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剧推荐:爱与牺牲的驯兽师之王

有这么一部数码宝贝,它的口碑和它的成绩不成正比。

  • 它就是数码系列第三作《数码宝贝:驯兽师之王》,也称DT。
  • DT标志着数码宝贝系列走向没落的开始,然而就算这样一部作品,在今天观众间的口碑却完全不落一代。

    这篇文章,我们好好来唠唠数码宝贝第三部的功过得失。

    数码兽进化形态较少

    • 三代的问题之一,虽然全体数码宝贝设计非常优秀,但是进化形态明显比前代少。
    • 不算幼年期,就算加上上秋山辽该作主角团一共登场了4*4+1=17种。
    • 一代胜在主角团人数多,足足8位孩子24种进化,算上每个人的究极体就是48=32。

    • 二代虽然剧情拉胯,但是进化方式这方面又是装甲进化又是合体进化,小朋友的观感绝对不会差。
    • 这种进化形态的缺少,是导致三代玩具卖不出的重要原因,也是间接导致了收视率的下降。

    看不懂?恐怖片!

    • 不知道大家小时候看驯兽师之王是什么感受,除了一堆计算机知识看不懂以外,三代给我的感受就是一部恐怖片。
    • 其中的黑化树莉更是童年阴影,帝厉魔实体化以后的血色泡沫因为技术力的问题表现的像血肉模糊的肉块。

    • 更不要说后期那几个不可名状的克苏鲁风格抽象boss,刚刚从02数码春游里出来的小孩子哪能看这些?
    • 什么?第三部的编剧是迪迦奥特曼的编剧小中千昭?那没事了。

    以上就是三代为什么收视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但是为什么十多年后这部当时被称为数码宝贝开始走下坡路的作品,观众间的口碑不降反升?

    完整的世界观

    • 驯兽师之王的反派并不是某个组织和人,而是一个系统、一个程序,官方译名为数码死神,国内翻译为帝厉魔。
    • 它的本质是一个格式化软件,作用当数码世界的生命超过一定数量,数码死神就会把它们删除。

    • 其诞生的70年代正好是计算机诞生的时期,其开始快速成长的2000年也恰好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
    • 作品设定由于人类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大量的数据被数码兽吸收,从而开始自我进化,导致了数码死神的苏醒。

    • 这种超前的背景设定,一代的黑暗四天王和吸血魔兽和它比就是过家家。
    • 只能说小时候看不懂,长大了再看一遍发现真是回味无穷。

    人设和成长

    • 另外,三代的人物设定和成长剧情也是非常优秀。
    • 男主因为过于细腻的情感表现被观众戏称为启妹,而女主留姬因为过于强势的女强人设定反倒被称为真正的男主。

    • 三代因为大面积减少了登场的主角团人数和数码宝贝的数量,所以有更多的篇幅来描写每个角色的成长和心路历程。
    • 如果说有一个词语能概括第三部作品,那就是:牺牲

    • 从狮子兽的死亡开始,这种牺牲精神就贯穿在整部驯兽师之王当中。小妖兽、杜宾犬兽、方舟格拉尼乃至最后的全体搭档,都是“牺牲”的一部分。
    • 这种牺牲桥段,直接拔高了第三代作品的立意,只能说不愧是小中千昭。

    出色的数码搭档

    • 三代的数码兽设计在我的眼中质量甚至超过一代,要强度有强度,要萌物有萌物。
    • 其中合体进化的究极体外形上,红莲骑士兽灵感来自欧洲中世纪骑士、沙古牙兽来自中国、印度、日本三地的宗教文化、裁决兽来自美漫中的经典的超英形象。

    • 这种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的数码宝贝形象在当时就很受欢迎,红莲骑士兽在今天依旧能够排进皇骑人气前三。

    结语

    • 而中国观众对第三部的加分项还在于这是中国元素出现最多的一部数码宝贝。
    • 十二帝魔、四圣兽、上文提到的沙古牙兽、主角之一的李建良本身就是中日混血。

    个人认为,数码宝贝3和数码宝贝4是系列里两部具有革新意识的作品。

    • 但是变革的结局往往都是失败,3代和4代的创新在当时不仅导致了数码宝贝收视率和玩具销量双下滑。
    • 也让万代减少了对于数码宝贝的资本投入,原本有望成为“宝可梦第二“的数码宝贝IP彻底沉寂。

    最后说几个彩蛋知识,相信各位一定感兴趣。

    • 基尔兽的正确进化路线就是灭世龙兽,红莲骑士兽才是类似丧尸暴龙兽性质的扭曲进化。

    • 大耳兽的口头禅“莫慢待”其实是粤语里的“没问题”,当时由于中配团队全部来自台湾,估计里面没有懂粤语的。

    • 剧中出现的海天使兽,有着幼年期的外表,但实际上人家是究极体。

    • 沙古牙兽是唯一使用2D过场动画、并且有单独BGM的究极体,亲女儿石锤。

    #双节日记#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