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聖堂以海量的人數和狂熱的戰鬥慾望被戲稱爲黑皮獸人,他們是由帝國之拳戰團的基因種子和他們的原體羅格多恩培育而來的二代忠誠戰團。他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帝國之拳軍團在荷魯斯叛亂時期的泰拉保衛戰。
他們在阿斯塔特的勢力中也是非常不尋常的,因爲他們真的把人類帝皇作爲一個神靈來崇拜,就像帝國國教的凡人信徒那樣。
這裏先要一波充電點贊,創作不易謝謝大家!
戰團簡介
"銀河系乃帝皇之疆域,凡質疑此宣言者,無論其爲何物,皆爲必須毀滅之敵。"——至高大元帥赫爾布萊切特於火與血之戰中宣告
黑色聖堂戰團是由帝國之拳軍團原體羅格·多恩的基因種子孕育而生的忠誠派星際戰士戰團。其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荷魯斯叛亂期間帝國之拳作爲軍團建制堅守泰拉的泰拉防禦戰。
荷魯斯叛亂結束後,帝國之拳原體羅格·多恩曾反對將星際戰士軍團拆分爲小型戰團(多恩認爲基裏曼是fw泰拉防守戰沒趕上,基裏曼認爲多恩是叛徒因爲多恩拒絕接受聖典)。直至帝國之拳險被烙上異端印記,甚至被帝國海軍炮擊,多恩才被迫妥協,統一將其摯愛的軍團分拆爲若干戰團,黑色聖堂便誕生於此時。
自那時起,黑色聖堂爲證明自身對人類帝皇的忠誠,發動了人類帝國史上最漫長的遠征。該戰團拒不遵從《阿斯塔特聖典》規範,其組織結構與文化傳統更是迥異於大多數阿斯塔特戰團。更不尋常的是,他們竟會與帝國國教的信徒一般,將帝皇奉爲具象的神祇進行頂禮膜拜。
一位正在進行祈禱的黑色聖堂
爲在帝國之拳抵制二次建軍的風波後證明自身對帝皇的忠誠,黑色聖堂首任戰團長(也稱至高大元帥)西吉斯蒙德集結起了龐大的艦隊,開啓了帝國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星際戰士遠征。至今,這場遠征已持續了一萬標準年有餘。至於怎麼持續了這一萬多年我們後面歷史篇再聊。
黑色聖堂選擇摒棄了其他星際戰士戰團那樣設立家園世界的習慣,反而率領着強大的艦隊縱橫星海不停追殺着帝國之敵。爲適配他們的宇宙泥頭車式“忠誠遠征”,他們不像多數星際戰士戰團那樣修建單一要塞修道院,而是在每顆征服或解放的人類殖民星球上都建立起據點堡壘,用以警戒叛變、籌備新遠征並徵募新兵。在這場持續萬年的忠誠遠征中,黑色聖堂的戰士們始終投身於每一次席捲帝國的重大沖突漩渦之中。
歷代繼任至高大元帥皆效仿初代戰團長西吉斯蒙德,將戰火引向異形與異端的疆域。作爲半神般的阿斯塔特修士,黑色聖堂將會一直爲播撒神皇之光至銀河未征服之地而戰。
我只看到了一位努力的傳教士
憑藉着爆彈與鏈鋸劍,黑色聖堂將愚昧之人引向人類之主的輝光(送去見帝皇了),並摧毀了每一個拒絕真理之徒。黑色聖堂的每支遠征艦隊皆由統轄艦隊的元帥意志所指引,聽從黑色聖堂至高大元帥敕令派遣,履行着淨化羣星的至高使命。
黑色聖堂是全帝國最負盛名的遠征型戰團,其教義、傳統與編制均體現其特有的戰爭踐行方式。該戰團劃分爲若干獨立機動作戰單位,稱爲"遠征軍",每支由"元帥"統率,其地位等同於聖典團的連長,僅需聽命於戰團長(至高大元帥)。
通常情況下,戰團至多分爲三支獨立的遠征艦隊,但在重大災難時期,其數量會激增數倍。遠征艦隊規模龐大且戰力強橫,常進一步拆分爲戰術單位"戰鬥連",每連由"堡主"(Castellan)指揮,其職能相當於聖典戰團中的副官(此職位開始使用於大遠征,後棄用。在基裏曼甦醒後被再次啓用,統轄半個連隊)。
當遠征艦隊參與的戰爭勝利終結,其麾下各戰鬥連或將受領新任務,或被分批增援前線其他遠征艦隊,有時則將暫編入至高大元帥的禁衛軍,直至新遠征艦隊完成集結。
每支遠征艦隊均在現有戰鬥連隊基礎之上組建,旨在征討敵寇、肅清星域或達成某個戰略目標。諸多戰事由戰團根據現任至高大元帥及其他高層軍官的決策自行籌劃發動,亦不乏應帝國其他機構請願而出征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黑色聖堂至高大元帥僅接受最高級別的請見。這些請見者通常須持有帝國高領主議會的授權令—其代表了泰拉高領主及帝皇本人的直接意志。然而有時至高大元帥亦會破格接見位高權重的審判官或聲譽卓著的行商浪人並施以援助。在該戰團的輝煌歷史上,他們屢次與帝國各個部門並肩作戰,由此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合作關係。
亞瑞克政委與黑色聖堂至高大元帥赫爾布萊切特
