啓明星2 (刷券50左右就能拿)

性價比太突出,我甚至不知道雞哥怎麼掙錢。刷券後的價格同價位產品真的沒有可以比的,手感紮實不錯,冠軍版也非常好看。

也有缺點:無線轉接器需要加錢自購,充電底座似乎也是要自購。但也可以刷券,刷券有時會比較麻煩,但價格確實超值。

易速馬D10 (169左右)

169 元就能拿到七層八向自研十字鍵 + TMR 搖桿 + 雙切扳機 + 全機械按鍵 + 2 背鍵 + 6 軸體感 + RGB + 1000 mAh 大電池 + 1000 Hz 有線/2.4 G 多模多平臺的組合,易速馬明顯衝着黑武士 4 Pro 去的。

早期版本在按鍵回彈和扳機阻尼上確實被吐槽,官方也迅速改模調軟扳機,最新批次已無明顯硬傷,可以安心上車。

缺點:.......我現在真想不到啥缺點,有人覺得顏色難看👀,但我覺得非常不錯來着。

飛智黑武士 4Pro(225到手)

 我的評價是就算我手上有了八爪魚4和八爪魚5。如今我還是會喜歡用黑武士4Pro日常遊戲。

我覺得這個價位做到了一款什麼都有,什麼都很均衡穩定的手柄。微動按鍵表現非常棒,也支持搖桿阻尼調節和扳機震動,功能全面。

而且544本身就是那84的優點結合的一款中端畢業手柄,但似乎要出545了大家可以在等一波。

易速馬x05(能在99拿到)

這款手柄我是看外網博主先測評和Linus的手柄大比拼視頻裏看到的。

外網真的驚歎這款能在這麼低的價位能做到這麼優質的配置和品質(感覺是想打Xbox官方手柄)霍爾電磁搖桿,零死區設計,一體式杆體,1000Hz回報率,搖動起來感覺非常絲滑。而手柄的十字鍵和ABXY按鍵都使用導電膠開關,按壓手感非常清脆。

墨將迅龍2 tmr版(379但今天有bug價)

不知道大家今年有沒有看Apex石油杯比賽,一般Apex職業選手都是選擇索尼手柄來打職業賽。今年不一樣的是 hal選手和vol zz選手都選擇了我們國產的墨將迅龍2(雖然一個人用的tmr一個人用的碳膜),雖然我覺得可能是有營銷的成分在,但這其實也說明在職業選手手中,他們覺得這個可以當總決賽可以用的設備。

搭載華爲星閃技術+有線無線2000Hz回報率,ALPS膠釘搖桿+4096級採樣,陀螺儀1000Hz回報率,搖桿防抖係數,16顆機械微動。我覺得配置也是拉滿了。真的感動,現在國產手柄真的能在百元就把配置拉到滿。

八位堂xPro(270拿下)

依舊是微軟的有線授權(不支持Xbox無線),之前感覺8月堂這個手柄哪裏用的很好,而且很穩定,我覺得它的手感也非常適合喜歡Xbox手柄的亞洲人的手型,雖然我是大手,但是我覺得還是很好用。感覺質感確實是非常好,手柄界的蘋果說是。

但是你看宣傳頁面一直在宣傳授權,然後後面跟着無線。但其實他還是微軟的有線授權的手柄。

飛智 八爪魚5(460可以拿下)

小肩鍵也是迴歸了,並且在背鍵佈局對84進行了更新

十字鍵結構更新不會串鍵了,手柄外觀和底座外觀升級。力調節合金搖桿2.0,力反饋扳機六顆拓展按鍵,150Hz全綵交互屏貫穿式RGB燈帶,六軸體感陀螺儀,星閃直連,轉軸十字鍵,機械微動ABXY鍵,1500mah大電池。

對於八爪魚4代來說,算是全面的"小升級",基本上是把一些84的小缺點給修改了。從很好到更好。

蓋世小雞G7pro(430元)

真的是雞哥的嘔心瀝血之作了,你想想平常賣這麼性價比的蓋世小雞,今天出了一個400+的手柄確實不可思議。但品質確實非常到位。

微軟授權手柄(不支持Xbox主機無線),但後續會出一款支持主機無線的版本。標配智能啓停充電底座,TMR搖桿+霍爾線性/微動雙切扳機,ABXY光微動按鍵+三種可替換十字按鍵,微動小肩鍵+兩顆大背鍵,回報率1000Hz

在硬件方面上基本上都是照着Xbox精英版打的,在實際體驗上,除了握持感沒有Xbox精英版好以外,其他我認爲都是在性能上領先不少!

墨將 彩虹2Pro(299拿下)

這款我會推薦給FPS手柄玩家,如果你是遊戲一起玩的話,但非常喜歡墨將,我更會推薦上面那個迅龍2tmr版本。

299標準版 / 329帶RGB底座套裝(建議閉眼衝套裝,因爲帶高低搖桿)  不同的高度搖桿可以適應玩家在玩fps遊戲時候需要的搖桿。推薦人羣就是主玩FPS的手柄黨  

碳膜搖桿跟槍穩而且很靈敏,這價位能把FPS特攻做到極致的,目前只服它。  

總結一下

在國產手柄的表現真的很讓人驚喜。其實在100到200元這個價位,已經有不少能打又能抗的選擇,配置和體驗都相當能打;到了200多元的價位,也是幾乎摸到了手柄性能的天花板,該有的功能、穩定的表現基本都齊活了。

再往上的那些貴价手柄,更多是在細節上做小升級,比如微調手感、增加一些個性化功能,或者堆砌更極致的參數。但這時候“邊際效應”就很明顯了——價格往上走一大截,實際體驗的提升可能並沒有那麼顯著。

 選手柄不用盲目追貴,關鍵還是看自己的需求:是隻想入門試試水,還是追求特定遊戲的操作優化,又或者就是偏愛某些細節設計。根據自己的預算和玩法來挑,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但我這推薦也只是個人推薦,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買立省百分百。如果大家有自己的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討論。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