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筆記本處理器塞臺式機裏,再配上臺式機顯卡,就得到了一臺靜音但遊戲性能強的PC主機,你說,有沒有搞頭?
還挺有搞頭。
今年,好幾家廠商都在推MoDT平臺(Mobile on Desktop)的PC主機,這種整機主打一個低功耗處理器+桌面級GPU的組合,配合高規格的供電,實現了筆記本上不曾有的CPU和GPU雙滿血穩定釋放,讓這臺17L大小的PC整機保持足夠遊戲性能的同時,也具備了超低噪音的表現,無論是遊戲或辦公,都不會因爲噪音而干擾到用戶,特別適合家庭娛樂辦公但剛需高性能顯卡的普通用戶。
我現在桌上這臺全新的雷神黑武士·獵刃電腦主機,就是一臺規格不俗的MoDT遊戲PC,它搭載了英特爾酷睿i7-13650HX移動端處理器,配的是老黃的RTX 4060Ti臺式機顯卡,可以穩定95W+160W雙滿載性能釋放(BIOS限定了CPU的功耗,可以手動解鎖到150W),而且它內置了650W的銅牌80Plus電源,可玩性還是不小的。
那麼這臺機器的
性能表現究竟如何?
日常體驗好不好?
顯卡性能能否100%釋放?
遊戲性能怎麼樣?
還請繼續看:
先從外觀開始
小是真的小!
這款17L的小主機,相當於ATX機箱的1/3,放在顯示器旁邊,像個小玩具一樣。甚至還有點可愛。
按照官方說法,它的佔地面積比A4紙還要小,實測也確實如此:機身寬度16.8cm,比A4紙的21cm大概少了4.2cm,小是真的小啊!
這種小機箱的優勢在於:
放桌上不佔空間、與顯示器擺在一起也和諧。
放電視櫃上、電視機旁邊當遊戲主機,看起來也挺和諧。
我確實也是把它放在電視機旁邊的:和PS5相比,它竟然也不算太大!
當然,除了小,它在顏值上也是可圈可點的:
正面的銀灰色飾板看起來還挺高級,“幻影車印”的菱形紋路也讓正面不單調。
開機後,側邊的格柵處有很長的RGB燈帶,和正面的雷神logo顏色同步。
21種燈效也讓這臺機器有了光污染,爽!
同時,側邊格柵和側板密集的開孔,也是整機的散熱進氣口了,空氣從側邊進氣口進入、再從後方通過風扇排出,應對這樣的CPU和顯卡,實際的散熱效果也已足夠。
PS:側板的裝飾條紋設計+BLADE logo還挺好看。
來看這臺機器誇張的接口吧
正面接口
正面有4個USB3.0和2個USB2.0,適合接移動硬盤和鼠標鍵盤接收器。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耳機接口,非常先進的3.5mm音頻口哦~
底部的按鈕,是用來切換機身RGB光效的,方便!
