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之心》:快用“蘇聯”這把鑰匙,狠狠撬開“烏托邦”的鎖吧

感謝小黑盒提供的激活碼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之間的鬥爭

自從《烏托邦》在托馬斯·莫爾的筆下誕生,讓柏拉圖的《理想國》如同蘇格拉底那般重新走出了洞穴。“烏托邦”一直以來都是充滿美好的詞彙,彷彿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般可愛。只不過文人墨客筆下的世界再怎麼美好,人們口口相傳的將來再怎麼充滿希望,但現實的冷酷足以摧殘僅剩的麪包和牛奶,漸漸地歐洲筆下的世界,除了對美好社會的空想外,“反烏托邦”體裁也開始審視整個社會。

不僅僅是文學作品,遊戲所帶來的的藝術同樣值得翻閱,在《生化奇兵:無限》遇見雄偉壯觀的天空之城——哥倫比亞,彷彿墜入這世間歡愉的伊甸園,但理想國背後的冰冷如同蛇的肌膚令人感到打顫。在《少數幸運兒》裏要不斷去服用“藥丸”,才能達到一種精神上的快樂與美好,而代價便是忘卻現實裏的暴力與糜爛。似乎所有的烏托邦的設定,在最後都是爲了引出反烏托邦的存在,《原子之心》也同樣如此。

名爲烏托邦的世界叫做蘇聯

《原子之心》的背景設定可以說是繼《生化奇兵》系列之後最具瘋狂與想象的,遊戲背景是處於二戰之後的“蘇聯”,只不過這個時期的蘇聯並沒有和美國搞什麼冷戰以及軍備競賽,而是發展出了更爲先進的科技與機器人。平行世界裏依舊強大的“蘇聯”,也令不少精蘇玩家淚流滿面,並感慨“蘇聯還沒有亡”。

在遊戲裏令人着迷的不是那些先進的機器人,而是那一首首富有年代感氣息的音樂,經典的俄式彈射口音,上世紀獨有的慷慨激昂,甚至還會有一些古典鋼琴曲目成爲某個過道的背景音樂,也正是這些歌曲將我拉回了名爲“烏托邦”的蘇聯世界,讓我相信曾經的蘇聯社會也如遊戲裏所展現的那般美好。還有冰箱諾拉那裏的bgm——Nora Time,甚至是在怪堆中響起的卡門remix,都是一種靈魂的洗滌以及對世界紛擾的忘卻。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是被羣衆煽風點火,還是相信自己

在第一次打完結局的時候,就在和朋友們吐槽“這遊戲的結局也太離譜了,陷入原來陷入烏托邦的世界纔是好結局,反抗鬥爭是沒有好果子喫的”,不得不說主角粗口表達了內心的真實寫照。其實換個角度思考,也正是因爲遊戲是俄羅斯廠商製作的,也就沒有了所謂歐美流水線遊戲的罐頭,相反這種歐亨利式的結局倒是令人耳目一新,也使得我開始重新審視並推敲這款遊戲的究竟想要表達些什麼。

先用簡單的話來概括《原子之心》之前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爲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世界人口驟降,全球各國不得不使用蘇聯的機器人來災後重建,於是機器人基本上成爲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也正是這個可以接觸到全人類的機會,使得“大集體2.0”的誕生,也就是所有人類都進入了局域網。想具體瞭解的玩家可以去官網查看:https://mundfish.com/zh/lore/

之後的劇情就是主角來到了3826號設施裏處理故障機器人,其實遊戲後期的流程確實節奏偏快,彼得羅夫和菲拉託娃,這兩個人物一直在耳邊絮絮叨叨,都在講謝切諾夫的壞話,還拉攏主角和他們一起推翻這個“大集體2.0”系統。在現實和虛幻的世界中反覆橫跳,還沒搞清楚怎麼回事,又被丈母孃的一句,給老婆報仇衝而昏了頭腦。這種感覺就像是安娜給源氏激素,想不拔刀都不行了,來都來了反正掏槍幹就完事,總不能打槍打到一半就直接熄火了,提起褲子走人吧。

全員起鬨以復仇,使得自己也不顧一切地去選擇戰鬥,反正所有人都是謎語人,只有親自走到最後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所迎來的結局卻是異常的抽象。如果放在單線程的遊戲中,結局前酣暢淋漓的大戰都將迎來happy ending,頂多有一絲遺憾罷了,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到頭來也不過是被犧牲的籌碼。

