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
Zen5 架構的銳龍 9000 已經上市了,Zen5 最爲出色的就是能效比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實測溫度也降低了,可以直接搭配風冷,實現靜音主機。
我這次實測一下 R5 9600X + B650 重炮手 WIFI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的組合,看看這套組合性能如何,我將同樣對比 14600KF + B760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看看兩者實際的性能表現差距。
CPU
▲ Zen5 架構的銳龍 9000 系列採用全新的包裝。首發上市的都是不送散熱的 “X” 系列。全新的外包裝也讓用戶可以更爲直觀地分辨 CPU。
透視窗可以看到 CPU 的頂蓋。底部有 AMD Ryzen 5 的清晰表示。
▲ 更爲環保的外包裝,Zen 系列的禪意已經深入人心,側邊只保留 Ryzen 5 的 “5”。
AMD 牌抽紙盒下線了.........
▲ 內裏包含 CPU 9600X、說明書、貼紙、紅色小隊邀請函。
▲ 採用全新 Zen5 架構的 R5 9600X, 目前實測擁有更低的功耗、更低的滿載溫度,只等價格合適了,就很具有購買價值。
9600X 的外觀延續着銳龍 7000 系列以來的外觀風格,在四周的鉭電容與觸點上有了絕緣膠加以包裹保護。
▲ 採用的是 AM5 接口,B650 / B650E 主板在刷新最新 bios 之後,都可以直接使用!節省了裝機成本。
測試整機速覽
▲ 整機還是挺緊湊的,可以考慮 MATX 機箱,但是我爲了中途切換 CPU 與主板,選擇九州風神 CH560 機箱作爲測試機箱。我起初也想用機箱自帶的顯卡支撐架爲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支撐,不過看了顯卡內部中框非常穩定,可以不考慮顯卡支撐架,
這套是 9600X + B650 重炮手 WIFI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的組合。
▲ 裝機時會蓋上側面板,讓機箱內的風道跟防塵網充分發揮作用。
▲ 機箱的流光溢彩還是挺漂亮的。我們準備進入實測環節。
理論性能測試
▲ 本次測試用到的 14600KF。
▲ AMD Ryzen 5 9600X 默認 TDP 太低了,雖然能效比超級強,但會限制 CPU 的性能發揮,聽說下一版本的 BIOS 會把 TDP 從 65W 放寬至 105W。本次測試 9600X 開啓 PBO 直接開測。
主板採用華碩 B650 重炮手 WIFI ,刷入最新的 bios 進行測試。
內存採用金士頓 FURY Beast 超級野獸 DDR5 6000 32G*2 RGB ,顯卡爲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
開啓 PBO 後,9600X 的真實性能纔會表現出來。不過無論是否開啓 PBO,都已經完全超越初代的 R7 1700X 50% 左右,這就是架構進化的威力。
▲ 對照組則是 14600KF + B760 的組合,也是採用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主板刷入最新 bios ,就是 intel 承諾的八月中旬那個 bios。
14600KF 畢竟多了 8 個小核心,CPU-Z 得分毫無意外地贏了。
▲ CineBench R23 實測。9600X 是否開啓 PBO 都不會影響單核性能。在單核性能方面,9600X 更強,多核方面 14600KF 毫無懸念的贏了。
▲ CineBench 2024 性能實測 9600X 的單核性能會優於 14600KF,多核性能嘛,小核心跑分還真是強。
▲ 3Dmark CPU 性能測試上,9600X 的單線程性能更強,而且領先幅度快 10%,到 4 線程還是贏的,但是隨着線程數目的增加,14600KF 更強。
▲ 3Dmark Fire Strike 項目測試裏,9600X PBO 的綜合分數會比較高。14600KF 的顯卡與物理分數會高點,所以呀,9600X 真的還沒優化到位呀。
▲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項目測試也是一樣的結果。
▲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項目上,還是一樣的結果。顯卡的分數差距在拉近。
▲ 3Dmark Time Spy 項目測試裏,9600X PBO 平臺的顯卡分數會更高些。所以比較有趣的是,9600X PBO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更適合 DX12。
▲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項目也跟樓上一樣的結果。
▲ 3Dmark 的光追測試,兩者有差距,但是差距不大。
