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噩夢飄雷。
目前在傳統NAS領域,基本上就是威聯通和羣暉這兩家臺企大廠在左右互搏,華碩(愛速特)雖然也算御三家之一,不過市佔率還是照着兩位大哥差了一些。相較而言,羣暉是老牌大廠,由於黑羣暉培養了大批隨時可能轉正的潛在用戶羣,所以市佔率更高;而威聯通在性價比方面則明顯更勝一籌,同配置性能下,威聯通的機型往往能比羣暉便宜幾百上千元。
前段時間向大家分享了威聯通TS-464C2這款4盤位旗艦NAS的拆解報告,作爲NAS御三家(羣暉、威聯通、華碩)中性價比最高的旗艦機型之一,威聯通TS-464C2升級了可擴展內存插槽和可鎖止的硬盤位之後,在可玩性和穩定性方面有了較大提升。
雙11旗艦也有幾位同學親友在我的安利下入手了這臺NAS,不過又之前沒接觸過威聯通NAS的親友反饋說到手後不知道要咋使用。
考慮到可能也有新入門的小夥伴有這個疑惑,所以今天就爲大家詳細講一講新手入手威聯通NAS後,應該怎麼上手使用吧。
正好雙12活動也快到了,估計到時候威聯通還會有促銷好價,有意購買NAS的朋友也可以提前關注下這臺旗艦機,雙11期間我記得還出現過不到2200元的bug價,屬實是香的爆棚。
一、系統初始化
各品牌NAS的初始化流程都差不多,首先連接好電源線、網線,按開機鍵後直接去路由器裏找到新NAS的IP地址,在瀏覽器裏輸入IP地址+5000端口號即可進入初始化頁面。
輸入正確的IP地址後,我們選擇自動智能安裝。這裏暫時不用更新,直接用默認的固件點擊下一步即可。
接下來要設置登陸NAS用的賬號和密碼,這個賬號密碼我們一定要保存好,這就是以後管理NAS權限最高的管理員密碼了。
接下來稍作等待即可進入登錄頁面,輸入我們剛纔設置的賬號密碼即可進入NAS。
二、設置存儲池和新建卷
一進系統,我們就會被提示設置存儲池和新建卷,這是我們使用NAS上的文件系統的必備步驟。
初次接觸NAS的朋友可能會對存儲池與存儲卷這兩個奇怪的名字摸不清頭腦,實質上這是威聯通系統中的上下層級文件結構,這裏簡單跟大家一說就能明白了。
存儲池可以理解爲對實體硬盤的一種邏輯封裝結構,甭管咱們給硬盤用了什麼RAID 0、RAID 1、RAID 5之類的陣列,在威聯通系統中,都由存儲池來進行表示,這樣咱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都不用管底層的磁盤陣列細節了,一切操作都針對存儲池這個邏輯概念來進行即可。
而存儲卷就類似Windows中C盤、D盤之類的邏輯分區,咱們就算用Windows,也得先分好區才能在利用硬盤空間不是?在威聯通系統中存儲卷也是這麼個道理。
然後在此之上還可以在存儲卷中創建共享文件夾,這就和我們在電腦分區中新建文件夾是一個操作了,只不過在NAS中對共享文件夾的權限管理更加細化,可以單獨爲不同的NAS用戶創建不同的權限方案。
此外,威聯通還擁有Qtier這種專有自動分層技術,其優勢在於可以提高 NAS 存儲性能並降低 NAS 的總擁有成本。
使用 Qtier 後,存儲池可以混合包含固態硬盤 (SSD)、機械硬盤 (HDD) 和串行連接 SCSI (SAS) 硬盤。QTS 可爲每個磁盤類型創建單獨的存儲層,然後根據訪問頻率在各層之間移動數據。經常訪問的數據將移動到最快的磁盤,以提高讀、寫性能。不常訪問的數據將移動到較慢的高容量磁盤,以實現更經濟高效的數據存儲。
那麼簡單瞭解了以上知識,我們就開始來設置存儲池和新建存儲卷的操作吧。首先在存儲與快照總管的右上角點擊“新存儲池”按鈕:
然後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是否使用Qtier自動分層存儲技術。這裏由於我自己是決定把後續添置的M.2 SSD作爲單獨的存儲捲來使用,所以就沒有將其與機械硬盤進行混合使用了。
接下來我們可以選擇需要的磁盤RAID類型,這裏簡單爲大家介紹一下各種RAID類型的含義,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數據重要性靈活選擇。
JBOD(Justabunchofdisk)只是簡單將多個磁盤合併成一個大的邏輯盤,並沒有任何的數據冗餘。數據的存放機制就是從第一塊磁盤開始依序向後存儲數據,寫滿一塊硬盤後再寫入另一塊。如果某個磁盤損毀,則該盤上的數據就會丟失。
RAID 0就是把多個(最少2個)硬盤合併成1個邏輯盤使用,數據讀寫時對各硬盤同時操作,不同硬盤寫入不同數據,速度快,但是單個磁盤的損壞會導致整個磁盤陣列的數據丟失。
