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金"斬棘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體驗分享

索泰顯卡向來是追求品質與極致體驗玩家的首選品牌之一,特別是他家AMP EXTREME INFINITY旗艦系列。

AMP EXTREME INFINITY系列索泰總共推出了三個SKU:5090(D)、5080及5070Ti,滿足不同預算、不同需求、不同應用場景的用戶需求。

我手裏這塊型號是: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一隻手拿起來沉甸甸的,渾身上下散發着品質感,讓我欲罷不能!

近期需要裝機或者升級的寶子們,可以先看看我這篇原創文多多瞭解多多對比,再剁手也不遲。

本體及細節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的長度爲:332.1mm x 137.5mm x 69.6mm,採用自家IceStorm3.0散熱系統,正面三顆散熱風扇。

風扇的扇葉採用環刃設計,將扇葉尾部連接成一體,形成一個環形導流風罩結構,同時PM優化了葉片曲率,扇葉在運轉時能有效降低風噪減少空氣摩擦係數,從而有效提升風量、風壓充分吹透散熱鰭片導出的熱量,整體散熱效率進一步提升。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的背面採用合金背板加固設計,設計語言爲棱鏡,輔以多線條堆疊重複,營造出變幻的輔助視覺效果。

同時合金背板採用陽極氧化處理,光澤、觸感、視覺質感一流。

合金背板PCB及尾部散熱鏤空處特寫,設計師將棱鏡設計語言進行到底!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合金背板左側印刷有索泰的金色LOGO及GEFORCE RTX內容。

顯卡尾部散熱鏤空採用棱鏡設計語言,不斷的線條重複形成鏤空格柵。從尾部延伸至中間的銘牌還設計有索泰LOGO及ZOTAC GAMING內容,細節滿滿!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的散熱頂部區域,被“金色”披上了戰甲!

兩頭印刷GEFORCE RTX和索泰標識ZOTAC GMING內容,彰顯身份和產品定位,輔以中間長條鏤空格柵,視覺上給人以暢快感,彷彿擁有了節奏與韻律。視覺上的吸引力和表現力得到加強,當然金色帶來的質感也是功不可沒!

同時提供一個物理雙BIOS切換按鈕,支持靜音強效雙模式切換,也可以通過FIRESTORM軟件進行設定。旁邊爲ARGB同步線接口。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頂部兩頭大圖特寫,硬朗的設計彷彿給人金戈鐵馬,堅不可摧之感!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散熱馬甲的底部及PCIe x16金手指特寫,支持PCIe 5.0。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底部散熱馬甲兩頭被包裹着,散熱鰭片整齊排列。

金色部分爲合金中框,能有效防止顯卡PCB板的彎曲形變,提升顯卡PCB的抗扭抗壓性能,加強顯卡各個組件及結構的整體性。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頭部及尾部大圖特寫,厚度爲3.5槽,擋板中間位置印刷有索泰LOGO。

尾部標配四個物理輸出接口:

其中三個DisplayPort 2.1b接口,支持最新的UHBR20 (20gbps),可以將顯示分辨率提升至4K 480Hz或8K 165Hz with DSC。一個HDMI 2.1b接口,支持4K 120Hz HDR或8K 60Hz HDR。支持HDCP 2.3。支持同時輸出四個顯示畫面。

尾部未通電狀態下的無限鏡,背景反射在鏡面上清晰可見,期待通電後的光效。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環刃散熱風扇及頂部供電接口特寫。可以看到環刃風扇中間的索泰LOGO熠熠生輝,泛着金屬光澤,質感滿滿。

供電接口升級爲最新的12V-2x6 16P,整卡功耗300W,至少需要搭配750W電源使用。

測試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 GPU核心代號GB203,5nm工藝製程,8960個CUDA核心,顯存16GB三星GDDR7,顯存頻率 28Gbps,顯存位寬 256-bit,GPU頻率 2295MHz - 2512MHz,Microsoft DirectX12 Ultimate,OpenGL 4.6。

CPU英特爾ULTRA7 265K,主板技嘉冰雕Z890M AORUS ELITE WIFI7 ICE,使用甜甜圈拷機:TDP功耗300W,風扇轉速1378RPM,風扇使用率37%,GPU溫度58.9度,顯存溫度58度。

哪怕是夏天,溫度估計最多也就70/80度,溫度問題完全無須過度擔憂。

魯大師對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進行測試:

顯卡3D測試得分90623,光效追蹤測試得分181267,處理器AI評測性能得25106。

使用Geekbench對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進行GPU跑分測試:OpenCL爲237465分,Vulkan爲234337分。

接下來使用3DMARK對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進行測試:

Speed Way:7749 分。Steel Nomad:6651 分。Port Royal:19011 分。PCI Express:42.91 GB/s 。

網格着色器功能測試,網格着色器關閉:351.07 FPS,網格着色器開啓:800.02 FPS,差異127.9 %。

採樣器反饋功能測試分數,採樣器反饋關閉:837.02 FPS,採樣器反饋開啓:950.50 FPS,差異13.6 %。

Time Spy顯卡分數:27966 分。

Time Spy Extreme顯卡分數:13798 分。

Fire Strike Extreme顯卡分數:28035 分。

Fire Strike Ultra顯卡分數:18218 分。

NVIDIA DLSS 功能測試:

4K分辨率:

DLSS4-Performance-Frame generation-4x:DLSS關閉 41.76 FPS、DLSS開啓 255.52 FPS。

DLSS4-Balanced-Frame generation-3x:DLSS關閉 41.83.17 FPS、DLSS開啓 179.06 FPS。

DLSS4-Quality-framegeneration2x-4x:DLSS關閉 41.76 FPS、DLSS開啓 118.59 FPS。

DLSS4-DLAA-framegeneration4x-4x:DLSS關閉 41.79 FPS、DLSS開啓 127.06 FPS。

DirectX光線追蹤功能測試:

2樣品:443.60 FPS。

6樣品:163.12 FPS。

12樣品:83.54 FPS。

20樣品:50.60 FPS。

AMD FSR功能測試:

FSR2-quality-2k,FSR2關閉 97.66 FPS、FSR2開啓 169.09 FPS、性能差異 73.1%。

FSR2-Balanced-2k,FSR2關閉 97.40 FPS、FSR2開啓 197.76 FPS、性能差異 103.0%。

FSR2-Balanced-4k,FSR2關閉 50.67 FPS、FSR2開啓 108.92 FPS、性能差異 115.0%。

FSR2-quality-4k,FSR2關閉 50.84 FPS、FSR2開啓 91.40 FPS、性能差異 79.8%。

Intel XeSS功能測試:

XeSS 1.3.1-UltraPerforamnce2.3x-2k,XeSS關閉 81.91 FPS、XeSS開啓 189.97 FPS、性能差異 131.9%。

XeSS 1.3.1-Balanced2.0x-2k,XeSS關閉 81.95 FPS、XeSS開啓 177.58 FPS、性能差異 116.7%。

XeSS 1.3.1-UltraPerforamnce3.0x-4k,XeSS關閉 39.19 FPS、XeSS開啓 137.29 FPS、性能差異 250.3%。

XeSS 1.3.1-Balanced2.0x-4k,XeSS關閉 39.30 FPS、XeSS開啓 93.72 FPS、性能差異 138.5 %。

光效及控制軟件

FIRESTORM控制軟件也升級到了最新版,整體UI及配色與顯卡視覺上比較統一,大量運用了金色,顯得貴氣十足。支持多種ARGB光效設置,滿足用戶多種光效方案設定。

控制軟件頁面也極爲簡潔,包括:顯卡參數信息、運轉狀態、風扇工作狀態及調節、RGB設定幾個區域。

風扇工作狀態設置需要特別說明一下:FAN1控制兩顆風扇,FAN2控制另外兩顆風扇,所以FAN3不顯示。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頂部及尾部均標配RGB光效區域。一根RGB長線條燈帶貫穿頂部馬甲,與尾部RGB無限鏡遙相呼應,視覺體驗拉滿。

顯卡長度僅僅332.1mm,一般的MATX機箱都可以兼容,更別說ATX中塔或全塔機箱了,只是可能太小巧的機箱會阻擋顯卡尾部RGB無限鏡的光效。

遊戲體驗

《漫威爭鋒》極高畫質下,NVIDIA DLSS幀生成設置4x,開啓NVIDIA Reflex低延時,圖像質量設置極高,超分辨率銳化100%,超分辨率模式分別爲原生、質量和超級性能,下面來看看三種畫質狀態下的遊戲幀數吧。

圖一 156 FPS、圖二 169 FPS、圖三 162 FPS。

4K分辨率,超分辨率模式原生,平均幀率162 FPS, 1% low幀 35 FPS、 0.1% low幀 34 FPS。

顯卡溫度56度,顯存使用率83% 13.28/16GB。

圖一 233 FPS、圖二 218 FPS、圖三 269 FPS。

4K分辨率,超分辨率模式質量,平均幀率231 FPS, 1% low幀 47 FPS、 0.1% low幀 43 FPS。

顯卡溫度54度,顯存使用率74% 11.848/16GB。

圖一 303 FPS、圖二 315 FPS、圖三 312 FPS。

4K分辨率,超分辨率模式超級性能,平均幀率308 FPS, 1% low幀 66 FPS、 0.1% low幀 60 FPS。

顯卡溫度53度,顯存使用率57% 9.28/16GB。

在非戰鬥場景,圖一 398 FPS、圖二 392 FPS、圖三 419 FPS,延時37-42 ping。

開啓NVIDIA Reflex低延時,戰鬥與相對禁止畫面,延時僅僅只有20-40 ping,關鍵我還是用的無線網卡,這個延時已經和有線幾乎沒有區別了。需要強調一下的是,內存頻率爲4800MHz。