▲ 代表 DX12.1 綜合項目測試的 Speed Way 項目上,9600X 開啓 PBO 後與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配合更好,超越了 14600KF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
▲ 經典的 intel 領先項目,內存讀寫能力,然後經典的 9600X L3 三級緩存性能更加全面與強大。
遊戲性能測試
▲ 正在測試 9600X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的時候,遊戲科學在 Steam 上發佈了第一版《黑神話:悟空》的 benchmark,真的是趕上了,就測了。然而等我換裝 14600KF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後,遊科又更新了測試程序,修復了跑分過低的 BUG!我擦,沒辦法只有等測完再換回 9600X 平臺繼續重跑測試。
《黑神話:悟空》支持 DLSS 3.5 / FSR 3 (intel 叫啥來着),而且默認必須要選一個深度學習超級採樣來優化遊戲的流暢度。本次測試固定銳度爲 0.75。黑猴支持深度學習超級採樣 DLSS 3.5,支持 AI 智能插幀,實測關閉光追並開啓 DLSS 3.5 / AFMF 都可以極大提升流暢性,而遊戲的畫面又因爲影響級的表現,不會有太多可感知的變化。
本次測試表明,還是要等 NVIDIA 最新驅動來優化遊戲........9600X 開啓 PBO 後會略微勝過 14600KF 些許,兩者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線上。
什麼你也發現了表格中的異樣,2K 分辨率的成績竟然比 1080P 好?我重複測試了多次,還是這個結果。只能說黑猴這遊戲基本上用滿了光柵單元了...............
▲ 預購獲得的爭先紅葫蘆。
▲ 這個大頭 boss,卡了我好久,終於,磨了 20 多次,終於磨過去了。哎,差點被勸退。
▲ 過了大頭 boss,剩下都比較簡單了............
▲ 《CS2》這款遊戲就十分明顯的體現了 9600X PBO 4 線程 更強的特點,1080P 分辨率 與 2K 分辨率上,9600X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明顯更強,特別是 1080P 分辨率上,強得可怕,當然這也有高速 L3 三級緩存的幫助。
《CS2》的測試採用職業戰隊錄像回放的形式,並用 afterburner 記錄過程幀率。
▲ 《DOTA2》採用雪如意 XG VS 雪碧第二場比賽的錄像,就是罩子星的修補匠大發神威的那場!採用錄像回放的形式記錄過程的幀數。實測 9600X PBO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 的組合更勝一籌。
▲ 《F1 22》支持 DLSS 3.5,可以享受 AI 智能插幀帶來的流暢度提升。9600X 更強的 4 線程性能對於遊戲的流暢性有着提升。所以 9600X 平臺的性能更爲出色。
▲ 《極速競技 地平線 5》benchmark 實測,9600X PBO 平臺跟 14600KF 平臺在同一水平線上。
▲ 《星空》支持 DLSS 3.5,支持 AI 智能插幀。開啓後遊戲的流暢性會得到提升。星空默認開啓動態實時光線追蹤,這也是很多 2023 年以後的遊戲的普遍特點。
9600X PBO 平臺在 2K 分辨率能夠在 2K 分辨率取得比 1080P 分辨率更大程度的領先,這是我沒有想到的,也可以側面證明,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更適合 2K 分辨率?
▲ 《不朽者傳奇》支持 DLSS 3.5,通過遊戲實測,9600X PBO 平臺略勝些許。
▲ 《FARCRY 6》性能實測,9600X PBO 平臺在 1080P 分辨率上會略勝一籌,不過兩者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線上。
▲ 《賽博朋克 2077》作爲最早的 DLSS 3 AI 插幀遊戲,有了 AI 插幀後,就算是 4K 分辨率,採用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也能超流暢玩耍。9600X 平臺在這個遊戲的流暢性表現上會略勝一些些,當然,兩者也大差不差。
專業性能實測
▲ PCmark 性能實測,9600X PBO 雖然在 Fire Strike 項目上略有不如,但是專業能力上更強,可以搭配衆多顯卡,成爲優秀專業生產力平臺。
功耗溫度對比
▲ 9600X 在默認的情況下,單鉤 FPU 滿載功耗爲 88W 左右,滿載 CPU 頂蓋溫度爲 60.4 ℃ ,此時的能效比最爲出色,CPU 積熱情況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當然這也有九州風神冰暴 360 的出色散熱能力帶來的幫助。
▲ 9600X PBO 後,單鉤 FPU 滿載功耗達到了 140W,滿載 CPU 頂蓋溫度也達到了 90.4 ℃.....