該戰團不斷髮起遠征的習慣絕非僅是歷史傳統,更像是深植於其精神內核之中的特質。其於二次建軍期間由帝國之拳軍團中最爲崇尚凌厲攻勢與悍勇戰風的將士所組成,這些戰士在荷魯斯叛亂之中孕育出了不可阻擋的遠征意志,誓要延續大遠征偉業並清算叛變軍團的罪行。或許這些戰士恰是原軍團最新徵募的成員,其熾烈的熱忱尚未因經歷帝國之拳引以爲榮的職責歷練所沉澱。但無論如何,初代黑色聖堂的驅動力自成立之日起便被鍛打入了戰團之中。
憑藉對帝皇的狂熱、鐵血的手段、對人類之敵的無盡憎恨以及戰團文化的持續薰陶,戰團的每位戰士皆成爲星際戰士的典範,心中永恆燃燒着怒焰,誓要清算所有叛徒、惡魔與異形對人類帝國犯下的每一樁罪行。
在規模更大的黑色聖堂遠征軍中,包含有多支阿斯塔特戰鬥連隊,每支均由晉升至"堡主"軍銜的戰團劍之兄弟會成員所率領。該軍銜相當於聖典合規戰團中的副官。那支最大規模的遠征軍則會由至高大元帥親自指揮(正如第三次阿米吉多頓戰爭期間,至高大元帥元帥赫爾布萊切特親率遠征軍加入戰爭那般)。
由於各戰鬥連隊中的獨立小隊常根據戰況臨時組建或解散,多數小隊是依靠袍澤間的默契成立而並非成建制作戰。這些粗獷的小隊通常由5至10名阿斯塔特組成,輔以不超過同等數量的阿斯塔特新兵。同時,這些小隊並不存在聖典團中的士官編制,因爲經驗豐富的成員會迅速晉升至劍之兄弟會,承擔起士官的職責。
因崇尚與敵近身接戰,黑色聖堂中鮮少有人願使用重型遠程武器。 因此毀滅者小隊及其他火力支援單位在該戰團阿斯塔特中異常罕見。
一支由帝皇冠軍率領的黑色聖堂小隊
黑色聖堂與聖典合規戰團(包括其母團帝國之拳)的核心差異在於:該戰團對一切不潔之物的熾烈憎恨,以及對亞空間及其相關事物與生俱來的不信任,致使其既不配備智庫館長,也不設立智庫職位。唯有以絕對純淨和帝皇直系基因聞名的灰騎士,才能被黑色聖堂接納爲靈能者盟友。
此種對待靈能者的態度,對某些被選派至死亡守望服役的黑色聖堂成員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他們必須學會如何在其他戰團智庫館長組成的殺戮小隊中協同作戰。
戰團歷史
泰拉保衛戰
在荷魯斯叛亂期間的泰拉圍城戰中,叛變星際戰士陣營中湧現出諸多混沌冠軍。彼時,帝國之拳原體羅格·多恩欽定軍團第一連連長西吉斯蒙德擔當"帝皇冠軍"之職。
第一連連長西吉斯蒙德被授予軍團最精良的盔甲與武器,並立誓履行神聖職責—獵殺並摧毀所有污穢的混沌冠軍。他通過向二十餘名敵軍首領發起單挑決鬥,將其盡數誅殺或放逐至亞空間。
荷魯斯叛亂終結時,爲分散帝國武裝力量,避免再現戰帥荷魯斯那般掌控整個星際戰士軍團的局面,所有星際戰士軍團皆被拆分爲了千人規模的戰團。
泰拉圍城戰
身爲負責守衛帝皇母星泰拉的原體,羅格·多恩起初拒絕解散軍團。多恩就此事與同胞原體羅伯特·基裏曼爆發衝突,斥責極限戰士原體爲懦夫,而基裏曼則反控多恩對帝皇懷有二心乃至異端行徑。太空野狼原體黎曼·魯斯與火蜥蜴原體伏爾甘選擇了支持多恩,而白色疤痕原體察合臺可汗與暗鴉守衛原體科拉科斯則選擇擁護基裏曼。
直至帝國海軍對帝國之拳打擊巡洋艦"可怖天使號"發動攻擊,且多恩的軍團與其他初創軍團新成立的子團面臨內戰重燃之險,多恩才被迫妥協,允准帝國之拳進行拆分。
二次建軍
"熱忱使萬事可爲,亦使命令萬事簡易。"—西吉斯蒙德,前帝國之拳軍團第一連連長
作爲帝國之拳首批子團之一,黑色聖堂此後已成爲規模最龐大、最令人畏懼的星際戰士戰團。倖存的帝國之拳在二次建軍期間被拆分爲四個戰團:那些最爲年輕的戰士組成了緋紅之拳,多恩的精銳戰士們則保留了帝國之拳的名號,除以上二者,帝國長期誤認爲是帝國之拳的軌道突擊專家組成了後世惡名昭彰的飲魂者戰團。
從帝國記載中看,在二次建軍中誕生的第四支子團便是黑色聖堂。被任命爲首任戰團長的西吉斯蒙德,帶領帝國之拳中最熾熱的信徒,所有共鳴其狂熱的戰士皆披上了與西吉斯蒙德盔甲同款的黑白戰袍,隨即開啓證明自身對帝皇忠誠的永恆聖戰。
黑色聖堂的成立
西吉斯蒙德拒絕遵從《阿斯塔特聖典》,視羅伯特·基裏曼撰寫的這部基礎典籍爲對其原體羅格·多恩的侮辱。比起其他戰團的緩而圖之,他選擇直接率領所有戰士深入太空持續追殺當年的叛徒們,同時將戰火直接引向所有帝國之敵。後來,他率軍把守恐懼之眼並在第一次卡迪亞戰役遭遇了試圖向外攻擊的黑色軍團和他們的主子阿巴頓。遺憾的是西吉斯蒙德已逾千歲,在與逃過時間的阿巴頓交戰時因體力不支陣亡。
你的死像將如你那脆弱的父親那般如出一轍,失去靈魂、毫無榮耀、低聲抽泣、羞愧萬分……
此後數千年間,該戰團愈發愈偏離了阿斯塔特修會的標準教條。選擇了擁抱信仰,承認帝皇的神性,逐漸形成了狂熱的宗教情節與進攻性。這種對正統的背離令許多星際戰士戰團不安,但黑色聖堂剷除一切人類之敵的奉獻精神無可置疑。
西吉斯蒙德曾立誓"爲證明忠誠,唯有永不停歇地征討帝皇之敵"。歷代至高大元帥皆重續此誓,由此締造了帝國史上最漫長的星際戰士遠征。目前,這場永恆遠征已席捲了羣星逾萬年,並在第三次阿米吉多頓戰爭期間達到巔峯。
諷刺的是:最爲不理智的黑色聖堂卻是現存唯一仍在遵循帝皇最初的宏願、持續進行遠征以保護並重整人類疆域的星際戰士戰團。
雙持爆彈,帥!
