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薄本or遊戲本】我的六年電子產品個人經驗談

先說結論:看個人,本文到此結束(bushi

遊戲本和輕薄本,以及蘋果和安卓之爭,幾乎每天都會在小黑盒以及各大論壇上演,這一矛盾似乎永遠得不到調和。

經典例子:

樓主:求推薦輕薄本 評論:有這個價格爲什麼爲什麼不買遊戲本

樓主:求推薦遊戲本 評論:不如配臺式

本人目前安徽某211研三在讀,軟件工程專業,大模型方向,本科同校同專業。當前主力設備是臺式+Surface Pro 8+iPhone 13。當然除了這些,我也入手過主流的各類電子產品,包括但不限於以上提到的這些。本文將我回憶我高考完至今使用過的電子產品和外設,將我的個人感受分享給大家,也給正在選擇困難的盒友提供一些參考,究竟是踩雷or種草。

一. 剛高考完

1.預算

手機+電腦總共1W左右,軟磨硬泡下可以略微提高,最高不超過1W5。

2.需求

①手機:高中偷偷買手機玩了三年安卓區王者榮耀,幾度被沒收又幾度重新購買,來源貧困生補助金/偷家裏錢(各位高中生不要模仿),可以說非常癡迷無法割捨,偶爾玩荒野行動(當時刺激戰場還沒出)和QQ飛車手遊,需要一部流暢運行這些遊戲的安卓手機。

②電腦:專業需求需要高性能電腦(藉口),所以要買遊戲本;本人星戰迷,高中天天B站雲星球大戰:前線2,需要至少能暢玩這款遊戲的配置;聽同學說電腦好不好全看顯卡,他吹牛說自己是四路泰坦,很牛逼(後來證實確實有,還有臺外星人和Xbox),所以顯卡儘可能好。

3.實際入手

手機最後選擇了下面這款一加6。高中用過的手機包括酷派(已死),家人的iPhone SE Gen1和8,偷買的華爲Vivo魅族(型號已經失憶)。我當時的想法是,首先排除iPhone,華爲給我的感受是太老氣+性價比一般,藍綠廠感覺是雜牌,小米都說屌絲才用。黑鯊的話屌絲氣質就更明顯了。同學推薦努比亞,小衆並且性價比高。正好那會經常看的一個主播叫難言,玩荒野行動後來轉刺激戰場的,他用的就是一加,彈幕一致好評,所以我選擇了同樣小衆的一加,並且處理器是驍龍845,經過我當時的簡單搜索得知是地表最強,故果斷購入。

電腦的話,買完後給我的感受是,這將是我最後一臺遊戲本。首先以當時我的認知,顯卡越強越好,所以直接搜索了1080Ti的遊戲本,發現除了一家桌面版魔改的遊戲本並沒有80Ti的,所以在1060 6G中選擇。其次小學玩CF的時候家裏臺式經常卡,同學說他爹斥巨資給家裏電腦換了8G的內存,瞬間不卡了,所以我認爲內存越大越好,16G起步。然後CPU,當時只知道Intel,AMD感覺是雜牌,i7應該比i5要好,7代8代應該差不多。最後硬盤,要有固態,總容量至少要1T。預算最多不超過四位數。開始我看了宏碁,我當時覺得這個是大牌,發現滿足我需求的至少都是五位數,遂轉向聯想惠普,戴爾不考慮,感覺logo很醜,結果發現沒有一家能同時滿足我以上幾點需求的。最後選擇了這臺愛爾軒的電腦,雖然是沒聽過小牌子,但是電商買東西都有質保(家人再三要求索要紙質發票)。

4.使用體驗

100分滿分

一加6:90(在役)/120(退役後)

不知名遊戲本:70(在役)/90(退役後)

一加6:

