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本海默》IGN滿分:最抽象,同時也最嚴謹的神作!

《奧本海默》於7月21日在北美上映,IGN編輯希坦特·阿德拉卡(SIDDHANT ADLAKHA)給出滿分評測,認爲本作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最抽象卻又最嚴謹的神作,通過世界末日般的IMAX夢魘場景,將奧本海默內疚的糾結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夢魘變得越來越巨大,也越來越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影片以令人不安、令人着迷的視角,展現了人類的科技創新進步與帶來嚴重災難性後果的矛盾性!



奧本海默

到目前爲止,奧本海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樣子,來自1965年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一次採訪。在採訪中,他回憶起自己在首次引爆核裝置後的第一時間的想法,引用《博伽梵歌》中的話——“現在我變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從這位知名物理學家魂不守舍的表情來看,這個片段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最初的靈感來源。《奧本海默》是一部長達三小時的傳記片,就像一部驚心動魄的驚悚片。除了反思罪孽深重的問題之外,影片很少放慢節奏,因爲它在想象潛伏在主人公意識中的心理變化,被末日幻象所困擾,這些幻象既是對人類的警告,也是對人類的控訴。

影片是如此讓人麻痹、心跳加速、歎爲觀止!電影開頭的場景爲接下來的電影設定了很高的期望,閃回介紹了未來的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在20世紀20年代大學時代的孤獨和不安。當我們第一次看到奧本海默時,他就像在NBC的片段中一樣——視線向下,凝視着水窪中盪漾的雨滴。




這種平靜的畫面讓他聯想到原子中迸發的地獄之火,即使是寧靜的大自然也無法撫平他不安的心靈!尤其是當他被迫面對自己創造的可怕力量時,這些雜念在影片中反覆出現,此外,夾雜着這些狂妄、悔恨和力量的故事情節,也經常被質子的微觀圖像所打斷。

這些質子圖像,被折射並放大到70mm IMAX巨幕大小,形成了強烈反差,彷彿是爲了讓人們認識到,如此微小的東西,可以造成多麼可怕的破壞!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數年後,兩場聽證會將我們帶入羅伯特·奧本海默的過去。

回到1954年,第一場聽證會以模糊的彩色畫面呈現,質疑着奧本海默是否對美國保持忠誠。而在1959年,另一場聽證會則以黑白畫面呈現,前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劉易斯-施特勞斯(小羅伯特-唐尼飾)是全場焦點,他也是奧本海默曾經的盟友,但最終二人成爲對手。



奧本海默常常讓人聯想到劉易斯·施特勞斯,因爲1942年正是奧本海默招募他進入曼哈頓計劃。與《社交網絡》(The Social Network)類似,奧本海默也是通過證詞給觀衆編織故事,描述一個現實世界發生過的重大事件。

在奧本海默聽證會中,諾蘭營造視角上的衝擊,每個場景分別從羅伯特和施特勞斯出發,一個稍顯生動的彩色,另一個則是以單色呈現,兩人的關係其實並不是故事情節的核心驅動力(製造和試驗原子彈的競賽,佔據了影片的大部分篇幅),但卻起到了重要的主題作用。

諾蘭深入挖掘了兩人的內心,激起了人物對塵封已久的往事悔恨暗流,最終形成了令人驚歎的戲劇性結局!“鋼鐵俠”的表演層次分明、極具爆發力,在結局之前,故事劇情的發展猶如自由落體一般,在衆多場景之間穿梭,這些場景中出現了許多重要的科學突破,彷彿讓奧本海默離神的力量更近了一步!