RAID 1就是同時對2個硬盤讀寫(同樣的數據),數據的安全性有保障,即使一塊硬盤出故障,也不影響另一塊硬盤上備份的數據。但是缺點是可使用的容量只是單盤的大小,比較浪費。
此外,得益於威聯通TS-464C2擁有共計6個盤位,我們還可以選擇RAID 5、RAID 6、RAID 10等陣列結構。
其中RAID 5需要至少3塊硬盤組成陣列,在保存數據時,會將數據和對應的奇偶校驗信息存儲到陣列中的不同硬盤上。如果其中一塊硬盤發生損壞,則可以通過陣列中剩餘硬盤中保存的奇偶校驗信息和參與數據來推算並重建出損壞硬盤上保存的內容。在RAID 5陣列下,最高可以允許損壞一塊硬盤,同時總容量會下降爲(n-1)塊硬盤的容量之和。
RAID 6陣列與RAID 5類似,也是將數據和校驗信息分別存儲到陣列中的各個硬盤上。只不過在RAID 6陣列中加入了一塊獨立的校驗硬盤,來把各硬盤上的校驗信息再集中備份一次,以提供兩次奇偶校驗的保護。RAID 6陣列中最高可以允許損壞2塊硬盤,總容量也會下降爲(n-2)塊硬盤容量之和。
RAID 10陣列實質上結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徵,在使用時首先將機內硬盤一分爲二,創建兩個相互獨立的RAID 1陣列,同時將這兩個RAID 1陣列再次組成RAID 0以提升讀寫性能。在RAID 10陣列中,可以允許損壞2塊硬盤,但這兩塊硬盤不能在同一個RAID 1陣列中。RAID 10的容量爲硬盤總容量的一半大小,但是存儲性能可以提升2倍,重建速度也要比RAID 6更快一些。
就我個人而言其實傾向於不適用RAID陣列,而是使用NAS中的備份套件來對關鍵數據進行鍼對性的備份,畢竟盤位比硬盤貴不是鬧着玩兒的,而且其實NAS中的電影電視劇和小姐姐大妹子之類的資源也不值當的用RAID保護,萬一損壞了重新下載就成。
然後接下來我們需要選擇相應的存儲卷的種類了。在威聯通中存儲卷分爲靜態卷、厚卷和精簡卷。這裏建議選擇精簡卷,畢竟快照功能真的很重要,可以使用更小的空間來實現對數據的備份和保護。
繼續點擊“下一步”,稍等片刻即可完成整個新建卷工作了。
此時打開File Station,發現系統已經爲我們創建好了Public這第一個文件夾,文件系統已經正式生效了。
三、掛載共享文件夾
接下來我們簡單嘗試一下在Windows上掛載TS-464C2上的文件,這是一臺NAS最最基礎的功能。由於TS-464C2默認已經開啓了SMB協議,所以我們可以在Windows系統電腦中用最簡易的方式使用該協議掛載NAS中的共享文件夾。
首先在File Station中新建一個名爲QNAP的共享文件夾:
在Windows“此電腦”中,右鍵單擊空白處,選擇“添加一個網絡位置”。連續點擊“下一步”,直至出現輸入地址的界面。 在這裏,我們可以輸入訪問地址和共享文件夾名稱,然後輸入NAS的管理員賬號與密碼。
接下來就可以在“此電腦”中看到我們剛纔添加的QNAP這個網絡文件夾了:
雙擊打開後,就是熟悉的Windows系統資源管理器界面,此時我們可以將其當成本地文件夾一樣進行各種操作即可,特別方便。
四、安裝應用
威聯通TS-464C2這類NAS和手機類似,雖然性能強大,但是也需要通過安裝應用軟件才能更好的實現我們需要的各種功能。同樣和手機上的應用市場類似,威聯通也提供了官方的應用商店“App Center”,我們只需要從這裏下載官方提供的應用套件即可:
其中比較推薦的當選HBS3,這是威聯通官方推出的備份套件,有了它,即使我們沒有組建RAID陣列,也能對關鍵的數據進行本地或者異地備份,實現“3-2-1”分級備份策略,非常方便:
五、異地訪問
一直以來,對於NAS用戶來說,如何在外網訪問家中的NAS,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只有隨時隨地能訪問NAS,才能完全發揮出NAS的全部作用。
一般情況下,我們大多數人使用的家用寬帶都沒有ipv4公網ip,家中的NAS處於自家路由器的局域網內,是無法從局域網之外直接訪問的。如果我們想讓NAS在家外也可以訪問,就需要對家裏的局域內網進行穿透。
在這裏向大家介紹2種我在威聯通NAS上使用過的內網穿透方法,供大家收藏查閱。
1.Link
Link是威聯通官方提供的內網穿透服務,完全免費,其地位和羣暉上的QuickConnect一樣,設置完成後支持我們隨時隨地通過輸入域名來訪問NAS——但是訪問效果根據網絡環境不同,差異挺大。
啓用方式:
1.依次點擊 控制檯——網絡&文件服務——網絡與虛擬交換機——DDNS,打開myQNAPcloud雲服務,然後點擊紅圈內的“啓用”按鈕。