一加6到手的那一刻,我高潮了,有機玻璃(也就是塑料)後蓋卻又金屬般的質感,觸摸起來又如同少女的肌膚般順滑;系統上,高中用過的華爲魅族vivo系統過於臃腫,當時費盡心思root/刷機,就是爲了卸載預裝和優化系統,而氫OS非常簡潔,但是比起安卓原生又不顯得簡陋(初中家人用的聯想是原生安卓),很符合一加Never Settle的slogan。遊戲上,高中那會王者頂天打到鑽石,拿到新機之後每個賽季輕鬆上王者。我手持米6的哥們用完我的手機之後也是讚不絕口。

一加6於2020年6月淪爲備用機,原因之一是,有三段式開關卡住了,手機店維修人員拆後蓋時加熱過猛,把後蓋的漆烤脫落了一點,當時太傻了沒讓他復原,他沒收我錢就這樣算了。後來後蓋也沒粘牢,沒事幹就掀開看看,最後實在看不下去脫落的漆,於是手動全颳了,變成了如下的樣子:

探索版真帥吧。。

自然也堅持不了多久就想換手機了。原因之二是,當時正值大二下,前三個學期把專業課掛了個遍。自我反省之後究其原因是沉迷手機(其實是自己懶惰),遂購買iPhone作爲主力機強制戒除手遊。

至於後來這臺一加6的下場,大家可以看這個貼:【小白向教程】從零開始爲你的手機安裝Win11系統 

帖子發於2021年7月,正值備戰22考研,然而一旦開始學習,所有學習之外的事都變得有意思起來,正好Renegade Project的視頻,而且這個項目只支持驍龍845和855的手機,並且一加6/7的驅動適配的最好,於是開始沒日沒夜的研究搞機。後來新鮮感過了之後刷回原廠系統,然後一直喫灰。一度安裝ToDesk淪爲臺式的遠程開機卡,後來作爲拍攝iPhone美照的工具機,目前24h插着數據線保持待機,也就內測一些手遊的時候纔會使用。

給90分的理由就是,它離完美的距離就差那麼一點,用多了之後三段式開關經常卡住,鎖屏鍵不回彈。退役後給到120分,純屬給成功手機刷上win11系統那一瞬間給我帶來的快樂,臥槽nb還能這麼玩,LOL最低畫質測試,最高1幀(樂

遊戲本:

小白是這樣的,只想着能不能玩想玩的那款遊戲,剩下的也不會花功夫仔細研究。如果是現在,首先我肯定不會再選擇小牌子的了;其次8代i5實際體驗可能>7代i7,當然現在對iu來說可能甚至相反(笑。

先說優點,它讓我第一時間體驗到了星球大戰:前線2這款遊戲,是我心目中最棒的3A遊戲,並且結識了一批關係密切的同好,有些甚至面基了好幾次。喫配置的主要軟件是Pr和Visual Studio,也都是流暢運行,Pr還可以Cuda加速,Nvidia Broadcast的語音降噪居然也支持10系,並且效果非常驚人,和我語音的哥們都表示我這邊安靜的出奇,人聲也很清晰,這款軟件強烈推薦給所有N卡用戶。並且在我的正確使用下沒有過一次藍屏錯誤,除了win10 beta頻道和後來繞過限制裝的win11預覽版會出現綠屏,這也是可以接受的。學校在本地,週末回家也可以帶着玩。

缺點也就是所有遊戲本的通病:重,走在去實驗樓往返路上的全是習武之人,總感覺有文科專業同學在嘲笑我們;自帶鍵盤太燙,很容易出手汗;風扇噪聲像飛機引擎;屏幕太小,傷眼傷頸椎(動作指導:不是,哥們)。解決方案很簡單,外接鍵鼠顯示器。

這是我大二(2019年)對打機環境的優化方案:

569r 康佳顯示器 24寸1080P 75Hz(對顯示器沒研究,隨便買的)

129r 雷蛇薩諾狼蛛V2鍵盤(薄膜)

129r 雷蛇毒蝰mini

295r 翻新Xbox 1s手柄+接收器

顯示器支架,筆記本支架價格不計。

加在一起將近一個月生活費了,以一個正常大二學生,可能攢下這麼多錢嗎,那必然是找家裏人討口子所以建議還沒上大學的高中生或者還沒管家裏要錢買電腦的大一新生,有條件的話,顯示器鍵盤一定要有,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只要有就行。

