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14英寸AI輕薄全能小鋼炮!華碩天選Air 2024首發測評

就在前不久,華碩發佈了一款極具特色的14英寸AI全能輕薄本天選Air 2024,這款機型最大的看點在於搭載了第三代AMD AI PC處理器銳龍AI 9 HX 370,且搭配了RTX 40系列強力獨顯,而它的機身重量與常規14英寸核顯輕薄本保持一致,僅重1.45kg,厚度也薄至16.9mm,堪稱今年最爲萬衆期待的全能小鋼炮!而如此亮眼的機身參數與硬件配置,自然也就引起了大量的用戶討論關注,也有很多小夥伴在問,這臺機型的具體實戰性能表現怎麼樣?輕薄機身+強勁性能釋放,噪聲、溫度控制靠譜嗎?而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在下面的天選Air 2024首發測試中你都能找到!

測試機規格配置:

■屏幕:14英寸2560×1600 165Hz 100% sRGB G-SYNC屏

■處理器:AMD銳龍AI 9 HX 370(12核24線程,最高加速頻率5.1GHz)

■顯卡:RTX 4060 Laptop GPU(性能釋放100W)

■內存:32GB LPDDR5 7500MHz

■硬盤:1TB PCIe4.0 SSD(內有第二根M.2插槽)

■無線網卡:MT7922 WiFi6E

■左側接口:USB4(支持DP2.1集顯輸出+100W PD快充,且兼容雷電協議)、USB3.2 Gen2 Type-A、HDMI2.1(支持8K 60Hz/4K 120Hz視頻輸出)、3.5mm複合音頻口、電源口

■右側接口:USB3.2 Gen2 Type-A、USB-C(支持DP1.4)、Micro SD卡槽。

■重量:1.45kg機身(含73Wh電池)+200W電源適配器

參考價格:9499元

優點:配置規格高且機身重量厚度控制出色;性能釋放強;性能調校好;接口豐富;滿載C面熱量分佈合理

遺憾點:屏幕下邊框稍寬;目前僅最高配搭載32GB內存

輕薄小巧的機身:實測重量僅爲1.45kg

作爲一臺14英寸大小的輕薄筆記本,重量便攜性肯定是大家考慮這類機型的重要參數之一,而天選Air 2024的表現就如同牛叔在測評文章的標題中所言——妥妥的真·14英寸超強小鋼炮。實測整機重量僅爲1.45kg,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大家知道,現在主流價位中H處理器核顯輕薄本已經十分普及,而它們的重量,相對輕一些的也在1.4kg左右,如果是重一些的選手,那麼就得1.5kg以上了。注意,這些還只是核顯輕薄本!顯然,在這些產品對比下,搭載12核24線程銳龍AI 9 HX 370+RTX 4060獨顯強力配置的天選Air 2024,僅1.45kg的重量也就十分亮眼了,甚至比部分核顯輕薄本更輕。換句話說,該機不僅配置看齊遊戲本,且機身重量也絲毫沒有妥協。

同時,如大家所見,該機的機身厚度控制得也不錯,從我的感受來說,基本上和大部分核顯輕薄本保持在差不多的水平,所以就其機身重量和厚度而言,你完全不用擔心,天選Air 2024的表現值得稱讚!

聊完了便攜性,再看看該機的造型設計。我們拿到的是日蝕灰款天選Air 2024(另有月光銀款),整體外觀的風格偏低調沉穩,頂蓋整體設計簡約乾淨,正中央爲TX高光LOGO,顯得時尚年輕。A面尾部是豎直紋理新鉸鏈,筆記本最大開合角度爲180°。機身的AD面是鋁合金材質,質感強烈,此外,D面還通過沖壓工藝形成了1158個精準開孔,保證了底部大面積快速進風。

屏幕上方是由FHD主攝+IR人臉識別攝像頭組成的雙攝模組,搭配雙麥克風陣列,以及一系列AI功能的輔助(例如AI雙向智能降噪),讓天選Air 2024不是單純的遊戲本/設計本定位,而是進化爲覆蓋人羣更加全面的AI全能本。當然了,如果下邊框更窄一些顏值會更加完美了。

C面爲複合材質,剛性和抗扭性都不錯,並且隔熱效果更好,這對於高功率輕薄本來說是比較重要的,稍微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鍵帽比較容易沾染指紋。整個鍵盤按鍵區域的佈局上,上方有實用四枚快捷鍵,右側是獨立的電源按鍵。四瓣指示燈放置在了屏幕背後,鍵盤爲白色背光,透光性沒問題,也符合機型全場合使用的定位。按鍵的敲擊體驗值得一個好評,快速輸入文字時也很準確。同時,天選Air 2024的玻璃材質觸控板面積更大,觸感絲滑,回報率也提高到240Hz,大幅度提升了操控效率。

