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FandomWire報道稱,隨着《黑神話:悟空》和《劍星》等亞洲遊戲的成功,西方遊戲業的窘境愈發顯現。
這些遊戲不僅在短時間內創造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還讓玩家和投資者重新審視了西方發行商的遊戲開發理念和方向。
《黑神話:悟空》自2024年8月發佈以來,憑藉其精良的製作和創新的玩法,在Steam上的收入已經突破10億美元,成爲文化現象。相比之下,西方的live-service遊戲實驗卻屢屢失敗,許多作品缺乏創意和深度,反而沉迷於趨勢追逐和市場調研。
同樣,《劍星》自2024年4月推出以來,以超過100萬套的銷量成績迅速成爲PlayStation最快賣出的新IP之一,證明了玩家對於完整、精緻遊戲體驗的渴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開發商仍在迷失於依賴市場調研的遊戲開發模式,忽視了玩家真正的需求。
文章指出,尤其是《自殺小隊:戰勝正義聯盟》這款“覺醒”題材的遊戲,其在Steam的最近同時遊玩人數不足300人,和《黑神話:悟空》數千萬銷量的現象相比,顯得格外尷尬。
這種東風西漸的現象並非偶然。藉着《黑神話:悟空》的成功,S-Game的《影之刃零》也獲得了大量投資,成爲投資者眼中的“未來遊戲”。
而索尼的“雄心勃勃”活服務項目《星鳴特工》則因開發失誤,提前成爲了一堂上億美元的失敗課。
此外,隨着2024年西方工作室裁員超過14,000人,遊戲產業的格局似乎已發生了劇變。文章認爲,西方發行商若繼續聽信如Sweet Baby 這樣的顧問公司的建議,可能會進一步失去與玩家的連接,導致更多的失敗。
文章最後總結道,亞洲開發者正在通過創造完美的、完整的遊戲體驗來吸引玩家,而西方發行商卻在過度追求“活服務”元素和市場調研的設計中迷失了方向。
未來,西方是否能夠從這一轉變中汲取教訓並重振雄風,成爲業界和玩家關注的焦點。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