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bia Z60 Ultra 體驗:只屬於一部分人的“Never Settle”

我是Jake-Fu。

之前我寫過一篇手機推薦,其中特別提到了努比亞/紅魔的手機,作爲“真全面屏”特色機型。

我最近也購買了Nubia Z60 Ultra,在手裏使用了近一個月,我打算在這談談我自己的體驗。

因爲這實在是一臺非常特別的手機。

事先說明,我不是專業的手機測評,只是作爲消費者儘量講述自己的體驗。

可能會有很多地方存在遺漏和疏忽,望各位包涵。


目錄

外觀

顯示

性能

影像

周邊配置

總結


千篇一律的外觀?No!

我最近一段時間,看各家手機後攝大圓盤+前面板中置挖孔真的是有些看吐了。

這是最近爲數不多讓我對外觀眼前一亮的手機

先欣賞一張官方圖,來自微博Ark咔嚓一下

背面

正面

整個手機的造型走的是方正路線,可以說叫“圓弧當道的方正異類”

查閱官方數據,得到三維尺寸長寬厚分別爲163.98*76.35*8.78mm,裸機重量爲246g

 

直板機中,這個重量屬於非常重的級別,甚至很接近一些大摺疊屏了。

如果戴上隨機附贈的保護殼,重量會達到270g。

不適合單手使用,妥妥的半斤機。

 

看背面,我手上這臺官方名稱爲“銀河”。

金屬中框和玻璃後蓋採用磨砂噴漆工藝,沒有沾指紋的困擾。

直角中框和前後蓋板間有圓弧倒角,過渡比較自然。

攝像頭deco區域採取了拼色設計,在一塊板子上做出了磨砂和亮面兩種質感,有一種20世紀80年代數碼設備的風格。但是縫隙卡灰真的難繃(

另外,超廣角的形狀模仿了00年代卡片機的造型。

 

 

通過我的自行測量,得到攝像頭deco底板厚度約爲12mm,最厚的鏡頭區域約爲14mm,無法避免“蹺蹺板”現象,使用時需要注意。

極具個性,致敬復古。這就是我對它外觀的評價。

 

全面屏,無需解釋

 翻到正面,點亮屏幕。

一塊沒有劉海、挖孔、水滴、靈動島的“全面屏”映入眼簾。

這個視覺震撼不需要解釋,也是我關注它的重要原因之一。

左右兩側邊框厚度約爲2mm,上下略寬,個人粗略測量約爲2.3-2.5mm。

中高亮度下,感知不到前攝的存在,視覺沉浸感可以說是拉滿的。

由於現今全面屏技術限制,在極低亮度下(約亮度條1/4以下)顯示內容時,前攝區域仍然有發綠現象。實在在意的話,建議換用黑色背景,在開發者選項中打開“前攝顯示效果優化”,可以稍微降低它的突兀感。

這塊屏幕的大小是6.8英寸,分辨率2480*1116,刷新率120hz,採用京東方Q9+發光材料。

對於屏下攝像頭來說,目前的分辨率可能是平衡顯示效果和透光率的最佳點。

當然,接下來似乎有1.5K屏下方案,倒是也可以稍微期待下。

亮度表現方面,由於我手中沒有測量設備,沒法給出具體數值。


實際體驗下,在室外陽光直射環境中,屏幕亮度也足夠使用,不會爲觀察屏幕內容造成麻煩。另外,戶外激發亮度時,屏下攝像頭區域會顯示一個小太陽圖標🔆。

護眼方面,高亮度採用類DC,低亮度爲2160Hz的高頻PWM,不會出現“瞎眼屏”。

但是,鎖定最高刷新率的設置必須在開發者選項中手動開啓,否則低亮度會鎖60hz。

我不知道爲什麼這麼做,這個有點迷惑了。

這塊屏幕爲了屏下犧牲了不少東西;這塊屏就是目前顯示效果最好的真全面屏

 

性能 旗艦標配

這臺手機選擇了高通驍龍8 Gen 3的處理器、UFS 4.0的閃存、LPDDR5X的內存。

這套配置屬於是接下來一年內,旗艦機的“標配”之一。

我稍微跑了一下安兔兔,分數達到了210萬,8 Gen 3手機的中上水平,傳承了紅魔的優秀基因。

我手裏這臺是16+512的配置,這款手機最低和最高可選分別爲12+256和24+1T。

努比亞手機的遊戲空間完全繼承了紅魔遊戲手機,自帶多種輔助功能。

我認爲裏邊比較實用的一個是“手動回錄”,與任天堂Switch的錄屏用法相同,按下按鈕之後可以錄下這之前最長1分鐘的遊戲畫面。比起全程錄屏來說,更方便後期處理,也不會錯過精彩瞬間。