自二次建軍時期由帝國之拳軍團的倖存者創建以來,黑色聖堂便以其他戰團無法企及的熱忱,向帝國諸多敵人發動了正義之戰。這場史上最漫長的遠征將持續不斷地清算所有異形與異端,直至時間的盡頭。
特殊軍階
黑色聖堂的戰鬥序列包含若干特殊編制與軍階,這些在遵循《阿斯塔特聖典》的星際戰士戰團中並不存在,包括:
至高大元帥
至高大元帥是黑色聖堂戰團的最高階阿斯塔特,相當於聖典合規戰團的戰團長。至高大元帥的戰鬥技藝—無論是使用爆彈槍、刀劍還是徒手搏鬥,皆是無與倫比,其職階本身便訴說着一段屍山血海的過往,其中鋪滿了最恐怖之敵的殘骸。然而,僅憑戰團第一勇士的身份尚不足以擔任至高大元帥,他還必須是一位卓越到足以指揮黑色聖堂遠征軍的戰術家與戰略家,至高大元帥們深諳歷代先賢教誨,同時在無數戰火中的火焰中磨礪成才。他更需通曉黑色聖堂的祕辛,把守住戰團所有的機密。
現任至高大元帥赫爾布萊切特
至高大元帥是戰團所有遠征軍的最高統帥,統籌着全局的進展、決策着兵力的部署,並時常親臨某支遠征軍以鼓舞全軍士氣。作爲帝國境內自主權最高的軍事統帥之一,至高大元帥甚至可以自行決定麾下將士的目標,無需遵從泰拉高領主之命。
元帥
元帥是統領黑色聖堂各支獨立遠征軍的偉大戰士,相當於聖典合規戰團的連長。這些兇悍的星際戰士們同樣擁有着頂尖戰術能力,其戰鬥技術僅略遜甚至持平於至高大元帥本人。遠征軍的純潔性與最終勝利皆繫於元帥之手,此等重要職責對元帥們而言乃是神聖而光榮的重任。
一位黑色聖堂元帥
元帥不僅是戰場上罕逢敵手的致命戰士,更具備着戰場之外的管理才幹,領導一整隻遠征軍實屬一個艱鉅的使命。故此,唯有最具決心的戰士,在通過在劍之兄弟會或統領戰鬥連的堡主之位上證明自身的勇毅與堅韌後,方能晉升爲元帥。元帥將協同麾下星際戰士,斬殺一切頑敵,引領其麾下遠征軍走向最終的勝利。
堡主
堡主是黑色聖堂戰團特有的專職軍官軍階,相當於聖典合規戰團的星際戰士副官。在黑色聖堂發起的諸多遠征中,堡主負責在戰場上統領整支戰鬥連隊。規模較大的黑色聖堂遠征軍通常包含數支戰鬥連隊,每支均由晉升至堡主軍階的劍之兄弟會(老兵)統率。唯有那些被證明既是虔誠信徒又擁有堅強意志的劍之兄弟會成員,方可升任此等尊貴的軍階。這些歷經戰爭淬鍊的老兵通過對戰團事業浴血奮戰的熾熱奉獻,贏得了獨屬於他們的晉升資格。
一位黑色聖堂堡主
作爲戰場之上的主宰者,堡主能夠洞察戰局的變幻並相應地調整戰術陣型。當投入戰爭,堡主將以身作則衝鋒在前,其麾下阿斯塔特由此領悟作爲一名黑色聖堂星際戰士所需爲何,並在其指揮下習得一切遠征必須的征戰技巧與殺戮技藝。
劍之兄弟會
劍之兄弟會相當於標準聖典戰團精銳老兵一連的成員,黑色聖堂遠征軍中最傑出的戰士將被吸納進入元帥內庭。這些被稱爲劍之兄弟會的勇士將不再承擔訓練新兵的職責,轉而接受額外訓練,尤其是終結者裝甲的運用。完成訓練後,劍之兄弟會只要條件允許便會使用終結者裝甲,戰團通常爲其配裝近戰武器—此乃所有黑色聖堂擅長的作戰領域。
一位正在殺戮獸人的劍之兄弟會成員
與多數黑色聖堂相同,劍之兄弟會依戰友情誼而非固定編隊作戰,他們永遠會出現在戰況最激烈之處。若遠征軍元帥陣亡或晉升戰團至高大元帥,劍之兄弟會中將有一員被擢升繼任。獲得此殊榮的人選通過儀式性決鬥確定,而決鬥的勝者經至高大元帥覈准後即可獲授元帥資格。
黑色聖堂歷史上僅有一例至高大元帥拒絕或撤銷覈准的情況(第36千年的格瓦哈特廢黜案,無詳細資料)。黑色聖堂劍之兄弟會成員常披乳白色斗篷,黑色肩甲綴紅色鑲邊,盡顯其精銳身份。
帝皇冠軍
在荷魯斯叛亂期間泰拉圍城戰的至暗時刻,時任帝國之拳軍團一連長的西吉斯蒙德受原體羅格·多恩之命負責指揮地面戰役,而帝皇、多恩與聖吉列斯則率部突襲叛變戰帥所在的復仇之魂號。西吉斯蒙德也被授予"帝皇冠軍"稱號(此頭銜曾屬多恩),由此開創的傳統至今仍被西吉斯蒙德的後繼者們黑色聖堂所尊崇。當人類之主與其基因子嗣跳幫至復仇之魂號之上直面荷魯斯時,西吉斯蒙德拋棄了將領的身份,以表率之姿親身殺入敵陣領導着剩餘將士向混沌叛軍揮出復仇的刀刃,以此等壯舉激勵守軍鬥志。
