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接口的PCIe 5.0 SSD从2023年正式上市发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时间,目前可选品牌和型号明显增多,读写性能从早期的最高10GB/s和9.5GB/s也提升到现在的14.7 GB/s和13.5GB/s,最高容量从当初的2TB提升到了现在的8TB,以前购买2TB版的价格可以购买到当前4TB版,最重要一点就是自身发热量大的问题也通过固件升级或是散热装甲升级而得到了明显改善。
目前在售的m.2 PCIe 5.0 SSD存储颗粒基本都是TLC,这点要比需要留意QLC和TLC存储颗粒的PCIe 4.0 SSD省心不少,当然我们实际购买前还是有必要再次确认m.2 PCIe 5.0 SSD所用颗粒。
主控的部分,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品牌PCIe5.0 SSD常见搭载的就是联芸、慧荣、群联这几个品牌主控,型号基本就是慧荣SM2508、联芸MAP1806A和群联PS5026-E26,三星PCIe5.0 SSD用的是自家主控Presto S4LY027。
外置缓存主要出现在旗舰级的产品上,4TB版本对应的缓存大小就是4GB,一般来说旗舰SSD往往都会自带散热马甲,毕竟发热量会更大,价格往往比同类型同规格不带外置缓存的SSD贵上很多。主流无独立缓存版m.2 NVMe SSD采用的是HMB机制+SLC智能缓存设计,往往是通过HMB机制来占用部分内存进行FTL映射,搭配SLC Cache智能模拟缓存技术来提升SSD读写性能,无缓存设计也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发热量也就相对会小很多,这也是无缓存版m.2 NVMe SSD不带马甲、价格更便宜的原因。
如果你要选购顺序读取速度在14000MB/s及以上的PCle5.0 SSD,除了主板需要标配PCle 5.0 M.2插槽外,还需要留意板U规格,避免出现读写性能不达标(性能浪费)的问题。英特尔平台推荐是搭配intel 14代带K系列处理器和Z790高端主板安装使用,AMD平台的话推荐搭配AMD锐龙9000系列处理器和X870高端主板使用。
为了让各位有个更直观的印象,我这里用4TB版PCIe 5.0 SSD宏碁掠夺者GM9搭配几个不同的平台进行对比测试,看看实际的测试结果差异有多大。宏碁掠夺者GM9标称的读取速度145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1000MB/S。宏碁掠夺者GM9没有独立外置缓存设计,而是采用了HMB机制+SLC智能缓存技术,主控用的就是联芸MAXIO MAP1806A。
英特尔酷睿i7-14700KF+iGame Z790 Vulcan平台下,宏碁掠夺者GM9搭配CrystalDiskMark在8GB参数下的顺序读写速度分别是14312.9 MB/S和11903.76 MB/S。
英特尔酷睿Ultra7 265KF+iGame Z890 Flow平台下,宏碁掠夺者GM9顺序读写速度是12320.93 MB/S和11535.97 MB/S,顺序写入速度达标,但顺序读取速度要比标称的14500 MB/S低上不少。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英特尔酷睿Ultra 200S系列的平台特性,使得所有满血PCIe 5.0 SSD在该平台上都会被限制到12000 MB/S出头的顺序读取速度,是平台缺陷导致满血PCIe 5.0 SSD不能正常发挥全部性能,并非是满血PCIe 5.0 SSD自身问题。
AMD锐龙7 9700X+蓝宝石NiTRO+氮动B850A WIFI主板平台下,宏碁掠夺者GM9顺序读写性能分别为14634.82 MB/s和11528.53 MB/s,均高于官方数据,不过RND4KQ32T1和RND4KQ1T1要比上面intel平台的测试结果低一些。
所以说,同一款固态硬盘的测试结果跟CPU和主板有直接关系,也跟测试软件版本有关系。AMD平台和intel平台架构不同,会在部分项目下的测试结果存在差异,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下面我就来盘点目前市面发售的多款m.2接口的4TB PCIe 5.0 SSD。
宏碁
宏碁掠夺者(PREDATOR)有 GM9000神舆系列和GM9系列,官方管理软件是Acronis,搭载的是铜箔+石墨烯复合材料,无金属散热马甲设计。
GM9000神舆系列是自带独立缓存的高端旗舰,主控为慧荣SM2508 PCIe 5.0主控,缓存颗粒是来自BIWIN自封的4GB LPDDR4 DRAM颗粒,存储颗粒同样是BIWIN自封的TLC NAND产品。顺序读速高达140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3000MB/s,最大写入量为3200TBW。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为2000K,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为1600K。
