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日常疊甲,防止有破甲弓,這一期的配置也是經過好幾遍的篩選,單價以及價格來源也註明了出來,經過價格對比發現基本都是拼多多的比較優惠,配置上面呢,秉承着一個能用就行,不是最佳答案,大家可以做參考,有問題也歡迎指出,大家理性討論,謝謝!
一、
行情分析:
顯卡:5060、5060TI 16G、5070TI、5080,但價格小降,目前還沒有漲價的趨勢,是一個入手顯卡的好時機。
內存:內存依然在漲,特別是DDR4的內存,還有D5長鑫顆粒也漲,漲的離譜,各個平臺都開始漲了,所以配置上面價格對不上可能就是已經漲過價格了,因爲各大顆粒廠商已經聲明過要停產D4內存,接下來賣的都是庫存,可以參考往期文章:DDR4內存價格逼近DDR5
其他配件:價格浮動不大,CPU上下浮動可忽略不計。
目前值得購買的CPU:
Intel:12100F、12400F、13490F、12600KF、14600KF;擔心13,14代縮肛問題的朋友可以刷最新biso,或者調參,14600KF搭配上D4的平臺是真的划算,買盒裝保5年,壞了直接換新。
AMD:5600、7500F、9600X、9700X、9800X3D;5600小漲但不影響它性價比的地位,7500F因爲最新批次少了一組電容,當時那批體質確實有點問題,不過這邊的新批次基本沒有很多暴雷的情況了,所以7500F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實在擔心可以選擇加點上7700或9600X,其餘看預算選擇。
配置上該注意的地方:
板U:主板最好是上御三家的(華碩、技嘉、微星),預算實在不夠可以考慮銘瑄;還要考慮主板供電是否能夠帶動你的CPU,不然也是浪費了CPU性能。
顯卡:50系出來就不要再去看那個40系,除非真的是有很好的價格,然後顯卡主要看售後,其他什麼的都差不多,然後建議呢5060TI 去選擇16G版本,性價比比較高。
內存:注意顆粒就行,另外我要吹爆長鑫顆粒,預算不夠可以選擇6000頻率 C36的長鑫顆粒內存,性能與C30相差不是很大,可以放心購買,雖然漲了一波,但還是省預算很好的一個選擇;現在出現的24G M-DIE是新M-DIE,屬於是最優選擇,與32G A-DIE價格相差不大。
固態:依然是注意顆粒,遊戲玩家就看顆粒,速度只要不是很慢的那種其實都差不多,感受不出來的,就選性價比的就行,錢花在刀刃上。
電源:千說萬說,不能省電源,能上好的就去給我上好的,部分網紅產品這些可以用,但不是很建議,特別是高瓦數的電源儘量選擇用料好一點的。
機箱 散熱器:這裏統一說明,只要機箱裝得下,風冷散熱器壓得住CPU溫度,完全可以選擇便宜的用,把錢花在刀刃上。
那麼正片就開始了,再次強調,這裏的配置僅供參考,有問題也歡迎指出。
1千價位:
這套配置作爲一個辦公機是真沒毛病,保證辦公的順暢還能遊玩一些小遊戲;12100F功耗不高,用無銅管的散熱器即可,這邊屬於一個入門級的,所以固態咱們用的是一個SATA接口的512G的固態硬盤。
這套自帶核顯,不需要獨立顯卡,性能比上一套有提升,能更好的進行一些小遊戲;就2千元以下的辦公機我覺得這套是最划算的配置了,搭上的一個M.2的固態硬盤,速度也會更快一些,TLC顆粒的壽命更長。
2千價位:
這套搭配一個入門級顯卡,能更好地進行遊戲,能達到1080P遊玩;然後生產力方面,剪輯、渲染、建模能夠更好的兼顧。內存上用到一個16G的套條,組一個雙通道這樣更加穩定。
這套遊戲網遊的性能更強,屬於是性價比拉滿的配置;這邊一樣是用上一個16G的套條,完全夠用的。
