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外》官方三連發文 史詩級迷惑行爲大賞

玩家需要的不是娛樂化消解問題核心,是誠懇解決問題的態度。

近期,《世界之外》三篇大字報似的發文引發玩家熱議。

網友們也紛紛開始了模仿其他廠商的抽象圖。

連日本製作人小高和剛都衝在玩梗第一線。

廠商想盈利無可厚非,不過正如某個玩家評論:第一次見把我想圈你錢寫在明面上的官方。

三條公告換個說法大概是這樣:其一,《世界之外》沒漲價,遊戲的商業化邏輯沒變,只是新增了一個特殊付費池,而且不會頻繁推出;其二,《世界之外》想賺錢。但賺錢不是爲了團隊私利,本質是爲了遊戲好,畢竟有資金才能打磨出更好的體驗;其三,《世界之外》沒變,最後強調團隊核心成員沒換,還是當初那羣真心熱愛這款遊戲的人。歸根結底就一句話:所有決策都是爲了遊戲和玩家。

一個遊戲項目要面對兩種真話:一種是對玩家說的,一種是對老闆說的。前者談的是「愛」,後者講的是「錢」,這次似乎世界之外官方赤裸裸的對玩家說出這些話,直接引發了玩家的憤怒。

偷偷上漲價格是導火索

先梳理一下事情的起因。

2025 年 7 月 23 日,《世界之外》迎來一次更新,在玩家毫無防備之時,新限定卡池 “召喚之王” 悄然上線。原本,遊戲中常規卡池的抽卡價格爲 300 時之華一抽,這個價格已被玩家熟知並接受。但誰也沒想到,新卡池 “召喚之王” 的抽卡單價卻突然飆升至 400 時之華一抽,漲幅高達 33%。

關鍵在於,此次漲價事前毫無徵兆。遊戲更新公告中,官方隻字未提抽卡價格的變動,也未通過遊戲內郵件、官方社羣等常規渠道向玩家透露這一重要信息。當玩家們更新遊戲,滿懷期待地登錄遊戲抽取新卡池時,才驚覺抽卡價格已大幅上漲。一時間,玩家們紛紛在遊戲評論區、官方社交媒體賬號下留言,表達自己的震驚與憤怒,“這是在搞突然襲擊嗎?完全不尊重玩家”“不聲不響就漲價,當我們是提款機嗎” 等類似的評論鋪天蓋地。

隨着玩家憤怒情緒的蔓延,大量玩家開始向黑貓投訴等平臺發起投訴,指控《世界之外》違反價格法第14 條,認爲其行爲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玩家們指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 8 條,商家有義務公示價格變動,確保消費者能按真實價格預期消費;《消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2024.7 生效)也明確規定,價格機制變更需提前 30 日顯著告知消費者。而《世界之外》此次新卡池價格調整,顯然未遵循這些法規要求。

在玩家怒火持續高漲的壓力下,《世界之外》官方於23 日晚作出回應。官方在公告中承認,在 “召喚之王” 卡池價格調整過程中,沒有提前通知玩家,給大家帶來極大困擾和不良體驗,對此深表歉意。然而,這份道歉聲明並未完全平息玩家的憤怒。官方僅對漲價後的卡池規則做了說明,卻未提及是否將價格改回原價,這讓玩家們感覺官方是 “我錯了,但我不改”,從而更加不買賬。

直至後續,在輿論的持續發酵以及玩家不斷抗議下,官方纔進一步採取行動,將卡池價格回調至300 時之華 / 抽,併爲全服玩家發放 10 張 “時之華召喚券” 作爲補償。同時承諾,未來遊戲內任何付費內容的價格調整,都會提前 30 天通過遊戲內公告、官方社交媒體賬號等多渠道向玩家公示,充分保障玩家的知情權。