GM9系列采用无缓存设计,主控为联芸MAP1806,存储颗粒同样是BIWIN自封的TLC NAND产品。顺序读速高达145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1000MB/s,最大写入量为2400TBW。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为2000K,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为1500K。
三星
三星(SAMSUNG)PCIe5.0 SSD目前就是9100 PRO,分为普通版和散热片版。顺序读速14800MB/s,顺序写入13400MB/s,随机读取4KB IOPS高达2200K IOPS,随机写入4KB IOPS高达2600K IOPS,闪存类型三星第八代V-NAND TLC,缓存4GB,主控为三星自研芯片Presto S4LY027,标称最大写入量为2400TBW。管理软件为三星魔术师管理软件。
从查询到的资料来看,三星9100 PRO有个明显的缺陷,就是TLC颗粒的直写速度低于致态和掠夺者,只是稍高于自家上代PCIe 4.0产品,一但SLC模拟缓存耗尽后,读写速度就会出现大幅下降的问题。
致钛
致态(ZhiTai)PCIe 5.0 SSD目前就是Ti Pro9000,自带散热器,这款产品还有《黑神话:悟空》联名版,价格比Ti Pro9000略高一些。官方管理软件为致钛天枢大师。
Ti Pro9000主控为慧荣SM2508 PCIe 5.0主控,缓存颗粒是来自BIWIN封装的4GB LPDDR4 DRAM颗粒,存储颗粒是长江存储晶栈Xtacking®4.0TLC颗粒。顺序读速高达140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2500MB/s,最大写入量为3200TBW。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为2000K,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为1800K。
佰维
佰维推出的PCIe5.0 SSD有3款,分别是入门级X570、旗舰款X570 Pro和X570H Pro,官方管理软件是BIWIN INTELLIGENCE。这里面X570和X570 Pro均采用了铜箔石墨烯物理贴设计,通过散热智能温控和电源管理智能调节。X570H PRO则是自带散热马甲,可以看作是X570 Pro的散热升级版。
X570为无缓存设计,主控为联芸MAP1806A,存储颗粒是BIWIN自封的TLC NAND产品(镁光B58R TLC 232层NAND闪存)。顺序读速高达145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1000MB/s,最大写入量为2400TBW。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为2000K,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为1500K。
570 PRO和X570H PRO主控均为慧荣SM2508,存储颗粒是BIWIN自封的3D TLC,缓存为佰维自封的4GB LPDDR4 DRAM。X570 PRO和X570H PRO顺序读速高达140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3000MB/s,最大写入量为3000TBW。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为2000K,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为1600K。
Crucial英睿达
Crucial英睿达有T705 和T700 两款,各自均有普通版和马甲款。
T705主控为群联PS5026-E26 Max,闪存类型为美光232层3D TLC NAND,自带4GB缓存,顺序读速为141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2600MB/s,最大写入量为2400TBW。随机读取4KB IOPS高达1500K,随机写入4KB IOPS 最高可达1800K。
英睿达T700主控为群联PS5026-E26,闪存类型为美光232层3D TLC NAND,自带4GB缓存,顺序读速为124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1800MB/s,最大写入量为2400TBW。随机读取4KB IOPS高达1500K,随机写入4KB IOPS 最高可达1500K。
雷克沙(Lexar)
有ARES PRO战神系列和NM1090 PRO系列,硬盘管理软件为LexarDiskMaster固态硬盘管理帮手。ARES PRO战神系列主控为 联芸MAP 1806A-F2C,闪存类型为江波龙longsys的3D TLC NAND,无缓存设计,顺序读速为140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1000MB/s,最大写入量为3000TBW。随机读取4KB IOPS高达2000K IOPS,随机写入4KB IOPS为1500K IOPS。