▲ 14600KF 單鉤 FPU 滿載功耗爲 177W,滿載溫度爲 CPU 頂蓋 69 ℃,九州風神冰暴 360 盡大力了。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 FURMARK 滿載核心溫度爲 71.1 ℃。滿載功耗爲 321.1W。此時顯卡風扇運轉噪音較低,幾乎微不可查。
總結
AMD Ryzen 5 9600X 跟目前首發的 Zen5 CPU 一樣,受限於 AMD 節能降耗的初衷,將 TDP 限制設置得比較低,導致 9600X 默認情況下無法全力發揮性能,萬幸會在後續的版本中調整 TDP 上限,讓 9600X 的性能更加充分地釋放出來。
9600X PBO 目前是能夠在遊戲方面戰勝刷了防藍屏、緩縮肛 bios 的 14600KF,無論是否開啓 PBO,9600X 的專業性能會更強,搭配顯卡能十分愉快地幹專業的活——不過專業能力大家更喜歡 9900X / 9950X。
9600X 目前比較好的優點就是,B650 / B650E 已經能無縫支持了。這可以節省很多平臺搭建成本。
雖然9600X目前處於首發階段,但根據小道消息,9600X 的價格會在未來幾個月裏穩定在這個價格不會有明顯波動。儘管它的遊戲性能肯定不如 7800X3D,但是看看 7800X3D 繼續上漲沒有下跌趨勢的價格,9600X 似乎逐漸開始香起來了,再加上未來BIOS更加成熟,會發揮出更強的能耗比。
期待 bios 成熟後的 9600X 搭配風冷散熱器在主流級大殺四方。
流光溢彩
▲ 核心區的 ARGB 炫彩。在 ARUA SYNC + FIRESTORM 燈效管控軟件,可以讓整機的燈光統一化。
▲ 九州風神 冰暴 360 的 LCD 可以直觀顯示機箱內的重要參數,比如我顯示的是電壓 + 水泵的轉速。
▲ 整機的 ARGB 效果。藍色跟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更配哦!
重要配件展示
主板
▲ 主板採用廣受好評的華碩 B650 重炮手 WIFI,京東上面也有 9600X + B650 重炮手系列的套裝,可以實現更爲優惠的價格。這款主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功能十分全面,是目前最強遊戲 CPU 7800X3D 的最佳搭檔,當然它也是 9600X 的黃金搭檔。
▲ 包裝盒背面有產品的特點介紹。
▲ B650 重炮手 WIFI 爲 MATX 版型,主板做工精湛,用料上乘,電氣性能優秀,擁有超強的兼容性。主板擴展能力十分契合主流用戶的使用需求,搭配上華碩超長的後續 bios 升級服務以及出色的售後,用到 2027 年,甚至是 2030 年都沒問題。
▲ 主板配備有極爲豐富的 4pin 風扇、水泵接口,方便用戶就近接線,實現整機十分迅速的降溫。4個 ARGB +12V / 5V 接口可以讓用戶搭建出非常炫彩的主機。
主板的 CPU 供電接口採用 8+4 pin ProCool 高強度供電接口,可以提高電能的傳輸效率。
▲ CPU 及供電區域,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超大面積與散熱能力的 VRM 散熱模塊,他可以將 VRM 的熱量快速散發出去,從而讓整機維持穩定運行。主板採用 12+2 整合型高效 DIGI + 數字供電設計,搭配上經過 TUF 認證的高品質電解電容與封閉式電感,可以爲 CPU 提供穩定、純粹的電能,助力 CPU 充分釋放性能。