40K玩劍第一人
他在洶湧的敵潮中不停地尋覓最強悍的戰士(混沌冠軍),迎戰強大的混沌星際戰士首領與來自亞空間的可憎惡魔,並將他們逐一誅殺。西吉斯蒙德被選爲帝皇冠軍只因他對人類之父、對帝國及其締造的大遠征懷有熾熱的忠誠,從此成爲了星際戰士軍團過去與未來所有阿斯塔特的光輝典範。他接受帝皇冠軍使命時所立下的誓言響徹千古,其分量之重令此誓永不可破。
儘管西吉斯蒙德敬愛的帝皇已經坐上了黃金王座,但帝皇的冠軍卻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隨着荷魯斯敗亡,泰拉地表上的邪惡大軍終告潰散。此後帝國之拳分拆爲戰團,西吉斯蒙德的如火熱忱得到認可,成爲了黑色聖堂的首任至高大元帥,他關於大遠征永不止息的熱烈信念亦由後繼者黑色聖堂及其永不終結的遠征成爲現實。
自泰拉圍城戰以來,派遣經牧師團冊封的帝皇冠軍參戰已成爲黑色聖堂的珍貴傳統。每逢戰前之夜,黑色聖堂將士皆通過祈禱、齋戒與冥思踐行職責,常有人蒙受神啓獲賜使命徵兆,並得以預見未來景象。這位戰鬥兄弟隨後向牧師團陳述異象,經牧師覈驗屬實後即被宣告爲帝皇冠軍。該戰士經儀式備戰,戰團僕從爲其披上信仰鎧甲(對授予帝皇冠軍的精工動力甲的統稱)並授以黑劍。理論上每支黑色聖堂遠征軍都擁有專屬的帝皇冠軍,在持久戰役或整場戰事期間服役。但實際上,每支戰鬥連隊都可能產生一位帝皇冠軍,若戰前未湧現人選,則每場戰役都會催生出一位冠軍。
一位帝皇冠軍
效力於死亡守望的黑色聖堂戰鬥兄弟常在任務前夜進行祈禱與齋戒,一如在戰團內部參戰時的慣例。在極罕見情況下,此類戰士會感受到正義使命的降臨,深知必須肩負帝皇冠軍的職責。在戰團內,戰士會尋求牧師冊封,但履行長夜守望期間此法並不可行。除非有黑色聖堂牧師在場受理告解,否則他必須獨自承擔使命,披上戰團聖遺物,向同僚宣告其職責。他將向軍械庫主事申請攜帶最強大的武器與最尊貴的鎧甲參戰。此類請求鮮有被拒絕的情況,因戰士眼中正燃燒着職責的熾焰,誓言的重壓幾乎化虛爲實的降臨於現實。
另一位帝皇冠軍
無論即將面臨何種任務,帝皇冠軍皆會尋覓敵軍陣中最強大的冠軍與首領,在單挑中將其斬滅。此舉使其成爲信仰的璀璨燈塔,既擊退敵軍,亦激勵帝皇將士鑄就更大勇績。一旦肩負帝皇冠軍之責,該戰士將始終保持此身份直至願景達成並歸隊。唯有經牧師團裁定後,其使命纔可告終結重新迴歸隊伍之列。
正式修士
與其他戰團不同,正式修士並非戰團新成員,而是多數黑色聖堂戰鬥兄弟在服役足夠年限、晉升爲劍刃兄弟會老兵之前所持有的軍階。正式修士承擔着星際戰士戰團內大部分標準戰術職責,且每人均需認領並訓練一名新兵,直至其獲得正式修士資格。
新兵
黑色聖堂的新兵與其他戰團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在獲得此軍階時已完成轉化爲星際戰士的全部手術。這通常會使他們在聖典團中獲得正式修士身份,但在黑色聖堂中,這僅意味着他們新兵生涯的開始。每名新兵在經戰團牧師和藥劑師認定合格後,便會被指派給一名正式修士擔任學徒,實質上在某些方面充當其護衛隨從。當新兵所屬的正式修士認定其學徒已獲得成爲戰團戰力所必需的戰鬥經驗與智慧時,新兵即被提升爲正式修士。隨後,新任正式修士需開始親自訓練屬於自己的新兵,如此循環往復。
戰團戰術風格
黑色聖堂始終承襲首任高階元帥的作戰風格,崇尚近身接戰甚於遠程交火。這種特質更因正式修士的狂熱信仰而得以強化,他們的正義怒火使其往往衝動而固執。
