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一款遊戲,搞了一套桌搭

PUBG剛發行的時候就有關注,無奈家裏小朋友還小工作也忙,頂多在手遊《刺激戰場》裏過過癮。

    那時候的手遊,除了貼圖質量遠不如端遊外,其它元素基本copy端遊,端遊的新玩法,不出2個星期手遊也會減配上線。不過後來爲了過審,大幅更新和更名"和平暖暖"後,選擇退坑了。

    但對高隨機性的玩法,貼近現實的各類物理特性,仍然念念不忘,最終在19年底入坑端遊。

    前後三年,先是收了臺二手小米遊戲本(8代),之後疫情居家,更新爲聯想刃系列臺式機,搭配華碩TN顯示器。再後來,總覺得是硬件限制了發揮,繼續更新DIY配件。

    先是10代U,最高價時入3080。再是顯示器,內存,12代U,13代U,40顯卡,外設等等。

    總而言之,能折騰的幾乎都折騰了個遍。

    伴隨着硬件和外設的折騰過程中,一張簡單的桌子,已經沒辦法滿足這些玩意的擺放了。作爲新手,又在桌搭上簡單折騰了下。

    扯的有點遠,上主菜吧:

搭配圖


    主要的配置簡單說下:

周邊的部分:

  • 桌子,某寶定製,實木面鋼製腿,堅固到可以當"傳家寶",性價比極高。
  • 工學椅,支家1606,久坐不累,因爲公司就是這把椅子。(如果要給建議,一定是先定椅子,再定桌子,主要是高矮的調整。考慮升降桌的兄弟請忽略這條)
  • 洞洞板,某寶定製。可無痕掛裝,也可打孔安裝。我選擇掛裝,不是特別穩。(注意:定製的時候,一定要找店家要設計圖紙,以便知道背後暗孔的位置。我是安裝時才發現,這種暗孔特別難安裝。找店家對方答覆,定製的不提供圖紙。自己找紙板,畫孔距裝釘子,雖然就4塊板子,但前前後後差不多花了快2小時才搞定)
  • 手辦,大部分是孩子媽喜歡的機器貓和變色龍,一部分我喜歡的火影和鋼鐵俠,好在對手辦沒有執念(高情商:省了不少錢;低情商:窮)。
  • 桌面支架,竹製非木製,某寶隨便買的。
  • 顯示器支架,NB100,賊實用,節省不少空間。

電子產品的部分:

  • 臺式機配置另一篇貼子有,不細說了。
  • MAC mini M1,給孩子媽學達芬奇購置的。
  • Macbook Air M1,工作用機。
  • ThinkPad X1,工作用機,後面電池不太好用,且因工作性質性能不太夠用。出M1後更新便閒置,現在偶爾給孩子上上網課,練習信息技術課作業,大部分時間喫灰中。
  • 手柄,xbox,大部分單機遊戲手柄纔有更好的體驗。
  • Switch,孩子媽說想玩,購置後,印象中她除了貼膜和安裝保護套,之後再也沒碰過了 - -!偶爾給孩子調節學習壓力,但開機率也極低。
  • 冰箱,哈士奇,夏日遊戲夜的消暑神器。
  • Bose大水壺,非FPS類遊戲或者聽聽音樂。
  • iPad,偶爾看看比賽,大部分時間給孩子網課和釘釘消息用了。
  • 鍵盤,白夜魔和L80。
  • 鼠標,V2pro和GPW1代。
  • 聲卡,GSX1000。
  • 耳機,虎鰻,QC20和earpods。
  • 麥克,非梵迪A6。

    差不多就這些東西了,也祝各位盒友,早日有自己最中意的桌搭。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