另外說明一下,這臺手機系統自帶谷歌基礎服務,只需要自己下載Play商店即可,利好海外遊戲。

 

我選了幾款遊戲,簡單測試了遊戲性能。

在後臺掛起QQ+微信、室溫全程WIFI的情況下跑了幾款遊戲。

由於本人手中測試軟件限制,無法正常繪製功耗曲線,就只展示幀率了。

 

首先,是理論上應該毫無壓力的《王者榮耀》120幀極致畫質。

因爲在氣溫正常的情況下,驍龍8+、7+Gen2左右的手機就已經可以基本拉滿了。

實際效果也不出所料的拉滿,除了爆水晶的時候掉了一點點。而且只需要打開內置的節能模式即可。

 

 

然後是《原神》最高畫質60幀,使用主角在須彌城區跑圖。

 

我跑出了平均59.3幀的成績,波動還是較多。

手機溫度,體感來說是有些燙手但還可以接受的水平。

如果各位還有其它遊戲想讓我測試一下,可以在評論區內留言。

 

影像 它不一樣!

作爲旗艦手機,影像也是它着重的部分之一。

努比亞是國內最早開始宣傳手機拍照的廠商之一,打出過“手機中的單反相機”的宣傳語。

可惜我手中缺少足夠有力的對比目標(總不能讓我用紅米和他比吧?那也太埋汰人了,而且毫無意義),就單獨說它自己了。

而且我這裏有的照片也不夠多,簡單看看就好。

 

影像系統上,該手機後攝搭載了三顆鏡頭。

而且焦段選擇很有意思,35+85在攝影圈都有特殊地位

18mm的超廣角,1/1.56的OV50E

(紅米K70Pro主攝同款);

35mm的廣角,1/1.56的IMX800

(小米13、紅米K60U主攝同款);

85mm的潛望,1/2的OV64B

(部分性能向中端主攝同款,如紅米Note12turbo);

三個鏡頭都支持自動對焦和OIS光學防抖。

 

拍攝界面也很有意思,直接使用鏡頭等效焦段標註,暗示手機拍攝正確使用方法是當多顆定焦鏡頭(而且手機後攝本來就是這樣的),站在原地硬拉倍率完全是反面教材。

希望各家旗艦手機,尤其是影像旗艦跟進(或者在設置裏放一個開關)。

 

先說35mm的廣角。這個鏡頭被稱爲“人文鏡皇”,風光、人像等皆可勝任。相對更適合拍攝有明確主體對象的照片。

通常手機的1倍鏡頭是等效24mm或28mm,

35mm廣角相當於24mm的1.5倍左右。


觀察這兩張照片,nubia 的大光圈製造了更強的背景虛化,更適合有明確主體的照片拍攝。

(雖然拿紅米的性能向中端比過於不公平,但是這裏只看背景虛化,不影響什麼問題)

這個焦段的視野接近人眼能注視到的清晰區域,透視效果接近人雙眼看到的畫面。

更容易突出被攝物體,相比24mm邊緣畸變也更小。

得益於35mm+大光圈,能拍出自然的光學虛化。

在人像表現上,只要你自然的將人物拍進來即可,無需算法介入摳圖。

 主要的升級在超廣角上。由於它選擇了35mm作爲廣角,所以必須要素質夠好的超廣角。

要知道,以往即使是影像旗艦,超廣角的規格也一般,大多數在1/2英寸左右。

等效18mm的它視野略窄於常規手機的14mm,但也給了相當於如今次旗艦手機主攝級的規格,還支持了OIS光學防抖。

實際下來,大底超廣角的使用體驗、和成片和廣角主攝基本一致。

就像兩個手機的主攝互相對比一樣。

大多數人不會用超廣角構圖,這是我的問題,不是手機的問題。

 

85mm被譽爲“人像鏡皇”,透視效果和焦距屬性都非常適合半身像,遠距離也可拍攝全身像。

實測下,85鏡頭在白天、室內光線充足時都很可用。

(隨便放了一張,但是背景過曝了……)

