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6 Pro Max逆市狂飆,背後是消費降級還是資本操盤?

最近十天,二手市場突然掀起一股“iPhone16 Pro Max熱”。從9月18日——也就是iPhone17系列發佈前10天起,這款去年發佈的機型回收價一路飆升。線下門店老闆直言,256GB版本回收價已穩定在6500元左右,比618期間高出近千元。這波反常漲價,顯然不是偶然。

具體來看,目前256GB版iPhone16 Pro Max在主流二手平臺的成交價普遍在6500元上下,512GB鈦金屬原色版本甚至高達7100元(數據來自最近7天成交記錄)。而在線下回收渠道,只要機器未更換過零部件,基本都能按6500元出手。有趣的是,蘋果官網的抵扣估價卻低得多——同樣配置、帶Apple Care+的機器,僅給出5300元。更關鍵的是,官網標稱“最高6550元”的抵扣價,其實對應的是1TB頂配版,而非主流的256GB。這種官方與市場之間的巨大價差,暴露出二手流通鏈條的真實供需邏輯:回收商不是在“收廢品”,而是在“囤現貨”。

這波漲價的核心驅動力,正是iPhone17系列的發佈節奏。有在華強北做二手手機生意的朋友透露,從9月中旬起,大量商家就開始提前收貨,目標明確鎖定Pro Max機型,尤其是16和15兩代。原因很簡單:iPhone17 Pro Max起售價逼近萬元,不少預算有限的用戶轉而選擇“準新”的16 Pro Max——性能差距極小,價格卻看似更划算。

更關鍵的是,新機渠道也出現異常。據某東蘋果自營店頁面顯示,256GB沙漠金版iPhone16 Pro Max當前標價已達9599元,距離其9999元的首發價僅差400元,甚至比618期間7799元的到手價高出1800元。這種“老機型新機漲價”現象極爲罕見。說白了,蘋果並未大幅降價清庫存,反而因Pro系列產能或策略調整,導致16 Pro Max新機階段性缺貨,間接推高了二手市場預期。

換個角度,這也反映出Pro Max機型的特殊地位:標準版iPhone16幾乎無人問津,而Pro Max卻成了“硬通貨”。其保值率之高——一年僅貶值約3000元——在安卓陣營幾乎不可想象。

對回收商而言,這是一次精準套利機會。低價收、高價轉,中間差價可達500–800元,且週轉極快。某二手平臺數據顯示,iPhone16 Pro Max近一週成交量遠超其他機型,說明終端需求真實存在。

對普通用戶來說,情況則複雜得多。如果你在618以7799元入手,現在轉手還能小賺;但若像“機哥”一樣去年首發價9598元購入(含1599元Apple Care+),用了一年發現市價又回到9599元,確實哭笑不得。這看似“資產保值”,實則掩蓋了使用成本——你爲一年的使用權付出了近2000元,卻因市場波動意外“回本”。

生活化一點說,這就像買了一輛熱門款汽車,本以爲會折舊,結果因爲新款太貴,老款反而成了搶手貨。但別忘了,這種行情高度依賴新品發佈節奏,一旦iPhone17銷量超預期或蘋果加大清倉力度,二手價格可能迅速回落。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