總的來說,外觀造型上,天選Air 2024的確是一臺穩當的輕薄本模樣,不管是機身重量還是厚度,都完全是核顯輕薄本級別的表現,小巧、質感強、便攜性好。另外,該機支持100W PD快充,如果用戶有極致便攜的需求,外出時自行搭配100W PD充電器即可。

銳龍AI 9 HX 370性能實測:強悍!穩定輸出功率80W

硬件配置是天選Air 2024的重頭戲之一,該機搭載並首發了AMD全新一代銳龍AI 300系列移動處理器,而牛叔測評的版本是其中的高配版,也就是銳龍AI 9 HX 370款,擁有Zen5+RDNA 3.5+XDNA2的全新三位一體全能AI加速架構:Zen5架構帶來了16%左右的IPC升級和更高的能效比、RDNA 3.5也帶來了大幅能效提升、XDNA 2架構打造的NPU更是把算力暴增到了50TOPS。

具體參數方面,銳龍AI 9 HX 370在輕薄本上堪稱猛將:核心數量達到了12核24線程,具備4x Zen 5 + 8x Zen 5c架構組合,L3緩存24MB,最高加速頻率5.1GHz,內置AMD Radeon 890M顯卡,16核心數,顯卡頻率2900MHz,處理器的默認功耗爲28W,由於其採用了4nm FinFET製程工藝,所以可以預料的是,天選Air 2024的CPU功率輸出必然有着大幅度的超標性能釋放。

實測來看,室溫25℃左右,在Aida64中單烤處理器(FPU),在增強模式下烤機持續半小時以上,處理器持續輸出功率爲80W,封裝溫度約95℃,性能釋放非常給力——是目前萬元內價位中14英寸輕薄本中的天花板級別表現!

那麼接下來,就看看80W(該機的CPU沒有爆發功耗,最高和持續輸出功耗都是80W,非常穩定)的銳龍AI 9 HX 370跑分表現如何:

基準跑分數據以大家熟悉的Cinebench R23多核測試爲例進行分析,天選Air 2024的分數是23758,這個分數非常高且沒有水分(因爲沒有爆發功耗影響)。以常見的8核16線程H處理器輕薄本成績(考機55W)作爲對比,其一般跑分在16300分左右,相比之下,天選Air 2024的多核快約45%!

此外,遊戲本上90W的頂級24核32線程HX處理器多核跑分在26000分左右(有爆發功耗),與之相比,天選Air 2024已經十分接近了。要知道,在以往,一款14英寸/1.45kg輕薄本CPU多核表現接近頂級處理器遊戲本是難以想象的,但現在在天選Air 2024身上,80W的銳龍AI 9 HX 370實現了這點。顯然,如此強力的CPU表現,已經足以輕鬆應對日常使用、3A大作和一些專業應用。

接下來看看Blender渲染滿載測試,測試項目爲耗時相對較長的Classroom場景,應用版本爲4.0。天選Air 2024搭載的銳龍AI 9 HX 370跑完僅需3分58秒。作爲參考,如果是8核16線程H處理器輕薄本,跑完這個項目需要耗時5分45秒,大家可以對比下CPU滿載時的渲染效率差距。另外烤機90W的i9 14900HX處理器遊戲本的成績是4分11秒,儘管它的持續輸出功率高了10W,且核心數量更多,但最終渲染耗時卻比天選Air 2024稍慢。這是因爲跑分有瞬時爆發功耗影響,而長時間滿載,短時爆發功耗的影響就低了,最終天選Air 2024的效率更勝一籌。也就是說,實戰應用中,天選Air 2024在一些需要CPU長時間滿載的項目裏是和90W的i9 14900HX遊戲本表現相當的。

測試機配備的是1TB PCIe4.0 SSD,另外該機還可加裝一條M.2 SSD,基準跑分連續讀取速度4795MB/s,連續寫入速度3382MB/s秒,中規中矩的表現,內存爲32GB容量,對於這類輕薄本的重度應用來說,基本能搞定了。

新一代RDNA 3.5架構的Radeon 890M核顯表現是一些小夥伴關注的點,在3DMark Time Spy基準性能測試項目中,Radeon 890M的顯卡分數是3596,上一代Radeon 780M的分數是2939,Radeon 890M有20%左右的性能提升,已經達到了GTX 1650獨顯的水平。

處理器測試小結:毫無疑問,持續穩定80W輸出、12核24線程的強大規格以及全新的4x Zen 5 + 8x Zen 5c架構組合的銳龍AI 9 HX 370,讓天選Air 2024達到了目前14英寸輕薄本中最強級別的性能表現,應對日常使用以及遊戲娛樂無壓力,也能高效率搞定渲染、剪輯、作圖等專業應用!

