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雙叒叕反轉!即將發佈的LK-99論文或證實其超導體之謎

LK-99室溫超導體曾令全球爲之震撼,直至多位科學家駁斥其論點。然而,首席研究員權永完教授堅信其研究,解釋原初的論文並不完備,並計劃公開他工作的原始完整版本。

儘管ChatGPT和其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廣受歡迎,但真正的技術突破常常並不引人注目。人類的下一場技術變革可能源於一個漂浮在金屬板上的微粒,這可能會徹底改變你現有的每一臺設備。

爲何LK-99的論文不完整?

NextBigFuture.com的創始人、Z1 Consulting的分析師Brian Wang最近報道了LK-99的最新動態。據他稱,權永完教授在韓國大學新學期的首堂課上談及其室溫超導體研究。

該技術新聞記者將教授的觀點翻譯成英語,並在X社交媒體平臺(前稱Twitter)上發佈。以下是教授的原話:

  1. 我採用了勞倫斯伯克利的方法。
  2. 只有李石材能製造出Lk99。
  3. 所有模擬結果已有20年曆史,而[原始團隊]已瞭解其他實驗室提出的所有反駁。
  4. 我與李石材關係和睦,並非如傳言中所述。
  5. 由於篇幅限制,我[權永完]僅完成了論文的一部分,更多細節有待補充。
  6. 我[權永完]將繼續發表後續論文,揭示真正的[室溫超導]現象。
  7. @Nature @dangaristo的言論並無根據。
  8. 若Lk99易於製造,那它應早已被創造出來。

王指出,NextBigFuture.com曾簡要討論LK-99的原始專利和論文,其中提及了其薄膜技術及測量數據。初步研究顯示,僅化學氣相沉積薄膜過程展現了超導電阻特性。

這薄膜的厚度爲微米級,其中近半爲超導材料。但經過同行評審的LK-99論文僅做了簡要描述。

王強調,該部分至關重要,因爲“只有通過化學氣相沉積製成的薄膜顯示了零電阻超導性”。對於其他實驗室的複製實驗,他也爲原始發現進行了辯護。

2023年8月和9月,研究結果顯示LK-99在任何溫度下均無超導性,但這些研究僅基於塊狀非薄膜樣品。

科學家爲何對LK-99寄予厚望?

大多數人可能對一個漂浮在金屬表面上的微粒不屑一顧,那爲何全球科學家都熱切關注它?深入瞭解導體後,答案一目瞭然。

現代設備都依賴於導體,這些材料能夠傳導電流。例如,手機充電器內部的銅線即是導體。

但大部分材料都存在電阻,它們會對電流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設備接收到的能量會有所減少。但我們已經適應了這種電阻,並據此設計出現代設備。

在極低溫度下,某些導體可以變成超導體,其原子運動減緩,允許更多的能量流動。

這種模擬環境的建立需要高昂的費用,因此只有研究機構和大型技術公司才能負擔。如果我們能在室溫下製造出超導體,那將怎樣?

這可能大大提高現代設備的性能。

例如,我們可以在智能手機中使用它,使手機的處理能力超過桌面計算機。

畢竟,室溫超導體可以減少由於增強計算能力而產生的過熱風險。

另一個有趣的應用可能是更快的磁懸浮火車。

以日本的中央新幹線子彈頭列車爲例。工程與技術研究所表示,該列車的速度可達每小時500公里(310英里),將現有的行程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該列車使用超導技術,使其能夠在沒有軌道摩擦的情況下移動。如果LK-99被證實爲真,那麼這列火車將有可能在夏天的戶外運行。

結論:

LK-99的首席研究員權永完教授表示,他將發佈室溫超導體的完整版本。他聲稱這將證實他的研究成果。

儘管其他專家對LK-99表示懷疑,但權永完教授堅稱其論文將證明該材料具有超導性。在本文完成時,他尚未發佈該論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