背面接口
背部的USB接口同樣有6個,不過其中包含規格和速率更高的USB3.2 Gen1 Type-A兩個、USB3.2 Gen2 Type-A四個,接移動固態硬盤、硬盤陣列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現。
除此之外,其他接口和傳統臺式機是一樣一樣的,DP1.2和HDMI1.4都給了,可以用CPU的核顯,只不過……
顯示器連接顯卡的1個HDMI 2.1+3個DP 1.4接口,才能發揮這臺機器的顯卡性能啊!各位別插錯。
另外,它還有普通中低端主板不曾有的雙網口設計:
傳統的1Gbps網絡接口RTL8111M,和一個更高端2.5Gbps網絡接口RTL8125。
這樣,無論是連接內外雙網、連接NAS/監控、搞軟路由,雙網口提供給了更多的玩法。更別提壞掉一個也還有另一個的安全感。
內部
拆機必然會破壞掉背面的防拆貼,進而失去保修,一定要慎重。
擰掉螺絲後,拆掉側蓋板,就能看清內部全貌了。
內部的結構如上,和主流的臺式機很接近,但板材用料厚度遠超DIY的便宜機箱,且線材都已經幫我們理好,多餘的長度都集中在右下角,不影響上方的美觀和風道。
不過,內部空間餘量還是很大的,顯卡下方的空間,其實可以再優化一下,讓整機變得更小。我猜測雷神可能會上更高配置的三槽顯卡。
散熱器側方的硬盤托架,可以安裝一塊3.5寸機械硬盤,而它的背面可以安裝2.5寸的盤。
內置的4060Ti顯卡,供電是8pin接口,N卡的能耗比真的不錯。
顯卡拆下來後,與4080做一個對比:雙風扇的4060Ti是真的很小巧啊。
拆下機械硬盤托架後,可見散熱器的全貌,雙塔+90mm風扇,以及一個90mm的機箱風扇,應對13650HX的日常運行倒是輕輕鬆鬆,甚至可以說“毫無噪音”。現在CPU滿載95W,溫度可達98攝氏度,但穩定不掉電壓。
不錯是不錯,只不過,希望雷神官方可以推出一個易於操作的調速工具,一來降低滿載的溫度,二來可以達到更高的性能釋放,畢竟BIOS裏可以解鎖到150瓦以上的CPU供電。
小心翼翼的拆下散熱器(防止CPU核心被壓壞,CPU的die是裸着的,沒有金屬蓋板)後,可見主板全貌,主板是定製的ITX主板,6+1+1的供電和散熱裝甲,其實有點小豪華。
散熱器是三銅管設計,理論上可以壓住TDP爲90-120W的CPU,這比筆記本的散熱器強多了!但我覺得還是不夠激進:
螺絲間距約7.8cm,供參考。
想搞事情的朋友……主板6相供電、整機650瓦電源、最高150瓦以上的BIOS CPU供電設定……完全可以自己換一個散熱器,壓榨一下性能。
當然,普通玩家建議別搞,現在95-100W的性能釋放足夠玩了。
裝回去的時候,記得擦乾淨,重新塗一下散熱硅脂,並小心安裝散熱器啊~
CPU和顯卡解析
英特爾酷睿i7-13650HX是一款定位中高端的移動端處理器,擁有6大核8小核、共20線程,最大單核睿頻可達4.9GHz。從理論性能上看,它處於桌面端的兩個神:12600K和13600K之間——你可以當做它是從13600K閹割下來的,性能還是非常兇猛的。在硬件狗狗中,跑分完成後顯示它的性能得分甚至可以摸到12700和13600KF,非常牛!
除此之外,i7-13650HX還搭載了核顯,顯卡最大頻率1.55 GHz、16個執行單元,在Adobe軟件裏能提供一些性能加成。這點要好評!
但它日常在筆記本里用,受限於供電和散熱,在顯卡運作時,i7-13650HX的性能釋放非常有限,現在用在這種臺式機裏,較高規格的散熱器也讓它的性能釋放達到了100瓦左右,對於普通用戶日常辦公和遊戲來說,早已足夠且溢出。
說完了處理器,再來看雷神黑武士·獵刃的顯卡。
NVIDIA RTX 4060 Ti作爲老黃刀法精準的佳作之一,若不開DLSS3,它的實際性能僅比GDDR6X的3060 Ti強那麼一點點點,能摸到3070的P股。但如果開了DLSS3後,性能提升幅度可以達到70%以上……這個世界越來越AI了……但即便如此,如果你的預算不高,只想在1080P或2K分辨率爽玩主流3A大作的話,這款顯卡的性價比還是OK的,而且100%無礦。
性能測試
硬件狗狗
實在是受夠了魯大師的彈窗,所以作爲平替的硬件狗狗,成了我的新歡。
整機的配置如上,供各位參考。
其中,內存部分,其實是兩根16GB的英睿達的DDR5 5600內存,組成了物理雙通道32GB,而在通道數上卻被識別爲四通道:這是因爲DDR5內存把64bit帶寬分成了2個 32 bit可尋址通道,相當於進行了切分,這樣可以提高訪問效率並降延遲,大家記住是雙通道即可。
綜合跑分66.7萬分,超越了全國97%的用戶。完美!
