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 9070 GRE簡介和開箱
五月,AMD繼續爲Radeon RX 9000系列擴展產品線,這次帶來“GRE”後綴的新成員——RX 9070 GRE,也是一款國內特供顯卡。RX 9070 GRE的GPU內核配備了48個CU,包含光線追蹤加速器和AI加速器(每組提供二個),對應也就是3072個流處理器,GPU內核規模相比RX 9070大概精簡16%~
其他方面,RX 9070 GRE配備12GB的GDD6顯存,顯存速率稍降至18Gbps,並採用48MB的Infinity Cache高速緩存增強顯存帶寬,加速頻率提升到了2790MHz,這倒比RX 9070高270MHz,RX 9070 GRE支持PCIe 5.0x16,TBP功耗設定爲220W。
硬核本次首發型號是藍寶石RX 9070 GRE 極地OC,包裝正面採用PURE極地系列的代表性主題——身披未來裝甲的戰姬形象,標註是OC版本定位會更高,除PURE極地系列以外,這次RX 9070 GRE還有PULSE脈動款,屬於公版設定。
藍寶石RX 9070 GRE 極地OC採用全新造型設計,相比RX 7000系列極地家族,在延續純白配色同時,線條變得更爲清晰和粗獷,比較適合AMD純白全家桶方案。顯卡正面搭載三枚採用雙滾珠軸承的飛翼軸流扇,不但工作壽命長,而且風壓、風量更大之餘兼顧低噪聲。
側面區域,鰭片是一定程度裸露,中間部分有靈動島RGB光效設計,在其上方則是雙8PIN供電,對於顯卡220W的TBP設定已經完全過剩。
全尺寸的金屬背板,GPU核心處有加強支架設計,尾部依然是目前主流的貫穿式風道。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分還有一個ARGB OUT插針,可以通過線纜和主板實現燈效統一和調節。
藍寶石RX 9070 GRE 極地OC整體尺寸爲320X120.25X61.6mm,內部採用一體式散熱模組和12層2oz銅PCB,配備5根優化複合熱管和PTM7950超導熱膏,並有一體式框架加固設計。
視頻接口方面,藍寶石RX 9070 GRE 極地OC配備兩組HDMI 2.1b和兩組DP 2.1a,可以實現最高8K分辨率輸出。
配件方面,除了相關紙質說明和合格證以外,還提供了RGB同步線纜和簡易顯卡支架,支架可以安裝在機箱PCIe擋板上爲顯卡減負重。
藍寶石RX 9070 GRE 極地OC的靈動島RGB光效展示——簡簡單單的LOGO燈~
理論性能、散熱、超頻和參測遊戲
測試配置
CPU:AMD銳龍 7 9800X3D
主板: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暗黑
顯卡:藍寶石AMD RX 9070 GRE 極地OC
對比顯卡1:NVIDIA RTX 5070 12GB
對比顯卡2:NVIDIA RTX 5060 Ti 16GB
內存:佰維DW100時空行者DDR5 6000C26 16GB*2
散熱器:微星MAG CORELIQUID A15 360冰刃
測試環境
Windows 11 24H2操作系統
AMD Adrenalin 25.5.1 DCH和NVIDIA GameReady 576.02 WHQL顯卡驅動
室溫30℃,裸機平臺測試
藍寶石RX 9070 GRE 極地OC的GPU-Z參數,可見Boost頻率達到了2920MHz,比官方設定的2790MHz還要高不少,TBP功耗也提到了240W,並且最大上限可解鎖到264W。作爲新品當然要加入競品對比才有意義,於是就找來了RTX 5070和RTX 5060 Ti 16GB一併測試,RX 9070 GRE的價格區間也是在它倆之間。
3DMark Time Spy得分
RTX 5070顯卡分數爲22254
RX 9070 GRE顯卡分數爲22309
