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第一臺全景白色“海景房”,性能差點意思,顏值必須拉滿

一、整機展示

曾幾何時,每天混跡於各大裝機論壇看別人家的海景房,只爲一飽眼福。

最近趁着618促銷活動,我終於親手組裝了一臺夢寐以求的海景房,而且還是顏值賊高的白色真·全景海景房,白色的機箱、白色的水冷、 白色的風扇、白色的顯卡、白色的主板、白色的內存·······那叫一個地道。

廢話不多說,直接上整機效果圖,不亂是黑夜還是白天,這效果誰看了不迷糊呢?

二、配置一覽

(1)機箱:NZXT 恩傑 H9 Flow

這款機箱的裝機效果大家也看過了,我選擇恩傑 H9 Flow這款機箱的原因是它夠白、夠大、真全景。機箱正面和側面是全透強化玻璃面板,裝機后里面的配件(除了電源)一覽無餘,視覺效果拉滿。

玻璃很厚,大概有4mm。

機箱尺寸466(深)*495(寬)*290(高)mm,可以安裝高度165mm的CPU散熱器以及長度435mm的顯卡,側/頂/底支持360mm冷排。

散熱設置很足,除了兩面玻璃面板外,其他4個面均設有大面積蜂窩狀散熱孔,再配合10個風扇,散熱效果可想而知。

並且在每個散熱孔位置都配有防塵網,防止毛髮和大顆粒異物進入機箱。

體積大、空間大,除了支持更多尺寸的硬件,另一個優勢是理線輕鬆,也不能說輕鬆吧,那是相當輕鬆。我甚至不需要綁線,直接把後背的擋板一關,基本就能蓋住雜亂的線材。

▲ 裝機前

▲ 沒理線

最後提醒一下看中這款機箱的小夥伴,恩傑H9有Flow和Elite之分,原裝都是4個風扇(3側面+1背面),但是,Flow的原裝風扇都不帶燈,Elite有三個RGB風扇+1個不帶燈風扇,不要被它們的商品主圖矇蔽哦。

(2)顯卡: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 8G OC

藍戟 Intel Arc A750前些天剛出的新配色白色,外觀相比其他品牌的顯卡更簡約、更規整,白色導風罩+銀色金屬背板,四四方方的造型+正面一塊LOGO呼吸燈,少了一分狂野,多了一分優雅,細節做工精緻精緻,非常適合恩傑H9機箱。

顯卡尺寸300*128.5*50mm,3風扇、雙8Pin電源接口,5根鍍鎳散熱管+高密度散熱鰭片。

3個DP 2.0+1個HDMI 2.0視頻輸出接口。

(3)主板:七彩虹CVN Z790D5 GAMING FROZEN 巡洋艦

七彩虹CVN Z790D5 這塊主板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Z790 DDR5白色主板,大面積寒霜散熱裝甲+全覆蓋式冷凝片,不僅散熱效果好,而且質感拉滿,帥的掉渣有木有。

除此之外,這塊主板板載一根直連CPU的PCIe 5.0x16顯卡插槽,峯值帶寬512Gbps,性能更迅猛。

17+1強化供電設計,F.C.C鐵素體電感,增強本身性能的同時降低電感線圈對其他元件的干擾。

這款主板有4個M.2固態插槽,全部都有散熱裝甲,而且4個插槽都支持PCIe 4.0通道協議。

七彩虹CVN Z790D5 的接口也是相當豐富,有HDMI和DP視頻接口、4個USB 3.2 Gen1接口、1個USB 3.2 Gen2 10G接口、1個Type-C 20G接口、2個USB 2.0接口、1個2.5G網口、WiFi 6天線接口、6x音頻接口,足夠滿足日常使用需求。

