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主機用獨顯表現如何?16GB大顯存實測!性能表現出乎意料

迷你主機不僅體積小省空間,性能也不差,然而迷你主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不足就是受體積限制幾乎都不支持獨顯,雖然很多迷你主機自帶核顯玩遊戲、日常剪輯已經夠用了,但在一些重度場景下還是差點意思,不過這個缺陷現在也被填補了。

只要你的迷你主機有OCuLink接口,就可以通過顯卡塢外接獨顯,從而獲得真正能有臺式大主機媲美的性能,如果配置夠高,性能甚至還可以超出不少臺式主機。

關於顯卡塢,其實以前就有廠家出產過雷電接口的外接顯卡塢,只不過雷電3最高帶寬22Gbps,雷電4最最高帶寬32Gbps,再加上其他因素影響,對顯卡性能造成的損耗會比較大,相比之下,PCIe 3.0x4的OCuLink傳輸帶寬可以達到32Gbps,PCIe 4.0x4帶寬甚至可達64Gbps,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損耗,更好發揮外接獨顯的性能。其實我一直都很好奇迷你主機外接獨顯性能可以提升多少,下面就來看看這一神奇的組合表現到底如何。

搭配介紹

我這裏使用的迷你主機是天鋇GEM12Pro,顯卡是華碩ProArt創藝國度的RTX4060Ti O16G顯卡測試一下,顯卡塢則是天鋇新出的AG01。

天鋇GEM12Pro迷你主機是一款銷量和配置都很高的迷你主機,我選配的是R7 8845HS款,CPU功耗可解鎖75W,並且配有雙2.5Gb千兆網卡和雙M.2硬盤位(PCIE4.0x4),同時這款迷你主機的接口也非常豐富,最重要的是它自帶PCIe 4.0x4規格的OCuLink,這也是讓外接獨顯性能充分發揮的必備接口。

華碩ProArt RTX4060Ti O16G是一款專門針對內容生產創作場景設計的顯卡,通過其外觀就可以看出做工質感極佳。畢竟需要外接顯卡塢,顯卡配置過高的話損耗也會更大,綜合來看4060Ti算是比較合理的。因爲現在顯卡不便宜,所以之前還糾結了一陣,最終對比多款,從需求和穩定性考慮,選購了16GB的華碩ProArt創藝國度系列顯卡。

華碩ProArt創藝國度系列的產品,主要面對以創作需求提升生產力爲主,外觀簡約唯美,選材用料亦是精益求精,具備高規可靠性以及實用穩定性。相比酷炫張揚的ROG系列,ProArt創意國度顯卡選擇了低噪音、無RGB、較小體積的散熱模組。同時還保持了較強的性能釋放,除了日常玩遊戲,在剪輯渲染視頻、跑AI模型等場景中的體驗比一般的產品也要更勝一籌。如果是組裝電腦,還可與ProArt系列主板、顯示器等產品進行搭配。

由於在風扇、背板等結構上進行了優化,所以這款顯卡在散熱和噪音上的表現非常好。此外還提供了3個原生DP1.4a和1個原生HDMI2.1a,最高支持8K分辨率,搭配不鏽鋼擋板抗彎折抗氧化,可延長顯卡使用壽命。

天鋇AG01是一款鋁合金中框的顯卡塢,外觀簡潔,體積小巧,質感精緻。顯卡塢頂部爲顯卡插槽,貼了封條提示支持250W以下的顯卡,底部是散熱口。

天鋇AG01顯卡塢四周爲銀白色,正面有一個電源鍵和一個PCIe 4.0x4規格的OCuLink接口,支持64Gbps有效帶寬,背面爲顯卡供電接口,左側爲顯卡塢電源接口和顯卡固定旋鈕。

除了顯卡塢機身外,包裝內還有顯卡塢使用說明及兩根顯卡供電線和一根雙OCuLink接頭線。

天鋇AG01顯卡插槽外置設計,可以適配各種尺寸規格的顯卡,不存在顯卡限長的問題。此外,內置400W航嘉電源也能滿足大多數顯卡的供電需求,如果有ThinkBook14+/16+2024酷睿版筆記本電腦,還支持TGX接口熱插拔。

雖然顯卡塢和顯卡會佔用一定空間,但是免去了碩大的主板和散熱器,也無需大體積的機箱,相對來說還是比臺式主機更省空間。

設備安裝

通過顯卡塢爲迷你主機外接獨顯,難度相比組裝電腦要簡單很多,不過在安裝使用過程中有三個點必須注意:

①先開啓顯卡塢電源,再按迷你主機開機鍵。

②開機狀態下不要插拔顯卡塢。

③顯卡選用4070或7700XT以下型號爲宜。

在插入顯卡前,需要把顯卡塢上的提示封條撕掉,之後就可以看到顯卡插槽了。順便說一嘴,天鋇這款顯卡塢的PCI插槽採用的金屬包邊,材質結實,工藝質量比其他塑料材質的要更好。

然後把顯卡外部的保護膜撕掉,確認好插口方向後將顯卡插入顯卡塢的插槽中。

接着擰緊顯卡塢左側的旋鈕對顯卡進行固定。

接下來就是用供電線連接顯卡塢和顯卡的供電口,注意辨別插口方向。

完成上面這些操作之後就可以用OCuLink線連接迷你主機和顯卡塢了,把顯示器的DP線或HDMI線連接到顯卡上,最後一步也是每次使用非常重要的一步,先開啓顯卡塢電源再開啓迷你主機電源。

