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是練習寫作的絕好方法。找一篇你喜歡的外文作品,讀一遍,然後認認真真翻譯成中文。這麼翻上幾篇以後,你的寫作水平就能有很大進步。
譯事三難:信、達、雅。
翻譯的成品要忠實於原文,這就意味着譯者對原文要有深刻的理解,要理解,就要會讀。這是在鍛鍊你閱讀的能力。翻譯的時候少不了要推敲用詞,這能鍛鍊你的語感和對字句的把控能力。翻譯要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這就需要查找資料,就能鍛鍊你的搜索能力和對文學史的瞭解。
譯文的文字要通順,這是對寫作流暢度的訓練。對於構建寫作的張力和作品的畫面感會很有幫助。
譯文要富於文采,也就是“雅”。這對於譯者本身的筆力是有要求的。翻譯一向被稱爲“再創作”,在想辦法把譯文“雅”起來的時候也是對自己文筆的鍛鍊。
此外,翻譯是不可能100%還原原著的,各種語言語序的不同,發音的不同,決定了翻譯必然會有所損失。所以,當你用翻譯的方式來練習寫作,也就得到了一個讀原著的機會,這對於自身的寫作,乃至理解各國文學是極爲重要的。
比如說,納博科夫的作品《洛麗塔》,我把中文譯本的第一段和原著的第一段放在下面,大家可以讀讀看。相比譯本來說,原著開頭的語言更有韻律,更能使讀者體會到亨·亨那狂熱的慾念。
洛麗塔 是我的生命之光,慾望之火,同時也是我的罪惡,我的靈魂。洛—麗—塔 ;舌尖得由上齶向下移動三次,到第三次再輕輕貼在牙齒上:洛—麗—塔。
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ee-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很多文學大家也都是在翻譯中精進自己的寫作水平的。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就曾經說過,通過語言對比,可以加深對自己祖國語言的瞭解,通過翻譯,可以認真學習名家的藝術精髓和獨門技巧。
正因爲每門外語有它特有的語彙和句型,首先會爲翻譯製造困難,它便要求譯者找出相應的表達方式,這是非斟酌再三絕對寫不出來的。從外語中頑強地找出其最爲特有的表達方法,竭盡全力把它同樣形象生動地在自己的母語之中表現出來,這是一場戰鬥。這場戰鬥對我而言,總意味着一種特殊的藝術創造的樂趣。——斯蒂芬·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茨威格曾經和喬伊斯一起推敲應該如何將《青年藝術家的肖像》翻譯成德語,所以他們試着從意大利語和法語中找到合適的詞彙。(等等,意大利語和法語???)
咳咳,總之,用翻譯來練習寫作是個非常有用的方法。
不過在選擇翻譯的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你喜歡的書來翻譯。翻譯的動力之一就是看着你所愛的文字在你筆尖轉化出來,這是保持對寫作熱愛的好方法。所以不要找你不想讀的書來翻譯,即使是再名聲鵲起的作家所寫的鉅著也一樣。
2.儘量選擇已經有實體中文譯本的作品來翻譯。雖然我前面說要選自己喜歡的書來翻譯,但要是你喜歡的作家太過冷門,沒有譯本,沒有作品解讀,那你也不知道你的翻譯是好是壞不是嗎?總要有個對比,才能起到練習的作用。至於爲什麼要實體的譯本,是因爲你在網上找到的譯本譯者也未必有多專業,比如你可能會找到我翻譯的(劃掉)。
3.對於剛開始翻譯的新手,我建議選中短篇作品來翻譯。要是選長篇,那時間成本就太高了。而翻譯中短篇作品所需的時間相對較少,翻譯完成那刻的成就感來得也快。
4.剛開始翻譯不建議選詩歌來翻譯,雖然一般詩歌比短篇小說還短得多,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翻譯詩歌的難度是比翻譯小說還大的。福克納說短篇小說家是失敗的詩人,我想是頗有幾分道理的。
就先寫到這裏吧,祝大家練習愉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