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哪吒之魔童鬧海》
作者 | 落日飛車
今年春節檔的大贏家無疑是《哪吒之魔童鬧海》,影片全網刷屏的同時,連帶着幕後製作公司的曝光也多了起來。其中在片尾致謝名單中出現且佔據一整面大屏的「原力數字」,便掀起了一波討論。
據報道,原力數字參與了《哪吒之魔童鬧海》部分內容的全流程製作以及部分單獨動畫和羣集動畫的製作(主要負責三龍王出場和圍困陳塘關的特效)。而原力數字早前發佈的一份公告也披露了相關合作。
原力數字是一家大型外包公司,曾在多個知名動畫項目中承擔部分角色、場景及特效製作,並憑藉《凡人修仙傳》等作品積累了一定的名氣。不過該公司更大一部分收入來自遊戲外包業務——其與騰訊、網易、育碧、索尼、EA、暴雪等大衆耳熟能詳的遊戲廠商都有過合作,參與過的遊戲項目超過1000款,涵蓋《王者榮耀》《三角洲行動》《陰陽師》《永劫無間》《第五人格》等國產暢銷遊戲以及衆多海外3A大作如《艾爾登法環:黃金樹幽影》《博德之門3》《使命召喚》。
就在去年,原力數字還因爲給《黑神話:悟空》提供面捕技術「蹭」到一波熱度。彼時《黑神話:悟空》引發主流媒體對3A領域的高度關注,原力數字作爲技術端的代表之一,也於年底亮相了央視紀錄片《大國基石》算力引擎篇章,片中還展示了原力數字自研的3D掃描技術和設備,據稱NPC可做到「千人千面」,實時渲染只需3~5分鐘。
差不多同一時間,原力數字向北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原力數字首次IPO,把時間線往回撥,它曾在2021年試圖登陸創業板,但以失敗告終。如今,這是它時隔三年後再次向上市發起衝擊。
招股書提到,原力數字屬於知識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企業,人力資源是公司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相應地,人工成本也是公司經營的支出大頭,涵蓋製作人員和業務支持部門的工資薪酬、五險一金等。
原力數字在總部南京、成都、武漢、日本、泰國、美國等地都設有辦公點。根據招股書,其規模連續三年超過2000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擁有2131名員工,其中接近九成是製作人員。人工成本則佔到了營業成本的七成以上,由此可粗略估算出員工的人均年薪,約爲12萬元。
原力數字的核心業務是給遊戲、動畫及其他行業提供3D內容製作服務。2022~2023年,公司營收均在5億元以上,四到六成由境外貢獻。目前2024全年數據尚未公佈,不過上半年已經賺了2.5億元,全年營收也有可能突破5億。
其中,遊戲3D內容受託製作業務主要由公司內部員工完成客戶的訂單需求,客戶多爲海內外知名遊戲廠商,具體需求可參見近年來的服務案例,例如爲《三角洲行動》製作場景、道具、載具、植被,爲《博德之門3》的角色設計並製作3D動畫,爲《NBA2K24》構建3D角色形象及動畫……
該項業務的收入自2019年開始超過動畫外包業務,佔總營收的50%~70%。過往公告雖沒有披露具體遊戲項目的合同金額,不過結合招股書我們還是可以獲取一些信息。2024年上半年,該項業務的收入爲1.4億元(約佔總營收的56%),當期受託製作的遊戲項目有330個,也就是說平均一個項目的收入是41萬元,的確是「密集型企業」的體現。
對收入貢獻最多的當屬騰訊、網易、EA和微軟遊戲工作室這些穩定的大客戶(雙方通常籤的是框架性協議),單一家就能爲原力數字帶來上千萬的收入。最近幾年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名單中,基本有3~5位是遊戲廠商;而「騰訊集團」每次都穩居第一,其訂單收入來到六七千萬元,佔當期營收的10%~20%(注:騰訊集團涵蓋騰訊系公司,包括Supercell、Riot Games、北京永航科技、樂動卓越、薩羅斯網絡等)。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亦是原力數字的主要股東之一,其於2015年投資原力數字,間接持有股份超過12%。
