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推舉的)中國九大鎮國之寶

《國家人文歷史》(原《文史參考》雜誌)獨家邀請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在國寶中做取捨之間的思量、權衡,盤點出中國文物中的九大“鎮國之寶”。

一、金銀器:太陽神鳥金飾

二、青銅器:西周利簋

三、石刻壁畫:秦石鼓

四、文獻書簡:《孫子兵法》竹簡

五、書法:《平復帖》

六、繪畫:《五牛圖》

七、工藝品:真珠舍利寶幢

八、陶瓷:定窯孩兒枕

九、玉器:瀆山大玉海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

太陽神鳥金飾

就是這樣“一片”,厚度只有一元硬幣的二十分之一

文物簡介        

太陽神鳥金飾爲商周時期的金器。2001年出土於金沙村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整體爲圓形薄片,外徑12.5釐米,內徑5.29釐米,厚度0.02釐米,重20克。圖案分內外兩層,內層等距分佈有十二條旋轉的齒狀光芒;外層由四隻相同的逆時針飛行的鳥組成。

館藏地點: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金沙遺址路2號,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地位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圖案目前被國家文物定爲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同時其本身亦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製作

商周太陽神鳥金飾的含金量高達94.2%,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由於加工工具不十分鋒利,在圖案的四周留下了反覆刻劃的痕跡。從商周太陽神鳥金飾殘留的痕跡分析,它的加工至少採用了熱鍛 、 錘揲 、 剪切 、 打磨 、 鏤空等多種工藝。先用自然金熱鍛成爲圓形,然後經過反覆的錘揲,使金箔的厚薄基本一致,再用剪切的方法去掉外表參差不齊的部分,使其成爲一個較爲標準的圓形,在圓形的金箔片表面畫出整個圖形(包括太陽及光芒和四隻鳥),最後根據已畫的紋樣反覆刻劃切割形成鏤空

意義

整個圖案似一幅現代剪紙作品,線條簡練流暢,極富韻律,充滿強烈的動感,富有極強的象徵意義和極大的想象空間,該器生動的再現了遠古人類“金烏負日”的神話傳說故事四隻神鳥圍繞着旋轉的太陽飛翔,週而復始,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體現了遠古人類對太陽及鳥的強烈崇拜,表達了古人對生命和運動的謳歌。

西周利簋

簋,讀作guǐ,其本意爲代青銅或陶製盛食物的容器,圓口,兩耳或四耳,也是重要的禮器,在祭祀和宴饗時它和鼎配合使用

文物簡介

利簋,又名“武王徵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陝西臨潼縣零口鎮,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利簋通高28釐米,口徑22釐米,重7.95千克。

利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利簋爲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

利簋採用上圓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

館藏地點: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中國國家博物館

銘文

價值

該簋最爲重要,也最有價值的是該器腹內底部所鑄4行33字銘文,雖很簡略,卻記錄了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即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戰”,因此,也有人稱其爲“武王徵商簋。利簋內壁銘文明確記載“武王徵商”之役發生在某年“甲子”日的早晨,“歲”星正當中天。之前,由於缺乏實物資料,關於牧野之戰的具體日期,千百年來,史學界多有紛爭,歷代學者根據有關記載推算出的年代就有數十種之多。

在“夏商周斷代工程”實施過程中,碳14測年專家用西周初年遺存中出土的炭樣作了測年,給出武王伐紂之役發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的年代範圍;天文學家依據銘中所記“甲子”日“歲”(木)星在中天的天象,參照《國語·周語下》記載的天象記錄,計算出武王伐紂的時間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由此,古代史上這一著名的戰役有了一個絕對年代;它爲商周兩代的劃分,提供了重要的年代依據。利簋的發現,除澄清了以往關於武王伐紂具體日期疑惑外,還證實了《尚書·牧誓》、《逸周書·世俘》等文獻記載的某些具體史實。例如武王伐紂在甲子日晨,並逢歲(木)星當空,這印證了《尚書·牧誓》中“時甲子日昧爽,王至於商郊牧野”的記錄,也與《淮南子·兵略訓》等古代文獻所記相合;又如,利簋銘文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總之,利簋銘文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

    地位

    2003年,利簋隨34件組檔案文獻列入第二批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

    2002年1月18日, 利簋被確定爲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

    秦石鼓

    文物簡介

    石鼓,又稱陳倉石鼓,大秦帝國的“東方紅”。被康有爲譽爲“中華第一古物”。627年發現於鳳翔府陳倉境內的陳倉山(今陝西省寶雞市石鼓山)。

    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爲碣狀),十個花崗岩材質的石鼓每個重約一噸,在每個石鼓上面都鐫刻 “石鼓文”(大篆),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爲 《獵碣》 ,其字已多有磨滅,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

    石鼓文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一段爲後人所不知的歷史,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自明清以來,一字抵萬金,創下中國文物史上的奇蹟。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石鼓文