2.點擊紅圈內的“開始”按鈕
3.這裏需要我們登陸自己的QNAP賬號,如果沒有的話可以註冊一個。
接下來設置一下這臺設備的名稱,同時這也是我們用來訪問NAS的前置域名:
接下來打開圖中的以下服務後,點擊下一步。
4.稍等片刻後,我們就可以通過剛纔顯示的設備名+http://myqnapcloud.cn來訪問自己的威聯通NAS網頁管理頁面了:
2.Zerotier One
zerotier one是大家已經耳熟能詳的異地組網方案了,可以將分屬於不同局域網內的設備組成一個虛擬局域內網,我們在使用虛擬內網裏的設備時,只需要和真正的局域網內一樣,使用IP+端口的方式就能輕鬆互相訪問,在設備均使用同一運營商,比如移動寬帶的情況下,訪問速度可以跑滿寬帶的上行帶寬,非常強大。
使用zerotier one進行內網穿透,其優點是部署方便,不需要自己架設中繼服務器,只需要在NAS中安裝相應套件,然後在經常使用的電腦、手機上安裝相應的zerotier one客戶端即可,既免費又穩定,強烈推薦。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zerotier one在面對一些防火牆限制較強的專網,以及跨運營商之間訪問時,有可能存在打洞效果不好無法直連,只能經過中繼轉發的情況,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使用zerotier進行內網穿透的操作步驟如下:
(1)首先要去zerotier one官網,根據自己威聯通NAS的處理器平臺下載相應平臺的套件。這裏因爲我的TS-262C是X86平臺的,所以選擇紅圈內的鏈接。
(2)進入威聯通的App Center,搜索並安裝下圖所示軟件。
(3)進入威聯通的App Center,點擊右上角“手動安裝”。
選中我們剛纔下載的套件文件,選擇安裝。
一路安裝完成後,可以在已安裝欄中找到Zerotier,但是和羣暉平臺不同,此時威聯通上的Zerotier是無法點擊打開的。
(4)依次點擊 控制檯——網絡&文件服務——Telnet/SSH,打開威聯通的SSH功能,允許SSH連接:
(5)使用putty這個軟件,在圖中所示位置輸入NAS的IP地址,然後點擊“OPEN”。
輸入威聯通NAS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後直接回車即可登陸。
這裏注意輸入密碼的時候屏幕上默認是看不到的,所以不用擔心出故障,輸完密碼直接回車即可。
(6)輸入命令 sudo -i並再次輸入密碼,嘗試獲取管理員權限。接下來會進入以下圖形界面:
輸入Q,退出該頁面,接下來輸入代碼:
zerotier-cli join 你的zerotier網絡ID
當顯示200 join OK時,即意味着這臺NAS已經加入了zerotier網絡。但是我們還需要返回zerotier的網頁管理端對這臺設備進行授權。
(7)返回剛纔保留的zerotier one的網絡管理界面,並刷新。
會發現出現了一臺新的設備。在左側方框處點一下,打上勾,就可以將這臺申請入網的NAS加入到虛擬內網中了。以後我們直接使用紅圈中的虛擬內網網址即可對這臺NAS進行管理和使用,與在真實的局域網中的使用方法完全一致。
爲了方便對設備進行區分和管理,可以在“short name”處自行輸入設備名進行備註。
至此,zerotier one在NAS端已經安裝完成。
(8)安裝PC端Zerotier one客戶端後,會在桌面右下角出現一個黃色的托盤圖標,右鍵單機一下看看:
點擊Join Network(加入網絡),填入我們剛纔申請的虛擬網絡ID號,然後點擊“Join”。
返回我們zerotier官網的虛擬網絡管理頁面,刷新一下,給新加入的這臺PC打上勾。
此時,這臺PC已經和NAS處於同一虛擬網段中,我們可以直接通過ip地址對NAS進行訪問,就和在家裏的局域網內一樣的。
總結
以上就是本期爲大家分享的威聯通TS-464C2新手教程啦,希望能幫到剛剛接觸NAS這個領域的兄弟們。關於這臺NAS還有許多更多更好玩的折騰玩法,以後有時間的話我會逐一同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的話,還請來個點贊收藏關注三連,您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我是飄雷,祝您幸福~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