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把長劇當短視頻刷?愛奇藝給我整不會了。

前兩天,愛奇藝辦了個“愛奇藝世界·大會”。

沒聽過吧?

合理,聽過你是這個👍🏻。畢竟是面向垂類媒體的大會,跟咱們觀衆沒太大關係。

今天差評君提到它,可不是要介紹這個大會,而是想分析下愛奇藝在大會發布的新功能——

跳看。

功能不大,但爭議很大,網友們都吵炸鍋了。

簡單來說:

就是你用愛奇藝看劇時,遇到不喜歡的片段,只要在屏幕邊緣一滑,就能直接跳到下一個劇情點。

要是不喜歡,也可以關掉這功能。

圖源@搜狐娛樂

說實話,這畫面乍一看,還以爲是在刷短視頻。。。

上一秒還是全景俯視角,下一秒直接到宮廷裏面,人頭攢動。

差評君在社媒上看了不少評價,發現網友們對這功能並不買賬,褒貶不一。

有一部分人看好愛奇藝這功能,他們就不喜歡看那些慢悠悠的情節,遇到就想跳。

但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愛奇藝這波屬於騷操作。

編劇導演但凡少注點水,比什麼都強。不去想方設法留住用戶,反倒用一個新 bug 修復上一個 bug 。

有人表示這很正常,B 站、油管,不都有類似的熱力圖功能輔助跳看嘛。

但也有人反駁電視劇還是和視頻不一樣的。

看劇要的就是一個完整體驗,跳着看,你很難弄清故事的前因後果。

這事差評君覺得吧:

看似愛奇藝在解決觀衆需求,其實是有點偷懶了,甚至更像是在妥協。長劇短看的時代,還是來了。

首先,我們要知道:爲啥愛奇藝出這功能?

愛奇藝總裁劉文峯在現場解釋引用了一項研究:

用戶在單一屏幕上的平均注意力時長現在只有47秒,如何在每一塊屏幕上都能牢牢抓住用戶成了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圖源GPT-4o

差評君查了一下,這觀點是加州大學信息學教授 Gloria Mark 提出的,他說 2003 年用戶在單一屏幕上的平均注意力時長是 2 分半。

但到 2020 年,這一數字降到了 47 秒。

注意力時長低了,意味着觀衆耐心也低了,就更容易放棄一個劇,特別是長劇。

確實,理解。

比如優酷副總裁之前就公佈過一組數據:長視頻用戶前五集的棄劇率在 50% 以上,劇集的完播率只有 20-30%。

10 個人裏只有 2-3 個人,能把一部電視劇看到大結局。。。

所以愛奇藝想利用一鍵跳到精彩劇情的辦法,抓回觀衆注意力。

當然哈,除了注意力機制,差評君認爲做“跳看”還有個出發點——短劇。

短劇的勢頭真滴非常恐怖,正不斷蠶食長劇的市場。

去年我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經達到505 億元,甩開電影票房規模 80 億元。而短劇老大哥紅果月活用戶規模更是達到1.58 億,馬上就要超過優酷。

綜上所述:

用戶注意力變短,短劇如日中天,讓愛奇藝決定發佈“跳看”,一能抓住注意力,二能讓長劇變短。

其實在跳看之前,愛奇藝也做了不少措施來應對當前市場環境。

比如去年入局短劇,今年開始主推 12 集劇,極速版 App 也改名微短劇。

縱觀這些措施,有不少媒體都認爲,愛奇藝是在迎合市場和觀衆口味。

畢竟作爲一家商業公司,它肯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不斷調整公司經營策略。

但有一個問題是:愛奇藝的身份,也是內容生產者和片方。

早在 2018 年,愛奇藝自制劇佔比就超過了版權劇;2023 年,愛奇藝平臺的自制內容已經佔到關鍵劇集的 70%。

作爲一個創作者,你不能只考慮市場層面的問題,而忽略內容層面。

目前愛奇藝解決大家看不下去長劇的辦法,是從市場角度出發。

可從內容角度出發,就會發現:

觀衆看不下去長劇,核心原因是劇情。畢竟先有的“對劇情不滿”,纔有的“觀衆跳過”。

而注意力變短、市場偏愛短劇,不過只是增加了“跳過”的頻率。

平時看短劇的,注意力只有 47 秒的人,他們來看《狂飆》,就不一定會跳過吧?