順帶說一下這些外設,顯示器對我無論遊戲還是學習的體驗都提升巨大,不玩短TTK的FPS,幀率低點沒影響,性價比不清楚。雷蛇的薄膜鍵盤用起來除了沒有幻彩只有單色以外沒啥問題,響應準確迅速,比起機械的響應速度感受不出來,不小心潑水也不會壞,反倒是後來用的機械,經常因爲卡了頭髮沒及時清理導致不響應、雙擊。鼠標一開始用的其實是煉獄蝰蛇,第一次上手毒蝰mini,給我的感受是,鼠標找不到了,比起蝰蛇輕太多了,有點控制不住,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適應感覺太輕巧了,傘繩線也幾乎無感。我的手算男生平均水平,趴握手腕流,毒蝰mini雖然真的很mini,但對我來說還是很舒適的,推薦給手小的盒友,尤其是女生,很適合作爲一款入門款的有線鼠標。1s手柄配接收器延遲也無感,連藍牙會有明顯延遲,而且用久了肩鍵出現了不回彈的現象,目前已經送給了討口子的哥們。目前入手還是推薦series,不過我的series最近也出現了漂移現象,不知道是不是通病,其他手柄沒試過不推薦。

二.大三前後 第一次換新

1.手機

上文提到我因爲不滿意一加6維修導致的的外觀瑕疵,以及想要戒除安卓手遊,於20年5月購入了iPhone SE gen2,資金來源同樣是找找家人討口子。

使用體驗:

90(在役)/60(退役後)

優點:是iPhone,這一點已經足夠給90分了。從小我接受的就是iPhone、三星、HTC這些品牌的薰陶(畜牧業),體驗過家裏人的iPhone 3/4S/5S/7/SE gen1/8Plus。其中4S不必多說,公認的最強iPhone。SE gen1的手感更是無與倫比,直角邊框致敬經典,後面板的陶瓷+金屬玫瑰金配色,怎一個優雅了得,再加上3D Touch,當時正值CF手游上線,真的是神功能,可惜後來被砍了。8的home鍵震動反饋,第一次讓我體會到了z軸線性馬達的細膩,完全和實體按鍵沒有任何區別的觸感,第一次體驗真的十分驚豔。

缺點:初中那會我的小姨夫過年送了一部iPod Touch 5,是我擁有的第一步蘋果設備。當時對它愛不釋手,沒日沒夜的耍,然後被家母摔的粉碎。時隔多年再次擁有一部蘋果,還是熟悉的感覺,iOS還是那麼簡潔而完美,但是時間久了重新瞭解蘋果之後,這部設備本身卻不盡人意。首先我是4S和SE Gen1那種直角邊框愛好者,圓形邊框真的愛不起來(sorry,X和11也是真的醜);其次是突起的鏡頭,我從來沒用過無法平放在桌面的手機,然後是不夠細膩的有機玻璃後蓋,手感不如磨砂處理的一加6,非常沾指紋(我是裸奔黨);然後是無線充,開始我覺得這功能真方便,不用的時候往上一放就行了,直到後來出了magsafe,我覺得沒有磁吸那就是0分;沒有3.5mm耳機孔,這一點開始覺得是缺點,現在看來是時代的進步,雖然在當時看來我需要斥巨資(650r左右)買AirPods 2,但是這確實是個好產品,是EarPods的正統續作,我後來也購入了Pro版本,再也沒惦記過什麼3.5mm了。

再到後來SE Gen3和Gen2幾乎沒有區別,讓我覺得SE出道即巔峯,後面兩代並不值這麼高的評價,再加上電池續航和計劃淘汰,在堅持了一年多於22年底換了十三香。

2.電腦

20年底家裏人給了不少生日紅包,再加上壓歲錢,本質上還是討口子。然後不知道盒友們有沒有記憶了,經過了20系礦潮的經驗,大家都化身了等等黨,沒想到最魔幻的是,30系首發即史低,那會天天在b站喫顯卡、顯卡、BTH的瓜,看久了也萌生了裝機的想法,於是在21年1月自己組裝了一臺10600KF+3060Ti的臺式機,具體配置單不貼了,可以參考我之前發的帖子:Luke的雙人臥室電競房2.0 ,這裏就貼一下當時離譜的顯卡價格:

