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戰爭:三國》:遺憾下,依舊優秀的一部全戰

作者@東君

前言

《全戰三國》是由世嘉發行,CA製作的一款大戰略遊戲。當年它有多風光,現在就多讓人唏噓,不過它依舊足夠吸引普通玩家。CA長期積累的技術力爲遊戲性做好了保障,並且以中國史實爲題材做的好遊戲實在太少,儘管本作的幾個劇本直接由漢末跳到了東晉,但是看到熟悉的那些名字,依舊有種身臨三國的夢幻感。

優秀的本地化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桃園三結義的CG,還有熟悉的普通話配音。無論是開頭還是在遊戲內的劇本中,可以看出CA爲了做“全戰三國”,歷史書還是翻了不少的。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的重大事件沒有缺席,最細節的是各個劇本的勢力好感度,例如劉備任平原國相的時候,黃巾軍攻打孔融,還是劉備率兵解圍,因此遊戲裏面孔融勢力對劉備勢力友善。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在於劉備入住徐州的劇本,舊版三國電視劇裏我就記得這段,名聲大真的是資本啊。

總而言之,玩遊戲的時候調動了我不少的記憶,這種代入感很少有遊戲能做到。何況還有中文配音,中國玩家都這麼多了,至今本地化配音的遊戲還寥寥無幾。

謀定天下

作爲全戰系列兩大支柱之一,戰略部分其實並不複雜,看起來像是一點點撥弄資源,從而讓己方獲得更大的優勢,只是涉及的部分比較多而已。

首先是外交部分,不像是前面一些作品,當玩家簽訂合約等東西,只有模糊的文字表示可能性。本作則是精細到了數字,每一次調整玩家都能看到數字變化從而確定此次外交能否成功,非常直觀。至於建立同盟獲取優勢,以及建立貿易等等都不復雜,對自己有利的全都安排上就行。

然後是科技樹,說實話不太直觀,但很有特色,每點亮一個科技,就會綻放一簇桃花,非常不錯的設計。在軍事,農業等幾個方面分出枝幹,熟悉之後也很規整。

最後是很重要的派系特色,例如曹老闆的“計謀“機制。這個機制會消耗陣營特色的資源,達成buff或者debuff的效果,特色分明,遊戲樂趣也非常充足。對於歷史系全戰而言,兵種相對來說不如魔幻系全戰那麼豐富,因此這種區分度較高的特別機制十分關鍵。

剩下的還有官僚等機制也非常有用,根據官員任命可以增加資源產出等等,並且可以增加忠誠度。這些大大小小的內政並不難,但想要全部得心應手,充分享受全戰的樂趣,的確是需要費一番功夫的。

藝術就是微操

全戰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戰鬥系統了,親率大軍攻城略地,享受成爲將軍的快感,是絕大多數其它遊戲感受不到的。

雖然是歷史系全戰,但是感覺上也突破了一點戰力上線,呂布真就如同天神下凡,七出不是夢。演義模式裏面將領的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不過也有史實模式可供選擇,這個模式裏面武將就沒有那麼恐怖了,更加強調玩家的微操能力。玩全戰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用微操以弱勝強,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捷足夠一晚上睡不着了。可惜歷史系全戰的兵種終究太少,剋制關係太簡單了。

談到戰鬥,不得不提起水戰了,由於整個系列的水戰都不盡如人意,而後續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都有相當戲份的水戰,因爲難做所以猜測CA乾脆不做。要不然以“全戰三國“這樣有熱度有銷量的作品突然斷更,實在是令人費解,搞得現在天怒人怨。

獨特的五行機制

又是一個相當具有華夏特色的機制,五行不僅各有擅長,而且還有一些剋制關係,無論是內政還是戰鬥上都有用,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機制。

點開人物面板很容易看到,金屬性提高個人閃避,並且提高工業產值。那麼就更容易知道,金屬性武將適合領兵打架。木屬性增加人物血量,並且提高農業產值。水屬性增加彈藥量,並且利於商業。火屬性增加人物傷害,且提供軍隊加成。土屬性提高整體滿意度,戰略上有內政加成。

根據各自擅長的方向,出門打架該帶誰應該一目瞭然了吧。之後是建築上,還體現五行相生,木系建築可以減少火系建築的費用,玩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

總結

目前《全戰三國》已經結束更新,不過目前的內容其實還算是不錯,折扣力度也是有的,完全可以伺機入手了。以三國爲題材的好遊戲實在太少,在這裏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一統亂世,這份代入感是其它遊戲所沒有的,加上全戰系列多年底蘊,遊戲性完全不用擔心。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