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德之門3》A卡性能測試和遊玩體驗—爭奪年度遊戲有望了!

CRPG巔峯之作

在2020年就體驗過EA階段的《博德之門3》,經過三年修修整整終於正式發售了,在PC版本先行發售的情況下,沒想到這麼硬核的遊戲能有這麼火爆,STEAM平臺統計峯值在線人數早已破80W,同時在知名評價網站Metacritic中獲得97,超越《王國之淚》成爲今年最高分的作品,這遊戲有點燒“CPU”,沒多考慮就入手了,個人建議可以優先考慮在GOG GALAXY平臺購入。

《博德之門3》普通版售價是298元,而豪華版是自動升級的,硬核目前才玩了6~7個小時,據聞100小時驚喜度依然會有,本文就像往常一樣,先用手上的A卡測試一遍,之後再淺談一下當前進度的遊玩體驗,遊戲內容過於豐富只能慢慢嚼。


硬件介紹和準備說明

第一款是來自旗艦級的藍寶石RX 7900 XTX超白金OC,外觀採用銀灰色金屬導流罩+兩側靈動島RGB燈條設計,擁有七根鍍鎳熱管、真空均熱板、鋁鎂合金框架等豪華用料,是目前AMD最強旗艦非公之一。

第二款則是定位次旗艦的藍寶石RX 7900 XT白金版OC,外觀風格主要是採用紅線點綴更爲簡潔,也符合AMD主題色,擁有14層PCB、鋁製電容、17相供電等高規格用料,4K玩家選擇它性價比挺高的。

第三款則是剛新出沒多久的RX 7900 GRE公版,整體採用純黑化設計,營造的金屬質感也不錯,鰭片和PCB之間看不到任何縫隙之處,這點要強烈好評。RX 7900 GRE基於Navi 31核心進行精簡設計,絕對性能完全碾壓對標的RTX 4070。

第四款是代表着中高端的藍寶石RX 6750 XT超白金,Boost頻率設定挺高的,相比RX 6700 XT顯存頻率也升級到18 Gbps,顯卡ARGB燈效有三個區域之多,並採用風扇快拆、雙BIOS等特色設計,推薦2K玩家適配。

第五款是代表着中端級的藍寶石RX 6650 XT白金版,顯存頻率也是18 Gbps,外觀採用白金版黑底紅線的家族設計語言,雙風扇的規格讓它整體長度控制在240mm,主力1080P甜點,也可以作爲2K入門。

第六款是藍寶石RX 6500 XT白金版OC,外觀採用白金系列經典設計,是RX 6000系列中唯二採用6nm臺積電工藝的產品,Boost頻率設定也是RX 6000系列中最高的,千元價格出頭,適配大部分主流玩家。

本次測試CPU爲2000元級的銳龍7 7700X,搭配主板爲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迫擊炮,主板整體外觀採用純黑+斜條紋設計,很適合追求樸實無華的玩家,供電規格達到了12+2相,其中CPU VCORE的MOS管達到80A,這麼強悍的用料其實用到AM5插槽淘汰之時都沒問題。

CPU散熱器則是微星MEG CORELIQUID S360,其外觀也是純黑化設計和主板很搭,水冷頭內置了Asetek第七代水泵,屬於性能不錯的方案,水冷頭還搭載了2.4英寸IPS顯示屏,上蓋是鏡面形式的,即便沒有通電其質感也不錯。

RX 7900 XTX作爲旗艦顯卡,對電源是有一定要求的,這裏就準備了微星MPG 1000W ATX 3.0這款電源,最大特點自然就是兼容最新PCIE 5.0規範,採用原生12VHPWR線連接,最高600W應對未來高性能顯卡均無壓力,而且一線直連使用也方便。

顯示器則是來自微星MPG321UR-QD,《博德之門3》需要經常拉伸鏡頭進行戰術佈局,其4K144HZ的屬性就非常受用,操作起來看得足夠精細又絲滑,除此之外,顯示器還採用了量子點技術,P3色域可達97%,在特定條件下還支持原生10bit色深顯示,是一款遊戲兼顧專業的顯示器。