另一大業務動畫3D內容受託製作貢獻了總營收的30%~50%。該項業務承製的項目數量較少,但平均收入比較高,在兩三百萬元/個的水平。營收主力是一些大型動畫項目,單個項目合同總金額就有上千萬元,甚至達到六七千萬元——例如《凡人修仙傳第三季》《遮天》《奔月之嫦娥無悔》的訂單。
動畫項目的製作週期相對長一些,該類項目一次性確認收入對當期收入的影響也比較大。舉個例子,公司與中文在線於2021年建立合作關係,爲動畫《修羅武神》提供相關外包服務,合同總金額爲2263萬元。該項目在兩年後完成驗收並確認2000多萬的收入,這也使得中文在線一躍成爲公司當年第五大客戶。
需要注意的是,原力數字接單後並非全由內部員工完成,有時也會把部分內容外包給其他動畫製作團隊。
原力數字也爲其他行業提供3D內容受託製作及服務。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已參與了浦發銀行、支付寶、中國移動、立白等企業的虛擬代言人/數字人項目。該項業務不大穩定,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僅爲234萬元,相較上年同期下滑了82%。此外公司還有一小部分收入來自其他業務,例如資產轉讓收入或培訓收入。
近年來數字技術應用範圍在不斷擴大,加上AI技術的衝擊,該領域正在迎來新一輪的技術革新和市場重構。原力數字作爲當中一環,也面臨着不小的挑戰。
目前看來,相較於華特迪士尼、東映動畫、Keywords Studios、維塔士這些國際大型企業,原力數字的業務規模仍比較小。在招股書中,綜合各方要素,原力數字在國內選擇了絲路視覺和凡拓數創(二者均具有一定規模的數字內容製作業務)作爲同行可比公司。
相比之下,原力數字與絲路視覺的人員規模相當,營收卻不到絲路視覺的一半;原力數字的員工數量是凡拓數創的2倍,但營收略低於凡拓數創。
必須強調的是,絲路視覺的數字內容業務主要面向展覽館、科技館等文化相關領域,凡拓數創則是面向建築設計、廣告宣傳、文旅等領域,而原力數字所處的遊戲、動畫行業對3D內容明顯有着更高的要求,這意味着公司需具備更先進、高效的技術。
事實上,通過參與許多3A遊戲、大型動畫項目的製作,原力數字已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實力和開發經驗。爲進一步構建工業化體系,公司又設立了數字技術研發中心,由創始人兼董事長趙銳直接分管,負責把握總體研發方向。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有82名研發人員。
與此同時,公司也在不斷加大投入以發展更高新的3D數字技術。結合招股書及過往公告,其研發投入總體呈穩中有升,最近三年均投入金額超過2400萬元,約佔總營收的5%。
據介紹,原力數字在南京建有動捕一站式製作基地,總面積超過3000㎡,可支持多種複雜度及多種形式的動作拍攝與捕捉、數據加工與處理。僅面部掃描一項,即擁有3D矩陣面部掃描系統(由115臺1800萬有效像素單反組成的大型球形相機矩陣)、重光照面部掃描系統(下有介紹)、4D重光照面部掃描系統(內含60臺3250萬有效像素單反、331塊編程Light Force照明燈板)等多個面部掃描和識別系統。
如前文所述,公司自研的重光照掃描設備曾在央視紀錄片《大國基石》出鏡。該設備是由60臺單反相機、兩臺工業相機、331組高速燈板以及15888個LED組成的黑色球體。當演員進入球體中央後,每秒快門閃爍將產生上百張同一角度不同光線的照片,這些照片再通過算法形成人像模型。團隊表示,目前幾乎可以做到NPC「千人千面」,以前傳統渲染1幀可能需要近10個小時,現在實時渲染只需3~5分鐘。
而從原力數字歷年年度總結視頻中,也可以感受到它在技術層面的迭代與升級。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它爲越來越多的遊戲大作(如《黑神話:悟空》《命運2》《使命召喚》《地獄之刃2》)提供面捕及動捕技術。
以《黑神話:悟空》爲例,原力數字爲遊戲中天蓬元帥、亢龍星君、鐵扇公主和二姐等重要角色提供了面捕掃描技術。話說原力數字與遊戲科學(《黑神話:悟空》研發商)也算有緣,早年原力數字曾爲騰訊《鬥戰神》打造過一支遊戲片頭動畫,而遊戲科學的主創正是前《鬥戰神》核心人員。
《黑神話:悟空》亢龍星君
亢龍星君面捕演員幕後花絮
如今隨着國產3A及國漫崛起,原力數字對技術迭代的需求和緊迫感應該會更加強烈。