    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開小篆之先河,在書法史上起着承前啓後的作用。是由大篆向小篆衍變而又尚未定型的過渡性字體。石鼓文被歷代書家視爲習篆書的重要範本,故有“書家第一法則之稱譽。其書傳爲史籀手筆,體態堂皇大度、圓活奔放,氣質雄渾,剛柔相濟,古茂遒樸而有逸氣。橫平豎直,嚴謹而工整,善用中鋒,筆劃粗細基本一致,有的結體對稱平正,有的字則參差錯落,近於小篆而又沒有小篆的拘謹。

    在章法佈局上,雖字字獨立,但又注意到了上下左右之間的偃仰向背關係、其筆力之強勁在石刻中極爲突出,在古文字書法中,是堪稱別具奇彩和獨具風神的。康有爲稱其“如金鈿委地,芝草團雲,不煩整我,自有奇採。”其書體爲大篆向小篆過渡時期的文字,學《石鼓文》可上追大篆,下學小篆,百無一失。後世學篆者皆奉爲正宗,無不臨習。楊沂孫、吳大澄、吳昌碩、王福庵等皆得力於此。

    《孫子兵法》竹簡

    《孫子兵法》不用多說了吧

    文物簡介

    銀雀山《孫子兵法》竹簡,1972年山東省臨沂地區銀雀山1號漢墓出土。

    此批竹簡整簡、殘簡共4942枚,還有數千殘片。整簡長27.6釐米,墨書隸字,每簡字數多少不等,整簡一般爲35字左右。抄成於西漢文、景至武帝初期。其中《孫子兵法》簡共300多枚,是《吳孫子》13篇的足本,並有佚書4篇。佚篇中的《吳問》記載了吳子與孫子關於晉國六卿軍事、政治制度的問答;《黃帝伐赤帝》、《四變》、《地形二》是分別對《行軍》、《九變》和《九地》部分內容的解釋和發揮。與《孫子兵法》同出土的還有《孫臏兵法》,證實了《史記—孫武吳起列傳》有關孫武仕吳,孫臏仕齊,各有兵法傳世的記載。

    館藏地點: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1899號,山東博物館

    《孫子兵法》又稱《吳孫子兵法》《孫子》《孫武兵法》,由孫武撰。

    《孫子兵法》被譽爲“兵學聖典”和“古代第一兵書”。它在我國古代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孫子兵法》是現存最早的兵書,歷來備受推崇,研習者輩出。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孫子曰”開頭,按專題論說,有中心,有層次,邏輯嚴謹,語言簡練,文風質樸,善用排比鋪陳敘說,比喻生動具體,如寫軍隊的行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軍爭篇》),既貼切又形象,且音韻鏗鏘,氣勢不凡,故劉勰稱“孫武兵經,辭如珠玉”(《文心雕龍·程器》)。想來以作戰的縝密思維爲文章謀篇佈局,對孫武而言如烹小鮮矣。

    《平復帖》

    文物簡介

    《平復帖》是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機創作的草隸書法作品,牙色麻紙本墨跡

    《平復帖》共九行、八十四字,是陸機寫給一個身體多病、難以痊癒的友人的一個信札,因其中有“恐難平復”字樣,故名。它是作者用禿筆寫於麻紙之上,其筆意婉轉,風格平淡質樸

    《平復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餘年,是現存年代最早並真實可信的西晉名家法帖,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同時對研究文字和書法變遷方面皆有參考價值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平復帖》的書寫年代距今已有1700餘年,在中國書法史上的特殊意義在於——它是第一件流傳有緒的法帖墨跡。由於古代書家如李斯、鍾繇、張芝等,雖是流傳有緒的人物,但無可靠的墨跡流傳。而石刻作品,因是翻版,加之刻手的原因、風化剝蝕等,與墨跡多半相去較遠;再者,此前墨跡雖有不少,但書家皆不署名,無法考證。因此愈顯《平復帖》在書法史上的意義重大。

    《平復帖》對研究文字和書法演變等方面都有極高參考價值。從當年的“章草”到“今草”過渡過程中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解決字與字之間的連帶,而連帶的關鍵就是要把章草書的橫展筆勢變爲“縱引”,“縱引”的筆勢符合右手握筆寫字的習慣,適合流便簡率的書寫,具有潛在的發展優勢,是草書發展的方向。《平復帖》上承漢簡,下啓今草,屬於“章草”向“今草”過渡時期的產物,填補了於“章草”向“今草”過渡的歷史空白,起到了改變章草的取勢而向今草邁進的歷史價值。

    《五牛圖》

    文物簡介

    《五牛圖》是朝韓滉創作的黃麻紙本設色畫,又名《唐韓滉五牛圖》

    《五牛圖》中的五頭牛從右至左一字排開,各具狀貌,姿態互異。一俯首喫草荊棵蹭癢,一翹首前仰緩步前行,一縱峙而鳴,一回首舐舌,一絡首而立。整幅畫面除最後右側有一小樹外,沒有其他的背景,因此每頭牛可獨立成章。