(4)CPU:Intel i5-13490F

英特爾酷睿i5系列一直都是性價比裝機方案的首選,價格適中,性能也可以滿足多數用戶的工作、娛樂、遊戲等日常需求。

關於Z790芯片組一般適配CPU 還是建議i7-13700K往上走,手頭上目前能翻到得裝機起來的就是這顆i5了。

i5-13490F擁有10核心16線程,6個性能核+4個能效核,最大睿頻頻率4.8GHz(性能核),基礎頻率2.5GHz(性能核)L3緩存24MB,基礎功耗65W,最大睿頻功耗148W。

i5-13490F是i5-13400F的小幅增強版,性能核和能效核的最大睿頻比後者高0.2GHz,前者L3緩存24MB,後者L3緩存20MB。

(5)內存:朗科 Z系列DDR5 6200 16G*2

毫無疑問,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裏DDR5內存將會是PC領域的主流,這次一步到位入手了朗科 Z系列DDR5內存,電鍍金屬鏡面馬甲+頂部RGB燈條,很酷。

關於燈效可以下載七彩虹的iGame Center ,不管你使用七彩虹主板還是顯卡,還是其他帶燈得配件,只要你想進行超頻、調RGB燈光、瞭解硬件運行信息、玩LCD側顯示屏等操作,那麼僅用 iGame Center 一款軟件就可以全部輕鬆搞定。燈條的RGB燈效展示如下,cool~

這款內存條使用原廠海力士顆粒,默認頻率4800MHz,時序40-40-40-77;自動XMP後頻率超到6200MHz,時序32-38-38-96,可以滿足大型遊戲、生產力、影音娛樂等需求。

對於常規玩家來說XMP已經很是足夠使用了,支持On-die ECC片上糾錯機制,可以自行修正數據存儲過程中發生的錯誤,有效提升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當然如果不滿足於XMP的用戶有能力的話也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手動作業,但是建議使用代K的CPU,這樣的穩定性會高些。七彩虹的主板在以往內存兼容性以及手動調試的可玩性上,有部分詬病,但是這一代700系列體驗下來內存XMP以及兼容性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時也做了一些其他內容的科普,七彩虹主板的bios已經在臺北建立了全新的研發團隊,很期待在可玩性上面後面能有更大的提升。

默頻狀態下測試讀取速度86781MB/s,寫入速度65885MB/s,文件讀寫速度60469MB/s,延遲94.5ns,對比此前的DDR4內存,帶寬全面提升。

開啓XMP後,讀取速度86411MB/s,寫入速度84378MB/s,文件讀寫速度81662MB/s,延遲71.3ns。

(6)硬盤:朗科 NV7000絕影系列 2TB*2

朗科NV7000的散熱馬甲散發着濃濃的機甲風,黑、紅、銀三色拼接設計,鋁合金散熱片、金屬底座,標準的M.2 2280尺寸,採用3D NAND Flash顆粒(TLC閃存),支持PCIe Gen4x4通道,支持LDPC智能糾錯,壽命更長、運行更穩定。

實測朗科NV7000順序讀取速度超過7100 MB/s,順序寫入速度超過6600 MB/s,大概是PCIe 3.0協議的2-3倍,與官方給出的數據基本吻合。

(7)電源:ROG STRIX 雷鷹AURA 1000W

考慮到後續有顯卡或CPU的升級需求,電源直接一步到位選了1000W的ROG STRIX 雷鷹AURA,80PLUS GOLD金牌認證,支持最新ATX 3.0供電標準。

我裝過很多臺主機,電源線材無一例外是硬邦邦的材質,裝機、理線都讓我頭疼。雷鷹AURA使用了壓紋線材,比普通的電源線材質軟很多,理線方便又省事,好看又好用!希望其他品牌能跟進普及一下,讓廣大裝機玩家少點糟心事。

作爲一臺支持ATX 3.0的全模電源,除了常規功能線,雷鷹AURA還配備了一條16Pin顯卡供電線和一條16Pin轉雙8Pin顯卡供電線,可以上下兼容更多顯卡設備。

帥氣逼人的“敗家之眼”,就連電源也必須得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這纔是ROG該有的樣子嘛。大多數電源裝進機箱後就看不見了,你可以看不到,但我不能沒有,這才符合ROG的調性。

