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我們來聊聊慟哭者,一個在悲劇如雲的40K宇宙裏可以被稱爲悲劇之王的星際戰士戰團。創作不易,大家請多支持一下~
戰團簡介
慟哭者戰團是一支命運多舛的忠誠派星際戰士戰團,相較於當今時代的其他戰團,他們似乎更深地籠罩在決定其命運的黑暗詛咒之中。(奸奇擱這微操星際戰士戰團呢說是)
這支受詛咒的軍團彷彿永遠無法保留他們取得的大部分成就,到手的勝利往往最終會化爲苦澀的灰燼。作爲聖血天使的子團,慟哭者創建於第二十一次的"詛咒建軍",他們似乎通過未知手段消除了"黑怒"與"血渴"這兩種基因種子生來打的缺陷。但這項祕密療法可能已經隨着戰團的落寞被掩埋於歷史長河之中。
慟哭者的歷史充滿動盪與劫難。他們曾多次瀕臨覆滅,我們知道較多的是:在巴達布戰爭期間被各個戰團圍攻接近全滅。隨後的贖罪遠征中,又遭遇了泰倫蟲族克拉肯觸鬚。儘管基因種子存在先天缺陷,但他們每次都能忍受住原始狂怒並克服面前的難關。該戰團戰團長宣稱:每次磨難都將使慟哭者變得更爲偉大。
慟哭者標誌
目前,慟哭者已經從克拉肯觸鬚的攻擊下倖存並保存有三個連隊的兵力,雖然接近崩潰,但十三爺並沒有忘記這羣可憐人,爲慟哭者送來了原鑄星際戰士的增援。我們哭哭人又可以繼續爲帝國盡忠了(繼續悲慘的命運,悲~)
基因種子
有證據表明,慟哭者的基因種子在被創造時可能遭受了機械神教的祕密篡改。該戰團於火星創建時進行的基因改造工程,其完整內容極可能連當時的泰拉高階領主與其他戰團長都無從知曉。這一推測在36千年初期帝國政局動盪分裂的背景下顯得尤爲可信。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針對慟哭者基因種子的實驗性改造,很可能得到了其母團聖血天使戰團的默許。畢竟聖聖血天使千百年來始終在尋求治癒"血渴"與"黑怒"雙重詛咒的方法。(也許慟哭者是某種聖聖血天使爲了追求拜託黑怒與血渴的實驗性質戰團)
從現存關於二十一次建軍的記錄來看,改良基因缺陷的嘗試取得了部分成功:數個世紀以來,慟哭者戰士陷入血渴的案例確實極爲罕見。
然而很快人們就注意到,慟哭者成員逐漸顯現出新的缺陷:隨着時間推移,這種缺陷愈發明顯:整個戰團似乎被某種深沉的憂鬱情緒所籠罩。聖吉列斯的其他子嗣們傳言,慟哭者對於基因原體之死的悲慟,比其他任何聖血天使子團都要深切。(其他子嗣決定化身狂戰士,慟哭者決定玉玉症)
真相可能永遠都不會被揭開,但厄運已如影隨形般纏上了慟哭者。近年來可觀測數據顯示,戰團成員的憂鬱傾向與血渴發作頻率都在持續攀升。有報告指出,所有聖聖血天使子團的基因缺陷都在隨時間推移不同程度地惡化。如今與克拉肯蟲巢艦隊慘烈交鋒後,這個多災多難的戰團能否撐到獲准招募新兵補充兵員的那天,仍是未知之數。
與蟲巢艦隊作戰的慟哭者
戰團編制
作爲聖血天使的子嗣戰團,慟哭者本質上繼承了聖吉列斯之子們輝煌獨特的戰爭傳統與高效殘酷的作戰藝術。他們遵循《阿斯塔特聖典》基本準則,理論編制爲10個連隊(每連100名戰士),包括1個老兵連、1個偵察連、4個戰鬥連及4個靈活轉變定位的預備連隊。
