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即將到來,一波裝機熱潮又將掀起,不知道大家在挑選硬盤的時候都有什麼考慮?
在追求速度的當下,固態硬盤必然是裝機標配,不過PCle 4.0和PCle 5.0要怎麼選?想必又會有所糾結。
本文就以兩款極具代表性的固態硬盤來深度實測一下,看看PCle 4.0和PCle 5.0有哪些不同,應該如何選購!
這兩款硬盤分別是支持PCle 4.0的宏碁掠奪者GM7和支持PCle 5.0的宏碁掠奪者GM9,性能及口碑表現都是極具代表性的,在表現PCle 4.0固態硬盤與PCle 5.0固態硬盤的差異上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一、掠奪者GM7解讀
作爲一款主打電競場景的高性能PCle 4.0固態硬盤,宏碁掠奪者GM7的外包裝風格走的是暗黑系路線,除了品牌LOGO、產品渲染圖、容量等信息,醒目的漸變色“GM7”挺符合遊戲氛圍的調性。
硬盤採用雙層透明塑料盒固定,可以更好地防護硬盤免受外力破壞,出廠配備M.2螺絲,並且已經預貼了銅箔石墨烯散熱貼。
掠奪者GM7採用純黑色PCB基板,尺寸爲標準的2280規格,單面元件焊接佈局,顆粒是單顆512GB長江存儲232層3D TLC顆粒。

主控芯片則來自聯芸科技,型號爲MAP1602A,採用12nm工藝製造,支持PCIe Gen4x4及NVMe 2.0接口技術標準,同時搭載ThermalThrottle智能溫控與Power Management電源管理兩大系統,可爲高負載場景提供更好的溫控表現。

出色的配置讓掠奪者GM7在無獨立緩存的情況下也能實現高速讀寫,官方標稱2TB版連續讀寫爲7200MB/s、6300MB/s,4K隨機讀寫則爲925K IOPS和974K IOPS,同時標稱使用壽命長達1200TBW,並提供五年保固服務。

這款硬盤整體比較輕薄,可兼容絕大多數臺式機、筆記本電腦、遊戲主機等設備,提供512GB、1TB和2TB、4TB等不同容量選擇,加上目前市面上在售的高低中端主板均普及PCle 4.0固態接口,具有廣泛的適配性。
二、掠奪者GM9解讀
掠奪者GM9的外包裝風格與GM9在整體上保持一致,不過包裝尺寸更小巧一點,並且視覺上更加簡潔。

包裝盒內同樣採用透明塑料殼進行防護,並且配有M.2螺絲。

不過出廠時原裝銅箔石墨烯散熱貼和硬盤本體是分離的,銅箔石墨烯相較於一般的散熱貼不僅具備高導熱特性,而且厚度非常薄,結合ThermalThrottle與Power Management兩大系統,可智能調節溫度與功耗,帶來更好的散熱表現。

此外,這款固態硬盤依舊採用標準的M.2 2280規格,單面PCB設計,即使是4TB容量也能實現單面顆粒佈局,非常節省空間,即便貼上原裝散熱貼也不影響在一些小空間設備使用。

掠奪者GM9採用的是佰維自封顆粒,2TB版一共4顆,每顆512GB,顆粒表面印有BW29F4T08EMLCHQM,查詢來源是大廠美光,品質還是挺有保障的。

硬盤主控芯片型號爲聯芸MAP1806A,是主流高端無緩固態硬盤的常用主控芯片,採用8通道4CE設計,內置四個1GHz頻率ARM R5核心,DRAM-Less架構設計,支持HMB+SLC Cache智能緩存技術,能夠有效提升讀寫性能。

容量上。掠奪者GM9可選1TB、2TB、4TB等多種規格,標稱讀速均爲14500MB/s,廠商提供5年保固售後服務,用起來還是挺放心的,不過PCle 5.0固態硬盤需要搭配PCle 5.0固態插槽的主板使用才能發揮全部性能,舊主板可能達不到要求。
三、掠奪者GM7&GM9性能測試
掠奪者GM7和掠奪者GM9在各自陣營裏都可以作爲性能代表,不過估計很多人和我一樣好奇PCle 4.0與PCle 5.0固態硬盤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接下來就來實測一下。

