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鍵盤入門

總述

機械鍵盤:是指每個按鍵都有對應的獨立微動開關(通稱“機械軸”或“軸”)安裝在電路板上組成的鍵盤設計。因此按鍵段落感較強,從而產生適於遊戲娛樂的特殊手感。

鍵盤拆分圖(圖源來自K5V2 洪流)

一、鍵帽

1.按鍵材質

  •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

優點:ABS材料的鍵帽是所有材料中最多的,工藝成熟價格便宜,價格從幾十元的普通鍵盤到上千元。鍵帽顏色多樣,可以做成半透明的以適應背光燈需要。相對其它幾種材質最柔軟,觸感溫和,有一定抗打油能力,但是不如POM和PBT。

  • POM (聚甲醛)

優點:又稱賽鋼或者特靈,質地堅硬。優異耐磨性,強度高絕緣耐磨。抗氧化抗腐蝕能力強。POM材料的鍵帽相對ABS要少,無論是耐用性還是堅固程度POM都比ABS好,至少用兩三年不會出現打油問題。手感上介於PBT和ABS之間。

  • PBT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優點:一種更優秀的材料,比POM堅硬。強度高、耐疲勞、不宜形變,高溫下也不容易變化,抗老化效果理想,最穩定的鍵帽材料。絕緣性優良。PBT比較少見,最靠譜最優秀的鍵帽材料了,抗打油、堅硬度、抗腐蝕抗氧化效果非常好。高溫環境下遇水易分解(利用水煮給PBT鍵帽上色,染色後的鍵帽顏色不脫落自然美觀)。價格昂貴。

  • 以上三種材質爲常見的鍵帽材質。大多會用於軸心或外殼,若進一步詳究,上蓋和底座用料有時也會用其它材料,一般有:

    聚酰胺:Polyamide,簡稱PA,俗稱尼龍(Nylon)。常見即PA6、PA66等。

    聚己內酰胺:簡稱PA6,它的抗衝擊性和抗溶解性比 PA66 要好,但吸溼性也更強。

    聚己二酸己二胺:簡稱PA66,機械強度最高,較高熔點。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簡稱PC,又稱PC塑料。

  • 鍵帽中的”PANTONE XXX “爲色號。

2.字符:字符的印刷方式有激光蝕刻、絲網印刷、含浸印刷、激光填料法、鏤空印字法、二色成形等。

現在常見:

  • 雙色注塑法,可用來實現雙色或軟硬區別。(比 二色成形 的成型次數少)

    比如PBT很難做透光,但是可通過雙色注塑與別的材料互混以實現。

    雙色注塑:是指將兩種不同的材料注塑到同一套模具,從而實現注塑出來的零件由兩種材料形成的成型工藝。有的兩種材料是不同顏色的,有的是軟硬不同的,從而提高產品的美觀性和裝配等性能。

    用料:ABS、PA6、PA66、PBT、PC

  • 水轉印:通過中間載體(特殊的紙張或塑料薄膜),以水爲媒介,把圖文轉貼到承印物表面,從而實現印刷功能。

  • 熱昇華:通過加熱使其顏料分子進入到介質中。顏色靚麗,需要升溫加熱,較常見於PBT材質,字符會有些許"毛"感。

  • CNC:計算機數字化控制精密機械加工。

  • UV印刷:一種通過紫外光乾燥、固化油墨的一種印刷工藝,需要將含有光敏劑的油墨與UV固化燈相配合。製作週期快,若沒做好保護塗層可能容易磨損。

3.高度與形狀(鍵帽輪廓)

由於名稱沒有準確固定的區分描述,廠家的叫法不一,各個類型之間還有各種奇奇怪怪怪的衍生,加之每個人的手感體驗各不相同,我也沒搞得很明白,這裏只簡單列出,不一定準確,大家想知道的可以自己深入瞭解。

  • CHERRY高度,即"原廠高度"。

  • MDA高度,相比總的高度偏低,鍵帽圓潤,接觸面積更大,碼字。

  • FA高度,順手的坡度設計。

  • OEM高度,高度普通,弧度比原廠鍵帽稍大點。

  • ASA高度:屬於球帽一類。

  • OSA高度,頂部大,舒適度高。

  • SA高度,高,棱角型,手指和鍵帽接觸的面積較小,木魚聲。

  • MIX高度,高度較低,鍵帽表面弧度更平,鍵帽和手指的接觸面積更大。

  • XDA高度:所有鍵帽高度全部相同,棱角比較圓潤。

  • ARC高度,整體會比XDA稍高一些,接觸面積也會比XDA更大 。

  • KCA,JDA、ADA、SP高度等等等 ........