影片中還出現了許多"小插曲",這些"小插曲"往往來自於被紅色恐懼籠罩多疑的美國,一些演技精湛的安全官員不斷對奧本海默發難,他們是片中最高級別的行政混蛋,這些阻礙增強了影片現有的緊張感。墨菲飾演的奧本海默是一位神祕的教授,他的學生就像原子核周圍的電子一樣,興奮地圍着他轉,與他憔悴的身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然而,他始終帶着一種失魂落魄的表情,裝模作樣的笑容背後也能看出來奧本海默的複雜心情。他看起來不僅僅像是"見了鬼一樣",更像是一輩子都在見鬼,奧本海默本人是否早就預見了原子彈那神一樣的能力;從電影結構來看,奧本海默的故事就像是一段帶着遺憾的回憶,這一切都是命中註定的嗎?墨菲的表情似乎也在不斷追問這個哲學問題。

在衆星雲集的陣容中,女性角色是最大的亮點,這些女性角色與美共的關係,常常引起了山姆大叔的憤怒!弗洛倫絲·皮尤(Florence Pugh)在片中飾演珍-塔特洛克(Jean Tatlock),她是奧本海默生活中的浪漫元素,也是一場令人驚訝充滿想象力、令人不安性ai場景的中心人物。




而艾米莉-布朗特(Emily Blunt)則飾演凱蒂(Kitty),她與奧本海默是老夫老妻,與好萊塢傳記片中標準的支持型妻子相比,凱蒂顯然更加全面,因爲世界賽她也許是唯一一個真正瞭解奧本海默的人,奧本海默始終巧妙地僞裝在虛僞的謙遜面孔,以及令人討厭的"孤獨的天才"形象背後。

墨菲的大部分戲份都在曼哈頓計劃中,20世紀科學家的名人錄在故事中時隱時現——這是物理學家的復仇者聯盟:費曼、玻爾、內德梅耶、愛因斯坦、海森堡,但最終故事的重點,仍然是奧本海默的心路歷程,他在爲建造自己一直害怕的東西,進行自我辯護。


諾蘭的劇本改編自傳記《美國普羅米修斯:羅伯特·奧本海默的勝利與悲劇》,描繪了新墨西哥州的廣闊風景,奧本海默在其中被定位爲歷史上最渺小、最孤獨的人,在這裏,影片的製作達到了頂峯,將人物包裹在他最深的恐懼和焦慮之中,使其真實得令人毛骨悚然,這也是諾蘭執導過的電影中最精彩的一幕!




諾蘭通過聲音和觸覺的親切感,將我們帶入和帶出這些活生生的噩夢,彷彿這個世界突然變得如此動盪不安,以至於最輕微的刺激都可能將其點燃。就連原子彈本身也飽經風霜,質感十足,讓人感覺它是一頭沉睡的野獸,等待着被喚醒。觀看《奧本海默》時,我們雖然知道世界不會在1945年毀滅,但總感覺世界末日隨時都有可能到來。

對死亡和毀滅的恐懼就像透過屏幕本身一樣持續散發着,這使得《奧本海默》既是一部關於未來的電影,也是一部關於過去的電影,諾蘭通過戰時場景,和更多內斂的片段,展現了一個壓抑幽閉的聽證會,電影聚焦於奧本海默的歷史地位,諾蘭以震撼人心的方式,讓觀衆感受到電影的美學衝擊,現代好萊塢導演很少有人能做到這種氛圍感。

總體來說,作爲一部不斷自由落體的傳記片,《奧本海默》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最抽象卻又最嚴謹的神作,通過世界末日般的IMAX夢魘場景,將奧本海默內疚的糾結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夢魘變得越來越巨大,也越來越接近人物的內心世界,影片以令人不安、令人着迷的視角,展現了人類的科技創新進步與帶來嚴重災難性後果的矛盾性!



往期文章:

IGN評測:PS5上最好的25款遊戲!

IGN評測:爲什麼IGN總愛給遊戲評到8分高分?

IGN評測:爲什麼IGN不採取多人評測方式?

RTX 4070顯卡 IGN8分:體積小巧,年輕人第一款40系顯卡!

RTX 4060Ti顯卡 IGN6分:原地踏步,跟3060Ti性能相差不大!

《艾爾登法環》IGN滿分:難度讓人驚訝,87小時才通關!

《戰神:諸神黃昏》IGN滿分:完美的藝術品,將系列帶向新高度!