RTX 4060:輕薄本也能暢玩2.5K 3A大作

天選Air 2024可選RTX 4050和RTX 4060獨顯,我們測評的RTX 4060款。具備3072個流處理器,8GB GDDR6顯存,顯存位寬128bit,支持AI驅動的DLSS 3.5功能在內的第五代Max-Q技術,具體到天選Air 2024身上,它的單GPU滿載性能釋放是100W。

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對比測試中,牛叔加入的是140W RTX 4060測試成績作爲對比參考。總的來說,兩者的跑分差距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這是因爲對於RTX 4060獨顯而言,140W只是理論上的最高功耗(加了動態功耗之後),而TGP功耗是GPU運行在Boost狀態下的上限限制,簡單來說就是功耗牆上限,並不是指GPU滿載時中必須達到的功耗,當GPU跑到TGP功耗上限前,頻率或電壓可能就已經達到了上限,所以它無需更高的功耗就能滿足性能釋放需求。當然,要說明的是,基準測試測的是單GPU滿載性能表現,更適合作爲單GPU密集型應用的性能參考,如果是遊戲實戰,則要考慮到整機性能釋放水平。

2.5K遊戲性能實測

遊戲實測,牛叔採用的是天選Air 2024屏幕原生2560×1600分辨率,考慮到畢竟該機是一款14英寸輕薄本,所以遊戲測試重點在於是“能否在2.5K分辨率下流暢3A大作”:對於部分對硬件要求較高且支持DLSS的遊戲,開啓DLSS測試;對於優化不錯或者不支持DLSS 的遊戲,則設置爲最高進行遊戲幀速測試。

▲《地平線:西之絕境》,對硬件要求不算低,2.5K預設最高畫質+DLSS 3質量,天選Air 2024平均幀速是52fps,可玩。切換到高畫質,平均幀速73fps,流暢。

測試來看,在DLSS 3黑科技加持下,即便是面對新一代的3A大作,天選Air 2024也基本能在2.5K分辨率下最高/高畫質流暢遊玩,所以關於這款1.45kg重量的輕薄本能否在2.5K分辨率下流暢3A大作,答案是沒問題!至於電競遊戲,更沒有壓力了,《PUBG》《LOL》《CS2》《DOTA2》都輕鬆搞定。

AI體驗:三重加速,娛樂工作一把抓

前面提到,天選Air 2024搭載的銳龍AI 9 HX 370是第三代AMD AI PC處理器,擁有Zen5+RDNA 3.5+XDNA2的全新三位一體全能AI加速架構,總AI算力達80 TOPS(CPU+iGPU 30TOPS,NPU 50TOPS),再加上本地GPU AI算力233 TOPS的RTX 4060,天選Air 2024的算力達到了14英寸輕薄本新高度313 TOPS。而在這三重算力加持下,該機也支持各類遊戲、娛樂工作AI應用協同工作,加速用戶效率。

比如在遊戲中,RTX 4060支持AI驅動的DLSS 3.5,其典型應用就是大幅度提升遊戲畫面幀速,在上面的多款遊戲實測中牛叔已經提到過,這裏再以熱門遊戲《永劫無間》爲例,在2.5K默認最高畫質下,該機的幀速是43fps,開啓DLSS 3之後幀速狂漲到了92fps,效果十分明顯。同時,監控軟件遊戲加加支持銳龍NPU自動識別錄取遊戲精彩時刻(在畫面右上角是標識),有利於減輕遊戲中GPU壓力,節省寶貴的硬件資源。而對於CPU,則支持在剪映中對視頻進行AI智能剪裁,比如適合抖音畫面的9:16。

DLSS 3幀速提升和NPU在遊戲中的AI應用

而在日常工作娛樂中的AI典型應用裏,Stable Diffusion是當下非常流行的AI文生圖創作工具,利用RTX 4060進行生成512×512分辨率8×2張湖邊小屋的圖總計耗時40.4秒,效率很高。

AMD銳龍AI助手則是可以在本地運行的AI應用,它基於清昴智能面向LLM推出的自研優化推理工具鏈MLGuider與AMD銳龍AI PC平臺開發,支持多種類型的端側大模型,無需聯網即可高效實現生成式AI功能,目前可支持常規文生文、代碼生成和健康諮詢建議等多樣的功能。下圖是牛叔利用其進行半年工作總結的問答,可以看到文字生成時,銳龍AI 9 HX 370的利用率達到了70%以上。同時,在日常視頻通話中,NPU支持雙向AI智能降噪以及畫面優化。三重AI加速,全方位助力用戶高效工作。

滿載烤機測試:整機性能釋放110W

室溫25℃左右,對天選Air 2024進行雙烤測試,半小時之後的情況如下所示:銳龍AI 9 HX 370功耗約35W,溫度80.6℃,RTX 4060持續輸出功耗約75W,溫度78.3℃。增強模式下,整機性能釋放約爲110W!對於輕薄本而言,表現強悍!