要知道3060Ti公版的售價是2999,戰斧算是非公里最丐的,那會想買到現貨基本上是捆綁其他配件,750W的金牌電源應該能算650r,算下來21年1月的3060Ti差不多是4399的價位,溢價1400r。然而那會的顯卡價格完全和虛擬幣掛鉤了,誰都想不到第二天會發生什麼。幾個月後的事情有關注過的盒友應該有印象,3060Ti一度破萬,30系全系淪爲礦卡,然後再後來就是發佈LHR版本限制挖礦,再再後來LHR被破解,然後幣市崩盤,大量礦卡迴流,各個官旗都很難保證買到的就一定是非礦,40系更是後話了。於是,我的新電腦還沒捂熱,顯卡就在21年3月被我賣了,那時候看到這麼離譜的價格完全忍不了,心想着趕緊出了大賺一筆。離譜到什麼程度,我剛點上架,那邊就被秒了,至於後來破萬的價格,那是認知之外的財富,我這已經算意外所得了,差不多是3k3。

再3060Ti離開我的一年內,我一直與750Ti度日,玩了一整年的LOL和星露谷,終於在價格趨於合理的時候,於22年5月用我賣60Ti賺來的錢買了3070Ti(圖上顯示3070,實際上我買的是3070Ti,因爲收到貨之後才發現有個88vip的券沒用,退款重拍的),也一直用到了至今。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時光(口罩時期)是真的各種魔幻的事情都有。

實際上是3070Ti

三.22考研至今

研究生懂得都懂,拿着補貼,獎學金,勞務,再賺點外快,電子設備更新上和本科完全無法比。這裏的主角是Surface,其他只簡單進行一些列舉(流水賬寫累了

1.Surface Pro 8

Surface這款產品,我個人給它的定義是最頂級的輕薄本,雖然它應當和Matebook、Yogabook這些二合一平板歸爲一類,但是它發揮的功能應該和輕薄本一致:辦公,便攜,續航。

22考研9月纔開始正式備考,12月實在來不及了,每天學20h(學5h睡1h),最後以數1得滿分的一半,專業課一半不到的離譜成績,成功過國家線2分,學校線1分,就是這麼離譜。之後於22年2月向家父索要Surface Pro 8一臺,在線下用的高校優惠,和線上一個價格。配置是i7-1185G7,16G+512G,配套鍵盤蓋+Surface Slim Pen,總價應該是13.5K左右,具體金額不記得了。

Surface不論是在小黑盒還是其他平臺,屬於是個人路過都能吐口痰的。田牌電腦=品控差+價格巨高+和Mac一樣的金子內存+和Mac一樣的精準刀法。當然這些是它的缺點嗎,當然不是,買不起是你的缺點。全力倚父拿下這臺Surface後,它至今給我帶來的價值已經遠超他的價格。首先同樣是逆天價格,肯定有人會說,Mac的Terminal更適合電子信息類專業使用。話雖這麼說,畢竟這麼多年用的都是Windows,可以說桌面端的生態已經對Windows產生了依賴,讓我突然去Mac那邊屬實是逼着人離開舒適圈了。相比之下,我可能更願意選擇性價比超高的Mac Mini作爲我的第一臺Mac。Surface Pro首先讓你無需離開windows,他除去平板模式本身就是一臺極爲優秀的輕薄本;其次,iPad無法代替它,二合一平板和平板並不是一個賽道的產品,22年底我給我對象買了iPad Air 5,在和她共同使用的這段時間裏更讓我確定了,我根本不需要一部iPad。

Surface對我的工作和學習產生了極大的幫助,這是iPad無法做到的。當你打開iPad你極有可能不假思索地打開愛優騰,但不會發生在Surface上。首先它的平板模式真的很蹩腳,操作邏輯完全是建立在鼠標之上而不是觸摸之上,並且愛優騰無論是網頁版還是桌面版在平板模式下用的並不是很順心。所以大部分時候使用的還是筆記本模式。