▲ 2 組雙通道 DDR5 DIMM 插槽,實測已經可以最高支持到 DDR5 8200,後續可能會隨着 bios 的更新而得到提高。華碩爲其搭載了 AEMP 技術,開啓之後將會優化內存的頻率、時序、電壓等參數。
▲ 主板的下半區域。B650 重炮手 WIFI 配備有 PCIe 4.0 X16 強化顯卡接口以及 CPU 直連的 M.2 PCIe 5.0 X4 接口,可以更好地適配未來。主板底部預留有 USB 40Gbps 擴展接口,可以更好地適配未來。此外還有 PCIe 全尺寸擴展接口以及 PCIe X1 擴展卡接口,可以爲用戶未來地擴展增色不少。
▲ 拆開兩個主板附贈的 M.2 高品質散熱片,可以看到兩個 M.2 接口,每個 M.2 接口在 2280 的位置都配備有 M.2 便捷卡扣,這使得 SSD 的安裝變得十分方便。靠近 CPU 的 M.2 接口爲 CPU 直連的 M.2 PCIe 5.0 X4 接口。
▲ 板載聲卡爲 Realtek 的 ATL897,在濾波電容的加持下,可以實現非常清晰的音頻輸出。搭配上奧創中心這款功能豐富的軟件,可以實現雙向 AI 降噪功能, DTS 音效定製等功能。
▲ 主板 i/o 擋板已經預裝了。
有核芯顯卡的 HDMI 與 DP 顯示輸出接口。
有 4 個 USB 2.0 接口,其中一個接口支持 USB BIOS FlashBack,有了這個功能,未來 Zen6 適配不是夢。
此外還有 1個 USB 5Gbps Type A接口,2 個 USB 10Gbps Tpye A,一個 USB-C 20Gbps 接口。
網絡接口方面,採用 2.5G 有線高速網口 + WiFi 6 無線網卡的組合。
板載聲卡提供有 7.1 聲道輸出。
▲ 配件裏有無線網卡擴展天線,以及說明書等重要配件。
顯卡
▲ 若說市面上哪一種顯卡符合現代簡約美學,那一定是索泰 RTX4080SUPER TRINITY OC 月白。它深諳中華傳統的圓**道,整張顯卡在轉折之處採用優雅的曲線過渡,設計語言多采用減法,讓整張顯卡別有一番優雅之感。
▲ 包裝盒背面也在提醒玩家,顯卡就是來讓用戶更爲享受遊戲的。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配件包含一張炫彩機架展示牌,顯卡本體以及說明書,3 * PCIe 8pin 轉 +12VHPWR 16pin 供電線。
▲ 索泰 RTX4080 SUPER 月白採用靈動圓潤的曲線,賦予顯卡別具一格的優雅,在顯卡外觀做減法的設計也更加契合時下流行的現代簡約風格。
迭代升級的IceStorm 2.0進一步優化顯卡散熱效能,即便是顯卡滿載遊玩各類3A大型遊戲,亦能冷靜自如,讓顯卡全面釋放性能,讓玩家獲得暢快的遊戲體驗。
▲ 顯卡採用三把 9cm 仿生盾磷 2.0 軸流風扇,搭配上符合流體力學的導流罩與厚重的散熱鰭片模組,可以快速將顯卡的熱量散發出去,讓顯卡維持巔峯性能輸出的同時又能十分安靜。正面與頂部自然過渡的彩虹拱橋造型 ARGB 燈帶就是 “虹橋幻影”,十分優雅。
▲ 9cm大尺寸仿生盾鱗 2.0 風扇,有着更大的扇葉面積,通過優化每一片扇葉的曲率和鱗狀仿生條紋,可以提升風扇風量、風壓和風流。風扇支持智慧啓停。
▲ 頂部視角, “虹橋幻影”區域有着索泰的 LOGO,也表明這款顯卡致力於讓用戶獲得更好地遊戲體驗。更爲圓潤特別的頂部令人愛不釋手。
▲ “虹橋幻影” 區域搭配 FIRESTORM 管控軟件,可以實現 1680 萬色自定義。此外FIRESTORM 管控軟件還提供包括風扇曲線、風扇轉速、顯卡核心頻率、顯存頻率的監控與調整功能。
PCIe 5.0 規範的 +12VHPWR 16pin 接口可以爲顯卡節省更多空間,讓顯卡擁有更多的對穿流空間,提升了顯卡的散熱能力。