此圖源來自某廠商

二、軸體

無論是傳統的青茶紅黑軸,亦或是 天空 櫻花 月白 玫瑰 ......... 等等五花八門叫法各異的軸體,機械鍵盤按觸感都可分爲兩類:段落軸和線性軸。

  • 薄膜鍵盤爲無軸體鍵盤。由按鍵較多且排列整齊有序的薄膜開關(面板、上電路、隔離層、下電路)組成。按下薄膜開關,上電路的觸點向下變形,與下電路的極板接觸導通,手指鬆開後,上電路觸點反彈回來,電路斷開,迴路觸發一個信號。

  • 全鍵無衝:爲機械鍵盤的特點,即使同時按下所有按鍵也不會出現按鍵衝突。不同於薄膜鍵盤幾個按鍵共用一條信號線,有時可能在極高速遊戲時造成鍵位衝突。

MX青軸拆解圖

1. 段落軸(或稱分段軸):觸發過程具有“段落感“

段落軸:是一種按壓反饋很足的軸體,當按壓鍵盤時,您可以在按鍵過程中感覺到明顯阻力反饋(按到某個位置會突然感到阻力增大,之後纔回復之前的小阻力直到觸底),這種感覺被稱爲“段落感”,由於可以在觸發按鍵時感覺到,這意味着不需要將按鍵觸底即可確定它是否觸發——一旦感覺到段落感,就可以進行下一次觸發。

段落軸通常又可以細分爲 有聲段落軸無聲段落軸 兩類。

  • 有聲段落軸

或稱兩段式段落軸。它的手感特點是按壓時手部感覺明顯的壓力突增突降,如同有異物存在,同時軸體發出咔嗒的明顯響聲。

青軸:"聲音清脆,節奏感強,明顯段落感"

  • 無聲段落軸

或稱一段式段落軸、無聲段落軸。沒有特殊的發聲設計,發出的聲音主要是鍵程中通過凸起時發出的聲響,以及軸心觸底/觸頂、定位板共振產生的響聲。

茶軸:"聲音小,手感柔和,微弱段落感"

即使是靜音軸,也無法完全抹去軸體摩擦的聲音。

2. 線性軸:直上直下

從開始按下到觸底的過程中,壓力是均勻上升的,與按鍵行程成正相關。對於一般的出廠狀態線性軸來說,二者的手感差異主要在於彈簧的力度大小、長度、匝數等特性。

紅軸:"輕巧觸擊,回彈順速,無段落感"

黑軸:"觸發靈敏,回饋迅速,無段落感"

快速觸擊模式:傳統上,鍵軸需要經過固定的觸發點才能使敲擊被錄入,對於要進行的下一次敲擊,鍵軸需要首先向上返回並通過其固定的復位點來重置。現在部分鍵盤支持快速觸擊,在此模式下,此重置點不再固定。一旦錄入了敲擊,鍵軸就會在向上返回的瞬間復位。這意味着你可以更快地執行重複敲擊,因爲按下同一個鍵需要更短的許多線性軸在結束按鍵“觸底”(擊中鍵盤底部)行程前便可提早觸發,此類特性通常被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玩家認爲可以用於幫助完成遊戲中的技術性動作(如“急停”)。

此數據圖源來自cherry.cn產品手冊

從左到右依次爲 黑—紅—茶—青—白 軸

僅供參考,以實際情況爲主,比如想要安靜辦公就不要選青軸了

三、鍵盤配列

同一百分比的配列鍵數會不同,即便是同一鍵數,按鍵的佈局也不一定相同。目前基本上什麼鍵數的配列都有,導致部分配列特點並不具有代表性,購買時關鍵還是看商品展示圖。

根據不同的使用需求,鍵盤的按鍵佈局也有所不同。常見的按鍵佈局類型有:

  • 100%配列,即全尺寸鍵盤

最常見的是104配列,常見有101、108配列(≥108配列也有人將其稱爲110%配列,增加了功能按鍵,宏按鍵)等。

全尺寸鍵盤有完整的字母區、數字小鍵盤區、功能鍵區和方向鍵區。

全尺寸鍵盤

  • 95%/96%配列(常見有96,98,100配列)

    去掉分區的隔斷,佈局緊密。或是刪去了部分多媒體功能按鍵,壓縮了主鍵區和數字鍵區的空間。

圖源來自ROG遊俠2

  • 80%配列(即TKL(tenkeyless)鍵盤,常見有86,87,88配列)

    刪去了數字鍵區。

圖源來自AULA F87 烏野橘光

  • 75%配列(常見有78,80,82,84配列)(84/86 屬於 75%/80%配列 有爭議)

    佈局緊密。

圖源來自J75Pro

  • 65%配列(常見有67配列)

    刪去了功能鍵區。

圖源來自RAIN 65

  • 60%配列(常見有61配列)

    從這開始就需要記住不少快捷鍵組合來補足去掉的鍵

62鍵(圖源來自cn.razerzone)

  • 40%配列及以下

    從這開始就可能涉及客製化了。

圖源來自力鎂

  • 對比

配列尺寸對比圖(不同廠家會不一樣)

四、PCB板,背光燈,驅動及穩定器

  • PCB板是鍵盤的核心電路板,負責連接軸體和控制器,實現按鍵信號的傳輸和處理。每個軸體開關下方有 2~5 個引腳,用於將其連接到 PCB。
    PCBA:PCB空板經SMT上件或DIP插件,可編程性強。如宏編程。

  • RGB燈效:有鍵帽不透,鍵帽全透,鍵帽僅字透。

字透(圖源來自EWEADN TK100)

  • 穩定器:用於較大按鍵下方,如空格鍵、回車鍵和Shift鍵,提供額外的支撐和穩定性。

三模鍵盤:鍵盤支持三種連接模式,即有線連接、2.4G無線連接、藍牙連接。同理,雙模就是上述三選二。

熱插拔(套筒熱插拔、軸座熱插拔):即“帶電插拔”,用戶無需拆解熱插拔鍵盤或執行任何拆焊操作,即可更換鍵盤的軸,不需要進行二次識別(比如鼠標插入電腦過程)。(注意適配軸體針腳數目,大多適配3腳或5腳)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