但與所有聖血天使後裔相同,慟哭者各連隊間存在高度流動性——除尚未完成訓練的第十偵察連外,全團鮮少以完整建制投入戰鬥。取而代之的是根據任務需求從全團抽調兵力組成的特遣隊,這種靈活編組方式使慟哭者能高效應對各類的作戰需求。戰團徵兵同樣注重效率,艦隊所至的封建世界與邊遠人類殖民地皆可作爲新兵選拔地。
由於慟哭者們基本不會陷入黑怒和血渴,慟哭者在歷史上長期被視爲合規聖典戰團。不過其基於艦隊作戰的特性,分散的艦隊單位常需根據有限資源調整戰術。更因其惡名昭著,該戰團多數時期都孤立無援,這種境遇催生了遠超常規聖典戰團的自主作戰意識。
可憐哭哭人
頻發的厄運使慟哭者在戰術與徵兵上發展出極強的實用主義傾向。其作戰序列尤其偏愛雷霆突擊戰術,常藉助雷鷹炮艇與風暴渡鴉實施近距離空中打擊。
在裝備與徽記方面,慟哭者比聖血天使先祖及其他二次建軍子團更接近標準星際戰士制式,這或許與其作爲無母港的艦隊戰團需依賴自身技術軍士維持裝備有關。雖保留少量珍貴的聖血聖物,但與其他聖血天使子團相比,慟哭者的蘭德掠襲者與巴爾掠奪者坦克更爲稀少,終結者裝甲更是戰團被視爲無價之寶。
慟哭者戰團巴爾掠奪者坦克“殉道者之音”號
與母團相似,慟哭者的牧師連直接隸屬戰團指揮部(而非像多數聖典戰團那樣下放至各連),便於監察日益嚴重的血渴症候。而聖血祭司團(戰團藥劑師)在血渴的治理體系中地位超然,被尊稱爲"卡利克斯"。觀察者普遍認爲,正是這些既醫治戰士肉體又撫慰其精神創傷的卡利克斯,在戰團歷經的無數磨難中維繫着戰團最後的凝聚力。而血渴隨着時間的發作又導致了慟哭者也開始存在死亡連這一編制。
慟哭者死亡連戰鬥兄弟
戰團裝備
艦隊編制
在巴達布戰爭爆發時,慟哭者戰團已知擁有以下艦隊力量:
"淚之母"(Mater Lachrymarum):作爲戰團移動修道要塞與基因種子/聖物庫的巨型星際堡壘
2艘機械神教鑄造艦
12艘支援艦船
2艘強化型戰鬥駁船
6艘打擊巡洋艦
3艘先鋒級巡洋艦
22艘各型護衛艦
目前尚不清楚慟哭者艦隊在與克拉肯蟲巢艦隊交戰後殘存的具體情況。
主力艦船檔案
"淚之母"(戰團艦基要塞修道院)
這艘被稱爲"戰團方舟"的巨型移動星際堡壘,既是慟哭者的移動修道要塞,也是其基因種子與聖物的核心儲存庫。
"風暴之女"(戰鬥駁船)
該艦曾參與科林斯遠征,但在巴達布戰爭期間被米諾陶戰團跳幫俘獲。
太空野狼的戰鬥駁船
"嘆息之母"(打擊巡洋艦)
在巴達布戰爭中,該艦遭到米諾陶戰團的跳幫突襲,進攻部隊包括"百臂巨人"赫卡頓·埃阿科斯(一臺"蔑視者"型無畏機甲)。
隸屬於血鴉的打擊巡洋艦
"黎明收割者"(打擊巡洋艦)
908.M41年,米諾陶戰團的大牧師伊萬努斯·恩科米在巴達布戰爭的奧普特拉毀滅之戰中,率軍對該艦發動跳幫作戰併成功奪取。
戰團的歷史
慟哭者戰團崛起於第36個千年初葉那場被稱爲"詛咒建軍"的第二十一次星際戰士建軍。關於此次建軍"詛咒"本質的真相,早已湮沒在祕密與傳說的迷霧之中。此次建軍誕生的諸多戰團相繼遭遇的黑暗結局,已成爲審判庭與阿斯塔特修會共同記載的警示錄。許多人認爲,凡是在"詛咒建軍"中誕生的戰團,從創造之初就沾染了不潔。
PS:機械教在21次建軍裏邊玩起來創新了,但幾乎全是畫蛇添足之作。顯然他們忘了在帝國,越老越好。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邁出了從星際戰士到原體進步的第一步。998.M41,機械教探索賢者馬科·帕特翁努斯(Marco Pteronus)於死亡世界英庫拉巴(Inculaba)發現了詛咒建軍的研究所並找到了當年的“類原體”,在嘗試復甦後,神祕失蹤,在灰騎士趕到後,只發現了一條殘存的亞空間航線。隨後英庫拉巴被執行滅絕令,在英庫拉巴上的一切全部灰飛煙滅。