▲ 高強度合金材料一體鑄形而成的合金背板,提升了顯卡機械強度,可以更好地保護顯卡PCB,同時也提升了顯卡靜電防護能力。
在沒有 PCB 的位置坐了鏤空處理,讓顯卡擁有更強的對穿流效果,提升了顯卡的散熱能力。
背板還有月白的獨有的 LOGO,增加了顯卡的辨識度。
▲ 顯卡採用“冰芯 VC 均熱板” 技術,可以快速將顯卡核芯的溫度快速傳導至 7 條冰脈 2.0 複合熱管上,並通過厚重散熱模組快速將熱量散發出去。供電模塊與顯存有高導熱係數硅脂片與散熱模塊相連接,這樣可以確保整張顯卡可以維持更長時間的巔峯性能輸出。
▲ 顯卡提供有 3 * DP 1.4a + 1 * HDMI 2.1 顯示輸出接口,可以支持 8K 分辨率,每個接口都配備有防塵塞加以保護。
索泰 RTX4070 SUPER 悟空定製顯卡的裝機推薦方案
產品購買鏈接,目前購買鏈接爲抖音官方旗艦店。大家也可以順便關注,平常看看美麗的小姐姐。
▲ 這張索泰 RTX4070 SUPER 黑神話悟空定製版顯卡是索泰《黑神話:悟空》官方合作定製,將遊戲視覺與先鋒造型巧妙融合,助力用戶獲得更爲流暢遊戲體驗的同時,也能充分釋放大家對於第一款國產 3A 大作的熱情。
▲ “悟空”logo印於酷黑外殼正面,爲AI遊戲硬件注入強大的“天命之力”。顯卡的散熱能力也十分出色,能讓用戶享受到冷又靜又爽的使用感受。
▲ 顯卡背板融入了《黑神話:悟空》主角形象,天命人閉眼凝神,一心「斬妖魔,除孽障」。UV精密工藝加持,讓畫面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SSD
▲ 新登場的《黑神話:悟空》在下載之時就提醒用戶,推薦把遊戲安裝到 SSD 上,這樣可以讓遊戲更爲流暢。因此我這次購買了影馳星曜 7000 PLUS-1TB 來作爲遊戲盤,爲遊戲加速。產品的外包裝盒採用鐳射炫彩風格,星曜娘跟產品名稱直觀展現出來。
▲ 背面則相當於一個簡略說明書。
▲ 內包裝盒採用硬質塑料殼加以包裹,可以隔絕靜電,保護 SSD。
▲ 內裏包含說明書、質保卡、影馳星曜 7000 PLUS-1TB 。
▲ 星曜 7000 Plus 正面的貼紙爲金屬複合材料散熱貼,具有半高散熱片的功能,可以搭配主板的厚實散熱片一起使用,對 SSD 實現加強散熱,讓 SSD 長時間維持巔峯性能輸出。
▲ 產品的背面爲產品的銘牌貼紙,上面標註着產品的型號與容量等關鍵信息,這也是產品的保修憑證。
▲ 輕輕揭掉金屬複合材料散熱貼,可以看到產品的真容,是無緩存方案,爲一塊主控 + 2 NAND 組合。
▲ 主控爲羣聯 Phison PS5027-E27T,這款主控的性能非常穩定與出色!
▲ 把 影馳星曜 7000 Plus 1TB,裝到 B650 重炮手 WIFI 上,準備開始測試。
▲ 影馳 星曜 7000 PLUS 1TB 被 Crystal Disk Info 正確識別了,SSD 運行在 PCIe 4.0 X4 傳輸模式。
▲ 影馳 星曜 7000 Plus 1TB 的 Crystal Disk Mark 演示模式極限讀寫速度實測。7050 MB/s 的連續讀取速度,6039 MB/s 的連續寫入速度,是非常出色的 PCIe 4.0 X4 SSD。
▲ Crystal Disk Mark 1GiB 測試塊性能測試。實測證明影馳 星曜 7000 Plus 1TB 可以勝任衆多工作,用戶可以把系統、遊戲文件或者 AI 的運行程序放進去,給用戶做加速。
▲ 3Dmark 存儲基準測試表明,影馳 星曜 7000 Plus 1TB 是一款非常出色的 SSD,用來做遊戲的加速盤非常棒!