《生化危機4:重製版》IGN滿分:史上最佳生化系列遊戲!

《塞爾達傳說:王國之淚》IGN滿分:開放世界的新天花板!

《異度之刃3》IGN8分:150小時都玩不膩的JRPG!

《迷失Stray》IGN8分:喵星人的奇妙冒險!

《原子之心》IGN 8分:蘇式美學,致敬《生化奇兵》!

《怪獵崛起曙光》IGN7分:有意思缺乏創新,不如冰原

《沙丘:香料戰爭》IGN8分:RTS光榮重返厄拉科斯!

《樂高星球大戰》IGN8分評測:天行者傳奇

《霍格沃茨之遺》IGN 9分:滿足你對魔法世界的所有幻想!

《臥龍:蒼天隕落》IGN 8分:動作遊戲中最棒的魂類遊戲!

《街霸6》IGN 9分:非常適合新手,格鬥必玩神作!

《死亡空間》IGN 9分:重製版口碑封神,最佳科幻恐怖遊戲!

《暗黑破壞神4》IGN 9分:完美的遊戲設計,史上最精良的ARPG!

《狂野之心》IGN 8分:媲美《怪獵》的大作!

《數碼寶貝:絕境求生》IGN6分:戰棋系統不如火焰紋章!

《如龍:維新極》IGN 7分:動作與歷史結合,令人愉悅的遊戲!

《哥譚騎士》IGN5分:歡迎來到哥譚市,戰鬥有待改善!

《魔戒:咕嚕》IGN 4分:浪費時間,不會真的有人喜歡玩咕嚕吧?

《斯普拉遁3》IGN8分:充滿新鮮感的戰役模式!

《寶可夢朱/紫》IGN6分:優秀的開放世界,畫面效果不佳!

《獵天使魔女3》IGN9分:Switch上最頂級的動作遊戲!

《最終幻想7 核心危機重聚》IGN 8分:重製遊戲的榜樣!

《八方旅人2》IGN 7分:過於保守,但依然值得體驗!

《蔑視》IGN7分:精湛硬核藝術品,戰鬥略顯不足!

《死亡島2》IGN 7分:不如消逝的光芒2,且缺乏創新性!

《瘟疫傳說安魂曲》IGN8分:老鼠多得讓人興奮!

《木衛四協議》IGN7分:死亡空間的精神繼承者,但創新不足!

《森林之子》IGN 8分:吸取前作優點,最強生存類遊戲!

《Forspoken》IGN 6分:跑酷很帥,但地圖“問號”太多!

《衝就完事模擬器》IGN7分:簡單愉悅的解壓之作!

《High on Life》IGN 8分:無厘頭的荒誕射擊遊戲!

《Hi-Fi Rush》IGN滿分:讓人從頭爽到尾的黑馬神作!

《守望先鋒: 歸來》IGN8分:5V5模式,但未達前作巔峯!

《F1 22》IGN8分評測:非常出色,改動不如前作激進!

《F1 23》IGN 8分:內容豐富,系列最佳手感!

《F1車隊經理》IGN8分:選擇法拉利,當場拿下比諾託!

《FIFA 23》IGN7分:系列絕唱,EA最後一款FIFA遊戲!

《幽靈線東京》IGN7分:澀谷都市傳說,遊戲性有待提高

《小緹娜奇幻之地》IGN8分:與無主之地3變化很小!

《賽博朋克2077》IGN9分:美麗的城市,豐富可選的互動世界!

《漫威蜘蛛俠》GS9分:優秀的重製遊戲,搭配PS5手柄體驗最佳!

《最後生還者重製版》GS8分:關卡有些過時,但故事依然讓人難忘!

《PS VR2》IGN 9分:索尼技術巨大飛躍,沉浸式體驗!

《最終幻想16》IGN 前瞻評測 :鬼泣5的打擊感,戰鬥體驗拉滿!

#gd的ai&遊戲雜談#

#gd影視動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