至於另一個結局則是以老式電影的方式,來講述後續所發生的一切。主角在最後關頭選擇相信自己的老闆謝切諾夫,畢竟他纔是這個世界上自己唯一關心的親人,其他人在他眼裏都無所謂,然後就是成功推行“大集體2.0”。只不過這個結局的演出,實在是有點草率,如同PPT般一閃而過。

枷鎖中的烏托邦,依然迷失在路上

結局一:

蘇聯“原子朋克”式文明在“扎哈羅夫”的背叛後毀滅,該文明進化至“聚合物科學”革命,謝切諾夫教授創建了“大集體1.0”系統,文明的種子仍在繼續……

結局二:

主角跑路,謝切諾夫帶領全人類的進入“大集體2.0”時代,任何人之間的思想都想透明,從而達到整個社會層面上的公平公正,實現真正的烏托邦。

回到遊戲結局本身,就必須要了解一些人物的目的與重要道具,也幫助玩家捋清楚思緒:

α連接器——如同管理員般的存在,有着最高的決定權,也是啓動“大集體2.0”的關鍵,最後被捏爆了

β連接器——相當於開了隱身模式,在“大集體2.0”中銷聲匿跡,本來是打算給雙生舞伶戴上的,不過不戴也沒啥關係,畢竟謝切諾夫掌控着一切,這也是爲什麼後期即便被主角扔掉也不在意。

謝切諾夫——一位極端的理想主義者,要想最追求所謂的烏托邦,就要所有的人受到絕對的公平,讓思想全部連接在一起,沒有任何隱瞞與欺詐。至始至終謝切諾夫都是一個好人,只不過沒那麼多時間給他解釋。

莫洛托夫——一位專橫的政治角色,對他來說何必要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認爲現在的蘇聯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

扎哈羅夫——以手套的方式潛伏在主角身邊,讓所有人變成“紅色果凍人”,從而達到整個人類的飛昇,並由自己自己掌控,當初就該聽冰箱的話,把他扔掉。

無論是最後主角智商上線,推進真正的烏托邦,最終草率收場;還是最後因爲莽夫行爲,中了圈套導致整個人類毀滅,說到底都是謝切諾夫與扎哈羅夫之間的鬥爭,而我們的存在似乎並不能改變什麼,這種感覺就彷彿政客之間的明槍暗箭,我們永遠都是受傷的那一個。也正是這兩個難以言說的結局走向,使得在我看來似乎都不是非常的完美。再加上游戲的節奏上倒是被閹割了許多,希望後續的DLC,可以補充更多劇情上的編排,畢竟還有很多東西沒有交代清楚,說不定還有第三個結局。

烏托邦支離破碎,蘇聯影射下的思索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這句話在這款遊戲遊戲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原子之心》這款遊戲不單單只是一款以蘇聯爲背景的作品,更像是對蘇聯本身的回顧甚至是思考,畢竟遊戲開發商本身就是俄羅斯的,他們肯定比我們都瞭解蘇聯的興起與衰敗,也知曉那時候的蘇聯解體的情況。結局以兩個意識碰撞的方式來闡述平行世界蘇聯的最終走向,也算是較爲奇特的體驗或是一種設想。

烏托邦本身就是存在於腦海中的事物,反倒反烏托邦的行爲比比皆是,就算有着謝切諾夫這樣的理想主義者曾存在於蘇聯,但是又有太多的敵人在不停地阻礙,再加上像主角這類見風使舵的人羣,就更難去創造出理想中的烏托邦。而這也便是曾經蘇聯所經歷過的一切,也是最爲真實影射。 遊戲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象徵蘇聯的標誌在空中支離破碎,有一種很悲涼的感覺湧上心頭,如同因果律武器狠狠地戳進胸膛,消亡已經是既定的事實,卻要再看一次命運將其捏碎。

後記

這款遊戲可以說是今年最喜歡的一部作品,最主要的還是“蘇聯世界觀”與“單線劇情的FPS”這兩個點吸引着我,玩了太多的開放世界,忽然間出現曾經傳統的劇情流程,倒是找了曾經玩《生化奇兵:無限》的驚喜。不過這款遊戲的bug與關卡冗餘確實有點難受,但這些都不影響這是一款優秀的作品,因爲這不僅僅是遊戲。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