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知面不知心
當代年輕人害怕結婚,牴觸結婚乃至恐婚恐育,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信任的缺失。
恐婚誘因是信心不足
新舊觀念交鋒與變遷的過程中信任感逐漸枯竭。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世紀初,中國大陸地區的農村以及城鎮地區,離婚率儘管沒有確切數據,但是想必是很低的,至少遠比現在要低。
這一方面是傳統觀念作祟:“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現在姑且不批判這句話的是非);另一方面來看,對婚姻的高度重視某種程度上是在幫助認真想要組建家庭的人的。也就是說,雖然老一輩與舊時期過於重視婚姻,導致遇人不淑的男女不能輕易解脫,可是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很有保障的,這代表着組建了新家庭後另一半不會輕易離開,穩定的婚姻關係會提供一定保障,能共同承擔一些責任和義務。
經濟壓力與騙婚現象助長恐婚情緒
然而情況卻在悄然轉變。
首先是自由戀愛觀和婚姻觀念衝擊傳統的藩籬:離異分手不再被一味地貼上負面標籤,而是越來越司空見慣。開放的觀念帶來的不只是解放,還有喫虧的老實人。
沒有了以往社會與羣體施加的道德壓力,我認爲渣男渣女迎來了利好時期——男性可以玩弄對方感情而不用承擔太多風險,女性可以利用騙婚等手段收割錢財甚至房產。
信任缺失導致惡性循環
這一點在以前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還不太明顯,可隨着經濟進入下行通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但是渣男渣女在感情場上是依舊猖獗。種種因素累積,這樣的事情逐漸變多,發酵,擴散。普通的男性女性越來越恐慌,實在是劣幣驅逐良幣。
本質上是不信任感加劇,所謂“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竟成了遙不可及的奢望,因爲你不知道對方是真心想跟你過日子還是另有打算。禍患就這樣埋芽生根。
不當戀愛腦,不做接盤俠
面對婚姻中財產與感情的雙重風險,不必盲目樂觀,理性防範是必要的。
看清對方的真實動機,避免被虛假承諾矇蔽;
婚前簽訂財產公證公平協議,保障自身權益;
絕不輕信分手承諾,提前做好感情切割準備。愛情美好但現實骨感,理想與現實間需平衡。不必悲觀失望,但保持清醒尤爲重要。正確看待婚姻,做好風險評估。
最後還是祝福大家能找到真心相待的ta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