本次測試安裝的是Adrenalin 23.7.2(WHQL)顯卡驅動版本,最新驅動的描述文件並沒有提及對《博德之門3》正式版有針對性優化,操作系統是Windows 11 22H2最新版本,銳龍7 7700X開啓PBO技術,搭配兩根DDR5 6000C34 16GBX2組成雙通道內存,並在BIOS中開啓Resizable BAR技術提升一些顯卡性能。


遊戲選項、畫質對比和測試場景

《博德之門3》正式版基於Divinity 4.0引擎打造,畫質預設方案分爲低、中、高和極高四檔,相比EA階段時,遊戲內可見畫質選項增多了——比如細節距離、動畫LOD細節、動態人羣、雲層品質這些更爲精細的選項。不過目前遊戲僅支持FSR 1.0版本,後期應該會更新2.0吧,下面來簡單對比一下畫質。

2160P & TAA原生畫質

2160P & FSR 1.0畫質最優先

因爲FSR技術屬於最原始的版本,在畫質打磨方面已經趕不上這個時代,不過個人實測4K中用FSR畫質最優先模式,拉近鏡頭觀感損失是能覺察到的,日常俯視角度畫質就感知差距不大了,簡單來說盡量在高分辨率中使用,性能提升方面,就RX 7900 XTX而言能達到36%幅度,其他顯卡就不一一測試了,1.0版本還是侷限性大點。

4K預設極高畫質

4K預設高畫質

4K預設中畫質

4K預設低畫質

至於四種預設畫質方案,極高和高畫質差距甚微,基本不影響觀感,中畫質開始明顯下滑,光影部分會發現變化,這也是個人能接受的最低程度,低畫質就有點難堪了,建模精度會很低,適合低配機器跑,不過對於火焰效果來說四種畫質變化都不大。

測試場景方面,經過一段時間探究,發現這款遊戲即便是在4K分辨率中,在某些場景RX 7900 XTX也不會滿載,這種情況會出現在多個AI單位或者視距更遠的場景,顯然就是CPU壓力變大了。本文主題是爲了測試顯卡性能,務必需要把CPU瓶頸降到最低,所以本次測試選擇的是遊戲一開始的“瘡痍的海灘”這個場景,這時候RX 7900 XTX佔用率就達到100%了,每款顯卡會測試兩遍,保證一定的數據準確性。


三種分辨率的DX11幀率

對於主流1080P分辨率,《博德之門3》正式版還是相當友好的,僅僅需要千元級RX 6500 XT就可入門,並且能達到平均57fps,已經準流暢遊玩的水平。追求高刷也只需要RX 6650 XT以上就可達到基礎條件, 進一步RX 6750 XT就可完美滿足,200幀以上就性能過剩了,即便是旋轉視角、角色快速跑動等操作也難以察覺到差別,畢竟多半時間都不是拉近視角。

2K分辨率,RX 6500 XT由於顯存太小就無緣了,RX 6650 XT會比較合適入門,平均幀率達到77fps能達到完美的水準,RX 6750 XT纔剛剛踏進100fps大關,需要RX 7900 GRE才能完美踏進高刷門檻,顯然2K分辨率對顯卡要求高多了。

4K分辨率,對於甜點級的RX 6650 XT來說,平均幀率還能達到38fps算是一個欣慰的好消息,因爲這不是一個快節奏的遊戲,對於遊戲操作後的結果並不影響,壞消息就是在轉動、拉近視角觀感會驟然下降。RX 6750 XT則是平均幀率差點到60fps,個人建議開FSR提升下,至於其他RX 7000系列屬於高端顯卡,自然穩步60fps是無壓力的。


