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擠爆牙膏 蘋果終於不糊弄人了

素以刀法精湛而聞名的庫克,今天罕見地擠爆了牙膏。

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蘋果召開秋季新品發佈會,正式發佈了iPhone 17系列、Apple Watch 11、Airpods Pro 3等產品。

整場看下來,筆者最大的感受是,“這還是蘋果發佈會嗎?”

在這代iPhone 17上,你可以看到:

內存顆粒是沒那麼金貴的。電池容量也是可以增加的。動態高刷屏是能夠在基礎款上出現的。iPhone與均熱板也不是天生相剋的。

對於資深蘋果用戶來說,上面任何一條出現在新品上已足夠感到驚喜,而如果同時出現,且定價還與上代產品相同,這難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到底發生了什麼,纔會讓蘋果在產品更新策略上發生如此大的轉彎?

01當iPhone變成水桶機

這一次,蘋果對iPhone的外觀設計做出了較大調整。

全新的產品型號“iPhone Air”(是的,蘋果並沒有在產品型號中加入數字標識)主打輕薄,機身厚度僅爲5.6毫米,重量僅爲165克。

高配版的“iPhone 17 Pro/Pro Max”大改前幾代沿用的影像模組設計,且機身材質改爲一體成型的陽極氧化鋁,搭配瓷晶背板,讓機身整體呈現出更強的層次感。

不過,這個機型主打的“星宇橙”色,究竟算不算好看,只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基礎版iPhone 17的外觀設計沒有明顯調整,但屏幕尺寸從上代的6.1寸增加至6.3寸,且機身重量基本不變,這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說完了主觀的“面子”,再來聊聊客觀的“裏子”。

在這代iPhone 17系列的硬件調整上,最大的變化莫過於對基礎款iPhone 17的性能補齊。

首先,iPhone 17全系標配了最高支持120Hz的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技術;與此同時,iPhone 17的最低存儲規格也拉到了256Gb。

站在2025年,這兩項硬件配置放到任何一個安卓廠商上都不能稱之爲“升級”,但對於蘋果來說,能願意放下身段去補足短板,已經實屬不易。

另外還有一處發佈會上沒有明確標註的信息:蘋果對iPhone 17的電池容量也進行了擴充,相比於上代的“22小時視頻播放時間”,這代iPhone 17搭配功耗更低的A19芯片,視頻播放時長達到了30個小時。

當然,雖然這次庫克在iPhone 17上擠爆了牙膏,但刀法或多或少還是要保留的。

與前代iPhone相比,這次蘋果將機型搭載的處理器進行更細緻的劃分:iPhone 17搭載基礎版的A19芯片,iPhone Air搭載A19 Pro芯片,iPhone 17 Pro /Pro Max搭載A19 Pro(滿血版)芯片,二者的主要差別是前者少了一個GPU核心。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可能是大部分人更願意看到的,所謂豐儉由人,總比在兩個極端中去選擇要好。

綜合來看,這代的iPhone 17可謂做到了“全面無短板”,甚至可以說是一款“性價比”機型,如果你是一名“等等黨”,恭喜你等到了勝利。

相比之下,iPhone 17 Pro/Pro Max的提升幅度則要遜色一些。

主要的升級還是圍繞影像方面,後置三攝全部爲4800萬像素,其中全新的4800萬像素長焦傳感器尺寸提升56%,算是蘋果近年來在長焦鏡頭上的一次大升級。

此外,在這代iPhone 17 Pro上,蘋果還破天荒地搭載了VC(均熱板)器件。

依稀還記得,在去年發佈會上,蘋果的產品經理一本正經地介紹他們的鋁結構導熱設計有多麼優秀,真是能給人氣樂了。

而在iPhone 17 Pro上,隨着部分AI應用需要調用本地算力,估計蘋果也終於意識到不能再忽視散熱問題了。

02iPhone Air,蘋果的新思考

在今天的發佈會之前,業界關於iPhone Air的討論可謂衆說紛紜,但目前看來,蘋果對於這款新機型的定位與外界猜測的並不完全一致。

首先,iPhone Air的確是一款去填補歷代“iPhone Plus”窟窿的產品。

從Plus系列產品出現後,它的定位就一直很矛盾,雖然它給了用戶一個“平價大屏”的選擇,但與基礎版相比,在硬件配置上除了屏幕尺寸完全沒有形成差異,與Pro/Pro Max相比,又感覺處處是短板。

這就導致“Plus”系列機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扮演的“高不成、低不就”的角色,等到了iPhone 16這一代,iPhone 16 Plus在家族出貨佔比不足5%,完全淪爲邊緣產品。

因此,蘋果在這代iPhone 17的產品序列中直接砍掉了Plus產品線,轉而推出了iPhone Air。

不過,經歷Plus機型的慘痛教訓後,在iPhone Air的設計上,也能發現蘋果開發思路的轉變:更傾向將其塑造爲能夠“獨當一面”的產品,而不是圍繞某項特質打造的衍生機型。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iPhone Air在保持着極致輕薄的同時,核心配置上也做出了提升,比如使用A19 Pro芯片,這裏需要補充下,過去的Plus系列機型使用的芯片與基礎版完全相同。

可能是蘋果覺得僅升級SoC芯片還不夠保險,在iPhone Air上蘋果還爲其配備了最新研發的C1X 5G基帶芯片。據悉,這枚芯片相比前代的C1在速度上提升2倍,同時能耗降低了30%。

