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龍8000G上市:RDNA3核顯來臨

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31日,銳龍8000G系列處理器正式上市。這是集成了強力顯卡的新一代APU,代號爲“HawkPoint”。

儘管是面向桌面端的產品,但銳龍8000G與筆記本CPU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和即將上市的銳龍8040系列同根同源,都是基於“PhoenixPoint”的改進版本。也正因此,其優越的能效表現也是一脈相承。AMD設定的“cTDP(可配置功耗)” 均位於65W範圍之內。

APU的架構仍爲ZEN4,但其設計與此前發佈的桌面端銳龍7000截然不同。標誌性的Chiplet結構不復存在,原本分離的計算核心與I/O Die,已被整合在了同一個芯片中。

芯片面積寸土寸金,留給I/O部分的規模必然有限。銳龍8000G的擴展性能有所下降,不再支持PCI-E 5.0協議。可供分配的PCI-E通道也大幅減少,由24條下滑至16條。

就連處理器的緩存空間也被顯卡擠佔,APU的三級緩存被迫減半,僅爲16MB。毫無疑問,這大大影響了處理器的綜合性能。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內存控制器同樣是被整合的一員。也正得益於此,銳龍8000G的內存超頻性能突飛猛進,UCLK與FCLK頻率再創新高。在新款產品剛剛發售的當下,愛好者們便各顯神通:FCLK頻率突破2.5Ghz,就連UCLK也能與之同步!展望內存超頻的未來,“加速處理器”必將創造更多奇蹟。

除卻處理器架構的進步外,最引人注目的 便是APU所集成的核芯顯卡了,它可絕非等閒之輩!在此前的筆記本與掌機平臺中,我們便已見證了它的實力。

以銳龍R7-8700G所搭載的Radeon 780M顯卡爲例,它集成了12個計算單元,共有768個流處理器。“RDNA3”的架構加持,令其主頻達到了2.9Ghz!更有AFMF補幀技術的加入、RSR/FSR功能的全力以赴,“核顯”一詞從未如此具有魅力。

僅僅是工作在默認頻率下,780M核顯便能取得高達3000+的Timespy GPU得分。這一成績不僅超越了經典的GTX960顯卡,就連與之同名的舊日旗艦GTX780M也不能及。

圖自B站:普普通通Tony大叔

而當APU的內存性能得以全面釋放,狂暴的性能更是足以顛覆“核顯“認知。已有愛好者取得了高達3900分的Timespy分數,將RX470甩在身後,完全能與GTX1060相互匹敵——時代,真的變了!

不僅如此,新一代核顯的媒體單元 已升級至VCN4.0標準。它能支持AV1編碼,並有着更好的解碼效能。

顯卡與處理器的提升自是重中之重,NPU的到來更是錦上添花。在一部分銳龍8000G系列的核心內,已嵌入了XDNA“神經網絡處理器”,算力可達16TOPS。

在個人電腦領域,對“本地AI”的應用尚在探索階段。NPU將以何種方式改善體驗,目前仍是個未知數。但是無論如何,AMD已爲未來做好了準備。銳龍擊敗了上市不久的酷睿Ultra“MeteorLake”,成功奪得處理器AI性能的桂冠。

目前,銳龍8000G系列產品已在京東上市,共有三款型號可供選擇。八核十六線程的R7-8700G售價爲2499元,它的顯卡爲12CU、768流處理器的完整核心。而R5-8600G則要遜色一些,不僅處理器降至六核十二線程,顯卡規模也僅有8CU、512流處理器,首發價格是1699元。

R5-8500G是進一步精簡的型號,它的處理器架構微調爲“ZEN4/ZEN4C”,共有2個頻率可達5Ghz的ZEN4核心,以及4個3.7Ghz的ZEN4C核心。

核顯規模也進一步縮減,如今只剩下4CU、256流處理器,且不配備NPU,因而缺少RyzenAI功能。售價則是1349元。

最低端的R3-8300G並未上市,是專供OEM領域的產品,目前僅能在AMD的宣傳資料中一覽其規格。它的核顯與8500G相同,但處理器核心減少至四核八線程,NPU同樣缺席。

總體而言,銳龍8000G的到來無疑有着重大意義,“核顯”一詞從未如此令人着迷。作爲一款消費者,你又如何看待這代最新上市的銳龍產品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