進入英庫拉巴的機械教人員
據信慟哭者是以聖聖血天使基因種子爲基礎,經由火星機械神教技術神甫進行基因改良,剔除了"黑怒"與"血渴"這兩種聖血天使基因缺陷。然而該戰團的阿斯塔特們卻表現出某種精神憂鬱的症狀。這究竟源自戰團基因種子的特殊缺陷,還是戰團屢遭厄運導致的心理創傷,至今未有定論。儘管他們是少數全團無一人完全墮落爲被基因缺陷控制的瘋魔之人,但在其他星際戰士眼中,慟哭者始終帶着原罪的烙印。儘管他們以無可置疑的忠誠捍衛人類帝皇與疆域,但大多數戰團仍選擇疏遠這些黃甲戰士。
陣亡的慟哭者戰鬥兄弟
第37個千年初期,隨着二十一次建軍的部分墮落阿斯塔特與叛亂勢力掀起血腥戰爭,帝國局勢急劇惡化。慟哭者選擇遠赴帝國邊疆,以艦隊爲基地開展對外征討,避免捲入同胞相殘的內戰泥潭。此後一千五百年間,他們持續在銀河系西部發動遠征,清剿威脅人類的異形種族,多次馳援孤立的帝國世界。儘管戰功卓著,但厄運的陰雲卻始終如影隨形地追着這羣可憐人。當第39個千年泰拉高領主召集各個遠征戰團回防恐懼之眼時,許多帝國指揮官仍對這個屢遭命運戲弄的戰團投以懷疑目光。
慟哭者的惡名在第九次黑色遠征期間爲他們帶來了悲劇:迷信的苦行者戰團(極限戰士子團)拒絕與其協同作戰,導致科瑞利亞巢都世界防守空虛。孤軍奮戰的慟哭者與黑色軍團血戰六個太陽周,待極限戰士與白色傷疤突破混沌艦隊封鎖時,慟哭者已經僅餘兩百名倖存者。更倒黴的是,慟哭者的撤退艦隊不久後遭遇亞空間風暴失蹤,直至百年後才從虛空中傷痕累累地重返太陽星域邊緣。
經過緩慢重建,恢復建制的慟哭者最終被調往銀河核心區作戰。至M41第587年,泰拉高領主命令其加入大漩渦守軍,負責巡邏其荒蕪的西部區域。在此期間,他們與漩渦區戰略指揮官魯夫特·休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休倫的統帥下,星空之爪戰團不僅給予了慟哭者前所未有的尊重,更提供了大量戰爭物資。這份來之不易的袍澤之情,最終卻險些葬送慟哭者。
重要戰役
科瑞利亞圍城戰,第九次黑色遠征(537.M38) 第九次黑色遠征是由臭名昭著的混沌冠軍"掠奪者"阿巴頓及其黑色軍團發起的黑暗遠征,於537.M38年從恐懼之眼展開。在此期間,慟哭者戰團與其他數支遠征戰團一同被泰拉高階領主召回,以協助應對來自恐懼之眼的日益增長的入侵威脅。然而,在這場戰役中混沌勢力對巢都世界科瑞利亞發動攻擊時,慟哭者戰團因飽受厄運逆轉和命運黑暗轉折的惡名而備受掣肘。迷信的苦行者戰團拒絕與慟哭者並肩作戰,寧可放棄這顆星球也不願與他們共同服役。不願拋棄蜂巢世界居民的慟哭者獨自抵抗黑色軍團的猛攻長達六個太陽周,承受了慘重損失,直到極限戰士和白色傷疤率領一支戰鬥羣突破混沌艦隊前來解救科瑞利亞。與混沌作戰的犧牲使得慟哭者僅剩不到200名存活的戰鬥兄弟,隨後他們的艦隊又在亞空間風暴中失蹤,被認爲已經覆滅。直到一個多標準世紀後,他們才從虛空之中一路奮戰歸來,重新出現在太陽星域的邊緣。