其中,雷神黑武士·獵刃的i7-13650HX CPU跑分接近臺式機的i7-12700和i5-13600KF,即使在臺式電腦裏,也算得上高性能,基本能應對所有遊戲和主流辦公,剪輯視頻、3D建模和渲染都是OK的。
顯卡方面,其搭載的RTX 4060 Ti基本等同於上一代的3070,不得不說,老黃的刀法確實精準,在這個級別上的顯卡,能切出好幾款來,真的厲害!
CPU-Z
在CPU-Z中,單核跑分729,多核跑分8395。這個分數達到了2024桌面旗艦處理器i9-14900K的50%以上,表現極爲亮眼啊。
Cinebench R23
這款測試工具主要考驗的是CPU的渲染運算性能和整機的供電、散熱以及穩定性。
測試中,雷神黑武士·獵刃搭載的13650HX多核跑分18784,單核跑分1702。多核跑分成績遠超線程撕裂者,達到了不縮缸默頻14900K的50%以上,表現同樣不錯。
接着來看
3DMark測試
CPU Profile
這個測試項目考驗的是CPU性能,包含了從單線程、多線程的CPU性能。
以14900K爲對比基準,雷神黑武士·獵刃的13650HX,在多線程、單線程性能上,約爲14900K的50%~75%。
而大多數遊戲對多核、多線程利用率超級低,最大線程的應用狀況很少會出現在遊戲裏面,只有剪輯、渲染等應用纔會利用到多線程或最大線程數。
可以理解爲,遊戲性能上,雷神黑武士·獵刃的13650HX與臺式機14900K相差3成左右,辦公性能上最多差5成。相當不錯!
Time Spy測試
3DMark的Time Spy測試主要測試的是顯卡在2K分辨率下的DX12遊戲性能,雷神黑武士·獵刃的4060Ti得分13110,綜合得分13254,好於68%的測試機器。
Fire Strike測試
Fire Strike是經典的測試工具,它針對的是DX11的遊戲性能,而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則分別對應了1080P、2K分辨率的遊戲性能測試。
雷神黑武士·獵刃的4060Ti,
在Fire Strike測試中,顯卡得分33611,好於94%的測試機器;
在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顯卡得分15586,好於79%的測試機器。
另外,雷神黑武士·獵刃的4060Ti在以上Time Spy和Fire Strike的測試數據,約等於AMD RX7900XT得分的一半,約等於NVIDIA RTX4080得分的40~50%。
Port Royal測試
Port Royal測的主要是顯卡的光追性能,4060Ti的光追……我覺得聊勝於無吧,當然,用4080的時候,我也不願意開光追,效果一般且幀率下降幅度太大。
雷神黑武士·獵刃的4060Ti得分8007,好於25%的測試機器。
內存性能
性能如上,讀/寫/拷貝都在70GB/s左右,延遲89.9納秒。
可能是CPU限制的原因,這兩根5600MT/s的內存,只能運行在4800MT/s的頻率下,所以性能表現不夠優秀,不過即便如此,影響也不大,因爲這款電腦用的是獨立顯卡,在遊戲性能上對內存頻率不敏感,而且這樣的內存性能應對辦公需求也是綽綽有餘了。
硬盤性能
這款機器用的是NVMe固態硬盤,速度表現如下:
順序讀寫分別3600MB/s和2000MB/s以上,而隨機4K單線程讀寫分別是44.68MB/s和334.5MB/s,雖然不是頂級,但實際上這個性能也足夠用:日常辦公存取、開啓office等辦公軟件都很迅捷,在啓動遊戲讀條、大世界地圖加載的時候,也能有着極速的體驗。
WiFi速率
其內置的無線網卡爲Intel的AX211實測速率如下:
在steam裏下載遊戲,速度能達到94MB/s以上,基本跑滿了家裏的寬帶速率。
而在內網裏,隔着一堵牆的情況下,在NAS上下載一個視頻文件,速度能達到110-120MB/s,表現相當可以!