主攝和超廣角夜間算法也比較到位,燈牌的文字可以正常拍攝到。

簡單拍了燈牌,文字都可以拍到

但相比於主攝和超廣角外,長焦夜景下的翻車率大幅提高,基本可以認爲是“陽光相機”。

望遠的效果也只是堪堪可用。數碼裁切170mm後的畫質可以接受,再往上就很難繃了。

視頻錄製方面,後置三攝均支持最高4K 120fps,主攝額外支持8K 30fps,但這些規格只能連續錄製15分鐘。

我選擇4K 60fps進行測試,這是防抖生效、可以連續不限時錄製的最高規格

錄製過程中不允許切換攝像頭(據說後續會OTA),放大和縮小實際上是基於所選擇的攝像頭進行數碼變焦。

白天所有攝像頭都足夠清晰,防抖表現也符合預期。

夜間超廣角和廣角得益於大底,仍然有一戰之力。

至於長焦,就完全是暗光死了。潛望+小光圈可以說是神仙難救。

另外,在1080P分辨率下,支持預錄製功能。按下快門之後,可以保存這之前最多20秒前的視頻,不會錯過精彩。

前攝是1200萬像素,當然,因爲屏下攝像頭嘛,成像素質就很難苛求了。

各位看一下這樣夠不夠用就好。

但是如果是逆光、暗光環境下,如今的屏下還是應付不來。

視頻錄製規格最高1080P30fps,不過我覺得應該沒有人對它前置錄像抱有期待。

 

通過滑動側鍵可以打開“人文街拍”功能,適合掃街抓拍。

另外跟大家分享一個技巧,使用常規手機拍照,尤其拍人像的時候,請儘量用人像鏡頭/長焦鏡頭來拍攝,沒有的話務必主攝放大1.5X或2X拍照,千萬不要貼臉拍。

默認的24mm左右主攝拍出的照片會讓人/景物變形,近距離尤爲明顯。

 

充電和續航 頂!

該手機搭載了6000mAh+80瓦的組合(沒有無線充電),電池容量是最大的一批,僅次於紅魔9 Pro的6500mAh。

續航上,得益於超模的6000mah電池,在各家手機續航榜上都是最強的那一批。

亮屏接近10小時沒有問題,一天一充毫無壓力。

輕度使用兩三天充電一次也差不多。

體驗上來說,它成功治好了我的續航焦慮。出去玩終於可以徹底拋棄那該死的充電寶了。

使用自帶充電器,從1%開始充滿大約需要半小時左右。對於這個電池容量來說,已經是很好的表現了。

但是由於絕大多數app沒有接入系統級推送,如果要保持推送就得全程駐留後臺,這樣也會造成不少額外耗電,導致待機功耗比較一般。

手機本身支持“充電分離”,可以讓充電時充電器只給主板供電,在連續錄製視頻和遊戲場景下,能減少邊用邊充帶來的發熱。這個功能希望各家影像和性能向手機跟進。

補充一句,努比亞對通用協議支持很友好。

比如說,用給筆記本供電的充電器給它充電,也能觸發快充而且速度非常可觀。

 

外圍配置 全面

系統是基於Android 14的MyOS 14。在動效表現上相比主流廠商系統有較大差距,尤其是沒有打斷動畫

 系統內廣告很少,雖然和“三零”有距離,但我使用它的時間內,確實不會出現通知欄被各種系統app用廣告塞滿的情況發生。

系統自帶瀏覽器倒是會推送大量標題黨新聞(很多手機都有),不過只要把默認主頁換成百度或者必應之類的就完全沒有騷擾了。

說是毛坯房,實際上這個系統也沒有給我造成什麼麻煩。

外圍配置方面,就報個菜名吧;該有的基本都有。

X軸線性馬達、

NFC、

紅外遙控、

立體聲雙揚聲器、

USB3.2、

超薄屏下指紋、

IP68級防塵防水都有。

除了沒有加入無線充電外(當然,如此離譜的續航下,其實有沒有無線充電都無所謂了,而且重量已經超標了),可以說外圍配置上確實是“Ultra”。

 

總結:極具特色的全面屏旗艦

先表明,它不適合推薦給所有人。

重量、前攝、以及爲屏下犧牲的分辨率問題對很多人來說都可能無法接受。

從外觀上來說,這是最近爲數不多讓我眼前一亮的手機。

方正外觀+特別的後攝排布+真全面屏回頭率很高(被多個手機店員問過這是什麼手機);

遊戲、拍照、續航上表現都不錯。

我認爲機圈非常需要這種手機,給如今日漸趨同的設計增添一些活力。

現在,比起某個需要批發膠水的廠商,

它或許才更適合我心目中“Never Settle”這個slogan。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