查拉頓戰役(698.M41) 在698.M41年,慟哭者參與了由極限戰士戰團長馬裏烏斯·卡爾加率領的聯合星際戰士部隊,這支部隊還包括救贖天使、遊俠戰士和銀顱戰團的成員。在一場長達七年的帝國遠征中,這支部隊給予了查拉頓獸人帝國一系列重大打擊,把獸人軍閥阿格魯克的WAAAGH!對帝國的入侵推遲了三十個標準年。
科林斯遠征,屠宰場III號的解放(701.M41) 在科林斯遠征開始時,極限戰士號召盟友協助他們完成清除銀河東部邊緣查拉頓地區獸人帝國的任務。慟哭者響應了極限戰士戰團長馬裏烏斯·卡爾加的號召,心懷多年前在災難性的科瑞利亞圍城戰中被極限戰士救援欠下的恩情。他們派遣了一支由300名星際戰士組成的特遣隊,以及戰鬥駁船"風暴之女"號及其護航艦隊加入科林斯遠征。慟哭者不知疲倦地推進遠征,在整個科林斯星區的一系列戰役和獨立戰鬥中擊退了綠皮的威脅。但真正決定戰團在這場遠征中轉折點的是屠宰場III號世界的解放。這顆獸人採礦世界將數十萬人類奴隸送入礦井,經過高強度勞動後,很難有人生還。慟哭者被他們的悲慘命運所打動,向遠征指揮部**進攻屠宰場III號,卡爾加勉強同意,但條件是不能再爲慟哭者的任務提供額外支援。慟哭者悄然穿過獸人防線,迅速摧毀了其軌道防禦,隨後以無情的攻勢掃除了所有有組織的綠皮抵抗。目睹殘暴的壓迫者被推翻,囚犯們奮起反抗,短短几個太陽時內,這顆星球便落入慟哭者手中。但勝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境:他們解放了300萬人類囚犯,這些人現在指望他們的救世主將他們從敵人手中解救出來。慟哭者不願拋下囚犯,又無法將他們全部運離星球,於是決心戰鬥到底,必要時壯烈犧牲。技術軍士拼命嘗試修復繳獲的獸人星艦使其恢復飛行能力。背靠着一艘戰鬥駁船,不到200名的倖存慟哭者戰鬥兄弟面對獸人們噩夢般的劣勢,抵擋一波又一波獸人戰艦和戰鬥轟炸機的攻擊,經過血戰後,將獸人擊退。在這場血腥戰鬥中,慟哭者戰士陷入了黑怒。獲救的奴隸決定打破僵局:在向帝皇獻上最後的感恩祈禱後,他們向慟哭者的戰鬥駁船發出信號,請求仁慈的死亡,至少能作爲自由人死去,而非獸人的奴役傀儡。面對另一支集結進攻的獸人艦隊,慟哭者別無選擇,引爆了遍佈屠宰場III號礦井的數百枚地震炸彈,使隧道坍塌,賜予這些前奴隸"帝皇的安寧"。爆炸在幾分鐘內將屠宰場III號夷爲廢墟,創造了帝國曆史上最大的行星級墳墓之一。僅剩不到100名戰鬥兄弟倖存,"風暴之女"雖傷痕累累但仍未屈服,帶着少數改造的獸人奴隸運輸船逃離了屠宰場星系,船上載着不到十分之一的獲救奴隸。從戰術角度看,解放獸人採礦世界是一場輝煌的勝利:礦井的摧毀對獸人的戰爭物資儲備造成了嚴重打擊,並引發了爭奪星系礦產的獸人氏族**。但是,慟哭者的成功因戰鬥後續的慘重損失而蒙上陰影。但這場"勝利"對慟哭者而言卻如同苦澀的灰燼。當馬努斯·卡爾加爲表彰他們的功績而授予鋼鐵光環勳章時,慟哭者幾乎史無前例地拒絕接受這一戰團榮譽。這導致了部分帝國盟友指責他們蓄意侮辱遠征指揮官,進一步加深了那些本就對他們心懷不滿者的猜疑和惡意謠言。
溫柔的慟哭者們
