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索尼互动娱乐(SIE)全球工作室总裁吉田修平近日接受采访时指出,当前3A游戏开发成本已陷入“失控”状态,PS5世代3A游戏开发成本普遍超过2亿美元(如《漫威蜘蛛侠2》达3亿美元,《最后的生还者2》为2.2亿美元),较PS4时代翻倍。
![]()
![]()
PS1时代游戏销量超100万份即算成功,如今需售出1000万份才能回本,导致发行商对新项目审批极度谨慎,严重限制创新实验。吉田修平分析,成本膨胀源于玩家与行业的双重驱动,玩家对“更真实画面、更深角色塑造、更长游戏时长”的追求,迫使厂商集中资源投入高规格项目(如《战神》《地平线》),挤压中小型创意作品(如《啪嗒砰》《重力异想世界》)的生存空间。为匹配主机性能升级,同一IP从PS4到PS5的开发成本翻倍,但创新性未同步提升,反而加剧同质化风险。高成本导致发行商仅押注“保险IP”,新作立项大幅减少。例如,Embracer集团等企业因盲目扩张后资金链断裂,引发裁员潮。开发者被迫追求画面细节(如毛发物理效果),开发周期拉长至5-10年(如《赛博朋克2077》),进一步推高成本。
此外吉田修平还强调,PS5世代是行业转型的关键节点,并提出解决方案,发行商需平衡“3A大作”与中小型创意项目,分散风险并保障市场多样性。利用AI工具(如AIGC)优化开发流程,降低人力与外包依赖。借鉴Xbox Game Pass模式,通过会员服务降低玩家单作消费门槛,扩大用户基数。资深开发者Mark Darrah同样指出,玩家对画质的“死亡崇拜”加剧开发负担,需重新审视玩法与技术的优先级。而微软Xbox负责人亦承认,当前3A游戏开发周期普遍需4-6年,成本管控已成生存关键。
![]()
![]()
吉田修平的警示揭示了游戏产业的结构性危机:当“烧钱”成为常态,行业或将陷入“创新萎缩-依赖IP-成本再攀升”的恶性循环。唯有打破对单一巨制的迷信,重构健康生态,才能避免创意枯竭与市场崩盘。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