內存
▲ 內存採用金士頓 FURY Beast 超級野獸 DDR5 6000 32G*2 RGB 這一對內存,這對內存條擁有極爲出色的兼容能力,無論是什麼樣的主板,插上去即可點亮 XMP / EXPO 進系統。一鍵即可享受高性能。
▲ 內存採用硬質塑料殼加以包裹保護,可以有效隔絕靜電。
▲ 內裏包含內存條本體、貼紙、說明書。
▲ 內存條採用簡約、硬核的造型,內存高度也適中,可以完美兼容市面上的風冷散熱器。內存的裝飾也很漂亮,內存的型號、品牌在顯著位置清晰標註出來。
▲ 內存的背面與正面的風格一脈相承。白色搭配紅色的銘牌貼紙十分契合內存的硬派外觀,讓整體相得益彰。
▲ 內存的銘牌貼紙上標註了產品的電壓以及 ID 編碼,通過編碼可以在金士頓官網查詢產品的真僞。
▲ 內存搭載有 PMIC 芯片,可以讓內存維持更長時間的巔峯性能輸出。
▲ 內存的 DRAM 顆粒上搭載有 ECC On-Die 自糾錯技術,可以自行糾正高速讀寫帶來的錯誤。
▲ 內存條頂部的導光條擁有寬敞的視覺空間,可以給用戶帶來視爲順暢的 RGB 視覺。
散熱器
▲ 九州風神的冰暴 360 散熱性能十分出色,能把開啓 PBO 的 9700X 伺候得非常好,滿載才 53 ℃,就算是 14700K 這種發熱大戶,也能使得滿載才 83 ℃。
▲ 九州風神冰暴 360 的風扇已經預裝到散熱器冷排之上,三把散熱風扇是 FT12SE 高性能 PBT 材質散熱風扇,風扇搭載有 3 相 6 槽 4 極電機,風扇運轉噪音非常低。
▲ 冰暴 360 採用 2.8 英寸 LCD 顯示屏,它可以通過自研軟件個性化設置 LCD 播放的內容,或者通過情景模式展示水冷與 PC 的重要參數,如果您很在意這段時間內 CPU 的狀態,可以採用記錄儀模式,這樣就可以在 LCD 上顯示這段時間內 CPU 的運行曲線。
搭載的水泵爲全新的第五代自研 3 相 6 槽 4 極,具有輸出能力強,運行噪音低的特點。
▲ 配件包裏有全平臺的水冷扣具,可以適配市面上的主流平臺。用戶可以根據說明書十分輕鬆簡便的上手。
硅脂
▲ 因爲九州風神冰暴 360 是再次上崗,預塗的硅脂已經擦乾了,爲了公平起見,統一採用九州風神 DS9 高性能硅脂。
這款硅脂主打對電子元器件安全無腐蝕,散熱硅脂超低熱阻,塗抹順暢,適用廣泛。
▲ 內裏包含九州風神 DS9 硅脂,還有醒目的橡膠刮刀,可以讓硅脂塗抹更加均勻,多餘的硅脂可以用清潔套裝擦乾淨。
▲ 硅脂的塗抹十分順暢,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電源
▲ 電源選擇高性價比的九州風神 ATX 3.1 80PLUS 金牌認證電源——PQ1000G 黃金統治者。這款電源採用全新的 ATX3.1 規範,可以更好地保護 12V-2X6 16pin 接口的高端顯卡。
電源採用更加符合現代簡約風格的外包裝。電源擁有超長的十年保修。
▲ 電源全家福,除了電源本體,還有壓紋模組線,以及 AC 電源輸入線、理線紮帶、說明書、質保卡。
▲ 電源採用 140*150*86mm 緊湊尺寸設計,有着更爲出色的機箱兼容性。電源採用 120mm 原廠 FDB 靜音軸承風扇,並支持 PWM 模式,就算是電源滿載,也能十分安靜地運行。
▲ 電源的側面有反向鏡像的兩側面,確保電源無論怎麼安裝,都能顯示九州風神的 LOGO。
▲ AC 電源輸入端這裏可以看到電源內部用料,電源採用主流主動式 PFC + 半橋 SRC LLC + DC to DC穩定架構,提供了穩定的電壓輸出調節能力。電源採用高品質耐用日系主電容,供電穩定。
▲ 電源的全模組接口端,獨特的 12V-2X6 16Pin 接口採用全新的 ATX 3.1 規範,可以更好地保護電源與顯卡,這個接口採用九州風神綠加以標識。電源標配有 2 * CPU 8pin 跟 3 * PCIe 8pin 單對單模組線,可以完美適配市面上所有高端主機。
▲ 電源背面的銘牌貼紙清晰標註了產品的特點。PQ1000G 通過了 80PLUS 金牌認證,在 230V 市電下擁有接近白金牌的轉換效率。此外電源也通過了 Cybenetics 金牌認證,品質更有保證。
▲ 電源的模組線都採用高品質的壓紋套管,讓模組線更加漂亮,也更好理線,用戶可以理出更爲漂亮的主機走線,把美觀留給自己。
▲ 全新規範的 ATX 3.1 電源最大的特點就是 12V-2X6 16pin 的 4 個小供電口裏有細針卡扣,可以更好地實現接口與接口之間的連接與供電傳輸。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