PS:我反正是不喜歡插網線的,尤其是裝修時沒考慮網線這件事的用戶羣體,無線網纔是王道!
辦公性能測試
PCMARK 10
PCMARK 10 Extended耗時約30分鐘,測試的是整機的生產力性能和穩定性,搭載13650HX的雷神黑武士·獵刃得分爲10405分。在PCMARK 10的在線結果評比中,這個成績超越了86%的測試機器,高端商務辦公筆記本(i7-1360P處理器)得分只有它的一半。
Blender 3D渲染
這款軟件的渲染功能考驗的是CPU的多核渲染性能。
在軟件內,我用官網提供的Car Demo用純CPU渲染,耗時2分16秒(時間越短越好)。
作爲對比,AMD桌面端旗艦CPU R9 7950x用時60秒(極客灣的數據);
AMD 7840H(迷你主機)的渲染用時2分46秒;
AMD 8845HS(迷你主機)的渲染用時2分33秒;
Intel Ultra 5 125H(迷你主機)的渲染用時3分6秒。
雷神黑武士·獵刃的渲染速度相當強悍!
Adobe Media Encoder視頻編碼
接着來看一下視頻轉碼,使用Adobe Media Encoder 2022對一個用索尼A7R2拍攝的、13分多鐘、H264格式、100Mbps的4K視頻轉碼,目標格式爲H265、35Mbps、4K(預設4K UHD)。以同樣的視頻、同樣的輸出參數來測試這臺電腦的轉碼速度。
Mercury Playback Engine GPU加速(CUDA)主要考驗的是是顯卡,也就是4060ti的視頻編碼性能:
雷神黑武士·獵刃使用硬件編碼,耗時3分57秒。
接下來的僅Mercury Playback Engine,相當於軟件編碼,主要考驗的是CPU的性能:
雷神黑武士·獵刃使用軟件編碼,耗時3分57秒。
無論是GPU加速的硬件編碼或CPU純軟件編碼,速度比M1 Pro芯片的MacBookPro快了2分半之多!性能表現還是非常牛!
Adobe Lightroom輸出照片
我日常用電腦時,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是用Adobe Lightroom編輯輸出RAW照片,雷神黑武士·獵刃的性能比MacBookPro好多了,卡頓少、也挺流暢。不過,在照片輸出的時候,電腦性能決定了照片的輸出速度。
Lightroom軟件裏,我將100張4300萬像素的RAW照片導出爲同等尺寸的JPG格式,看一下速度。
用時約2分1秒,平均每張照片輸出時長1.2秒。這個表現相當強悍,速度還不錯。
7-Zip基準測試
7-ZIP解壓縮軟件自帶了PC基準測試功能,它可以反映出電腦日常的辦公運行效率,對CPU和內存的性能以及整機的穩定性非常敏感,測試數據供參考:
總體評分110 GIPS,這個成績,約等於我14900K處理器+48GB DDR5 8000內存臺式機的1/2。
表現相當不錯。
辦公性能總結和解析
這麼說吧,這臺小主機的辦公性能表現,約等同於14900K臺式機性能的一半。
以上的測試能較爲真實的反映出雷神黑武士·獵刃的辦公性能,可能不嚴謹,但對於大家的購買決策也有足夠的參考性。