雷克沙NM1090 PRO 主控为慧荣SM2508,闪存类型为江波龙longsys的3D TLC NAND,缓存为4GB,采用的是江波龙FORESEE LPDDR4X高速缓存芯片,存储颗粒江波龙的3D TLC原厂颗粒。顺序读速为140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3000MB/s,最大写入量为2800TBW。随机读取4KB IOPS高达2100K,随机写入4KB IOPS为1700K。
这款产品的缺陷是颗粒封装工艺比较落后,跟2TB版本一样采用的是双面四贴设计,无法做到单面设计,封装工艺和技术落后于佰维X570 PRO系列的4TB单面布局设计。
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
西数目前的PCIe5.0 SSD只有SN8100,分为普通版和散热片版。主控为闪迪定制版SM2508,存储颗粒为218层的闪迪BiCS8 3D TLC NAND。顺序读速高达149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4000MB/s,最大写入量为2400TBW。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和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的部分,别的品牌都是标个2000K、1600K,SN8100它直接来了个2.3M和2.4M,按照我的理解,M应该代表的是百万吧,那么数据应该是2300000和2400000,按照主流显示规格应该是2300K和2400K,为什么不能换成主流显示的规格来方便用户进行对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营店的标价为4999,但是官方旗舰店的价格是3333.34,不知为什么差异这么大。
海康威视(HIKVISION)
目前海康威视PCIe 5.0产品 就是C5000系列,这个型号有标准版和风冷散热马甲版两种,价格相差一百元左右,其中标准版搭配碳复合铜箔散热贴。C5000系列采用无缓存设计,闪存为长江存储3D TLC,主控是联芸科技MAP1806,顺序读速为14800MB/s,顺序写入为13200MB/s,最大写入量为3900TBW,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为2000K,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为1500K。
金士顿(Kingston)
目前是只有FURY Renegade一款,不带散热马甲。这款SSD搭配主控的是慧荣SM2508,存储颗粒是铠侠BiCS 8 TLC颗粒,缓存为4GB美光原厂LPDDR4,顺序读速高达148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14000MB/s,最大写入量为4000TBW。最大随机4K读取速度(IOPS)为2200K,最大随机4K写入速度(IOPS)为2200K。官方管理软件为Kingston SSD Manager (KSM)。
下面我来简单对上面几款4TB 版PCIe 5.0 SSD做个点评。
一是无缓存设计的PCIe 5.0 SSD有三款,分别是宏碁掠夺者GM9、佰维X570和海康威视C5000。最便宜的4TB 版PCIe 5.0 SSD是宏碁掠夺者GM9和佰维X570,性能相同,追求容量又在意价格的话,可以直接在宏碁掠夺者GM9和佰维X570之间二选一。
二是除了三星采用的是自家主控,其他多个品牌主控主要以群联PS5026-
E26、联芸MAP1806和慧荣SM2508为主,包含西部数据定制版SM2508。
三是目前PCIe 5.0 SSD的最高顺序读写速度已经分别达到了14900MB/s和14000MB/s,顺序读取速度已经比定义为满血版PCIe 5.0 SSD的14500MB/s还要高一些,适合追求极致性能体验的用户。
四是一些品牌型号的PCIe 5.0 SSD会推出普通版和散热马甲两种型号,如果价格相差百元以上,我个人建议你直接购买第三方SSD散热马甲,一是价格便宜,二是后续还能搭配其他品牌的PCIe 5.0 SSD安装使用,优先选择带风扇版本。
对于最大写入量的部分,直观上来看TBW是跟SSD所采用的闪存颗粒类型(NAND类型)有直接关系,采用不同颗粒的4TB PCIe 5.0 SSD,有的产品标注是2400TBW,有些则是高达4000TBW,问题是我们普通用户不可能为了测试这个TBW是否虚标而进行测试,所以目前我是将TBW作为选购参考依据而不是决定性依据,与其看标注的TBW数据还不入深入了解所用存储颗粒。
以上就是我对市面上几款不同品牌m.2接口PCIe5.0 SSD的盘点,有升级PCIe5.0 SSD需求的朋友可以结合自己设备的实际硬件情况以及预算来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