這段時間裏,最早期我是用來在研0期間看李沐大佬的深度學習教學,以及配合知雲文獻翻譯閱讀大量外文文獻,作爲我入學前的準備。研一期間主要用XShell連學校的超算做一些實驗,然後22年底,正值口罩時期的末期,一度封校,還去過方艙,沒心思學習,最毀滅性的是,ChatGPT來了,而我做的恰好是大模型方向,我做的每一項研究都要問一句自己,ChatGPT能不能做,結論是,它能,並且效果好得多。這一年裏我幾乎沒有做過實驗,因爲沒有意義,每天能做的就是,用Surface看最新的文獻,到後來乾脆直接看知乎和公衆號別人嚼碎的內容,因爲AI每天都一個樣。然後每天都要去看看,ChatGPT今天進化成什麼樣了。光看文獻的話,閒暇時間可以說非常充足,與其內耗不如爽爽玩。我基本每天都用臺式玩LOL度日,即便在這種情況下,Surface仍然無法成爲我的娛樂工具,正如我上面所說,它作爲娛樂設備真的很蹩腳,即便它的屏幕和揚聲器全都支持杜比。Surface始終是一臺嚴肅的辦公/學習設備。

再到後來,口罩時期徹底放開,我經過幾乎一年多的爽玩已經無心學習,並且認識到研究生生活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幹不幹無所謂,全靠最後一把,延畢都是老實人。於是開始帶家教,100r/h的價格,讓我的生活非常的滋潤。Surface在這期間完全淪爲了賺錢工具,無論是是備課還是板書,都靠的是Surface,尤其是Slim Pen。Slim Pen相比二代Apple Pencil,Slim Pen有着細膩的震動反饋,這一點已經吊打Apple Pencil了,但Apple Pencil是喫了iPadOS的紅利,並且iPad更像是大多數用戶的選擇。Slim Pen最大的用處是,幫我各種電子文檔簽名,省去了我拿“實體筆”的麻煩(之前有人電子支付用多了忘記現金這個詞,蹦出一句實體錢,太樂了,後來我也喜歡這麼戲稱一些實體的“過時”事物),尤其是簽名領勞務/報銷/獎學金/助學金的時候,真是無比爽快啊

突然想到

其實上面說的,Surface沒有作爲娛樂設備並不準確。研一期間要上一整年的水課,實在難熬。還記得之前的一加6嗎,我把它放在家裏下了Todesk,和臺式機放在同一局域網下,這樣就可以遠程發包啓動家裏的電腦了。不過後來因爲總是被殺後臺,經常啓動不成功,我換成了TP Link裏自帶的遠程開機。開機之後臺式機會自啓動向日葵和Parsec,這樣我就可以用Surface遠程連臺式進行工作(向日葵)和遊戲(Parsec)了。水課時我就帶上Xbox Series手柄,手機開熱點,用Surface的Parsec串流家中的電腦,玩了一個學期的霍格沃茨之遺(至今仍未通關)。預算充足的情況下,我個人認爲這是兼顧辦公和娛樂,輕薄和性能的最優解,未來一切都會是在雲上的,現在很多電競酒店甚至網吧,都是用雲電腦,客戶用的是瘦客戶機(低配電腦),接收的機房高配電腦的視頻信號。什麼oculink、顯卡塢等等,在我看來應該是最蠢的辦法。

2.iPhone 13

十三香,懂得都懂。

選數字版的原因是,不需要高刷,不需要相機。其實我更喜歡mini,但是電池是硬傷,並且當時綠色沒貨了。爲什麼只要128G,因爲不玩手遊了,與其加錢買256G,不如訂閱iCloud,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開個iCloud真的很省心,Apple Music和Microsoft 365我也開了,這些服務放在本科階段我可能根本不會考慮,因爲沒錢,我會費盡心思去找破解/替代品,但是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服務付費絕對值得。