他們以冷酷而專注的攻勢撲向敵軍,咆哮着戰鬥誓言將敵人撕成碎片。他們對異形靈能者與墮落人類靈能者們懷有格外強烈的仇恨,只要發現這些可憎之敵必加以淨化(剁成臊子)。
準備把靈族剁成臊子的黑聖堂們
在征戰中,黑色聖堂遠征軍主要採用兩種戰術:其一是軌道突襲—在實施重型軌道轟炸後,利用空降艙與雷鷹炮艇進行大規模強行登陸。若首輪突擊後敵軍抵抗依舊強烈,黑色聖堂便會投放重裝甲單位,以裝甲矛頭直插敵軍防線最薄弱環節。
作爲對帝皇與遠征使命的奉獻,黑色聖堂立有嚴酷的信仰與守護誓言。戰前重宣誓言已成傳統,確保戰鬥兄弟會100%履行其對於整場遠征至關重要的職責。
由於黑色聖堂對亞空間及其衍生造物懷有極度憎惡與不信任,他們不允許星際戰士智庫或任何靈能者在其陣中或盟軍內作戰。但灰騎士例外。
每位黑色聖堂成員對任何類型的靈能者都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這可能導致戰團與常使用靈能者的帝國部門(如審判庭甚至某些帝國衛隊兵團)產生摩擦。
死亡守望服役
儘管黑色聖堂戰團目前已至少暫時撤離傑里科星域,但其戰鬥兄弟仍在異形審判庭的軍事部門死亡守望中服役。伊利奧赫守望堡壘數位最傑出的英雄便源自該戰團。他們的姓名與功績僅能被記載於死亡守望的編年史中,且除最高權限者外皆無權查閱。
黑色聖堂成員以能成爲清除小隊的合格隊員著稱,然而其狂熱的特質有時會令他們與其他成員產生摩擦。黑色聖堂從不迴避挑戰,面對壓倒性劣勢時亦不願撤離戰場。若某項任務需要潛行與偵察,而黑色聖堂戰鬥兄弟常會擅自接戰本應遠距監視的敵人,便可能導致任務受挫。
前往守望要塞的黑色聖堂
因此,唯有最自律且思想開明的黑色聖堂成員才能被選派至死亡守望:他們需以極強的包容力容忍死亡守望新兵所體現的千百種戰團教派差異,並被迫與靈能者(無論是其他戰團派遣的智庫館長還是異形審判庭的靈能審判官)共同生活作戰,這將對其信仰與包容力構成極限考驗。
但黑色聖堂無需壓抑本性以適應死亡守望。恰恰相反,在戰場上,這份本性恰是其最強大的武器,因爲他們的正義與熱忱常使其能直面並戰勝帝國面臨的最恐怖之敵。
戰團信仰
雖然星際戰士們皆以其熾熱的忠誠而聞名,但黑色聖堂的忠誠程度常被形容爲狂熱。爲了自證忠誠,他們發誓要碾碎人類的每一個敵人。
該戰團的教義導致了黑色聖堂們對特定敵人,尤其是變種人、異端與靈能者懷有別具一格的仇恨。其根源可追溯至戰團創立之前西吉斯蒙德對那些在荷魯斯叛亂期間背棄誓言、反叛帝國的異端阿斯塔特的極度蔑視。
在承擔帝皇冠軍使命時,西吉斯蒙德對那些背叛人類之主的叛徒一個個地施以審判,親手將其處決。正是追剿此等罪行的熱忱,驅使着黑色聖堂們在銀河系中一次次的發起遠征,賦予了他們直面任何強敵的力量。
當黑色聖堂戰鬥兄弟斬殺敵軍冠軍時,他其實正在執行西吉斯蒙德跨越千年的審判,此乃延續自帝國最危難時刻確立的傳統。
一位正在執行審判的黑色聖堂
一萬標準年來,黑色聖堂通過不斷地遠征證明其忠誠,這一信條早已深植於其教義,使他們對待任何被視爲帝皇之威脅的人或生物時毫不留情。與大多數阿斯塔特修會戰團不同,黑色聖堂如同國教所爲,將帝皇尊爲人類唯一真神,此種信仰推動他們達到狂熱的另一高度。
然而黑色聖堂首先是星際戰士,因此與凡人相比,其信仰也具備着超乎常人的專注與奉獻。他們的嚴苛宗教儀式與戰鬥訓練同樣艱苦。實際上對黑色聖堂而言,向帝皇祈禱與進行軍事操練在他們的內心佔據了同等的份額。
黑色聖堂曾爲滌淨異端之罪而無情地滅絕了整顆星球人口,戰場上靈能者的現身更會激起他們狂熱的怒火,鮮有敵人能在黑色聖堂的憤怒攻勢下倖存。黑色聖堂對巫祝的公開憎惡甚至延伸到了受僱於帝國的合法靈能者。因此,黑色聖堂杜絕在戰團內使用智庫,究其根本是不願有任何一位兄弟受亞空間污染成爲他們最憎恨之物。
當無戰事時,黑色聖堂成員也必然處於備戰狀態。他們以祈禱冥想消磨時光,或將時間全部投入訓練。