RTX 5060 Ti 16GB顯卡分數15794
3DMark Time Spy Extreme得分
RTX 5070顯卡分數爲10575
RX 9070 GRE顯卡分數爲10498
RTX 5060 Ti 16GB顯卡分數7325
3DMark Steel Nomad得分
RTX 5070顯卡分數爲5254
RX 9070 GRE顯卡分數爲5225
RTX 5060 Ti 16GB顯卡分數3558
3DMark Port Royal得分
RTX 5070顯卡分數爲14332
RX 9070 GRE顯卡分數爲13532
RTX 5060 Ti 16GB顯卡分數10269
3DMark Speed Way得分
RTX 5070顯卡分數爲5829
RX 9070 GRE顯卡分數爲4323
RTX 5060 Ti 16GB顯卡分數4100
理論基準測試,首先就取更有代表性的TS項目作爲光柵性能參考,RX 9070 GRE的表現怎麼看都是和RTX 5070屬於一個檔次,而對比RTX 5060 Ti 16GB兩個TS項目平均可領先42%之多,能把顯卡完全喫透的Steel Nomad項目領先幅度還會上升到47%,而對比RTX 5070還是處於一條水平線上。
光追方面,Port Royal和Speed Way兩個項目得分差異有點大,前者RX 9070 GRE和RTX 5070僅相差6%,對比RTX 5060 Ti領先32%,而後者對於RX 9070 GRE來說卻是完全顛覆,和RTX 5070差距變成了35%,領先RTX 5060 Ti幅度縮小至5%。
散熱測試方面,通過3DMark Speed Way壓力測試進行驗證,這是一個光柵結合光追能把顯卡跑滿的絕佳項目,20輪循環測試過後,藍寶石RX 9070 GRE 極地OC表現非常出色,通過率達到了極高的99.7%,一般認定99%以上已經算是不錯的水平了。
烤機過程中GPU核心最高溫度僅爲60℃,想必各位也特別關注顯存溫度,這款RX 9070 GRE熱點和顯存最高溫度相當接近,分別爲77℃和76℃,確實要比RX 9070 XT/9070低不少,重點是風扇最高轉速也只是1762RPM。
接下來是超頻測試,和銳龍處理器一樣,Radeon顯卡也是主張負壓超頻——在合適的負壓值和頻率之間取平衡。
RX 9070 GRE和之前的RX 9070 XT/RX 9070一樣,最大頻率偏移量可以輕鬆拉到+400MHz以上,手上這款實測可以+550MHz。不過實際情況是,顯卡會根據不同遊戲負載達到不同頻率,同時還有功耗牆存在,所以拉多少不等於就會Boost多少。
另一方面,對於RX 9070系列來說,性能瓶頸之處其實在於顯存帶寬,畢竟還是GDDR6,所以建議大家先提升顯存頻率,這裏就把RX 9070 GRE從18Gbps拉到了20.8Gbps,略高於RX 9070 XT和RX 9070默認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AMD Adrenalin驅動裏還可以對顯存時序進行調節,選擇快定時模式可以進一步優化顯存性能,這次就先不折騰了。
超頻過後可以通過顯卡驅動內的壓力測試進行驗證,這裏直接用更高難度的Speed Way壓力測試考驗,在RX 9070 GRE拉滿+10%功耗上限情況下,設定最大頻率偏移量+400MHz,顯存頻率20.8Gbps,偏移-110電壓。
實測可以完美通過3DMark Speed Way壓力測試,通過率達到了99.8%甚至比默認還高,GPU核心最高溫度64℃,而熱點和顯存最高溫度分別爲82℃和76℃,相比默認狀態大差不差,這款RX 9070 GRE似乎有在改善顯存溫度表現,當然風扇轉速是會高一些來到2080RPM。
手動超頻過後,RX 9070 GRE的Time Spy Extreme分數達到了11374,相比默認的10498提升幅度達到了8%,還算不錯的提升幅度,這次在4K分辨率也會加入RX 9070 GRE手動超頻之後的成績作爲參考,看看超頻後不同遊戲、整體提升幅度和3DMark到底有多大差距~