MFi的Magsafe充電器和付費服務同理,它給你帶來的體驗是普通PD、QC無法碰瓷的,價格不是它的缺點而是它的門檻,有需求自然會入,沒需求也不會因爲少了它而無法體驗正常功能。

至於Apple Watch SE 2022,爲什麼不選S8,因爲就差那麼點預算,並且血氧心電圖和經期檢測是我不需要的,沒有全天候顯示可以接受,15W快充和5W慢充對我來說沒區別,一天大半時間都在電腦前,敲鍵盤的時候是不戴手錶的,只有出門和睡覺才戴,不會有電量焦慮。出去旅遊的時候,洗漱期間充電也足夠充滿。

AirPods Pro更不用說了,最值得購買的Apple產品之一。同樣值得購買的還有HomePod Mini和Mac Mini,前者我對象送了一個給我,每天白天聽歌,夜裏聽催眠故事,後者是我未來準備入手的設備。至於Apple TV,我覺得並不適合大多數用戶,至少門檻就勸退很多人了。

3.NAS

綠聯NAS之前存在嚴重安全問題,極大影響了它的品牌形象,不過跟我這一款沒什麼關係。不選羣暉是因爲,白羣確實貴,不選威聯通/極空間是因爲,都沒綠聯好看。這顏值真沒話說吧。

我是NAS小白,實際用完了覺得其他家多的功能我確實也用不上,我也就跑個docker,掛載個網絡磁盤(甚至是單盤沒組raid,沒預算了)。我又不可能一年365天都折騰NAS,況且這不是能進ssh能刷黑羣暉嘛,以後想折騰了隨時都可以。

4.NUC

100塊買個最便宜的固態,從舊遊戲本上拆一根內存,100塊買個二手垃圾顯示器,這臺機子就是完全體了。CPU是賽揚N5105,很多人覺得,這不又是電子垃圾嗎,非也。說來也搞笑,本來我是不需要購買這臺NUC的,原因是實驗室有人跑爬蟲,沒掛代理,結果被反爬的舉報了,運營商把實驗室公網給停了,要連超算只能內網設備連SSH,於是整了這臺做跳板。不過它的顏值確實高,放在學校一直開無人值守,有需要了就在家連一下。

5.遊戲本的歸宿

定做了一個亞克力殼子,給改成臺式了,原裝的屏幕甚至還在機箱側邊,從外表看還以爲是ITX。爲什麼要這麼改,我現在既有臺式又有輕薄了,遊戲本不上不下完全用不着,平放在桌子上還佔空間,豎着放開機還麻煩,花點小錢就多一個臺式了。目前放在我對象家裏在,給她配了個顯示器和屏幕掛燈,偶爾玩玩星露谷雙刃成行4399,看看電影,雖然大部分時候桌子上是堆滿了化妝品

寫在最後

本文想到哪寫到哪,純憑感覺,難免有點混亂。感覺小黑盒用戶還是大學生居多,畢竟是最有時間打遊戲的羣體,得出遊戲本>一切的結論也不奇怪。

個人認爲對於各個階段最適合的電腦配置:

大學:只要你打遊戲,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必備遊戲本,外接鍵鼠顯示器可選;有條件的再加配臺式(寢室不限電),但是不能替代遊戲本,學校離家近組ATX,離得遠組ITX;不打遊戲更推薦Win輕薄本/MacBook

研究生:最好要新購置便攜的移動辦公設備,輕薄本最佳,iPad也能作爲下位替代;有打遊戲需求可以用舊設備/科研經費購置/自己賺外快購置;科研任務重直接玩手遊

社畜:住公司宿舍/公司在外地,有打遊戲需求,常備遊戲本。家住本地組臺式放家裏,輕薄本外出辦公,偶爾外出需要娛樂選擇遠程串流,而不是oculink/顯卡塢

手機的話,串子太多,直接建議雙持,時間久了每個人最後總會走上雙持。

奇奇怪怪的設備,多瞭解之後三思而後買,退燒保錢包,否則就會像:

好久不碼字了,癮上來了,純小學生流水賬。浪費大家時間了,給你們一拳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