實測增強模式雙考滿載時用戶位噪聲大概是52分貝,較明顯不算吵鬧,相比常規核顯輕薄噪聲要大,但比遊戲本要明顯低一些。另外,切換到性能模式下,該機的性能釋放是CPU 30W+ GPU 55W,整機性能釋放85W,單烤CPU則是60W,風扇噪聲約45分貝,適合日常中度負載使用。

C面溫度方面,熱量堆積頂部區域按鍵F7、F8附近,C面表面最高到了50℃以上,但鍵帽最高大概不過45℃,總體上熱量堆積區域面積小,整體的手感都比較清涼,且最熱區域的鍵帽溫度也不算高。

下面是內部拆機圖,設計很規整,預留了第二個SSD位,散熱模組是雙風扇內吹式設計。

屏幕、接口和續航

再看看該機的人機交互體驗,天選Air 2024搭載的是2560×1600分辨率165Hz高色域G-SYNC屏,宣稱最高亮度400nits,3ms響應時間,支持雙顯三模熱切換。實測色域爲:99%sRGB、78%P3、77%AdobeRGB。色準測試中,平均△E爲1.27,表現不錯。從我的視覺感受來說,這塊屏幕顯示細膩,上網瀏覽、看電影體驗優秀。再加上165Hz高刷新率,玩高幀率的電競遊戲也流暢無撕裂。

屏幕的亮度也很高,實測最高屏幕亮度達到了436nits左右,實際室內使用中,我開到80%左右的亮度(約300尼特)就足夠滿足使用。搭配支持杜比全景聲的雙揚聲器,滿足日常影音娛樂沒有問題。

接口方面,天選Air 2024左側依次是方形電源口、HDMI2.1(支持8K 60Hz/4K 120Hz視頻輸出)、USB4(支持DP2.1集顯輸出+100W PD快充,且兼容雷電協議)、USB3.2 Gen2 Type-A、3.5mm複合音頻口;右側則是USB3.2 Gen2 Type-A、USB-C(支持DP1.4)、Micro SD卡槽。是輕薄本上經典的雙USB-A+雙USB-C組合,且USB-C中含一個全功能USB 4,不管是功能還是種類都很完善,擴展性也拉滿,大家喜歡的100W PD充電都沒有落下。

左側接口

右側接口

續航方面,天選Air 2024內置電池容量爲73Wh,支持屏幕面板省電功能和集顯模式。根據我們一直沿用的本地720P視頻播放測試,關閉WiFi和鍵盤背光,設置爲50%音量+70%屏幕亮度,同時切換到集顯顯示模式,本地視頻播放740分鐘剩餘電量仍有10%,由此推算該機的本地視頻播放時間達到13小時完全沒有問題。看來,4x Zen 5 + 8x Zen 5c架構組合的銳龍AI 9 HX370能效比表現出色,即便是RTX 獨顯本也有較長的續航表現。

總結

如果只用一句話來形容華碩天選Air 2024,牛叔的測評總結是——AI輕薄全能小鋼炮,14英寸算力猛將。毫無疑問,天選Air 2024是一臺名副其實的輕薄猛機,硬件配置上,測評款機型搭載了第三代AMD AI PC處理器銳龍AI 9 HX 370,具備高達12核24線程的超強規格,同時還搭配有RTX 強力獨顯,且性能釋放充沛,單CPU持續輸出功率穩定80W,單GPU性能釋放100W,能高性能應對單核心硬件滿載的負荷工況。而整機110W的性能釋放和至高313 TOPS的算力,也讓該機成爲主流價位14英寸機型裏的性能天花板和AI算力天花板。最重要的是,在如此強力的性能表現下,天選Air 2024的機身重量和厚度依然與核顯輕薄本差不多,保持了相當出色的機身便攜性,它的確是衆多小夥伴想要的AI輕薄全能小鋼炮!同時,該機的屏幕、接口、續航等也都沒有槽點。

再聊聊配置和價格,除了牛叔測評的銳龍AI 9 HX 370+RTX 4060組合外,該機還有銳龍7 8845H版本,獨顯也可選RTX 4050/RTX 4060。其中銳龍7 8845H+RTX 4050的首發價格爲7299元,對於RTX獨顯輕薄本來說也算較爲親民的價格了,入手門檻不算高,如果你平時有視頻剪輯、大型遊戲、工業製圖等應用,8核16線程處理器+RTX 4050獨顯也具備不錯的生產力/娛樂性能。當然,在預算更充足的情況下,牛叔測評的銳龍AI 9 HX 370+RTX 4060是天選Air 2024的精髓配置。最後,一句話總結本次測評:對於想買一臺14英寸AI全能輕薄本的小夥伴而言,天選Air 2024可算是當前最佳選擇之一。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