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今天分享了演講前的小採訪,從採訪中能看出,雷軍將手機、汽車、芯片三大業務視爲一個整體,強調協同而非割裂。這種“協同效應”具體體現在技術共享和資源整合上。而他將“覆盤能力”稱爲祕訣,也呼應了小米近年面對挑戰時的調整——例如小米汽車對SU7的主動召回,本質是一次對安全問題的公開復盤。
(以下爲雷軍年度演講前的採訪內容)
提問:這幾年你們又造手機又造車,還做了一顆大芯片,你忙得過來嗎?
雷軍:大家不要誤解,這些事情不是我一個人乾的。我們每個業務都有非常優秀非常專業的團隊,而且呢,手機、汽車、芯片其實它是相互關聯的。這些業務呢,可以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然後一起進步。
提問:目前來看,這幾件事情進展都不錯。有什麼經驗或者祕訣嗎?
雷軍:謝天謝地,我們的運氣真的很好。這幾件事情的進展呢,比我想象的要順利。其實呢,我們內部也覆盤了很多次,我覺得這裏面的經驗還是蠻多的。今天呢,我先說一條,其實很多人不懂怎麼覆盤。把覆盤幹好就是很重要的經驗。
提問:汽車和芯片都很燒錢,你怎麼敢同時乾造芯片和造車呢?
雷軍:我們一上來呢,就拍了1000個億。這幾乎是我們當時賬面上所有的錢。其實我們壓力也挺大。我們內部所有的部門都齊心協力,下定決心呢,勒緊腰帶過緊日子。大家開玩笑說要供汽車和芯片這倆孩子上大學,大家要一起努力。
提問:對標蘋果,對標保時捷,對標特斯拉,不管做啥,非要對標誰嗎?
雷軍:這幾家公司都是各個領域的世界第一。敢於對標世界第一就是一種勇氣。我覺得只有對標第一,學習第一,才能最終趕超第一。
關於“對標世界第一”的爭議,雷軍的回應看似直接,實則反映了小米現階段的發展邏輯:通過錨定頂級對手,倒逼團隊突破技術邊界。例如小米17 Pro在影像上稱“逆光之王”,芯片領域瞄準3nm工藝,均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不過,這種高投入、多線作戰的模式仍伴隨風險。如何平衡資源分配、確保核心用戶體驗,或許是小米下一步需要持續向外界解答的問題。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