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书,《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我与地坛》一类的传统文学作品
但这些天以来,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不是前面所提及的任意一本(这里并不意味着,前者不如后者,只是这本书的表现形式让笔者感到意外)而是一部太不像小说的网文(无贬义)
《战略级天使》
这算是一本不温不火的小说,由于平台关系,至今也无法在🍅和起⚡上搜索到,偶然一次在b站up主推荐,以及群友的分享下,才开始阅读这本书
文中最吸引我的不是他多线且诡计叙事方法,而是作品映射出的作者本人对于世界,哲学,以及宗教的思考
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并找到了作者本人的账号,花了近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看完了他名为《内容创作的前世今生》的视频
对于其中所表达的内容感到惊讶,就像是你忽然发现自己内心所想的东西,在世界上有另一个人替你表达出来
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对于传统文学的演化,以及对于历史的发展与思考,都感到一种明明陌生,却无比熟悉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我们都爱读哲学的缘故,我总能在他的书中找到许多哲学思想的痕迹
当然我也曾幻想过自己也能以此为中心写一本小说(目前我还没有这个能力)
但他做到了,像是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我为此感到无比高兴
好像幸福的人注定无法做出传奇的作品一样,看到他动态里关于抑郁症躯体化的描述也不免有些担心
尽管这是一种在许多人都不必要的自作多情(希望第三部能完美收官)
回到哲学与小说这个话题
我一直觉得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要有一种或者许多种哲学思想作为支撑,它像构建人体的所必需的大脑,是一切延伸而出的想象和思考的来源
例如《红楼梦》《金瓶梅》(实际上金瓶梅的哲学思辨水平很高)
之类经典文学著作,它的空间一定不局限于故事本身,而是向外延伸出许多不同的思考
人与宿命,得到与失去,对于美的追求
是经典文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这恰恰也是哲学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许多哲学家对此都具有不同的解释,有些人认为人生是选择的集合,有些人则认为,人生是一场痛苦的旅程
总是各执其词争论不休,但到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是否还会争论这些问题,许多哲学思考似乎都已经逐渐陷入停滞,更多的只是在鹦鹉学舌,不断复述着上个世纪的理论
这与文学又有什么关系?
哲学陷入停滞,文学必将没落
当思考不再成为主流,娱乐占据一切,暴力与极端在人们心中汇聚,最终只形成一场无言沉默的心灵风暴
人人都将模糊自己存在的意义,成为一个工具,一颗螺丝,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当人不再被当作人来对待,矛盾与冲突就不可避免
或许我们会经历一次属于自己的文艺复兴,也或许会迷失在意识与道路的争论里
总之哲学是文学的精神内核,毫无哲学思考的文学作品如同一个没有大脑的人类,失去了与读者沟通的能力
也就没有意义可言
![]()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