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外設大廠的雷蛇(Razer),外設品類豐富,價位段涵蓋廣,本人就是24期分期192元拿下煉獄蝰蛇V2x而入坑雷蛇外設的,每月還款8元毫無壓力!
後面又整了個140多塊錢的北海巨妖標準版,性價比拉爆!前兩款作爲雷蛇的百元性價比外設體驗都很不錯,那頂級外設又會是怎樣?
這裏便和大家聊聊——雷蛇獵魂光蛛V3專業版這把“細糠”鍵盤,看看這把集0.1mm精度RT光軸、支持DKS動態鍵程、搖桿映射、模擬線型扳機、雷蛇Chroma燈效一衆Buff於一身的頂級競技鍵盤表現如何。
雷蛇鍵盤發展史
在聊正主之前,和大家聊一聊一波雷蛇目前主要的三個系列鍵盤的發展史,看看老牌廠家在發展歷程中,給廣大玩家帶來哪些有趣的技術與產品。
獵魂光蛛(Huntsman)
雷蛇主打專業遊戲的系列產品,於2018年6月底發佈,包括獵魂光蛛和獵魂光蛛精英版,首次搭載雷蛇光學機械軸。
光軸,顧名思義,採用光學原理觸發的軸體,較爲常見的爲LK光軸,由雙飛燕研製。除此之外,還有FLFLARETECH光軸、凱華光軸以及雷蛇研製的Opto-Mechanical紫軸。
該軸體與LK光軸類似,通過傳感器識別紅外光通斷實現觸發,較爲特別的是其支持自定義鍵程,可調範圍在1.5—3.6mm,也具有光軸應有的響應速度快,壽命長的特點。
同時,其精英版也搭載了目前大家較爲熟知的磁吸腕託以及Razer Chorma RGB幻彩驅動技術,開啓鍵盤燈廠之路。
在V1發佈的兩年後,雷蛇也推出其Mini版本,採用60%小布局配列,在保留特色功能的同時大幅減小體積,提高其便攜性與小桌面適配性。
2021年雷蛇推出獵魂光蛛V2系列,採用第二代光軸,引入8000Hz回報率,二代光軸已從之前1.5—3.6mm可調範圍升級到0.1—4.0mm,觸發壓力也由之前的50gf,降低至40gf,還支持軟件編程按鍵功能。
並且軸體也分爲段落感紫軸與靜音紅軸,多一項選擇。
2023年9月V3問世,支持Rapid Trigger(RT)功能,便於遊玩需要快速觸發的遊戲,這下自定義鍵程和RT功能齊活了。
對於發展到第三代的獵魂光蛛系列,其定位最頂級的專業版分爲如下三種SKU:
V3專業版:定價1999元,採用108全尺寸配列,支持腕託,算是一步到位的版本。
V3專業競技版:定價1299元,採用87鍵配列,職業哥最愛,就去年CS2賽事上就有超70位職業哥用着這把Razer Huntsman V3 Pro TKL,比較出名的有magixx、Magisk、karrigan、YEKINDAR等。
V3專業mini版:這個版本捨棄了多媒體按鍵與旋鈕,以及經典的磁吸腕託,就爲便攜讓步,但依舊保留核心配置,例如第二代模擬光軸、板載內存、鋁合金拉絲上蓋等。
黑寡婦蜘蛛(Black Widow)
這是雷蛇主打泛娛樂定位的產品,價格相較於獵魂光蛛更爲親民,也根據配列與定位分爲X競技版、標準版以及競技版等。
X競技版最低279元即可拿下,V3競技版最低399元,而大配列的標準版定在499元,對於一般用戶也更實在。
黑寡婦蜘蛛問世於2010年,起初就搭載第三方軸體,當時初代還是Cherry家的MX青軸,並且支持全背光功能。
2012年,黑寡婦蜘蛛競技版問世,採用目前很流行,當時不咋流行的87鍵配列,除去小鍵盤區域,主打一個便攜和適配小桌黨需求。
2014年,黑寡婦推出推出幻彩RGB版初代,早早開啓燈廠之路,搭載RazerSynapse雷雲驅動,可實現1680萬色RGB,要知道當年大多數鍵盤採用的還是單色/雙色等背光。
當然,當時高達1299元的售價也讓不少用戶望而卻步,但當時點亮後帶來的燈光感受絕對深入人心。
2015年,雷蛇推出黑寡婦蜘蛛精英版,加入板載內存,可保存五組自定義方案,要知道現在獵魂光蛛V3也是這樣的配置,並且還支持瞬時觸發技術(ITT),按鍵觸發更快,算是功能重大升級的一代。
2020年9月,黑寡婦蜘蛛V3系列發佈,如今依舊在銷售。其首發版本的核心在於——Razer機械綠軸/黃軸。當然也包括V3競技版一同發佈。
2024年黑寡婦蜘蛛V4無線專業版75%佈局版本發佈,採用Gasket結構,81鍵三模無線設計,配備小屏幕和多功能旋鈕,支持熱插拔,搭載第三代觸感橙軸,無線輪詢率達到4000Hz,隨後V4 Pro版本也跟進。
噬魂金蠍(DeathStalker )
初代噬魂金蠍系列在2012年的德國科隆遊戲展上問世,其終極版在右側數字小鍵盤位置加入雷蛇獨家開發的SBUI人機交互系統,被稱之爲“人機交互革命”。
當然,作爲偏人體工學設計超薄設計定位的產品,靈魂掌託也是必須存在的。當時採用的爲薄膜技術,最主要的還是右側的交互按鍵(可顯示圖標)與觸控板。
不知爲何,噬魂金蠍V2迭代歷時10年之久。
2022年7月26日,雷蛇推出噬魂金蠍V2系列,包括噬魂金蠍V2無線版、噬魂金蠍V2無線競技版和噬魂金蠍V2有線版。搭載雷蛇光學矮軸,分爲線性紅軸與段落軸。
這樣看來是更多是在憋矮軸,畢竟想要延續初代噬魂金蠍那樣超薄設計,就只能在軸體上下功夫,不能還上薄膜或者交叉軸吧?