根據招股書,公司本次IPO計劃募集4.9億元,其中擬投入3.6億元在「原力數字科技創新產業基地項目」,0.5億元在「數字內容創新技術平臺建設項目」,以及0.7億元在「3D實時數字動畫應用平臺建設項目」。
其中,「原力數字科技創新產業基地項目」位於南京,總投資額超過5.5億元。項目除了用於辦公、擴充現有製作團隊,還有就是購買開展業務所需的先進硬件設備和技術製作軟件,並基於神經網絡的三維動作生成技術、高清晰視頻內容生成技術、超寫實數字人資產以及動畫自動生成技術這三方面加大研發投入。該基地於今年1月開園,據稱原力數字已整體搬遷進駐。
另外兩個項目則將通過研發面部數字AI系統、實時3D數字渲染集羣平臺、LED陣列虛擬拍攝實時合成場館等前沿技術,來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整體管理運營效率。
原力數字在業內摸爬滾打了有20多年。
前身「原力動畫」誕生於1999年,彼時創始人趙銳還在「鐵飯碗」銀行任職,受《星球大戰》電影所觸動,辭職跑去做動畫。
團隊最初不過4個人,從(趙銳)考取MAYA教師認證(由Autodesk推出的一項行業權威認證,持有者可獲得教授Maya相關軟件的資格,據稱當時全國只有2人拿到證書)到開培訓班,給電視劇做特效、給電視臺做片頭、給房地產公司做樓盤廣告,再到去海外遊戲大會到處推銷業務、給遊戲廠商製作CG……就這樣一步步打開市場,發展到如今2000餘人的規模。
在這個過程中,團隊迎來了許多高光時刻。例如擊敗多家國際動畫公司,競標拿下夢工廠《馴龍記》電視版的動畫外包項目(在此之前它沒有做過動畫片);參與《捉妖記》的動畫製作,這部電影上映後打破了多項票房紀錄;與網易、阿凡達團隊聯手打造遊戲概念電影《鎮魔曲》,耗資千萬的CG令不少業內感到震撼;承製《凡人修仙傳》動畫項目,收穫數十億次播放量……
《捉妖記》
《鎮魔曲》
與大型項目的頻繁接觸,也使得原力數字萌生了做原創的念頭。但它不是從遊戲入手,而是試圖通過介入電影的製作發行環節來甩脫「外包」的標籤。公司於2015年開始籌備原創動畫電影《媽媽咪鴨》,並啓動了多個自主原創數字內容項目。
遺憾的是,公司頗爲重視的兩大項目均以失敗告終。
一個是真人CG電影《爵跡》(由郭敬明執導並擔任編劇),原力數字不僅參與了全流程製作,還擔任電影的出品方之一。全片呈現的100%都是CG鏡頭,由原力數字耗時一年多趕工完成。製作週期之短,當時便遭到廣大網友的質疑和吐槽,加上電影本身劇情比較一般,上映後收穫大量差評。
《爵跡》
另一個承載團隊期望的項目是《媽媽咪鴨》,由趙銳執導。據稱原力數字不惜挖來夢工廠製片人、迪士尼電影剪輯,還爲其在美國成立運轉部門。
《媽媽咪鴨》
本片耗時三年制作,成本超過2.3億元(原力數字控股公司出資佔比超過10%),上映後卻慘遭滑鐵盧,總票房不到3500萬元。由於未能覆蓋宣發成本,原力數字沒有拿到票房分賬收入。這也導致公司當年業績受到重創,該項目虧損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對淨利潤的影響合計超過3億元。
《媽媽咪鴨》的執行情況讓原力數字意識到,自身在外包領域的優勢並不能直接延展到相關產業鏈的其他環節。在深刻地反思後,公司進行了戰略性調整,除與騰訊聯合出品的《故宮裏的大怪獸》動畫系列外,不再開展新的原創項目和原創投資業務。
自此就沒怎麼看到過原力數字介入影視製作發行環節。而公司迴歸主業之後,發展也相當順利。先是扭轉了鉅虧局面,而後淨利潤同比增長343%,營收也做到了5億元以上……
期間,重拾信心的原力數字向創業板發起申請,但或許是時機不對,公司後面又主動撤回IPO。直到去年9月在新三板掛牌,爲再度衝刺上市做準備。同年年底,公司在新三板停牌,並向北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本次IPO已於近日進入問詢階段。北交所在問詢函中要求原力數字詳細闡釋公司控制權的穩定性、業務規模化與工業化製作能力的具體體現、客戶合作的穩定性、業績增長合理性與下滑風險、內容製作人工成本的核算準確性及真實性、募資規模及用途合理性等情況。
據瞭解,原力數字需在20個工作日內回覆問詢函。屆時相關披露文件或將幫助我們更進一步瞭解外包公司的經營模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