之後便是引發熱議的世界之外官方夜裏三條公告,反而像是官方表達一種委屈。

很多人覺得廠商做遊戲最終都只爲賺錢,其實不全是這樣。現在不少內容型遊戲的團隊,是真心熱愛自己的作品,像養孩子一樣呵護。和一些團隊交流時,他們確實想做一款自己喜歡的遊戲,再用這份真誠找到有共鳴的玩家。《世界之外》特意用一篇公告說沒換主創,也是爲了強調這份熱愛的初衷還在。這類真話走心,能維繫體面,可也容易顯得有些空泛。

在內容型項目裏,錢和愛不是因果關係,也不是體面的包裝,而是需要同時兼顧的事。既要讓老闆對成績滿意,也要讓玩家爲品質開心。可要是平衡沒做好,兩邊都不買賬。

《世界之外》就忍不住把對老闆說的真話擺了出來,還直接寫在標題裏:“我們要賺錢”。大概是覺得談虛的感情沒用了,乾脆把實話都說了 —— 遊戲只有賺錢,才能提升品質、保持競爭力,最終給玩家更好的體驗。事實上,團隊確實投入了高成本做內容,自然需要更高的收入回報,來向老闆證明投入的合理性。這些都是真話,沒什麼問題。

可在玩家看來,你的所有“愛” 都成了算計,每一步都是在琢磨他們口袋裏的錢,所謂 “爲我好”“爲遊戲好”,不都是爲了賺錢嗎?

很難說這三條公告有多高明,反倒有點病急亂投醫的笨拙。已經有玩家半開玩笑說,玩這遊戲都有點丟臉,像留下了“賽博案底”。畢竟那另一半關於 “錢” 的真話,離玩家實在太遠,怎麼琢磨都覺得彆扭。

連鎖公關事件正在消解玩家信任

最近有關世界之外官方的熱搜新聞似乎不少。

前段時間7月11日bw正在火熱進行,當日中午,《世界之外》官方微博突然發佈一則消息,稱因公安管理要求,《世界之外》BW 展臺 7 月 11 日的所有場次現已停止排隊。此消息一出,便在玩家羣體中引發熱議。隨後官方詳細解釋,在此次 BW 展會中,主辦方將《世界之外》周圍的排隊區域劃分給了《戀與深空》,但卻未提前告知《世界之外》方面。直到 7 月 8 日搭建時,《世界之外》BW 負責組才驚覺該區域已被分配給其他展商,由於涉及多項流程且運營方案已向玩家公示,難以再做調整,最終致使排隊區域不足 。

在玩家的持續關注下,7 月 13 日,《世界之外》官方再次發佈公告,對此次 BW 展會的突發狀況進行復盤,並給出補償方案。公告中,官方表達了對玩家的歉意,稱因場地規劃失誤給玩家帶來了糟糕體驗。爲彌補過錯,官方決定爲玩家提供包括限定周邊、遊戲內虛擬道具等在內的補償,同時承諾將吸取此次教訓,未來會更加謹慎地規劃展會相關事宜 。

從幾次事件的連鎖反應來看,玩家對《世界之外》的信任似乎已經沒那麼多了,信任的建立需要長期積累,但一次輕率的決策、一次敷衍的公關就可能讓多年積累化爲烏有,微博熱搜上#世界之外史詩級公關#被無數玩家拿來調侃

對於內容型遊戲而言,長線運營的本質是信任複利,玩家因信任而留存,因留存而願意爲情感價值付費,《世界之外》的教訓在於:每一次決策都應思考是否會消耗玩家信任,而非僅關注短期的營收或輿情平息。

後續

7月29號晚上11 點,世界之外又發了個公告,一條條正經回應了具體問題。或許是打算用真誠加正經,一點點化解輿情。

但很多玩家依舊覺得沒有正面解決問題核心。

接下來最大的問題是:項目組的辯解努力,到底能不能回應玩家的期待?這最終還是要看《世界之外》的玩家買不買單了。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