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爲,電子產品的設計製作是有目標用戶的。
通俗點說就是8848就是土老嗨會去買,藍綠廠是青年學生的入門適配。
電子產品在設計時對使用場景的願景是美好的,
但是不考慮使用頻次和學習成本更低的用戶環境的設計必定同失敗劃等號。
瞄眼價格:12GB+256GB 8999
16GB+512GB 9999
16GB+1TB 衛星通信版 10999 碎屏保1599 OPPO Care+ 2699?
只能說價格是摺疊屏應有的價格 配置不是這個價格該有的配置
當忽略到一切測評條件去只看官網信息的賣點時
映入眼簾的首圖關鍵詞就是鈦
![]()
材質
鈦金屬,高端材料哈。實際上除了鉸鏈部分,百分之80的機身材料構成實際上是鋁金屬。
用一點也是用,實際上手,我覺得是國產手機的通病。
你很難想象這是一款近萬元售價手機的質感。
當關上合頁 拿在手裏屏幕的黑邊不對稱 重量手感 觸感 種種原因造成了這臺機器的奇怪感受
讓你在拿到新機的新鮮感和總覺得差點意思中反覆斟酌時,7天無理由退款也悄悄溜走了。
![]()
![]()
一共三款配色 不同配色不同質感
白色背板材質展現近似石材的肌理
紫色則是皮質 可以參考皮質鑰匙扣的手感 並沒有溫潤的感覺
黑色目前沒有拿到樣機 但是我形容一下的話 參考筆記本的感覺吧 霧面材質
這次新機主打輕薄
真機握在手裏確實驚呼機器的厚度做到了一個極限的水準
摺疊握持在手中並沒有厚重不好把握的感覺
![]()
![]()
幾乎和充電口一樣的厚度
幾乎達到設計極限的一個厚度我在體驗時不得不擔心電池續航的一個問題
然而新機測評幾乎清一色的評價電池續航尚可 達到了一個令人驚喜的地步
系統調教的原因可能更大,因爲電池使用時,軟件的調教,環境溫度,都會影響電池容量變化
![]()
![]()
鉸鏈工藝
3nm工藝不多說了,目前手機處理器旗艦配置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並不是唯性能論
而是各個部件的統一 任何方面的短板都會拖後腿
既然是摺疊屏 屏幕的使用體驗其實很難和正常手機相比較
摺疊屏一直被詬病的摺痕問題在這臺機器上得到了目前以來所有摺疊屏最好的解決方案
因爲這次鉸鏈的手感和其他的手感有很大區別
其他手機的鉸鏈會給你一種 手裏在抻一個長條的麪糰
當到了一定範圍他會給你那種阻力逐漸消散的肉感
但這oppo這次在鉸鏈上確實下了大功夫,展開時你可以體驗到像彈簧一樣的感覺
微微帶來的力量對抗感更爲結實,在即將展開的瞬間你會感到一股力量將屏幕扯平
而不是想要自己再擺一下的感覺。
![]()
![]()
到了這個角度鉸鏈仍沒有因爲機身的自重而下垂
機身的輕薄,鉸鏈的工藝,都造就了OPPOfind N5一個良好的展開手感。
不會讓人擔心後期鉸鏈松跨
而展開後即使身在背光場景也很難看出機身的摺痕 會讓人忽略掉摺疊屏的區塊感
![]()
屏幕素質中規中矩
屏幕
這塊屏幕 我不能說他好是因爲在現有條件下的產品選擇,總有更好的選擇範圍。
針對個人需求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是選購電子產品的指南。
但這次的屏幕表現已經算是摺疊屏的前列了,可以拿他和三星做比較,
我覺得側面也能印證這塊屏幕在使用體驗上達到了用戶的體驗保證。
![]()
攝像
來看攝像頭的話,其實就有些差強人意。
現在攝像頭的宣傳幾乎都用哈蘇,徠卡當作鏡頭性能的形容詞。
但是機器的設計註定了難以和真正相機相比較。
目前手機攝像更多還是依賴手機算法去平衡畫面表現力。
N年前蘋果拿着幾百萬像素打的一衆廠商高過它幾倍的像素條件百思不得其解。
其中的技術積累並不是一朝一夕能變出來的。
現在的設計方向呈現出兩個極端,一個是越做越大,
攝像頭佔據整個機身三分之一的體積。
用cmos體積大小去疊攝像質量,要麼越做越厚的攝像頭。
但機器設計上給了這麼大的一塊區域,實際的成像表現塑料感和銳化還是太重。
有種銀樣鑞槍頭的感覺,看起來唬人,實際上是虛胖。
數據始終浮於表面,攝像頭的大小和價格的高昂並不會帶來哈蘇的錯覺。
不是所有人都是專業攝影師 隨手抓拍對用戶使用的體驗纔是最真實的。
我更願意相信是oppo對於超薄機身的妥協而不是技術的問題。
畢竟幾年前oppo也是主打攝像做爲宣傳的。
特殊功能
當然這次還有一大賣點就是O+互聯 遠控電腦
對工作黨的確是重大利好,而且可以連接MAC,可以當iPhone的平替了。
側面彌補蘋果到現在沒有摺疊屏的痛點。
防水等級達到了ipx9 也就是可以在特殊溫度下使用,比如浴室,汗蒸房。
但我想沒人會賭那百分之幾的破防率讓自己獲得一臺不小心達到設計極限進水的手機。
當你帶入浴室的時候,想要放上音樂享受沐浴時光,
比可能機器進水給你帶來的苦惱我覺得揚聲器的糟糕表現更令人掃興。
一臺近萬元售價的手機,揚聲器的配置形同虛設。
可以看到揚聲器僅僅在下部有一處,實際播放體驗可以形容僅能聽個響。
整臺機器的配置都在爲了屏幕的展開和機器手感做妥協和閹割。
總
整部機器給人的感覺是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在設計初爲了摺疊屏的弊端,將可能會影響到它的條件全部去做了妥協處理。
僅因一個機身厚度爲了手感就閹割掉不少的配置。
但目前摺疊屏的設計,其實是屬於一個提純用戶的階段。
會選擇摺疊屏的人,自然知道摺疊屏存在着。
屏幕印痕,造價高,屏幕素質表現不如直屏,握持手感差的問題。
但他們仍然會花高價選擇使用,是因爲摺疊屏的實際應用解決掉一些直屏手機實現不了的痛點
本就是雙向選擇的事,現在爲了這些目前摺疊屏手機技術條件無法解決的問題,
去閹割掉百分之70真實影響體驗的部分,而去換取一個僅能提升百分之20屏幕體驗的代價是否得不償失?
叫嚷着摺疊屏各種各樣的問題,即使真的解決了,這些用戶也不見得選擇產品,但是本來能接受摺疊屏目前階段性問題的用戶,去犧牲他們的體驗而爲了原本牴觸的用戶做改變。
設計忌諱倖存者偏差,看不見的建議纔是真正需要被解決的。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