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曾经做梦都想要却买不起的电子白月光。
(封面图系AI生成)
1.MP5
【起源时间】2006年
【产品介绍】在智能手机普及以前,移动视频设备几乎只有MP4和MP5可选,MP4虽然便宜但是兼容的视屏格式有限,需要一定的转码知识才能使用。而MP5几乎兼容当时所有的主流视频格式。而且由于MP5一般屏幕更大、内存更大,所以一般还兼容电子书和游戏机的功能。甚至有的还能拍照,可以说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可以普及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MP5在前开了路。
2.PSP-3000游戏机
【起源时间】2008年
【产品介绍】虽然当时家用电脑已经普及,但是移动游戏领域还是一片空白,那时候就连能运行JAVA游戏的手机都不多见,大部分手机能玩的游戏就是魔法寿司、拼图、俄罗斯方块、贪吃蛇,所以PSP这种可以随身携带还能玩各种类型的游戏设备在当年是很吃香的。不过当年想要一台PSP不只是钱的问题,这款掌机没有在大陆销售,只能找背包客或者在海外的亲朋代购,那时候会对游戏机感兴趣的大多数是学生党,注定了是碰不到它的。
3.上网本
【起源时间】2008年
【产品介绍】最早是因特尔提出的概念,定位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轻薄本”,上网本就是用尽可能低的预算和尽可能轻的材质做的一种特殊的笔记本电脑,这种电脑配置很低,几乎不能用来打游戏,文字办公在复杂场景也可能比较吃力,但是它和其他笔记本电脑比起来非常便宜,同时兼容wifi、3G等无线上网功能,而且可以保障正常的浏览网页和使用社交软件,属于是因特尔在移动上网领域的一种尝试。而当年让我们觉得想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价格非常诱人,基本都是千元出头,甚至有百元级别的,即使是学生和小孩子也会觉得并不是遥不可及。当年幻想着有一台在学校里也能挂QQ。
4.可视电话
【起源时间】1996年
【产品介绍】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安装有视频对话功能的座机,在家用电脑和QQ视频聊天普及之前可视电话几乎是唯一的视频通话渠道,虽然这个功能因为需要双方都安装可视电话才能使用,加上资费较贵,基本上是噱头大于实际的,但是就是很新奇。
5.掌上电脑
【起源时间】1993年
【产品介绍】和上网本一样,本质上都是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电脑厂家对于移动上网、移动办公的探索,不过掌上电脑的思路其实非常超前。因为是移动设备,目标场景是不插电随时使用,所以掌上电脑往往采用的是ARM处理器,系统也是单独定制的,操作上放弃了键鼠改为了触屏,这些设计后来为平板电脑的诞生打下了基础。不过话说回来当年想要只是因为在家有儿女里面看见了觉得拿到手肯定很好玩。毕竟作为一个三线城市的居民,这玩意是看都没看过的。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