總的來說,作爲老牌大廠,無論是RGB燈光、光學軸體以及各類軟硬件的適配的確走在時代前列,畢竟在2011年左右,雷蛇就開始發佈相應產品與配套雷雲軟件。
廢話不多說,雷蛇目前鍵盤系列發展史就聊到這,咱們來聊聊具體的產品——雷蛇(Razer)獵魂光蛛V3專業版!
開箱&外觀
鍵盤爲標準的87佈局(TKL),砍掉數字小鍵盤,保留絕大多數功能鍵。獵魂光蛛V3的三個版本如上述所言,功能差不多,主要區別僅在配列上。
整體採用懸浮結構,便於清理,但會有漏軸現象。上蓋也採用金屬拉絲工藝,整體質感比較在線。
右上角有兩顆功能鍵(可自定義)與音量旋鈕,且旋鈕帶有一圈燈效,點亮後效果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在右側功能鍵區,額外集成板載設置的快捷組合鍵,便於在啓動遊戲後快速切換模式,而非必須通過雷雲界面進行調節。
配件方面自然得附帶經典的掌託,和Cherry軍火箱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點綴裝飾外也極具實用性。
表面材料爲人造皮革,觸感較爲平滑乾爽,手感偏硬,支撐性較好,手腕放置一段時間後沒有明顯的粘黏感。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V3專業版採用較爲緊湊的87佈局,加上掌託的完全體佔用的桌面空間並不小,部分情況需要將磁吸掌託拆卸掉使用。
得益於本身鍵盤底部的厚度控制得還不錯,無掌託模式下也要比常規多填充的Gasket結構鍵盤舒服。
軸體&鍵帽
軸體沿用V2上的雷蛇第二代RT光軸,主要升級點在於RT範圍大幅提高,從初代的1.5—3.6mm提升至0.1—4.0mm,鍵程也額外增加0.3mm,更有利好高敏用戶。
觸發壓力也由50gf縮小到40gf,往銀軸的壓力靠攏,手感更輕,但手感與磁軸類似,不同於常規機械軸。
但總得來說,要比磁軸的表現好。聲音的空腔感依舊存在,但觸底與回彈的手感要更瓷實,觸發與觸底力度差較大,手感也要更彈軟一些。
鍵帽採用的是PBT雙色注塑材質,對於雷蛇的鍵盤本人反倒更期望上ABS鍵帽,透光度要更好一些。但是實際表現確很令人滿意,尤其是室內光源較弱的情況下,鍵帽透光均勻很高。
手感方面與常規的霧面磨砂質感有所不同,稱之爲“金屬紋理”,手感沒那麼細膩,更“粗獷”一些。本人用這把鍵盤碼字or遊戲時,汗漬對手感的影響沒霧面PBT強。
驅動&體驗
驅動方面,新版雷雲界面要比之前的版本更花哨一些,但好在沒集成資訊啥亂七八糟的東西,主要還是設備控制與聯動。
連接好鍵盤下載好控件就能進一步折騰,且首次進入控件還有一段簡單設置介紹。
首先是快速敲擊(ST)模式,簡直是CS2急停練習神器,實際效果很明顯,但目前不支持在對局中使用,個人認爲新手在練習地圖中用來找找感覺還是不錯的。
其次就是RT功能,本人在遊玩CS2習慣設置在1mm左右,手動急停會比較方便,也不容易誤觸,手指抽動一下即可快速鬆開,且觸發反方向鍵。
那雷蛇模擬光軸可調精度也就0.1mm,磁軸現在都捲到0.01mm了!性能夠用嗎?
其實無需對性能焦慮,穩定和手感纔是核心,個人認爲如此精度足夠用了,職業哥都在用,有啥好擔心的?
最後就模擬線性扳機的功能,設置的便利性要比大多磁軸好,直接開啓映射便可,線性感還不錯,就是對手指按壓力度調控有一定要求。
總結
總的來說,獵魂光蛛V3專業版就是一把上手即用的鍵盤,良好的驅動適配對小白很友好。
外觀相對低調,燈光表現不負“燈廠”之名,第二代光軸觸發手感也比磁軸鍵盤更有反饋感,自定義RT範圍有所升級,也支持不少之前磁軸纔有的特色調節功能。
板載內存及其支持的快捷切換功能,也便於及時切換使用場景,不需要額外打開雷雲單獨設置。
如果想一步到位,個人認爲這把鍵盤很有競爭力,就職業哥出場率可見一斑,不少Top級選手都在使用這把鍵盤。
目前國補價格也在1000元出頭,猛降幾百元,屬實是有些誇張... ...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