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配電腦CPU不會選?我來助你!

打遊戲也未必就非得衝78X3D,尤其是現在這顆U這麼貴的情況下,因此我整理了一些如今較有性價比,或者值得購買,或者值得等待的CPU。

CPU的價格隨時都在變,文中羅列的價格僅僅代表當下的價格,並且都以散片爲標準,不同平臺,不同店鋪,不同時間段,價格都會浮動,如果發現貴了或者便宜了,都是正常現象。

由於前段時間英特爾暴雷,因此13/14代,136/146及以上的CPU本文一律不推薦,尤其是散片無保或者只有店保的情況下,它沒有網傳的20%縮缸率這麼誇張,但2%的概率還是差不多有的(已經很高了,別的U都是1‰-2‰的樣子),理論上13代14代U,型號越往上,性能越強,縮缸越快,怕就別買,買就別怕,不推薦,但也不攔着。

假設你已經買了,建議進BIOS把電壓調到1.35V之內,相對來講比較安全。

另外78X3D這玩意推不推薦會給出具體情況,後面會講。

疊甲完成,開始推薦。

對CPU預算只有400以內:

IntelI3 12100F

酷睿12100F

4C8T(C是核心數,T是線程數)

頻率:3.3G-4.3G

推薦主板芯片組:H610

價格(以散片爲準,下同):392元

因爲CPU的預算一般都是計算主板+CPU的平臺價格,因此買U不光要考慮它本身的價格,還得考慮適配它主板的價錢,這個預算那就是可丁可卯地配了。

補藥覺得I3就一定是垃圾,12100F可謂是一代神U,主頻不低,三緩給的不算充裕吧,但考慮到價格也可以接受,隨便什麼風冷都能壓得住,你的需求只要不是動輒上千幀的網遊,那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這款U是很值得推薦的,網遊和單機都能暢玩。


預算400-500:

AMDR5 5600

銳龍5600

6C12T

頻率:3.5-4.4G

推薦主板芯片組:A520/B450/B550

價格:559元

32MB大三緩,Pcie4.0支持,5600X降頻版(沒降多少),5000系銳龍里永遠的神,里程碑級別的產品,超級神U。

65W的TDP,找個60多塊的4熱管風冷就能壓住,100塊的5熱管風冷對它來說都太奢侈了。

哪怕是現在,性能雖然稱不上強勁,但也絕對不落伍,不管是網遊還是3A,它都能不拖顯卡後腿,我甚至用它來帶過4090,4K分辨率下玩巫師3,顯卡佔用率一般都在95%以上,不過性能損失肯定是有一些的,效果指定是沒有13代14代酷睿和7000系銳龍那麼好,帶個3060-3070TI,或者4060/4060TI那真的綽綽有餘了。

性價比比12400F更高,但是多核心的絕對性能落後一丟丟,大多數遊戲不怎麼喫多核,不過未來激發多核性能是遊戲的大方向。


預算600-700:

IntelI5 12400F

酷睿 12400F

6C12T

頻率:2.5-4.4G

推薦主板芯片組:H610/B660(可能買不到了)/B760

價格:619元

跟5600差不多,純大核設計,足夠大部分遊戲玩家使用了,由於是新架構,所以多核性能還是會強那麼一點,也是一款可以釘幾年的產品。

另外它沒有被英特爾縮缸事件波及,返修率就是正常的1‰-2‰,散熱也無需特別注意,只需風冷,4熱管夠用,5熱管頂天。


預算900-1200:

AMD:R5 7500F

銳龍 7500F

6C12T

頻率3.7-5.0G

推薦主板芯片組:A620/B650

價格:949元,某魚上能找到882元-885元的散片,但由於沒有店鋪,因此連店保都沒有,想要購買自行斟酌。

7000系銳龍的唯一真神,開啓PBO後能摸到13600K的屁股,4K分辨率下能帶動除4090/4090D以外的一切顯卡。

它遠遠沒有很多人想象中那麼不堪,分辨率一高,78X3D能做的,它都能勝任。

78X3D給你帶來的提升,是不足以碾壓7500F的,我敢說這樣的話,是因爲我真的真金白銀買回來試過(除了78X3D,這玩意我是從別人那裏毛過來玩了幾天就還回去了)。

在不同時間段內,我嘗試過用5600X+4090,13600KF+4090,7500F+7900XTX,7800X3D+7900XTX,各種組合。

4090購買記錄 購於2023年3月6日

7900XTX購買記錄 購於2023年9月8日

7500F+B650購買記錄 購於2023年9月8日

13600KF+B760購買記錄 購於2023年7月7日

我滴4090

我滴7900XTX

荒野大鏢客的性能測試,同樣的設置下(基本上是能拉滿的都拉滿了,大表哥沒有光追,所以我選它給A卡做測試)78X3D+7900XTX的平均幀差不多是100,7500F+7900XTX的平均幀在90-92之間浮動(多次測試)

幀數差不到10幀,78X3D的價格可是7500F的三倍不止,當然1%low78X3D會高一點。

總之這顆U能在任何分辨率下暢玩,並且只需要1000不到,作爲帶4090都不捨得用I9/R9的性價比黨,7500F是我的我心中摯愛,偉大,無需多言!