花了7個小時才升級到4級是什麼體驗

早就聽聞D&D遊戲規則很複雜,硬核並不是系列的粉絲,就在進入創建角色節目那一刻懵圈了,大部分種族有亞種之分(龍裔居然還分十個亞種),只有人類基因沒有,這裏會涉及到某方面的屬性加強,而職業分爲12個,某些職業會多出來戲法、副職、戰鬥風格等選項可供選擇,總之種族(亞種)和職業結合起來搭配就值得深究了。

而背景相對好理解,面對不同事件的投骰子,不同背景各有對應的優勢,但也不完全如此,比如其技能中的運動和隱匿,就分別可以增加你抗推擊和不容易發現的能力,最後一項屬性就是常規的加點,一週目肯定是直接使用系統推薦。右方界面是你選定角色後的各種屬性、能力展示,比較直觀,以上如果都不瞭解,可以選擇系統預設的起源角色就可直接開始了,適合剛接觸D&D遊戲的朋友。

這7個小時的體驗中,硬核至少有一半時間在琢磨對話,反倒研究技能、裝備、人物屬性一點進度都沒,這也要歸功於《博德之門3》基於D&D機制下打造的超大卻不空洞地圖,NPC和玩家之間有着錯綜複雜的關係,因爲奪心魔蝌蚪的設定,需要揣摩心思的對話和搖骰子變成了一件值得重複的事情——導致大部分時間都在讀檔(切記經常要按F5快速保存),並且揣摩對了在某些對話中能獲得激勵點,對於搖骰子非常有用,如果不想仔細看對話中的內容,這遊戲算是勸退的節奏了。

對話不僅豐富,而且本身遊戲自由度極高,遊戲劇情真的不需要引導,在這裏面儘管做自己想要的抉擇就算推進劇情,因爲幾乎所有NPC和角色都能被殺掉。在某些緊要關頭(比如說在翠綠林地與地精大戰之時),你選擇臨時叛變都沒有問題,這也是硬核自己本身沒有想到的,只因爲看到其中一方的戰力優勢,非常符合真實人性的選擇,另外有些角色即便是同陣營,你看他不順眼也能下手,這並不會影響你與陣營之間的信任,只要不被發現。

不同於一般RPG的回合制戰鬥,《博德之門3》則是屬於戰旗式,戰局是動態的,由於這個機制是能預先設計好戰局,一旦觸發戰鬥就必定把握住主動權。比如在地精女祭司這一幕,在明知道進房間後會被她迷暈的前提下,就可以提前把隊友隱匿在後,開局沒幾下就讓她歸西了,但這卻不是最好的做法,所以挺鼓勵多讀檔,因爲有時候可以劇情殺,或者利用對話的機制也可繞過戰鬥。

具體到戰鬥中,利用環境也是增加戰力的最好催化劑,比如屢試不爽當然就是油脂+點火,在前期使用率就非常高。再之利用高低差(比如推擊)、攻擊角度(遠程技能)可以完美髮動先攻,擊中敵人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提前計算的,不過敵人自然並非每次開局都是相同策略和路線,這就需要玩家開啓大腦風暴,同一個事件觸發的每一場戰鬥都是可以完全不同的。

當完成翠綠林地兩大陣營大戰之時,硬核才把角色升到了4級,這時候升級法師又冒出了專長這個抉擇,瞬間再次覺得懵圈,只是簡單升一級,仔細一看專長居然超過20種抉擇,只能說這款遊戲內容對本人來說已經達到深不可測的程度,沒個100小時還真不好意思說自己入門了。


結語

即便硬核並不是《博德之門3》粉絲,簡單7小時體驗下來,已經能窺視到這款遊戲的量級所在——劇情規模過於龐大,還有極高的自由度,對於剛接觸D&D機制的CRPG遊戲來說,上手絕對存在一定門檻的,尤其需要準備足夠多的耐心去仔細閱讀對話,否則還真要勸退。遊戲優化還算不錯,顯卡只需要RX 6500 XT就能滿足1080P極高畫質流暢運行,不過在AI單位多、視距較遠的場景,對CPU是有一定要求的,這點需要注意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