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在上一次的文章裏,大家已經學到了掃雷的“最強公式”。現在,你一定手癢難耐,渴望着在掃雷的世界裏更進一步!
掃雷運動發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玩家在這款規則簡單、變化莫測的遊戲中投入過無數心血。爲了研究透徹這款遊戲,玩家們創造出了大量專業術語。今天我們將一一學習瞭解:
NF
由於掃雷的遊戲機制是“點開所有非雷格時遊戲勝利”,也就是說,玩家其實沒有必要利用右鍵標雷。因此出現了完全捨棄右鍵和雙鍵的掃雷流派,稱爲NF(No Flag),也就是不標雷不插旗的玩法
插旗的正常玩法也就是FL(Flag)
3BV
3BV(Bechtel’s Board Benchmark Value),直譯爲“貝克特爾局面基準值”,是衡量一盤掃雷理論操作複雜度的指標
它代表:完成這一盤至少需要多少次點擊(單擊或雙擊)
舉個例子:
在一個8×8 棋盤上,如果只有1 顆雷,只需要點開一個格子就能通關 → 3BV = 1
如果同樣大小的棋盤放置2 顆雷,可能需要3 次點擊(不插旗)才能完成 → 3BV = 3,難度自然比 3BV = 1 的盤面更高
但在某些情況下,即便有 2 顆雷,也可能只需1 次點擊就能全盤展開 → 這種局面的難度和 1 顆雷時完全一致
該局面最少需要3次點擊通關,所以3BV=3
該局面只需要1次點擊即可通關,所以3BV=1
這個局面雖然有兩顆雷,但3BV=1,所以和1顆雷的情況沒啥區別
在掃雷的默認設置裏,我們常見的三大等級是:
初級:9×9,10 雷
中級:16×16,40 雷
高級:30×16,99 雷
它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 雷格比(雷的數量 / 總格數)。然而,即使在同一等級中,不同盤面的難度差距也非常明顯:有的局面輕鬆順利;有的局面卻異常複雜,讓人步步爲營
爲了更公平地衡量局面難度,3BV 成了一個新的客觀參考指標。以高級盤(30×16,99 雷)爲例:3BV 通常在 150 – 220 之間,假設你的操作速度是 1 秒完成 1 個 3BV,那麼不同盤面的難度差距可能高達70 秒。也就是說,有時候不是你“狀態不好”,而是這盤的 3BV 本身偏高
但 3BV 並非萬能!雖然 3BV 能很好地反映操作複雜度,但它並不能完全代表“難度”:
高 3BV:意味着需要更多操作,但邏輯可能相對直觀
低 3BV:操作量少,但常常需要更多推理,甚至出現 必猜局面
而在競速掃雷的領域,推理已經是遊戲內容中最簡單的部分,所以玩家的研究內容就變成了“如何用最少的點擊次數掃出更多的雷”,因此掃雷大量的屬於都與“點擊次數(CI)”有關
CI、IOE、3BV/s
CI 指一局遊戲中的所有點擊次數,包括左鍵、右鍵、雙鍵,每一次都算作 1 次操作。直觀上看,CI/s(每秒點擊次數)越高,說明玩家的手速越快。但需要注意的是,CI 並不一定和技術水平直接掛鉤:
如果玩家習慣進行多餘操作,就會出現“操作很快,但效率很低”的情況
例如上圖的局面,如果選擇“插旗 + 雙鍵”的方式,可能需要 4 次點擊;而如果直接點開兩個角,只需要 2 次點擊即可完成。前者的CI更高,但效率顯然更低。
爲了更客觀地衡量操作效率,有了參數IOE(Index of Efficiency,效率指標)
它代表 玩家的點擊中有多少是有效操作
IOE 越接近 1,說明多餘操作越少,效率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IOE 是可以超過 1 的 想要 IOE 高於 1,必須依靠“插旗”的玩法。因此,“NF(無旗玩法)一定是最高效率”的觀點其實是錯誤的。關於這一點的細節,會在第 6 篇《標雷策略》中詳細展開
另一個衡量指標是3BV/s
它表示玩家每秒完成多少個有效操作
這裏的 Time - 1 是因爲掃雷軟件會將最終時間向上取整(例如 37.01 秒會被記爲 38 秒),因此要減去 1 秒來校正
IOE 和 3BV/s 分別從兩個角度衡量玩家的表現:
IOE → 關注操作本身的“純度”:點擊中有多少是有效的?
3BV/s → 關注效率的“速度”:你每秒能完成多少有效操作?
二者結合起來,能更全面地反映出一名掃雷玩家的整體水平
想要看到這些指標,並不是所有掃雷軟件都能支持。目前國內玩家公認的掃雷軟件是 Arbiter 0.52.3 在每一局遊戲結束後,你都可以通過側邊欄查看 3BV、CI、IOE、3BV/s 等一系列詳細數據,從而更科學地評估自己的表現
其它術語
熟悉上面這些指標,已經足以讓你通過數據不斷精進自己的掃雷技術,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掃雷術語
死二猜(國外稱50/50) 出現二選一但完全沒有判據只能硬猜的情況
MB(Miss Block) 整個局面都完成,但有一個方塊因忽視而沒有點開的情況
LC(Lose on the last click) 打開最後一個方格時不幸踩雷
RTime(Real Time) 真實遊戲時間,即使踩雷了也會顯示
Est RTime(Estimated Real Time) 預估遊戲時間,一般是遊戲中途使用的指標,算法是根據你當前的3BV除以3BV/s
ZiNi 由Elmar Zimmermann和Christoph Nikolaus探索的算法,所以取了兩人名的前兩個字母;ZiNi是指用左鍵和右鍵完成一局遊戲所需的最小點擊數,如果說3BV是NF玩法下的最少點擊次數,ZiNi就可以認爲是FL玩法下的最少點擊次數 ZiNi有三套不同的算法,其中Human ZiNi算法(簡稱H.ZiNi)最簡單快捷,但得到的往往不是最優ZiNi值
Left 左鍵次數
Right 右鍵次數
Double 雙鍵次數
RQP(Rapport Qualité Prix = Time / (3BV/s) = (Time)^2/3BV) 時間與3BV/s之比,時間因素更加敏感,RQP比3BV/s更能說明掃雷速度,值越低表示性能越好(即完成盤面所需的時間相對於盤面複雜度更短)
IOS(Index of Speed = log (Time - 1) / log (3BV) ) 速度指標,爲時間的倒數與3BV的倒數之比,與3BV/s同樣是用來衡量掃雷速度的指標,但比較少用
Path 鼠標移動的距離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