在實際的辦公和日常使用體驗上,使用了13650HX筆記本處理器的雷神黑武士·獵刃非常優秀,即使應對較重的辦公項目,這臺小巧的PC主機也可以完美勝任。比如我們拿它來用Photoshop、Illustrator作圖、用Premire甚至達芬奇處理剪輯多軌4K短片、用Excel搞定超大規模的表格,是完全沒問題的。
最重要的是,整機在辦公運行時,即使是批量輸出照片的重度負荷狀態下,機身發出噪音也是幾乎聽不到的:非常安靜、毫無打擾,對我們的辦公體驗有極大的幫助。
實際遊戲性能測試
先來看1號硬件殺手:
黑神話悟空
作爲首款國產3A大作,其實這款遊戲對硬件的優化堪稱優秀,只是高畫質下,所有顯卡都得跪。
2K影視級畫質
2K分辨率+最高影視級畫質下,超採64,開啓幀生成後,幀數爲66幀、最低幀59,非常流暢且無卡頓。另外,N卡的幀生成延遲很小,玩起來體驗非常完美。
2K高畫質
如果設定爲2K分辨率+高畫質,那麼幀數可以達到91,最低幀83,絲滑無比啊!就我個人而言,開啓高畫質後,實際的畫面素質和影視級相差不大,如果追求幀數的話,建議開到高就行。
另外,這款遊戲,不開幀生成和DLSS,4K模式連4090都得跪,所以就不自取其辱了……4060Ti安安穩穩做好2K就已經很完美了。
硬件殺手2號
賽博朋克2077
這款遊戲發佈已經3年多了,官方也宣佈這款遊戲未來不再更新,目前的2.13版本就是最穩定、優化最好的版本,在各種主流獨顯電腦上都可以輕鬆暢玩,但其高畫質選項+路徑追蹤還是難倒了不少頂級顯卡,老牌硬件殺手還得是它。
2K分辨率+預設超級方案,遊戲自帶的benchmark測試中,雷神黑武士·獵刃平均幀數72.42,最低幀62.16。
3A遊戲這樣的流暢度完全達標了。
如果在開啓光追:使用預設的光線追蹤:超級,雷神黑武士·獵刃平均幀數59.15,最低幀52.42。
也算是貼到了3A遊戲的標準60幀流暢度了。
PS:如果你用的OLED或miniLED顯示器或電視,可以放心的用雷神黑武士·獵刃開光追開HDR玩《賽博朋克2077》,效果是真的棒!普通顯示器玩這個遊戲就別開光追了,效果提升……不如提升幀率和分辨率。
極限競速地平線5
《極限競速 地平線5》這款經典又流行的娛樂向賽車遊戲發佈於2021年,它對硬件的優化很到位,無論低配或高配都能流暢的玩起來,也能發揮出機器的最高性能。
2K分辨率下,我們直接拉滿:預設的極端畫質,關閉FSR/DLSS等AI功能、開啓2x MSAA和垂直同步的情況下,在遊戲內的benchmark內,雷神黑武士·獵刃跑出平均幀數97.7的成績。這樣的數據其實已經非常頂了。
如果稍稍將畫質降低一檔,開啓超高預設,雷神黑武士·獵刃跑出的平均幀數爲111.5!
2K高刷目標基本達成,畫面極爲絲滑,遊玩體驗絕對沒的說!
如果……把分辨率調爲4K,畫質設爲極端呢?
平均幀數爲64.8!
雖然不是電競級絲滑,但可以享受到高精細度的遊戲世界、也能感受到3A級的流暢。雷神黑武士·獵刃的性能可以啊!
再來看一下前作
極限競速地平線4
這款遊戲要比5早幾年,經過多年的升級迭代後,畫質其實非常優秀了,但對硬件要求並不高。我們直接來試試
4K分辨率+超高畫質
平均幀數110.1,最低幀92.8,電競級絲滑。
2K分辨率+高畫質的話:
平均幀214.6,最低幀182.9。餵飽2K180的電競顯示器毫無壓力啊!