耶利哥邊境(812.M41) 慟哭者首次參與阿基勒斯遠征是爲浪人商人卡贊杜斯·蘭提供護航,以償還對蘭王朝的千年榮譽債務。四支護衛小隊與浪人商人的附庸軍團並肩作戰十年,並在外域對敵人的戰艦實施了多次高效跳幫作戰。812.M41年,慟哭者搭乘的艦船在實體空間躍遷時發生災難性引擎故障,被迫棄艦於法倫哀悼星系外圍。僅有少數戰鬥兄弟在事故中倖存。得知悲劇後,死亡守望的時任指揮官莫迪蓋爾意識到這些倖存者作爲常規部隊的侷限性,於是招募他們加入死亡守望。耶利哥邊境的大部分倖存慟哭者組成了風暴守衛戰團守望隊長布蘭德·麥克利爾麾下的殺戮小隊,其餘則與其他戰團的戰鬥兄弟混編服役。
巴達布戰爭(901-912.M41) 在41千年的最後百年,慟哭者作爲分離主義的星空之爪、螳螂勇士和處刑者戰團的盟友被捲入巴達布戰爭,這些戰團認爲自己在捍衛阿斯塔特修會傳統自治權免受腐敗帝國官員侵犯。
至908.M41年,慟哭者因持續消耗作戰已損失慘重。這支艦隊基戰團長期駐防巴達布星區南部並護航分離主義補給船隊,實力大損。但仍是不可小覷的力量,因此忠誠派實施計劃孤立他們。兇殘的米諾陶戰團集結兵力發動精準打擊,當發現慟哭者的戰團駁船"淚之母"在蠻荒世界奧普特拉軌道上補給時立即發動閃電突襲,成功癱瘓其主引擎阻止逃脫。慟哭者不得不拼死守護載有傷員和珍貴基因種子的駁船,導致主力艦隊回援奧普特拉星系。米諾陶戰團發動了持續17個太陽時的血腥舷上作戰,雖傷亡慘重但憑藉殘暴和數量優勢最終壓倒慟哭者。慟哭者殘部爲避免駁船毀滅被迫投降,艦隊大多損毀或漂浮於虛空。米諾陶宣稱獲得殘骸打撈權,用陣亡者的裝備補充自身損失。倖存慟哭者被關押在薩甘II號背面的監獄船,傳聞他們在監禁中逐漸瘋狂。整場戰爭期間僅有311名慟哭者戰鬥兄弟存活並被俘虜,估計另有不足百人在其他戰區作戰。如此慘重的損失實質上已經導致他們的戰鬥序列名存實亡。
牛頭人戰團與慟哭者作戰中
不久後審判庭特遣隊造訪了螳螂勇士和處刑者戰團的母星,卻未派專使接觸慟哭者。奧普特拉戰役後審判庭從"淚之母"獲取的調查結果始終密封,連當時提交給星域會議的審判庭報告都未提及。巴達布主星陷落戰爭結束後的913.M41年,星空之爪、處刑者、螳螂勇士和慟哭者的倖存者被交由阿斯塔特修會特別召集的審判庭受審,各戰團存續危在旦夕。儘管審判庭特使試圖全權接管此案,但根據阿斯塔特傳統,五位未參戰戰團長組成的審判庭還是作出了裁決。法庭判定所有參與巴達布分離主義的戰團都違反了《阿斯塔特聖典》及其代表的與帝皇古老誓約。慟哭者並非因背叛或倒向混沌而反抗帝國,而是出於驕傲,他們認爲審判庭對星空之爪的打擊侵犯了大漩渦守衛和阿斯塔特修會的傳統自治權。泰拉高階領主最終選擇寬恕了慟哭者,但要求他們與其他分離派一樣進行百年贖罪遠征,且期間不得招募新兵補充損失。戰團的存續就此完全寄託於自身和帝皇可能的恩典。巴達布戰爭後,慟哭者的戰旗已經成爲了一堆襤褸殘片。獲得帝皇赦免時,這面旗幟被交給聖潔修女會修復淨化。修女們對旗幟的修復據說受到了帝皇啓示,她們編織時淚流滿面,既感恩帝皇在荷魯斯之亂末期爲人類作出的偉大犧牲,又痛心慟哭者對他的冒犯。這面被稱爲"淚之旗"的聖物隨後被慟哭者帶着踏上贖罪遠征。
可能是淚之旗幟的戰團旗幟
第二次泰倫戰爭(992.M41)
贖罪遠征途中,慟哭者遭遇泰倫蟲族克拉肯蟲巢觸鬚。在馬沃里昂星球(Malvolion )的決戰中,他們以近乎全員戰死的代價掩護平民撤離。至此,戰團僅餘四個連的兵力,卻仍因贖罪令而無法補充兵員。(這就是不公平!)