沒什麼好說的,這套只是升到一個I5,提升了CPU的性能,生產力與遊戲性能比較均衡。
3千價位:
這套搭的是N卡,有些小夥伴實在擔心A卡掉驅動,其實目前A卡掉驅動的概率其實是很低的。
這套用的是英特爾的顯卡,性價比很高,解碼能力很強,做生產力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這邊建議是用英特爾的平臺,兼容性會更好一點。
這套極大提升了顯卡性能,作爲一張性價比很高的2K卡,這個價位幾乎是必選,用來代替已經停產的6750GRE。
這套跟上面一套差不多,這套生產力會好一些
4千元價位:
這套CPU是盒裝的,屬於是國內特供版本,但這個13490F最近有點漲價,也可以看看13400F,然後英特爾顯卡搭配英特爾平臺兼容性會好一些,前面也說過了。
這套CPU性能很大提升,網遊與單機方面比較均衡,然後12600KF性價比方面不如一個14400F,但12600KF性能會更強,也是看需求了。
接下來登場的是超級甜品卡5060,性能小超4060TI,老黃刀法失誤之作,這個價位的顯卡首選屬於是。
5千元價位:
這邊用上一個A卡的新品,9060XT,性能介於5060與5060TI之間,有8G與16G版本,看預算進行一個選擇。
這套全A平臺是比較多小夥伴進行購買的配置,7700XT可以達到2K分辨率通喫,不過價格小漲。
這套同樣是比較多小夥伴進行購買的,銷量反映市場需求說是。
6千元價位:
這邊顯卡上到一個5060TI的8G版本,建議升上16G的,不用擔心爆顯存的問題。
7500F很具性價比,由於D4內存漲價,導致目前選擇一個AM5的平臺用來戰未來是一個最佳選擇,這邊主板就用上一個10+1+1的供電,後期可以直接更換CPU不用換主板。
與前一套沒啥差別,顯卡方面做了改動,還是那一句話,買新不買舊。
這套就是16G版本的5060TI了。
搭配的是14代的CPU,縮肛問題請別太焦慮,就這價格你就看它香不香!我們可以上主板官網下載最新的BISO,基本都可以解決電壓太高的問題,如果還解決不了可以手動降壓,還可以購買一個盒裝,質保5年,壞了就換新。
7千元價位:
這套配置也是比較多朋友進行的一個搭配,CPU與顯卡性能都是比較強的,已經能夠進行2K高畫質進行暢玩了。
網遊性能增強很多,單機方面也不落下。
2K高幀玩網遊
8千元價位:
搭配上了5070,能摸部分遊戲4K的遍,2K打遍天下無敵手。
與上面一套的沒多大差別,網遊性能更強了。
9千元價位:
更大提升了CPU的性能,我認爲9700X是性價比非常高的CPU,不玩特別喫大三緩存的選9700X就夠,還有爆料後面會出一個9600X3D,不知道價格咋樣。
上到7800X3D,有了大三緩對網遊性能有很大提升,然後搭配一個360水冷散熱更好。
非常多小夥伴選擇這套性價比配置,9070XT能夠爽完4K單機,網遊性能也是非常的高。
1萬元以上價位:
用了一個15代的CPU,因爲進行了一個降價100美金的處理,性價比也是非常的高,也不用去擔心CPU縮肛問題,減少了焦慮。
使用的是新M-DIE 顆粒的48G套條內存,內存顆粒方面是最優選擇,比32G套條的A-DIE內存多了16G出來,價格上面相差不是很大,屬於是目前的最優選擇。
顯卡上到5080,光追效果更強,3A直接拿捏
後面這兩套區別只在於CPU,就看預算選擇了,什麼是默秒全,用了你就知道了。
那麼這一期的配置分享呢就到這裏,大家可以根據需求購買,這上面的配置價格算是比較一個划算的範圍了,看到好價格還是建議買了,等等黨真的很難勝利;另外有配置上面的問題也可以問我,無償解答的;然後有需要進羣的可以看主頁。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