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又多又臭,是哪裏出了問題?

放屁,是腸道運轉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我們每天都會喫下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它們來自蔬菜、水果、穀物等。由於人體缺乏所需消化酶,一部分碳水化合物最終進入大腸,依靠微生物的幫助分解發酵後再吸收。發酵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包括二氧化碳、氫氣和甲烷等,腸道蠕動會將它們推動至直腸,經肛門排出體外,形成我們所謂的“屁”。

許多動物像鳥類、魚類和昆蟲等也會放屁,是生物中常見的現象,一般來說,一個正常狀態下的成年人一天大約要放屁5至15次,會產生約500至1500毫升的氣體。氮氣、氫氣、二氧化碳、甲烷和氧氣約佔“屁”的99%,它們都是無味的。屁的臭味主要源自1%左右的含硫化合物,豆子、洋蔥、奶製品等大多含有硫的成分。

聰明的你發現了其中氫氣和甲烷都屬於可燃氣體,那麼屁真的能被點燃嗎?

當氫氣和甲烷在空氣中濃度達到特定範圍時,遇到明火會確實可能發生燃燒甚至爆炸,不過一般情況下你的屁根本達不到這個程度,基本不用擔心。但如果是在管道、地窖等狹小密閉的空間裏大量累計,遇到明火則有爆炸的風險。

爲什麼有人“屁”特別多?

一個人經常有很多“屁”,大概率與飲食有關,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病理性因素。

人體食用含有多聚糖化合物的食物通常就會產氣較多,包括豆類、乳製品、洋蔥、大蒜、甘藍、花椰菜、紅薯、土豆、腰果、燕麥、小麥等。豆子是著名的“造屁食物”,含有大量人體不能吸收的低聚糖,當它們進入腸道,細菌便開始分解併產生大量氣體。

喫太快、暴飲暴食、習慣性吞嚥動作過多而喫入大量空氣,也會使屁變多。乳糖不耐受者若是喫了奶類等含乳糖的食物,無法被消化的乳糖就會被細菌分解,產生大量的“屁”。

若是屁量大大超過平時,有可能是出現了消化不良、腸道慢性炎症、消化性潰瘍等疾病

如果腸道急性感染了一些有害的產氣菌,腸道內的食物會過度發酵產氣,排出大量的氣體,往往伴隨濃烈的臭味。患有激燥性大腸症的人羣,往往會出現腹痛、腹脹及大量放屁的現象,平時需要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及喫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

種不健康的放屁表現

1、放屁異常增多

有的人可能經歷過一整天都在放屁,若非飲食問題,則可能是脾胃功能受損,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沒有被充分消化的食物進入腸道被細菌發酵,就很容易產生較多的氣體。

胃炎、胃潰瘍、慢性膽囊炎或其它一些器質性疾病,除了引起放屁過多外,患者往往還會出現腹痛、腹脹、腹瀉、便血、消瘦等症狀。便祕患者因大便滯留在腸道內,經細菌的過度分解後也會產生很多氣體,這也是老不拉屎就會屁多的原因。

2、放屁非常臭

放屁有臭味是正常的,但臭味遠超平時的話,有可能是喫了大蒜、洋蔥、韭菜等含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或是喫了含太多的蛋白質類食物。乳糖不耐受人羣若是喫了奶製品,乳糖不能被小腸吸收而直接進入結腸,腸道細菌與乳糖產生反應而導致放臭屁,蔗糖、果糖等不耐受也會如此。若是排除飲食原因,放屁比較臭可能是出現了腸道細菌感染,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容易產生臭氣。

頻繁放臭味異常的屁,同時伴隨便祕、腹痛、粘液排出等症狀,就需要警惕腸炎、腸道腫瘤等疾病。胃腸道潰瘍或腫瘤出血等問題,血液在腸腔內經細菌分解會產生獨特的腥臭味,有點類似變質的海鮮,伴隨黑便的話需高度重視。

3、長期無屁可放

放屁太多不好,那你或許會說,我不放屁不就完了嗎?

嘿嘿,其實一直不放屁也可能有問題。長期不放屁的人,往往會出現腹痛、腹脹、腸鳴音亢進或消失等症狀,可能是胃腸輕癱、腸套疊、腸扭轉、腸梗阻等問題引起

有“屁”快放,長期憋屁可能導致便祕

放屁的聲音、氣味,往往讓很多人感覺羞恥,有的人就會“憋屁不放”,特別是在坐電梯、開會的時候,至少也要儘快找個角落及時排放。長期憋屁會影響胃腸道的蠕動功能,造成消化功能的下降,導致便祕症狀,若本身存在便祕情況,則會使症狀加重。此外,屁中的廢氣被腸壁重新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經過腎、肺、肝等再次代謝,會加重各個臟器的負擔。

放屁是人的一種正常生理需求,屁的數量、氣味等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情況,甚至有些時候可以發現疾病的端倪,及時發現可以將疾病遏制在早期。同時保持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是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

有屁就放,不要憋着,正常的生理運轉而已。

(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請及時就醫)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