慟哭者與泰倫蟲族戰鬥後
獵手之殤(993.M41)
與克拉肯蟲巢交戰後的慟哭者僅剩三個連兵力,而奉命監視他們的紅色獵手戰團亦在抗擊蟲羣時損失慘重。
阿伯魯斯星系之戰(未知日期.M42)
慟哭者殘部在阿伯魯斯星系與鋼鐵領主二連連長尼克拉斯率領的第2、8、10連隊、渡鴉騎士等戰團協同防禦蟲巢艦隊。異形審判官莎莉莎·泰拉里斯發現第二支規模更大的蟲羣正在逼近,若防線失守,殘暴的巴格希族基因(一種殘暴的異形,被鋼鐵領主所監視,黑豆芽常抓走巴格希獸王扔科摩羅裏面作角鬥士)將被蟲族吸收,整個遠東星域將危在旦夕。
戰團狠人
戰團長馬拉基姆·弗羅斯(Malakim Phoros)
馬拉基姆·弗羅斯,慟哭者戰團現任戰團長,亦被稱爲"毀滅之主"與"深淵守望者"。他是戰團悲愴與堅韌的化身,雖深受黑怒侵蝕之苦,卻屢次在戰鬥中瀕臨失控之際強行掙脫深淵。他追隨叛變的星爪戰團長魯夫特·休倫參與漩渦星域的分離行動,最終釀成著名的巴達布戰爭。官方記錄中,弗羅斯在其戰鬥駁船被米諾陶戰團擊毀時陣亡,但傳言稱他已在流亡中與戰團殘部匯合,但這些傳聞至今無法證實。
慟哭者戰團長馬拉基姆·弗羅斯
修士塞姆奈(Semnai)
塞姆奈修士在第二次永恆守望服役期間參與了一項重大行動,其首次守望任務曾作爲殺戮戰士活躍於科羅努斯擴張域。他在該星區的具體使命成謎,據傳曾輾轉十餘艘浪客商船。多數人推測他奉命追獵死亡守望的某個特定敵人,並在赫卡頓裂隙邊緣將其逼入絕境。除已知他在最終之戰履行了隱祕誓言外,唯一可確認的是他試圖返回母星,途中於守望要塞埃里奧克停泊。然而在審判官拉梅烏斯提出某項機密任務請求後,塞姆奈選擇二次服役。他參與了哈迪克斯異常點行動,其被長期拘禁於埃里奧克隱修所的原因至今未解。
無畏機甲"塞隆"(Dreadnought Chyron)
阿瑪迪斯·凱羅菲勒斯(現稱凱隆)是慟哭者戰團僅存的無畏機甲之一。因臨時調派至異形審判庭死亡守望,他僥倖躲過克拉肯蟲巢艦隊對母團的滅頂之災。目前他(錯誤地)堅信自己是戰團最後的倖存者。
慟哭者的無畏機甲,裝的是不是塞隆不知道
戰團聖物
淚之聖旗(Banner of Tears)
聖物修會(Orders Pronatus)是戰鬥修女會的一支分支修會,專門負責回收、守護、研究及修復對國教具有重要價值的聖物。她們還承擔着維護與祝聖各戰鬥修會旗幟與徽記的職責。在慟哭者戰團因參與巴達布叛亂而蒙羞後,聖物修會曾受命修復其戰團旗幟。據說,參與修復的修女們在工作中潸然淚下,因慟哭者對人類帝皇所犯之罪孽實在令人痛心。此後,這面旗幟被稱爲"淚之聖旗",象徵着戰團的懺悔與救贖。
傳道者(Catechist)
"傳道者"是一把古老的地獄手槍,曾在巴達布戰爭時期由戰團長馬拉基姆·弗羅斯使用。
聖血長戟(Glaive Encarmine)
"聖血長戟"是一柄雙手持握的精工動力武器,形制爲威力巨大的長戟,同樣由弗羅斯戰團長在巴達布戰爭期間揮舞。
勝利之贖(Victory's Price)
"勝利之贖"是一柄精工星際戰士動力長矛。在慟哭者戰團中,持有此矛被視爲無上榮耀,亦是一種沉重負擔。它曾引領戰團贏得諸多輝煌勝利,然而,其歷任持有者大多在凱旋之際戰死,鮮少有人能活着回到戰團殿堂。儘管阿斯塔特修士無所畏懼,但此矛的持有者往往會在勝利時刻思考,如何以最壯烈的方式爲成功獻上自己的生命。
動力長矛“勝利之贖”
好的,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我是怨恨鎖鏈。請各位看得開心請給我點個贊、點點關注!我在這裏謝謝大家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