    《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少數幾件唐代傳世紙絹畫作品真跡之一,也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作品白麻紙,縱20.8釐米,橫139.8釐米,在橫捲上畫了五條神態、性格、年齡各異的牛。從右至左,首匹爲棕色老牛,描繪成一邊咬着東西一邊在雜木旁蹭癢癢的情狀,意態悠閒;次爲黑白雜花牛,身軀壯大,翹首搖尾,步履穩健;第三匹爲深赭色老牛,筋骨嶙峋,縱峙而鳴,白嘴皓眉,老態龍鍾;第四匹爲黃牛,軀體高大,峻角聳立,回首而顧;第五匹牛,絡首而立,體態豐厚,凝神若有所思,雙眼流琢出倔強的個性。

    真珠舍利寶幢

    文物簡介

    真珠舍利寶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製作的一件珍貴的佛教藝術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用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寶幢通高122.6釐米,發現之初被放置於兩層木函之中。主體部分由楠木製成,自下而上共分爲三個部分——須彌座、佛宮、以及塔剎。須彌座,呈八方形,象徵着佛教中的八方天,分三層,包括底座,須彌海及須彌山。

    館藏地點,位於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204號,蘇州博物館

    須彌海山通體描金, 海面四周升起八朵描金木雕祥雲,“四大天王”站立在雲端之上,手持各種武器,氣勢非凡,而站在他們邊上的“四天女”則是溫柔美麗,阿娜多姿。波濤洶湧的海浪中托起一根海湧柱,上面即爲須彌山。一條銀絲鎏金串珠九頭龍盤繞於海湧柱,傳說是龍王的象徵,掌管着人間的旱和澇。須彌山上面分別站立着佛教傳說中的 “八大護法天神”,天神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形態誇張,神態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覺。

    護法天神中間所護衛的,即爲寶幢的主體部分——佛宮。佛宮中心爲碧地金書八角型經幢,經幢中空,內置兩張雕版印大隨求陀羅尼經咒,以及一隻淺青色葫蘆形小瓶,瓶內供奉有九顆舍利子。

    華蓋上方即爲塔剎部分,以銀絲編織而成的八條空心小龍爲脊,做昂首俯衝狀,代表着八大龍王。塔剎頂部有一顆大水晶球,四周飾有銀絲火焰光環,寓意爲“佛光普照”。至此整座寶幢被裝扮得璀璨奪目,令人流連忘返。

    真珠舍利寶幢造型之優美、選材之名貴、工藝之精巧都是舉世罕見的。製作者根據佛教中所說的世間“七寶”,選取名貴的水晶、瑪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銀等材料,運用了玉石雕刻、金銀絲編制、金銀皮雕刻、檀香木雕、水晶雕、漆雕、描金、穿珠、古彩繪等十多種特種工藝技法精心製作。可謂巧奪天工,精美絕世。整個真珠舍利寶幢用於裝飾的珍珠差不多有4萬顆;塔上17尊檀香木雕的神像更見功力,每尊佛像高不足10釐米,雕刻難度極大;然而,天王的威嚴神態,天女的婀娜多姿,力士的嗔怒神情,佛祖的靜穆莊嚴,均被雕刻得出神入化。

    從真珠舍利寶幢身上,人們可見五代、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和精美,同時也可見五代、北宋時期吳人高度的審美水準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定窯孩兒枕

    文物簡介

    定窯白釉孩兒枕是宋代文物,枕作孩兒伏臥於榻上狀,以孩兒背作枕面。孩兒兩臂環抱墊起頭部,右手持一繡球,兩足交叉上蹺,身穿長衣坎肩,長衣下部印團花紋。榻邊模印花紋,四面開光,其中一面凸起螭龍,相對的一面光素,其餘兩面凸起如意頭紋。枕身釉作牙黃色。底素胎,有兩孔。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高18.3cm,長30cm,寬11.8cm

    枕是睡覺時墊首用具。在中國古代,人們喜歡使用玉枕、瓷枕,這是由於玉、瓷可以爽身怡神,甚至有“明目益睛,至老可讀細書”的作用。瓷枕始創於隋代,盛行於唐、宋、元各代。此件孩兒枕塑制精美,人物形態活潑、悠然,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珍貴製品。

    瀆山大玉海

    文物簡介

    瀆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製作的,由大都(元朝的首都)皇家玉作完成。其製作意圖是爲了反映元代國勢的強盛。它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雕。其雕琢裝飾繼承和發展了宋金以來的起凸手法,隨形施藝;俏色處,也頗具匠心。瀆山大玉海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代表了元代玉作工藝的最高水平,也預示了明清時代又一個玉作高峯的到來。瀆山大玉海是一件巨型貯酒器,玉料爲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是中國玉器史上劃時代的里程碑式作品。

    器體呈橢圓形,高0.7米,口徑1.35~1.82米,最大周圍4.93米,約重3500公斤。

    整塊大玉雕刻而成的瀆山大玉海顏色青綠,石質柔和細膩,圖案精美,形神兼備,玉瀆內外有十幾種動物圖案,用龍、螭象徵蒙古汗,下面有羊、鯉魚、犀、螺、蟾、蚌、鰲魚、馬、兔、豚、鼠頭魚等。

    館藏地點:館藏地點北京北海公園玉甕亭

    每一個要介紹起來都是能寫一整篇的程度,這裏這是簡單介紹一下,求贊求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