好的長劇,驚心動魄,劇情緊湊,大家不光不快進,而且還害怕錯過,起身拿個東西都得暫停,甚至是看完一遍還想刷第二遍。

咱不能就這麼把鍋甩給短劇和用戶,給自己找一個臺階,哎呀是用戶沒耐心了。

你還要想一想是不是內容問題。。。

那愛奇藝的內容水準到底咋樣?每個人心裏都有自己的答案。

像差評君把這新聞分享給一個天天用愛奇藝的同事後,她說:這功能設計得好啊,愛奇藝上一堆劇,確實很需要跳過。

另外,她身邊也有很多人早就一邊看劇( 不止愛奇藝一家 ),一邊打遊戲、做家務,甚至刷短視頻了。

而這個現象,在網絡上其實還挺常見了。

電視劇能發展成背景音的存在,作爲創作者,應當要考慮是不是內容的問題。。。

結果你吧唧一下,做了個功能,幫觀衆跳過不好看的內容,確實有點像網友說的那樣:本末倒置,捨本逐末。

最後,差評君還想聊聊這個功能的影響。

根據愛奇藝說法,“跳看”是基於 AI 的。隨着越來越多用戶的行爲被餵給 AI 模型,不同的用戶使用“跳看”看到的內容也不一樣。

我理解爲:以後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導演剪輯版了。

那以後刷劇,就有可能會出現一種現象:

你的賬號一跳是“老墨我想喫魚了”,但我的賬號一跳直接“老墨已經打入莽村了”。

得,以後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種狂飆。

這還不算啥,差評君擔心一旦用戶依賴這個功能,那大家更容易失去完整體驗一部作品的耐心。

畢竟很多影視劇它就是需要鋪墊,只有前面的枯燥,才能成就後面的精彩反轉。

可有了這功能,大家會不會更忍不了前期的醞釀,更容易想着去看精彩劇情。

畢竟這比之前手動調進度條,可方便太多了。

最關鍵的是,創作者們可能更無所適從。

就比如鏡頭語言怎麼辦?

一個尾隨的視角,明顯是有人跟蹤。大家既然猜到了劇情,是不是就直接跳到兇手跳出來的那一刻了?

那這中間主角從懷疑到恐懼的過程,不是白演白拍了嗎,那導演以後還拍不拍這些了。

這段時間有一部韓劇很火,叫《苦盡柑來遇見你》。

女主 IU 在接受採訪時,就拜託觀衆不要倍速看這部電視劇。因爲節奏快慢都是導演、編劇、演員們精心安排的,就爲了讓大家更能沉浸在裏面。

從這句話,我不光能看出拍戲背後的不容易,也能看出對內容有信心的劇組,會希望觀衆用心感受每一幀。

所以相比之下,愛奇藝的“跳看”功能,是不是就顯得對內容不夠自信呢?

如果連平臺都不相信自己的內容質量,那。。。觀衆又憑什麼願意爲你的內容付費?

撰文:刺蝟

編輯:莽山烙鐵頭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2024年中國微短劇產業研究報告

2024年全景生態流量年度報告 - QuestMobile

愛奇藝推出連續劇“跳看”功能 能否應對微短劇衝擊?- 財新

愛奇藝再提“縮減集數”,長劇真的要變天? - 知乎

愛奇藝“久病成醫”- 36氪

愛奇藝發佈“跳看”功能,長劇“短看”一秒切換 - 環球網

小紅書@搜狐娛樂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