雷鷹AURA採用鋁製外殼,堅固耐用,散熱性好;搭載了一個雙滾珠軸流風扇,提高向下風壓,能以較低轉速持續維持低溫,減少噪音(噪音低於20dB,通過了Lambda A+認證),使用壽命大概是普通油封軸承風扇的2倍。

背部有單獨的0dB無聲開關鍵,開啓後,以PWM控制的風扇在電源負載低於60%時自動停止運轉。

接口比普通電源多了原生支持PCIe 5.0規格的16Pin顯卡供電接口,右下角是LOGO燈效供電接口。

最後,ROG STRIX 雷鷹AURA有10年質保,非人爲損壞質保期內以換代修並支持個人送保。賣的貴也不是沒道理的嘛~

(8)水冷:恩傑 Kraken 360RGB

白色海景房的另一件很重要的氛圍硬件——水冷,我選的是恩傑 Kraken 360RGB,裝飾性遠大於實用性,用它壓13490F我都怕把CPU給凍感冒了。

一直很喜歡恩傑的設計風格,簡約、大氣,水冷頭的設計感很足。水冷頭上有一枚1.54"LCD顯示屏,可以在CAM軟件中自定義顯示內容,比如顯示不同的系統信息、替換成自己的喜歡的圖片甚至還能添加一小段視頻用這塊小屏幕播放,泰酷!並且,它有6年質保,漏液包賠。

配備F系列RGB CORE風扇,每個風扇上有8個可單獨尋址的RGB LED燈珠,可以在CAM軟件中自定義燈光顏色和效果。

(9)風扇:喬思伯ZG-120W

恩傑H9 Flow機箱可以裝10個風扇,360水冷佔了3個,還能再裝7個(側面3個、底部3個、後面1個),我直接選了3套喬思伯ZG-120W白色,海景房的氛圍感全靠這幾枚風扇了。

這款風扇是免線拼接的魔術接口,只需要將兩隻風扇預留直連接口對接即可,好處是少了兩組風扇的線材,理線更輕鬆了。

風扇尺寸12cm,每枚風扇有9片風葉,風量很足,提升散熱效率;有8片減震墊,可以有效減少機箱共振;採用液壓軸承,有安靜、平穩、壽命長等特點。

接駁主板3Pin 5V光控接口後,可與主板神光同步。燈光效果可以自己看圖,酷不酷你們說了算。值得一提的是,風扇在燈效表現方面的細節做的很不錯,比如風扇側邊的光效條、軸心千層鏡效果,都是加分項。

▲ 側邊的光效條

▲ 軸心千層鏡

(10)NAS:綠聯 DX4600

作爲我們家的家庭數據中心,這臺綠聯DX4600已經穩定運行大半年之久,外觀、硬件、軟件等綜合體驗可圈可點。當然,最令我滿意的是它的易用性,就連我父母都在使用它分享日常隨手拍,上手難度幾乎爲零。

綠聯DX4600的外觀設計風格簡約、大氣,採用航空鋁材質,細節做工精緻,質感一流,它的顏值全長在了我這個理工男的審美上。

硬件方面,綠聯DX4600搭載Intel Celeron N5105處理器、8GB內存;它是一臺四盤位NAS設備,同時內置NVMe M.2 SSD拓展插槽、雙2.5G網口以及USB-C接口等。即便現在的旗艦處理器已經易主,這套配置的性能依然足夠滿足大多數人對NAS的需求。

很多人說私有云NAS就是買軟件送硬件,其實這說法還挺貼切。綠聯 DX4600內置功能涵蓋下載、存儲、分享、影音、相冊等幾項常用功能,不自行安裝第三方軟件,但你也可以在Docker上自己拓展更多高階玩法。