另外,在iPhone Air上蘋果也徹底拋棄了實體卡槽,全面使用eSIM卡。值得一提的是,國行版本目前也支持eSIM卡,但只支持聯通的特殊號段,移動、電信用戶暫時無緣該功能。

總的來看,iPhone Air雖然在定價上較基礎版上漲2000元(國行起售價7999元),但考慮到其他配置的提升,iPhone Air的競爭力要明顯強於此前的Plus系列。

不過還是要說,全新iPhone Air的市場前景也不能算完全明朗,這個機型存在着兩個明顯的隱患。

其一是極致輕薄的機身,犧牲了部分電池性能,相比於iPhone 17的30小時視頻播放續航,iPhone Air的續航時間爲27個小時。

其二是影像功能的削減,尤其是“雙攝”變爲“單攝”,直接砍掉了一枚超廣角鏡頭,且不支持微距攝影和空間照片功能。

綜上所述,可以總結下蘋果對於iPhone Air的用戶畫像:執着於極致輕薄機身、同時對芯片配置要求高,且對影像性能又沒什麼要求的人。

聽起來好像有點割裂?

至少在中國市場,符合這個用戶畫像的羣體,應該不比當年買Plus機型的人多到哪去。

03健康,依然是蘋果的殺手鐧

除了iPhone 17系列機型外,在今天的發佈會上,蘋果還一口氣發佈了三款智能手錶:Apple Watch Series 11、Apple Watch SE 3 和 Apple Watch Ultra 3。

其中,Apple Watch Ultra 3成爲蘋果首個具備衛星鏈接功能的手錶,而平價的Apple Watch Series 11則進一步強化了健康檢測功能。

在這款智能手錶上,首次搭載了高血壓提醒功能。雖然該功能無法提供具體的收縮壓和舒張壓數值,但當檢測到用戶血壓異常升高時,手錶會及時發出警報,提醒用戶關注健康狀況。

此外,Apple Watch Series 11 還推出了全新的睡眠評分體系。該體系通過對睡眠時間、就寢時間一致性、醒來頻率以及各個睡眠階段所花費時間等多個指標進行分類和評分,全面評估用戶的睡眠質量。

在健康應用方面,蘋果依然保持着一騎絕塵的優勢,他們甚至將健康檢測植入到了耳機之中。

全新的AirPod Pro 3現在已支持心率檢測功能,用戶戴着AirPods Pro 3鍛鍊時,也能測心率。

該怎麼評價這個功能呢?可能是聊勝於無吧。

AirPods Pro 3真正令人關注的更新是“實時翻譯”功能。它可以自動翻譯對佩戴者說的話,然後實時顯示在iPhone上;若雙方都佩戴AirPods,他們就能實時交談,並在各自的耳機中聽到翻譯。

不過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項功能大概率是通過Apple Intelligence實現的,鑑於國內版本還沒有上線,AirPods Pro 3上的實時翻譯功能還不確定能否正常使用。

那麼Apple Intelligence究竟何時能登陸國內呢?

04蘋果AI,直接擺爛?

本週,彭博社記者Mark Gurman刊文稱,“蘋果將於今年年底在中國發布Apple Intelligence”。

如果這篇文章報道屬實,那麼在今天的發佈會上,蘋果大概率會露出下國內合作方,如傳聞中的阿里和百度。

但實際情況卻是,關於Apple Intelligence,蘋果只用零星數語帶過,中國版Apple Intelligence更是提都沒提。

可以預見的是,今年的Apple Intelligence大概率依然無緣中國區。雖然有人將其歸咎於國內嚴格的審查制度,但在其他國家市場,Apple Intelligence進展同樣嚴重不及預期。

比如在去年發佈iPhone 16系列時,蘋果曾發出過一支由貝拉·拉姆齊主演的“更加智能的Siri”宣傳片,而在今年4月,美國國家廣告部門(NAD)經審查後,認定該片存在虛假宣傳,後蘋果下架了這支宣傳片,並表示相關功能將在6月份的蘋果開發者大會上發佈。

而直到今日,也沒有人見過蘋果的“增強版Siri”到底是什麼樣子。

或許這很好解釋了,爲什麼在這代iPhone 17系列上,蘋果不再擠牙膏,轉而全力出擊,因爲AI功能完全無法兌現,這家公司必須得“做點什麼”去穩住用戶。

尤其在國內市場,蘋果面臨的挑戰要更加嚴峻。

從數據上來看,去年4季度蘋果出貨量下降18.2%,國內市場份額從20.2%萎縮到17.1%。至今年二季度,蘋果在“618”大促期間祭出了近年最大降價幅度,但出貨量仍然下降1.3%,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至13.9%。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國內iPhone用戶面臨的不僅是Apple Intelligence的缺位,還有部分參數的縮水。

比如在最新發布的iPhone 17 Pro/Pro Max上,由於國內依然使用nano-SIM卡(其他地區版本使用eSIM卡),實體卡槽擠佔了電池的空間,因此不得不使用容量稍小的特供版電池。

發佈會上,蘋果方表示iPhone 17 Pro Max的視頻播放時間爲39個小時,而國行版展示頁面上標註的是37個小時。

對於國內用戶來說,Apple Intelligence的上線時間一拖再拖,蘋果甚至都無法給出時間表,同時部分機型還存在縮水。

儘管iPhone 17已經算是蘋果過去幾年最有誠意的一次產品更新,其成效恐怕還是要打上一個折扣。

來源:快科技-手機頻道

點擊此處查看原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