受命訓練新兵的正式修士會耗費漫長的時日向年輕學徒傳授知識,監督無休止的操練、實戰演練與試煉。戰士們常需主動承受諸多艱苦,摒棄一切非必需之物,以求在帝皇眼中淨化自身,效仿着戰團創立者西吉斯蒙德(沒聽說過西吉斯蒙德會自虐的新聞)。
當與其他星際戰士戰團並肩作戰時,許多黑色聖堂成員通過長期禁食與持續整週的守夜來平息自身對其他戰團智庫存在的狂怒。對那些在死亡守望服役的戰士們而言,與掌控靈能的戰鬥兄弟並肩作戰顯得尤爲艱難,但這是爲更好侍奉帝皇、誅殺可憎敵人而必須經受的試煉。他們將從頭學起如何與靈能者相處而不是一拳打爆他們的頭蓋骨。
因此,選派黑色聖堂成員加入死亡守望時需極度審慎,唯有能主動剋制住對靈能者那根深蒂固排斥之心的兄弟,纔可加入長夜守望中發揮戰力。儘管如此,這些戰士仍會將非戰鬥時間盡數用於沉思與祈禱,常獨居於供奉帝皇、羅格·多恩或西吉斯蒙德的聖龕之中,遠離死亡守望的同伴。
性情方面,黑色聖堂戰團的戰鬥兄弟皆被燃燒於每人心中的熾焰熔鑄爲了一塊臻鋼。這團火由第一任至高大元帥西吉斯蒙德親手點燃,在近萬年間經牧師佈道與每位兄弟任務間隙誦讀的典範經文日復一日地助長。終成了如今席捲一切帝國之敵的參天怒焰。
西吉斯蒙德塑像
雖然每位黑色聖堂成員皆受遠征精神激勵誓要粉碎一切帝皇之敵,但其內部仍存在程度差異。那些新近晉升爲正式戰鬥兄弟的成員,會渴望在經驗豐富的同僚面前證明自己,因此最狂熱的黑色聖堂往往是新進成員。
唯有證明了自己的信仰,他們才能獲得訓練新兵的權利與責任。在整個正式修士服役期間,戰鬥兄弟將不斷積累經驗與智慧,直至若存活夠久且經判定合格,便可作爲劍之兄弟進入元帥近衛隊。
在漫長的歲月中,這些戰士已學會以智慧與戰鬥淬鍊自身,成爲帝皇手中最鋒利的利刃。
憎惡巫祝
"即刻誅滅亞空間靈能者! 賜吾等洞穿其污穢血肉之力! 令疆場遍佈其瀆神屍骸! 以其將死哀嚎壓過槍炮雷鳴! 借烈焰風暴夷平其堡壘! 使其親族懷無盡哀慟而心碎! 驅其遁入荒蕪廢土,衣衫襤褸,飢腸轆轆,精神崩毀,疲憊不堪,乞求墳墓庇護。 吾等以怒魂祈願, 人類之主啊!"——黑色聖堂誓言"憎惡靈能,摧毀靈能"
外人有時會誤將黑色聖堂戰團中不設智庫館長編制、以及其戰鬥兄弟誅殺混沌術士時的狂暴,理解爲對一切靈能者的不容忍。
這與事實相去甚遠,實際上黑色聖堂對星語者懷有特殊的敬意,視其爲曾與神皇直接溝通的神聖門徒。導航員亦受同等的尊崇,因其受祝的靈能使之得見星炬神聖光輝,引導黑色聖堂穿越亞空間險阻得以向帝皇之敵施行正義懲戒。
事實上,黑色聖堂的憎惡只針對於異族靈能者與在追逐力量途中皈依黑暗之神的墮落靈能者。此類存在往往企圖將整個世界拖離帝皇聖光墮入永恆黑暗,因其已成爲邪魔侵入凡世之通道,清除此等存在乃是黑色聖堂職責所在。。
故黑色聖堂以經由純淨信仰淬鍊過的靈魂直面墮落靈能者,力求以刀槍之威終結惡魔侵襲之患,否則帝國的神聖疆域恐將陷入數十載的血腥狂亂。
帝皇冠軍誓言
每逢戰前之夜,帝皇冠軍將引領黑色聖堂戰士重新宣誓戰團的四大誓言。每項誓言皆向這些阿斯塔特灌注正義的怒焰,並以不同形式展現於戰場:
不容污穢存世—黑色聖堂誓將終結所有不潔之敵,一切異端、變異人、異形與叛徒的生命,以狂暴之勢將其徹底誅滅。
捍衛帝皇榮光—黑色聖堂將誓死捍衛帝皇的榮耀,直面敵軍攻勢而非畏縮於掩體之後。其不屈的信念足以抵禦其他阿斯塔特難以承受的猛烈進攻。
憎惡靈能,摧毀靈能—黑色聖堂對變異人與亞空間的憎恨常嬋驅使他們在面對亞空間敵人的戰鬥中陷入狂怒。若敵陣中有靈能者,他們將不顧一切的第一個將其殲滅。此般的仇恨大大地增強其意志,使他們對靈能攻擊具有高度的抗性。
回應一切挑戰,無懼敵衆我寡—黑色聖堂發誓要回應一切挑釁,只要戰機顯現,他們永遠且只會選擇衝向敵陣展開拳拳到肉的近距離血戰。
爲了帝皇!