給他愛V
《那個遊戲5》已經10年多了,但4K模式最高畫質下的GTA V對顯卡性能還是有點要求的:
好在,遊戲自帶的benchmark中,雷神黑武士·獵刃運行的幀率都可以保持在100-140之間,電競級絲般流暢達成,無論是故事模式還是在線模式都可以暢玩咯。
古墓麗影 暗影
這款遊戲發佈較早,但畫質確實很贊、優化很好,而且支持DX12,是一個測試機器性能的好工具。
將分辨率設爲爲2K,使用預設的最高畫質,雷神黑武士·獵刃可以跑出103的平均幀率!電競級絲滑表現基本達到咯!
如果將分辨率設爲4K,並使用預設的高畫質,雷神黑武士·獵刃可以跑出68的平均幀率!這樣的3A大作遊戲,在4K分辨率+高畫質也能非常流暢的玩起來咯。
小緹娜的奇幻之地
這是大熱的刷寶遊戲《無主之地3》番外篇,對機器性能要求中等。
2K分辨率+預設高畫質下:
平均FPS爲97.33,足夠流暢絲滑,爽玩無壓力。
再來看正傳
無主之地3
同樣是2K分辨率+預設高畫質下:
平均FPS爲100.68,基本達到了電競級幀數,和上面的《小緹娜》一樣絲滑。
遊戲性能總結
搭載4060Ti的雷神黑武士·獵刃在主流大作遊戲中的表現非常完美,在《黑神話:悟空》裏的實際表現也很優秀,2K分辨率+超高畫質模式下,平均幀率都超越了流暢60幀的標準。同時這臺主機運行主流3A大作都能毫無壓力的跑到60幀甚至更高,而對於普通的電競遊戲或網遊的話,則更不在話下,跑滿180幀2K、360幀1080P的高刷顯示器是無壓力的。
不僅如此,相比筆記本或其他高配臺式機,這種MoDT混搭臺式機,在遊戲中的噪音表現也非常優秀。
即使在CPU和GPU都處於高負荷運轉時(如極限競速地平線5,在2K分辨率下的跑分狀態),噪音不到30分貝,對我的干擾也極少。
性能釋放
整機我用了CPU和GPU雙烤(AIDA64和甜甜圈),來看它的性能釋放,CPU功耗95瓦(BIOS限制)、GPU功耗157W,這就是臺式機的魅力啊!CPU和GPU不會搶功耗。
購買建議
雷神黑武士·獵刃這臺MoDT小主機,完美滿足了我對低功耗+低噪音+高性能的電腦需求:省電+不打擾的穩定高能體驗,是傳統的臺式機和遊戲本給不了我的。
它放在電腦桌上不佔空間,擁有強大圖形處理和辦公性能的前提下,維持了超低噪音和低功耗,省電、且安靜。
更重要的是,它17L的體積天生小巧,我能把它輕鬆的放到電視機旁邊當做遊戲主機,同時不會因爲噪音而干擾到遊戲的沉浸感,雷神黑武士·獵刃也能滿足大多數普通遊戲的4K60、以及最新3A大作的2K60性能需求。
同時,在Steam大屏幕模式下,開機自啓動後,拿起手柄就能玩,關機也能通過手柄在Steam裏直接關機,全程無需鍵盤和鼠標。方便程度和PS5主機已經很接近了,但Steam卻有更多的遊戲、更有趣的社區環境、免費的雲存檔和聯機對戰功能,以及……風靈月影。
如果你剛需一臺強效圖形性能和更低能耗的臺式機,且更注重靜音的使用體驗,那麼這臺17L“辦公級”小巧的電腦主機應該是你的首選:滿足你以上要求的同時,它買起來不折騰,而且整體造型還挺好看,適合客廳也適合辦公桌。
相比DIY和組裝機,雷神黑武士·獵刃這款整機還預裝了開機即用的正版Windows11,再加上雷神官方的質保服務(主要部件3年保修),對於家庭用戶和小白用戶來說,用起來更方便更安心~
非常推薦!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