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關於死亡

似乎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都代表着團圓與美滿。

唯有今天,清明,關於離別,關於死亡。

死亡指喪失生命,生命終止,是生存的反面。如果你問chatgpt死亡是什麼,它會告訴你,死亡也可以被定義爲生物體不能再保持自主覺醒的狀態。

《尋夢環遊記》與亡靈文化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悄然離去;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真正的死去,整個宇宙都不再和你有關,從此以後不會有人知道你來過。

——《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的死亡觀是積極向上的。它呈現了一種墨西哥文化中關於“亡靈節”的傳統觀念,認爲每個人都有一個不朽的靈魂,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會繼續存在。影片多次強調了家庭這一詞,以及保持與過去親人聯繫的重要性,並鼓勵珍惜生命、寬容他人、尊重祖先。“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纔是”一句話貫穿全影片。

請記住我

雖然我不得不與你告別

請記住我

別爲此而落淚

即便我已遠去,心卻將你緊緊擁抱

——《Remember me》

王小波談死亡

我也必須全身心投入,在衰老之下死亡之前不停地寫。這樣我就有機會在上天所賜的衰老之刑面前,挺起腰桿,證明我是個好樣的,但要作這個決定,我還需要一點時問。

——王小波《似水流年》

那暴斃的賀先生,那“苟活”的劉老先生,一次次將我震撼。面對不公、殘暴的對待,賀先生不堪其辱,從樓上縱身跳下。;同樣是知識分子,劉老先生就選擇了“苟活”,在今後的日子裏他將對學術的追求轉移到對美食的熱愛上,甚至臨死前還惦記着那燒鵝,他有了自己的活法。

蘇格拉底談死亡

死完全不是什麼壞事情,因爲死就像進入了無夢的睡鄉,一切感覺都終止了,這算不了什麼損失,要不然就是進入和死去的人共聚的地方,古時的詩人、英雄和哲人都在那裏,和他們交談問題,那是多麼可貴的美事啊!

——蘇格拉底《在雅典五百公民法庭上的答辯》

面對指控,蘇格拉底從容不迫,他不懼怕死亡。在法庭上,他像挑逗公牛的鬥牛士,而不像是在自我辯解,他對智術師們的假智慧不屑一顧,他毫不猶豫地揭穿了他們。

這位雅典人最優秀的兒子,面對污衊,他仍送給了雅典人一份禮物:

各位對於死應當滿懷希望,因爲一個善良的人無論是活着還是死去,都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傷害他。

寫在最後

死亡是我們的必修課,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指出:死亡並不是生命中的事件。

的確,對於生命來說,死亡不在其中;而對於故去之人來說,或者是什麼也感覺不到了,或者是一段新的歷程之開始。

死亡的真正意義,全都留給了生者!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