聖物收集者
黑色聖堂崇拜帝皇的一個特殊之處,在於戰團一直在廣泛收藏聖物。作爲艦基戰團且缺乏固定母星,至高大元帥的戰鬥駁船兼移動要塞修道院"永恆遠征號"已成爲戰團的真正核心。
這艘艦船歷經數千年來的多次改裝,其廣闊的艙室內遍佈聖物、禮拜堂、聖物匣(存放聖人骸骨的匣子)與虔敬裝置。所有黑色聖堂在遠征結束後皆重返此處,重宣誓言並將新發現的神蹟或聖物納入本已浩繁如星海的珍藏之中。
其上的部分藏品甚至可追溯至大遠征時期:包括帝皇親臨陣前時的戰旗、帝國初版天鷹徽殘片、據傳曾被帝皇熾烈靈能擊中的焦黑顱骨,以及數以千計的其他聖物。
戰團傳統
虔信鐵鏈
多數黑色聖堂成員在戰前之夜會使用鐵鏈將武器縛於拳腕,只有在取勝後方可解除。此傳統可溯及大遠征的往昔歲月。以鐵鏈將武器繫於臂膀的傳統,最初由仍爲忠誠派第十二軍團的吞世者所創,其後自該軍團角鬥場傳揚開來,終遍及其他星際戰士軍團。時任帝國之拳第一連連長的西吉斯蒙德以慣有的熱忱奉行此俗,以濃黑鐵鏈將武具繫於腕間。大遠征末期,他曾在原體安格隆旗艦"征服者號"腹地與第十二軍團中最精銳的戰士決鬥,由此鑄就威名。
熱忱鎖鏈
與虔信鐵鏈不同,熱忱鎖鏈絕非短暫象徵。它以永久焊接的方式固定於武器與盔甲,會伴隨星際戰士走過整個服役生涯。此外,因卸下仍系鎖鏈的鐵臂甲對黑色聖堂而言乃是蒙受奇恥大辱之舉,熱忱鎖鏈的佩戴者必須在餘生每時每刻保持戴甲持武之姿。
穿戴齊全的黑色聖堂
著名人物
至高大元帥赫爾布萊切特
赫爾布萊切特是黑色聖堂現任至高大元帥。據傳他執掌的"至高大元帥之劍"由羅格·多恩佩劍的殘片重鑄而成。據傳說,多恩在荷魯斯叛亂後因未能護佑帝皇而將此劍在膝前折斷。除擔任黑色聖堂戰團至高大元帥外,赫爾布萊切特更是阿斯塔特修會中最傑出的海軍統帥,在第三次阿米吉多頓戰爭期間統轄所有參戰星際戰士戰艦。與帝國海軍的帕洛爾上將並肩作戰,頂住並最終擊退了數量佔優的歐克獸人艦隊。最後有人目睹赫爾布萊切特與政委亞瑞克一同離開阿米吉多頓,追捕據信由阿米吉多頓獸人首腦碎骨者撒拉卡所搭乘的獸人戰艦。
赫爾布萊切特
在不屈遠征結束後,遵照復活後的帝國至高指揮官羅伯特·基裏曼之命,赫爾布萊切特再次下令黑色聖堂發動遠征,援助國教負責範圍內所有受大裂隙誕生威脅的世界。在大裂隙開啓後的某個時期,赫爾布萊切特也成功地跨越了原鑄升格手術,升級爲了一名原鑄星際戰士。
至高大元帥西格南杜斯
西格南杜斯是第36千年"叛教紀元"時期黑色聖堂的至高大元帥。作爲一位復仇心切的戰士,西格南杜斯是黑色聖堂歷任統帥中最令人畏懼的戰士之一。一旦遠征宣言頒佈,其所針對之敵便從命令下發的那一刻註定了自身的毀滅。在敵人嚥下最後一息前絕無一絲寬恕的可能。當發現戰團位於太陽星域的堡壘盡數被叛變高領主範迪爾的艦隊摧毀後,西格南杜斯暴怒不已。爲實施報復,他在M36.378年集結起了四支遠征艦隊揮師直指泰拉,誓要復那一箭之仇。
黑色聖堂與帝國之拳、飲魂者戰團、火鷹戰團以及火星機械教斯基塔裏兵團協同作戰,將戰火直接燒到了泰拉本土,圍攻範迪爾的國教宮殿。遠征軍如雷霆般直接襲向範迪爾勢力,以駭人的怒焰碾碎一切這位瘋狂高領主的矇昧追隨者。圍攻範迪爾宮殿之役持續數月,西格南杜斯與帝國之拳戰團長拉澤裏安並肩作戰,一路殺向範迪爾內庭。兩位戰士手持雷霆錘並肩血戰,粉碎前方一切阻礙。戰事終局,儘管範迪爾已斃命於其貼身護衛"帝皇新娘"之手,但至高大元帥西格南杜斯仍因戰團堡壘被毀與高領主的背叛而怒意滔天。懷着"無一叛徒可逃脫復仇"的決絕,至高大元帥西格南杜斯離開泰拉,開始獵殺起了所有背棄帝皇之徒。他的復仇征程踏遍銀河,所至之處世界盡皆被焚燬,直至最終於M36.522年戰死。
至高大元帥盧多杜斯
