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代14代酷睿K系列i 7、i 9不穩定事件--時間線覆盤

1.結論:根據英特爾的聲明,就是電壓過高導致的。主板廠家和英特爾各佔一般的鍋。 其實這個問題在DIY圈內部已經對線了很多個月了。 基本都定調了,就是爲了跑分好看超過頭了,主板廠家按第一批大雕的體質來調的參數,結果後面的批次大雕比較少,讓cpu喫不消了。 然後根據英特爾的聲明也基本印證了DIY圈內部討論的結果(小圈子的觀點)。

 2.時間線覆盤: 2023年10月--2024年2月 有不少用戶反饋在使用13/14代酷睿i 9桌面處理器打遊戲時會出現一些反常的現象,如閃退、藍屏、顯存報錯。但並沒有人深究背後的原因。通常逐一排查故障後,更換相應零件後就不再發聲了。貼吧內也進行了一些小範圍的討論,通常是售後或者調參降頻後問題解決。

2024年4月 英偉達:不是我的錯! 部分遊戲玩家在玩部分大型3 A遊戲時,出現了顯存報錯的問題。最開始大家以爲是NV驅動的問題。都在坐等老黃的驅動更新。 當月NV更新了一版驅動,在更新日誌裏寫明瞭。那個錯誤是由CPU問題導致的。

英偉達官方對於用戶提出的這些問題做出了回應,其中有一段非常有意思,提及了近日很多人關注的英特爾第13和14代酷睿處理器的遊戲穩定性問題。英偉達:如果用戶使用的是英特爾第13和14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並且在遊戲編譯着色器時遇到穩定性、顯存不足和崩潰的問題,建議訪問英特爾網站尋求幫助。          有玩家研究發現,如果限制功率或者降低電壓甚至頻率,就可以避免發生異常,提高穩定性。因此猜測這可能與Raptor Lake的設計有關,也有可能和英特爾爲了提高性能,將電壓和頻率調教得過於激進有關,或在各種因素綜合作用下,導致了系統不穩定及遊戲崩潰。 

根據超能網的說法,英特爾已經與合作伙伴聯手調查第13和14代酷睿處理器的遊戲穩定性問題,同時也承認了在某些工作負載中,會遇到用戶報告的問題。英特爾已經建立一個專門的頁面,蒐集用戶的報告,以便進一步做分析。 同時部分出現該問題的玩家也承認在CPU上套用了主板的超頻設置或者進行了手動超頻。 

       2024年5月 英特爾:不穩定是主板的問題! 主板廠家開始更新BIOS,加入了“Intel Baseline Profile”(英特爾基準配置)新設定以解決問題。比如華碩主板的“Intel Baseline Profile”是在"ASUS MultiCre Enhancement"(華碩多核心增強)選項內選擇“Disabled”(關閉)即可生效。 但是生效之後,CPU的性能會有一定幅度的縮水,相比老驅動,同爲"ASUS MultiCre Enhancement"(華碩多核心增強)“Disabled”狀態下,我們簡單測試一下就能看到多核心有5%左右的縮水,而其他媒體測得甚至能達到10%左右。

2024年5月下旬 英特爾酷睿不穩定問題持續發酵 後來有玩家研究發現,如果限制功率或者降低電壓甚至頻率,就可以避免發生異常,提高穩定性。因此猜測出現問題有可能和英特爾爲了提高性能,將電壓和頻率調教得過於激進有關。 英特爾發表了一個聲明,但從字裏行間我們不難看出英特爾對主板廠家抱怨,似乎就是主板廠家的“瞎搞”而造成了這次事件。 此時引起了英特爾和主板廠家之間的一點小風波。也在diy圈內成爲了一個對線的話題。 

     2024年6月 科技媒體Igor's LAB從一份NDA文件中發現了13和14代酷睿處理器的遊戲穩定性問題的根本原因可能是eTVB(Enhanced Thermal Velocity Boost)功能相關的微代碼算法中的值不正確造成的。 在高溫下增加頻率和相應的電壓可能會降低處理器的可靠性,受影響平臺包括Raptor Lake-S和Raptor Lake Refresh-S。英特爾計劃7月19日更新微碼,解決這個問題。 

    2024年7月 BIOS更新後沉寂了一段時間的話題又在前幾天被引爆了。 知名的科技媒體GAMERS NEXUS發佈視頻,公開表示:除非英特爾公開有理有據的說明情況,否則他們不再會推薦英特爾13、14代酷睿處理器。 在視頻中給出了不穩定原因的兩個推測 (1)在BIOS問題造成不合理的工況 (2)英特爾13、14代酷睿處理器因製造工藝問題被污染造成了芯片內部氧化(存疑)

該博主自稱已經有較爲充分的證據來支撐他們的觀點。但是並未得到其他專業博主或者專業人士的認可。 Intel在聲明中表示,通過調查分析可以確定是過高的運行電壓而造成的問題,而過高電壓由於微代碼算法向處理器發送了錯誤的電壓請求所致。 爲此,Intel將提供一個微代碼補丁,目前正在進行驗證,預計8月中旬完成驗證,併發放給合作伙伴,再提供給用戶。會全力幫助客戶解決此問題。 具體什麼原因,坐等事態發展。持續關注中。 

     個人觀點: 一個DIY圈的內部爭議多時的問題突然出圈,是不是有其他推手值得觀察。單就產品本身,我羣裏有人買了14代i 9似乎存在比較嚴重的過熱問題,還有UE5編譯容易報錯的問題。但是遊戲崩潰似乎沒有遇到。我自己也在用英特爾的U。 13、14代酷睿i 9出廠就沒有什麼超頻空間,第一批可能體質好的多一些,後面的可能普通體質的居多。但是很多高端主板套用了比較激進的設置。遇到很多什麼都不懂的花錢圖省事的玩家就問題頻發。實際上玩DIY的都知道降低一些參數就搞定了。但這是誰的問題呢?板廠還是U廠? 記得幾年前,我朋友的9700k買回來不改設置用了幾年。4800mhz的內存跑在2133mhz的頻率上,他沒有任何察覺。現在新買的主板,會誘導你在BOIS設置裏開啓所謂的“AI自動超頻”。這真是一種很不好的風氣,反而會給一些不懂DIY但又想省事的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至於那個氧化降低壽命論調,我給一個在芯片相關領域的朋友看了。他覺得很搞笑,但是隻言片語和我解釋不清楚,就只說了句芯片這麼精密的東西一點點污染都會造成廢片,在出廠檢測階段就會被丟棄掉。 

  希望大家,理性看待。不要人云亦云。網上、貼吧、自己的羣裏diy話題中收集的信息。事態還在發展中....如有錯我會在評論區修正。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