《黑神話悟空》2K分辨率,最高畫質。

圖一 119 FPS、圖二 116 FPS、圖三 116 FPS。

平均幀率116 FPS, 1% low幀 63 FPS、 0.1% low幀 60 FPS。顯卡溫度503度,顯存使用率59% 9.44/16GB。

《黑神話悟空》4K分辨率,最高畫質。

圖一 72 FPS、圖二 64 FPS、圖三 62 FPS、圖四 60 FPS。

《黑神話悟空》4K分辨率,最高畫質。圖一 161 FPS、圖二 646 FPS。

平均幀率72 FPS, 1% low幀 40 FPS、 0.1% low幀 40 FPS。顯卡溫度53度,顯存使用率73% 11.68/16GB。需要強調一下的是,內存頻率爲6000MHz。

總結

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相較於RTX 4070Ti SUPER 8448個流處理器,多出了512個。顯存規格由GDDR6X提升到了GDDR7,功耗僅增加15W。通過索泰自研的IceStorm3.0散熱系統,滿負載將溫度壓制在了60度以下,寶子們無需擔心發熱,同時索泰還支持個人送保,售後無憂。特別是RT Core由4070Ti SUPER的第三代93TFLOPS提升至第四代133TFLOPS,Tensor Core (AI):由4070Ti SUPER的第四代706AI TOPS提升至第五代1406 AI TOPS,AI使用場景效率更高。

需要說明的是,《黑神話悟空》在沒有任何加強輔助設置4K高畫質下平均72 FPS,我差不多玩了2-3小時,整個過程流程穩定無卡頓。基本上市面上所有3A遊戲大作,索泰RTX 5070 Ti 16GB AMP EXTREME INFINITY都能4K60流程運轉,如果想要更高的遊戲幀數,那就稍稍設置一下。

考慮到RTX 5080及以上型號的售價和實際應用場景因爲AI發生了變更,當然不僅僅是因爲售價的考量,更因爲實際性能的提升,個人認爲從RTX50系開始個人玩家卡皇位置基本上由RTX 5070Ti所取代。所以寶子們,完全沒必要爲了卡皇兩個字硬上RTX5080或者90!而且SK海力士今年HBM內存產能已經售罄,GPU和顯存的需求量勢必也會持續增加,直接導致供應鏈處於緊張狀態。小夥伴們你們懂得!趕快做好準備吧!

最後,祝大家買到適合自己的電子茅臺!只升值不貶值不藍屏不死機!下期見!

硬件平臺

安鈦克FLUX是Flow Luxury的縮寫,中塔式機箱,前面板框架採用胡桃實木條設計,質感拉滿,實木的加入使得適用場景得到進一步拓展:如星級酒店、高檔會議場所、培訓機構等。

兼容E-ATX、ATX、M-ATX、ITX主板,TYPE-C 3.2 Gen2,尺寸484mm x 239mm x 502mm,淨重9.27KG,依然是紮實的體驗。標配五把高效率PWM散熱風扇及風扇ARGB控制器,良心堆料。

CPU最高支持180mm,顯卡最大支持408mm, 電源最長支持235mm(包含線材包含HDD)。前面板最大支持420mm一體水,頂部支持280/360mm一體水,電源上方及後出風口,支持140mm x3散熱風扇。支持顯卡豎裝及背插式主板,硬盤支持3.5/2.5寸 x2個,2.5寸 x2個。

兼容性毫無問題,問題是你的硬件夠不夠長夠不夠大!

安鈦克Antec TiTAN 1000W 金牌全模組,標配高品質壓紋線材,ATX3.0標準,兼容ATX3.1規範。ATX電源裏邊的小個子140mm x150mm x86mm。支持200%瞬時功耗輸出,低負載效率達60%,可承受三倍GPU功率偏移和兩倍的總功耗偏移,高負載能力超強。

LLC、DC-DC電路設計,高品質主日系電容耐久性更有保證,自動啓停/物理智能溫控開關,PCIe5.1H++ 原生接口設計,配備12v-2x6供電接口,輕鬆駕馭RTX 40/50系顯卡。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