作爲赫爾布萊切特的前任,盧多杜斯是黑色聖堂一位傳奇的至高大元帥,其戎馬生涯無與倫比,其功績亦成爲戰團傳說中的篇章。當赫爾布萊切特還只是一名新兵時,曾於M41紀元833年的文庫路斯遠征中在這位可敬的至高大元帥麾下服役,親歷了該戰役中諸多重大事件。據記載,盧多杜斯曾參與M39紀元645年的傑魯拉斯遠征。若這些記錄屬實,這位戰士即便以阿斯塔特的標準而言也堪稱異常長壽,因其征戰的兩次戰爭相隔足有兩千泰拉年。也許可以與但丁蒸一下誰是最強老登的名號
至高大元帥博希蒙德
博希蒙德是第32千年中期的黑色聖堂戰團長,曾參與M32紀元544-546年"野獸戰爭"期間那場威脅泰拉王座世界的、對抗龐大獸人WAAAGH的殊死戰役。這位黑色聖堂戰團長素以剛愎固執著稱,其麾下部隊始終獨立於其他帝國之拳頭團之外。他們雖與其他子團同尊羅格·多恩爲原體,卻恪守自成體系的法典與慣例。當阿達曼圖亞( Ardamantua)慘案中唯一的帝國之拳倖存者庫蘭德連長啓動"最終高牆協議"時,博希蒙德同意代表戰團出席在法爾星系舉行的多恩子團聯席會議。作爲資歷最深的子團戰團長,他在戰鬥駁船"憎惡號"上主持了此次會議。此後博希蒙德率領戰團,與其他多恩子團協同進攻了懸浮在泰拉軌道上的獸人戰鬥月亮。
戰役結束後,參與"最終高牆"的諸位戰團長與帝國最高指揮官烏丁·馬奇特·烏多舉行了氣氛緊張的會談。這位直言不諱的至高大元帥對爭吵不休的泰拉高領主及其最高指揮官均表輕蔑。在烏蘭諾主星被確認爲野獸及其龐大WAAAGH的起源地後,博希蒙德成爲主張帝國發動突襲斬首野獸、剿滅綠皮的核心領袖之一。他親率戰團攻入野獸首都世界戈爾科格羅德,與迴歸的火蜥蜴原體伏爾甘並肩作戰。在那場史詩般的戰役中,這位至高大元帥始終衝鋒在阿斯塔特攻勢的最前沿,卻屢屢違抗庫蘭德連長甚至伏爾甘本人的指揮。
面對博希蒙德對庫蘭德權威的持續挑戰,伏爾甘設計令這位桀驁的戰團長與其比拼舉起自己的雷錘"末日震顫",聲稱勝者當爲帝國最高指揮官。這實爲計策:那柄神器沉重至極,縱使終結者裝甲加身的阿斯塔特亦無法獨力舉起,唯有合作才能舉起那柄神器。博希蒙德與緋紅之拳戰團長克薩德拉均告失敗,而庫蘭德卻與典範之拳戰團長馬克西姆斯·塞恩及其小隊協力抬起戰錘,將其如標槍般擲出。鑑於庫蘭德證明了協同作戰的強大(而非追求個人榮光),伏爾甘宣佈他爲最高指揮官的最佳人選。
在總攻野獸神殿的搞哥金剛時,博希蒙德再次反對庫蘭德遵照原體意願下令全軍撤離、讓伏爾甘獨戰野獸的決策。原體怒於這位至高大元帥的固執與對命令的漠視,將其擊倒在地。受此懲戒的博希蒙德匍匐於地,在多恩子團的同袍面前蒙羞,最終隨全軍一同撤離。
至高大元帥西吉斯蒙德
西吉斯蒙德曾是大遠征與荷魯斯叛亂時期的帝國之拳軍團一連長,於第31世紀初的二次建軍期間被原體羅格·多恩欽定爲新成立的黑色聖堂戰團首任至高大元帥(戰團長)。該戰團承襲了西吉斯蒙德個人紋章的黑白配色。因對帝皇懷有熾熱的信仰與自身對人類不朽的奉獻,他被選爲首任帝皇冠軍,那些成爲黑色聖堂的狂熱帝國之拳戰士皆以這位前任第一連長的英雄典範爲楷模。目睹二次建軍時期軍團間的紛爭,西吉斯蒙德決意需以極致的忠誠之舉昭示天下。作爲黑色聖堂至高大元帥,他立下宏誓:自離開泰拉之日起,將永不停歇地征討帝皇之敵以證忠誠。此誓由歷代至高大元帥延續,由此開啓了帝國史上規模最宏大、歷時最悠久的星際戰士遠征,這場遠征已持續一萬泰拉年未曾中斷。西吉斯蒙德統領黑色聖堂數個標準世紀,執着追獵在大清洗期間逃入恐懼之眼的叛變軍團。在掠奪者阿巴頓發起的第一次黑色遠征中,時年逾千歲的西吉斯蒙德遭遇黑色軍團並被突襲其旗艦"永恆遠征號",敵軍誓要誅殺這位至高大元帥。
西吉斯蒙德與伊澤凱爾·阿巴頓展開決鬥,最終殞命於新任混沌戰帥之手,但他在戰死前將黑劍深深刺入掠奪者的胸膛,留下了一道伴隨阿巴頓此後萬年歲月的傷痕。
最後的決鬥
關於黑色聖堂的內容,就到此爲止了。如有錯誤請及時指出。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