Intel:I5 12600KF

酷睿 12600KF

10C16T 6大核4小核

頻率:2.8-4.9G

推薦主板芯片組:B660/B760/Z690/Z790

價格:1178元

講道理I5是不應該推薦Z板的,但爲什麼Z690和Z790還是在推薦列表中呢?因爲這一代B板給的默認電壓太高力,某些時候風扇會變成飛機場,尤其是你用利民FC140這種噪音怪獸來壓這顆U的情況下,Z板因爲供電多,默認給的電壓不會像B板這麼激進,假設你財力雄厚,又懶得進BIOS調電壓,可以考慮購買,但咱們普通玩家還是買性價比一點的B板吧。

同樣是一顆在縮缸事件波及範圍之外的CPU,有它在的情況下,就不推薦13400F/14400F了,這顆U可以超頻,核心數量相同,價格相差不多的情況下,那肯定是優先選擇它,假設你還在用DDR4內存,那12代酷睿的優先度是高於13/14代酷睿的。

不過這玩意我記得去年最低價格來到過900塊,發佈這麼多年價格竟然還上漲了,屬實有點誇張,果然全靠自家兄弟襯托。


2000元以上:

AMD R9 7900/7900X/7950X

銳龍7900X

簡單講一下,這種旗艦CPU,就是一些需要多核心運作的生產力用戶的選擇了,7000系和9000系銳龍的R9,純打遊戲的話是不怎麼推薦的。

因爲它內含兩個CCD,不同CCD之間會有延遲,所以打遊戲的表現甚至不如單CCD的78X3D以及單CCD的9600X和9700X。

解決的辦法也有,就是讓遊戲運行在單CCD上,這個需要進入系統裏面設置,我這裏不做教程,總之,純打遊戲不推薦,不是不能買,是沒必要。


後面是一些我看着還可以,但是因爲價格原因,目前不推薦購買,但是值得觀望的CPU。

AMD:R5 9600X

銳龍9600X

6C12T

頻率:3.9-5.4G

推薦主板芯片組:B650

價格:1949元(官方盒裝)

9000系銳龍的新品,這代銳龍改善了積熱的問題,並且維持了優秀的能耗比,但是AMD的產品首發價格普遍虛高,一般半年以後進入降價週期,因此想買的可以持幣觀望下,半年後價格來到1500以內,或者等的再久一點,1000出頭,甚至不到1000,是可以入手的,但假設你已經有了7000系銳龍,就別想着換它了,體感上不會有很多提升的,5000系銳龍用戶換新電腦是可以考慮的。


AMD:R7 7800X3D

真使登場

8C16T

頻率:別看了它打遊戲不靠這個,夠用就行了

推薦主板芯片組:不推薦

價格:2999

這玩意,2023年4月6日上市,起售價3299。

如今是2024年9月12日,賣2999,散片2800多。

要知道它甚至都不是來到了降價週期,是來到了生命末期!原本最低來到過2100多,個別地方甚至能低於這個價格買到。

至於很多人講打遊戲無腦衝78X3D,聽清楚:

1080P分辨率,它是這個世界上目前最強的遊戲CPU,考慮到網遊方面的獨佔鰲頭,甚至可以在後面加個“沒有之一”。

2K/4K分辨率,它能跟139K旗鼓相當。

而在高分辨率下,它的遊戲體驗是不會對7500F-13600KF這個檔次的CPU形成碾壓性優勢的!注意是碾壓性!我沒說沒有優勢!按照某些極端吹捧者的理論,多1幀也算贏。

我們暫時拋去價格因素,只看這顆U本身,是否有優點呢?其實還是挺多的。

1.功耗低,139K 150W能做到的事情,它75W就能做到,因此,風冷也不是不能帶。

2.平臺便宜,B650主板就足夠足夠足夠足夠帶動這顆CPU了。

3.大三緩帶來的1%low幀相對穩定,這個是跟自己以前的小兄弟比,跟英特爾比的話,是仿上仿下,沒有絕對優勢也沒有絕對劣勢,根據不同遊戲,兩者的最低幀優勢也在來回切換。

4.內存條便宜,你甭管7000系銳龍上高頻內存條會不會分頻,78X3D用6000頻率的內存條跟139K用7600頻率內存條效果一樣,你就說6000的條是不是比7600更便宜吧。

要買的話等降價,不過可能前腳剛降價,後腳9800X3D就出來了。

行吧,就講這麼多了,反正這段時間是不建議碰這顆U的,但某系遊戲的特定羣體,想要達到最好的效果,你似乎也沒有什麼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