順便提一下,固態硬盤的實際性能表現同時也會受其他硬件影響,比如CPU主頻越高,單核性能越強,讀寫表現越穩定,不同配置的測試結果有一定差異屬於正常現象,我測試的主要硬件搭配如下:
![]()
▶CrystalDiskMark
掠奪者GM7順序讀取速度爲7293.99MB/s,順序寫入速度爲6498.43MB/s;掠奪者GM9順序讀取爲14472.MB/s,順序寫入速度爲10045.89MB/s,均符合官方標稱值。

掠奪者GM7的Q32T16 4K隨機讀取性能約爲966K IOPS,隨機寫入性能約爲944K IOPS;掠奪者GM9的Q32T16 4K隨機讀取性能約爲2133.6K IOPS,隨機寫入性能約爲1504.5K IOPS。

▶TxBENCH
掠奪者GM7順序讀取速度爲7324.446MB/s,順序寫入速度爲6065.367MB/s;掠奪者GM9順序讀取爲14423.13MB/s,順序寫入速度爲9328.095MB/s,因算法不同,結果與CrystalDiskMark有一定出入,但整體差異不大。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可測試固態硬盤在不同傳輸大小的讀寫速度。掠奪者GM7最小傳輸(512B)讀取速度爲49.56MB/s,寫入速度爲62.62MB/s;最大傳輸(64MB)讀取速度爲6.89GB/s,寫入速度爲6.02GB/s。
掠奪者GM9最小傳輸(512B)讀取速度爲50.90MB/s,寫入速度爲58.96MB/s;最大傳輸(64MB)讀取速度爲13.68GB/s,寫入速度爲9.24GB/s。

▶3DMark存儲基準測試
3DMark是專業的主機性能測試軟件,其中存儲基準測試可評估硬盤的性能表現,掠奪者GM7測試得分爲3247,掠奪者GM9測試得分爲4979。其實GM7在PCle 4.0固態硬盤中得分已經不低了,但明顯PCle 5.0的GM9性能表現還要高出大半。

▶3DMarkDirectStorage測試
DirectStorage是微軟開發的存儲加速技術,可繞過CPU直接傳輸SSD數據至顯卡顯存,減少傳統路徑中的CPU與內存中轉環節,從而優化遊戲加載性能,3DMark的DirectStorage測試可對比開啓/關閉DirectStorage的效果。

掠奪者GM7未開啓DirectStorage,帶寬爲5GB/s,開啓DirectStorage帶寬爲10.68GB/s,啓用GDeflate壓縮後還可提升至13.77GB/s,相較於未開啓DirectStorage帶寬提升175.4%。
掠奪者GM7未開啓DirectStorage,帶寬爲6.28GB/s,開啓DirectStorage帶寬爲10.06GB/s,啓用GDeflate壓縮後提升至23.11GB/s,相較於未開啓DirectStorage帶寬提升268.2%。

▶遊戲加載測試
《最終幻想14:曉之軌跡》官方測試程序測試加載時間,掠奪者GM7爲9.247秒,掠奪者GM9爲6.421秒。

《地平線西之絕境》《黑神話·悟空》《荒野大鏢客》《賽博朋克2077》等遊戲載入時長情況如下。
![]()
掠奪者GM7和掠奪者GM9兩款固態硬盤都是主打高性能場景,應對重度遊戲和深度創作可以帶來穩定、高效的體驗,適合用作遊戲載體或剪輯、渲染等生產力載體。
不過從實測情況也可以看出來,PCle 4.0的GM7和PCle 5.0的GM9在讀寫速度、跑分等方面的差距還是挺大的,不過掠奪者GM7對於日常辦公遊戲、網頁瀏覽、視頻剪輯等場景完全能勝任。
至於掠奪者GM9,作爲一款高速PCle 5.0固態硬盤,2TB售價爲999元,相較於PCle 4.0的價格非常有優勢,在同類型產品中價格也是王炸級別的存在。
對於高頻大型遊戲玩家或需要處理專業視頻編輯、3D建模、本地AI模型析等任務的人羣來說,如果主板、CPU支持PCle 5.0硬盤,又想以較低的成本獲得高效讀寫體驗,那GM9毫無疑問是真正具有性價比的選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