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兩百元內遊戲手柄買什麼?第一期
家用遊戲主機有三家也就是人送外號御三家的微軟、索尼和任天堂,因爲三家在主機迭代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屬於自己的手柄設計,由此也催生出了對稱式和非對稱式設計以及Xbox和NS動作鍵佈局等各種主流第三方手柄類型,目前來看手柄大一統是不可能發生了,這時候就有廠商開發出了“一柄多佈局”的特殊設計。
今天評測的這款熾殼魔術師有一個不算賣點的賣點就是可以在通過手柄上的撥杆切換動作鍵鍵值的同時,在物理層面也把按鍵佈局切換成對應的,這個點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創新,當然這並不是第一款能輕鬆實現這種轉換的手柄,國內此前雷神、小雞也推出能實現類似功能的產品。
當然,國外也有些產品是通過將十字鍵模塊化設計來切換按鍵佈局,不過不是用來切換動作鍵佈局。舉個例子,宙斯2的ABXY鍵採用的就是模塊化設計,這個設計的初衷是用來通過更換模塊來獲得不同的按鍵手感,如果推出一個單純改變佈局的模塊,我想就算是以成本價出售也很少會有消費者買賬。
所以雷子認爲熾殼魔術師這種切方案就是在近期最成功的設計,成本低的同時也比更換鍵帽的方案限制更少、更方便。只需要取下磁吸面殼將撥杆撥打“X”或“S”的一端就完成了字符切換操作,有意思的是老闆給我的這款黑色版本在關機狀態下是看不到按鍵字符的。
另外,在不同的模式下字符燈光顏色也不相同,如上圖在NS佈局下爲燈光爲白色,而Xbox佈局下則是每個字符下的顏色和Xbox手柄相同。需要注意的是按鍵背光支持四檔調節,但不支持關閉。動作鍵採用的是導電膠材質,觸發力度對比Xbox差不多,不過感覺鍵程有些偏短,所以會有種“偏硬”的感覺,不過玩了兩三個小時的黑神話也沒感覺到手指不適。
熾殼魔術師也採用了主流的磁吸面殼設計,在六個強磁的吸附定位下,面殼被固定的很牢固,而且官方也推出了兩款可以更換的定製面殼。白色款和黑色款雖然配置和模具沒有區別,但在外觀上還是有些改變的,因爲先推出的白色款採用的是磨砂半透的面殼,所以很多元素做到了手柄本體上,而黑色款則可以把更多的字符和LOGO等元素做到面殼上,兩種設計各有優勢,反正顏值都不算差。
可以更換面殼的手柄都有一個相同的設計,那就是十字鍵可以拆卸,熾殼魔術師也不例外,提供了兩種類型的圓盤十字鍵,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自行切換。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十字鍵採用的是懸浮式設計和機械微動,這點在電商詳情頁上都沒有提到。十字鍵按壓手感很清脆,不同方向的觸發力度也比較一致,算是一個不小的加分項。
爲了減少玩家丟失接收器的情況發生,熾殼還在手柄左握把處設置了一個磁吸收納倉,評測過這麼多國產手柄,也遇見過在手柄上設置收納倉的,不過設計到這個地方還是第一次見,面殼一蓋我就不行接收器還會丟。
拓展按鍵方面,熾殼魔術師也提供了兩顆支持宏編程的背鍵,最多支持錄入21個鍵程。至於背鍵的位置自然也是很合理的,觸發輕鬆的同時也不容易誤觸。在背鍵的下方還有連接模式切換鍵,在切換手柄連接方式時要比用組合鍵方便一些。
從手柄背部可以看到扳機鎖,通過扳機鎖可以讓扳機在長行程的霍爾線性扳機和短行程的微動扳機間自由切換,雙切扳機可以說是兩百元內新品卷王必備的硬件,筆者用過這種設計之後再也不願意用通過物理限制扳機行程的那種“快速扳機”了。手柄的肩鍵、扳機以及握把背面都是做了防滑處理的,尤其是握把處的紋路防滑效果很出色。
說到扳機,差點忘了介紹它的另一個優勢:擁有扳機震動馬達。這款手柄大概是今年6月上架的,即便到了現在兩百以內擁有扳機震動的產品也不常見,在扳機和握把馬達立體共振的作用下,震動效果要更加細膩厚重,不過我在對比友商產品的時候發現,即便震動開到了五檔,也沒有其震動效果明顯,我想可能是因爲採用的是紐扣式轉子馬達,果然換了另一款友商同價位產品震動效果就差不多了。
還有其它一些功能就不多介紹了,比如支持六軸體感,電池容量爲1200mAh,並且可以搭配磁吸充電底座使用。回報率方面,有線和2.4G無線也都能達到1000Hz。驅動方面,目前則只有網頁版驅動可用,不過基礎的調節選項也都有。
最後補充一張充電底座的照片,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接下來將按之前發佈的更新計劃繼續更新兩百元內值得購買的遊戲手柄系列,求電。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