測試遊戲方面,這次挑選了十四款,其中有四款是25年才上線的新秀3A,光柵和光追項目將會選取不同的遊戲,除了《黑神話:悟空》所有遊戲均採用原生分辨率和抗鋸齒進行,光追項目亦不會開啓FSR/DLSS和幀生成,以便更好反映顯卡的真實性能實力,所有遊戲都是拉滿畫質,除了《黑神話:悟空》和《荒野大鏢客2》,最後還涉及到兩款遊戲的FSR 4和FSR 3幀率差距。
十二款光柵遊戲2K性能對比
RX 9070 GRE和兩款N卡定位都偏重2K分辨率,整體來看,RX 9070 GRE對比RTX 5070,多款遊戲平均下來僅有4%差距。
具體來看,RX 9070 GRE最優勢項目是《使命召喚21:黑色行動6》領先RTX 5070達到29%,而RTX 5070則是《彩虹六號:圍攻》可領先GRE達到21%,考慮到這倆顯卡售價也存在一定價差,尚可接受。
而GRE對比RTX 5060 Ti 16GB綜合領先幅度爲29%,最優勢項目領先幅度甚至達到70%,這麼來看RX 9070 GRE還是採用那套熟悉不過過的田忌賽馬策略,在性能接近RTX 5070同時,價格定在RTX 5070和RTX 5060 Ti 16GB之間。
十二款光柵遊戲4K性能及超頻對比
4K分辨率,對於這三款顯卡來說壓力倍增,RX 9070 GRE和RTX 5070差距擴大了一點達到5%幅度,也就是隻要隨隨便便超頻折騰一下就可追上的程度,綜合十二款遊戲RX 9070 GRE超頻比默認可提升6%,超頻之後已經可以領先RTX 5070可以有3%優勢。
至於對比RTX 5060 Ti 16GB,RX 9070 GRE小升至31%領先幅度,和2K分辨率還是幾乎一樣的性能差距,如果RX 9070 GRE定價再犀利一點,RTX 5060 Ti確實會很難堪。
五款光追遊戲2K純硬件性能對比
由於RDNA 4光追單元得到全面升級,RX 9070 GRE光追表現進步很明顯,五款遊戲中有一款可以略勝過RTX 5070,還有兩款差距在5%以內,不過要知道N卡很早就加入硬件級的光追支持,優勢肯定會明顯一些,整體而言RX 9070 GRE和RTX 5070在光追方面差距爲7%幅度。
而對比RTX 5060 Ti 16G,RX 9070 GRE的光追性能領先幅度達到29%,和2K光柵項目提升居然是一模一樣,看來A卡光追不再是拖油瓶。
兩款遊戲FSR 4、FSR 3和原生幀率對比
從以上兩款遊戲4K最高畫質運行情況來看,無論是FSR 3還是FSR 4,藉助質量檔位已經能達到流暢水平,再搭配幀生成至少有幀率翻倍的表現。
FSR 4提供的CNN模型需要額外算力,因此和原理有着本質區別的FSR 3會有一定幀率差距,不同遊戲FSR 3和FSR 4性能差距也不同,比如《最後的生還者2》差距可以控制在5%以內,而最近才支持的《刺客信條:影》差距就更大一些,重點是FSR 4對比FSR 3畫質那可是大大提升,犧牲一些幀率顯然也是值得。
總結
全面體驗下來,RX 9070 GRE的出現,可以說是爲了彌補RTX 5070和RTX 5060 Ti 16GB之間的產品空缺位,具體遊戲性能來看,4K和2K光柵遊戲,和上位的RTX 5070差距分別是5%和4%,大多遊戲隨意超一超就能趕上,2K光追差距是7%屬於尚可接受的範圍。
結合RTX 5070實際最低到手價來看,RX 9070 GRE京東首發優惠價返100元E卡實際到手4099元,可以立省500元以上。而對比下位的RTX 5060 Ti 16GB,RX 9070 GRE在光柵和光追遊戲中平均可領先30%幅度,最高甚至達到75%幅度,尤其是4K分辨率,不少遊戲都是從不流暢提升到流暢水平,比RTX 5060 Ti 16GB只貴大概不到8%,AMD這波田忌賽馬策略,可操作空間就很大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