更重要的是,UGOS私有云系統不需要公網IP、不需要內網穿透和端口映射就能遠程訪問NAS,掃除了入門玩家最大的技術性障礙。

四、性能測試

(1)3DMARK:顯卡性能測試

Time Spy是針對2K分辨率下 DirectX 12 遊戲的基準測試,最終得分12722,其中顯卡得分12841,CPU得分12722。

Time Spy測試還預估了幾款遊戲大作的幀數,

2K分辨率:《戰地5》幀數120+FPS;《Apex》幀數135+FPS;《俠盜獵車手5》幀數80+FPS;《堡壘之夜》幀數65+FPS;《荒野大鏢客2》幀數50+FPS。

1080P分辨率:《戰地5》幀數185+FPS;《Apex》幀數140+FPS;《俠盜獵車手5》幀數180+FPS;《堡壘之夜》幀數285+FPS;《荒野大鏢客2》幀數140+FPS。

Time Spy Extreme 是針對4K分辨率下 DirectX 12 遊戲的性能測試,測試得分6031。從這項測試可以看出,藍戟 Arc A750運行4K遊戲就已經比較喫力了。

Intel XeSS功能測試中,關閉XeSS幀數28.4FPS,開啓XeSS後幀數43.4FPS。

(2)Cinebench R23:處理器運算能力測試

i5-13490F多線程14765 pts,單線程1818 pts,MR Ratio 8.12x。單線程測試的優異表現對我 這類經常使用Premiere剪輯視頻的用戶來說是個好消息,更能遊刃有餘的應對文檔編輯類辦公軟件的多任務並行。

(3)PCMark 10:綜合辦公性能測試

PCMark 10的測試項目幾乎涵蓋了現代辦公中的所需要的所有操作,這臺主機的綜合得分6869,其中,常用基本功能9686,生產力6445,數位內容創作14089。生產力測試結果偏低,數位內容創作的測試結果超出我的預期,甚至和之前我測過的RTX 4070Ti旗鼓相當。

(4)壓力測試

AIDA64 FPU單烤10分鐘左右,CPU溫度73℃。

FurMark GPU單烤壓力測試, 2K分辨率平均幀率104,GPU核心頻率2400MHz,核心溫度76℃左右。

五、遊戲表現

《荒野大鏢客2》

2K分辨率,高畫質場景,遊戲幀數84FPS,遊戲中還算流暢,但偶爾會有點騎車爬坡那種喫力的感覺,顯卡直接喫滿,CPU佔用率才只有43%,這套配置用2K分辨率玩《荒野大鏢客2》有些喫力。

《巫師3》

在《巫師3》中,2K分辨率未開啓光追遊戲遊戲幀數可以達到144FPS,而開啓光追後幀數只有58FPS,期待英特爾XeSS分辨率超採樣技術能加快熱門遊戲的適配速度。

▲ 高畫質(未開啓光線追蹤)

▲ 開啓光線追蹤

《古墓麗影:暗影》

這款遊戲支持英特爾Xe超級採樣,2K分辨率關閉XeSS,平均幀率90;開啓XeSS,平均幀率99,幀率提升了約10%,提升效果和英偉達DLSS 3還是有點差距。

六、使用體驗

這套以藍戟 Intel Arc A750爲核心的主機配置基本可以無壓力運行視頻編輯、設計修圖、影音娛樂等軟件。

藍戟 Intel Arc A750 Photon的一大亮點是支持AV1編碼,AV1編碼是谷歌、微軟、蘋果等公司合作開發的新一代視頻編碼標準,比H.264/265還要好,同樣畫質下容量更小,帶寬要求更低。

剪輯4軌4K分辨率視頻可以流暢切換進度,預覽時也不會卡頓。導出AV1編碼的兩分半鐘4K@60FPS視頻耗時約1分鐘15秒。

七、總結

這套配置後續大概率會繼續升級,比如把CPU升級到i7-13700k甚至更高,顯卡的升級空間也很大,所以機電散我選擇了一步到位,最終裝了一臺還算漂亮的白色海景房。

文中有搭配有誤或表述不當的地方歡迎大家指出,有任何問題也可以貼在評論區,看到必回~

感謝大家觀看,點點關注點點贊,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