開機之後顯示畫面可以直接通過外接顯卡傳輸到顯示器上,不過很多迷你主機使用的都是核顯,所以原本的驅動無法適配外接顯卡,需要根據顯卡型號重新安裝驅動,這一點華碩做得非常不錯,可以直接在官網上輸入顯卡型號查找並下載驅動程序。

搜索之後根據自己的系統進行篩選,可以看到這款顯卡的驅動程序有好幾個版本,最新版是今年6月11日更新的,可見維護服務做得很及時,又一次證明了還是大廠更靠譜。

需要注意的是,顯卡驅動必須在連接顯卡之後進行安裝,否則就會出現下面這種情況。只要顯卡正常連接,驅動安裝過程就非常順利,安裝好之後顯示分辨率也可以調整了。

因爲之前已經安裝了AMD的驅動程序,所以還有點擔心會存在衝突,不過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沒有這個問題,無需在安裝N卡驅動前卸載AMD核顯驅動,即使之後不使用外接顯卡,也可以照常使用迷你主機自帶的核顯。

性能測試

完成設備連接和驅動安裝之後,迷你主機就可以正常使用外接獨顯了,如果忽略連接方式,在體驗感受上和臺式大主機的區別並不明顯,甚至很難發現。

通過GPU-Z可以查看到華碩ProArt-RTX4060Ti-O16G顯卡的配置參數信息,雖然4060Ti顯卡的性能現在已經不是最強了,但華碩這款ProArt4060Ti顯卡的散熱表現和噪聲控制確實很出色,即使風扇高速轉動,在相距半米的情況下也不會被幹擾。

魯大師識別的主要硬件配置參數如下。

繼續看看魯大師跑分,雖說魯大師被戲稱爲娛樂大師,但參考一下還是可以的。爲了方便大家瞭解顯卡塢外接獨顯的跑分水平,這裏一併附上天鋇GEM12Pro未使用外接顯卡時的跑分,可以看到,藉助4060Ti獨顯,跑分提升了30多萬。另外我也查了一下不少網友分享的4060Ti顯卡在大主機上的跑分,跟我的結果基本一致。

CINEBENCH最新推出的2024版重新加入了GPU的測試功能,通過顯卡塢連接華碩ProArt-RTX4060Ti-O16G,最終得分爲13788pts,相當出色。

相比魯大師,3DMARK跑分的權威性更高。下圖是3DMARK Time Spy分別在迷你主機外接獨顯和自帶核顯場景下的跑分,可以看到獨顯模式下,藉助華碩ProArt-RTX4060Ti-O16G的強勁性能,綜合分數高達13039,顯卡分數爲13449,核顯模式下,綜合分數爲2939,顯卡分數爲2601,差距還是挺明顯的。

通過天鋇顯卡塢連接華碩ProArt-RTX4060Ti-O16G顯卡時,Time Spy測試最高幀率達121,最低幀率爲83,這意味着通過外接高性能顯卡,可以在迷你主機上暢玩3A大作。

在GamePP跑分中,搭載華碩ProArt-RTX4060Ti-O16G顯卡的天鋇GEM12Pro迷你主機遊戲性能爲S段位,工作站性能爲A段位,結果都很亮眼。

此外,GamePP還可以根據電腦配置預測不同遊戲的幀率表現,設置分辨率爲2K,可以看到《艾爾登法環》《全面戰爭》《賽博朋克2077》等熱門遊戲的預估幀數都在50FPS以上,另外還有一些遊戲預估幀數超過100FPS。

爲了進一步測試迷你主機外接顯卡的遊戲性能,這裏用《最終幻想》官方推出的ffxiv-dawntrail-bench程序進行驗證,最終結果爲2K分辨率下得分16252,4K分辨率下得分8990。這個結果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可見通過天鋇這款顯卡塢外接4060Ti顯卡對性能的損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使用總結

天鋇這款顯卡塢不管是做工質感還是外形設計都很精巧,體積不大就不會佔用太多空間,而且內置400W電源也不必再額外配電源了,說插上顯卡就能用一點也不誇張,此外也提供了詳細的安裝指導手冊,即使完全不懂也可以按照圖示安裝使用,門檻極低。

之前挑選顯卡的時候看到很多人說A卡會掉驅動,不過我外接的是N卡,從開始使用到現在一直都是開機就能用,未出現任何問題,顯卡塢的供電很穩定,16GB的4060Ti搭配顯卡塢連接迷你主機使用,實際性能釋放也很給力。

雖然這套迷你主機和顯卡塢及顯卡的組合可以極大提升迷你主機的遊戲性能,不過我使用外接顯卡的主要需求還是剪輯和運行AI工具,這也是選擇華碩ProArt創藝國度系列顯卡的原因。雖然A卡跑分更高,但綜合來看,如果是內容創作和遊戲雙重需求,可能還是N卡性能表現更穩定一些。

整體來說通過OCuLink外接顯卡塢爲迷你主機升級獨顯確實擺脫了不少限制,而且能夠兼具輕便和性能,對於不喜歡笨重主機又想上獨顯的人來說未嘗不是一種解決方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