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體大劉,中國科幻作家還有哪些?

過去的一週,我給大家盤點了法國、俄國、英國、美國、日本、德國和拉美文學史,順着之前評論區盒友的要求,今天再來開啓全新的科幻史專欄!在整個中國的科幻史上,劉慈欣的《三體》無疑是巔峯之作,郭帆改編的流浪地球系列電影,也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里程碑之作,今天這篇文章就帶大家回顧過去50年中國科幻史的發展歷程(提前聲明:本文會提到大量的中國科幻作家,但是真正屬於世界級科幻作家的有且僅有劉慈欣一位)。

01 中國科幻萌芽

科幻文學屬於舶來品,中國科幻的可追溯至20世紀初的“西學東漸”,梁啓超在1902年創作《新中國未來記》,首次以未來視角想象中國的現代化圖景,這本小說也被視作中國科幻的雛形。

《新中國未來記》

《新中國未來記》裏,梁啓超暢想若干年後,中國繁榮昌盛,世界各國領袖齊聚中國,召開和平會議,而上海舉辦了大博覽會,盛況空前,“各國專門名家,大博士來集者,不下數千人。各國大學學生來集者,不下數萬人。處處有演說壇,日日開講論會,竟把偌大一個上海,連江北,連吳淞口,連崇明縣,都變作博覽會場了。”這樣的場景在百年後也變成了現實。

1902年同年,魯Xun先生翻譯了科幻大師凡爾納的《月界旅行》,提出科幻應“導中國人羣以前行”,將科學精神與救國理想結合,李提摩太、徐念慈隨後也翻譯《回頭看記略》《黑行星》等西方科幻作品推動科學啓蒙,1932年,老舍還創作了《貓城記》借火星貓城寓言反思國民性。

《月界旅行》

02 第一部科幻小說

中國第一部本土創作的原創科幻小說是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說》,講述了來自中國的主人公利用氣球環遊世界的故事,兼具科學幻想與民族救亡意識,之後包天笑、徐念慈等創作《新法螺先生譚》等作品,也以寓言形式探討科技與社會的矛盾,這一時期屬於中國科幻的早期萌芽狀態。

《月球殖民地小說》

由於當時國人很難接受科幻文學這樣新穎的幻想文學,所以早期科幻文學呈現出很強的功利主義,魯Xun先生早年在《月界旅行・辯言》中透露,他個人非常欣賞西方科學技術,希望向國人廣泛傳播這些技術。

但是由於科學讀物文本很多內容與中國傳統認知相悖,所以藉助科幻小說這種載體,以糖衣炮彈的方式將先進的西方科學技術傳達給國民,於是 “普及科學知識” 成爲中國科幻小說存在的中心價值。

03 科幻與僞科學之辯

之後的幾十年裏,中國引入翻譯大量蘇L科幻小說,一直到80年代,中國科幻一直處於於 “功利主義” 時代,科幻文學中的 “科普功能” 被放大,與此同時,很多不符合科普性質的科幻小說作家也受到批判。

直到1979年,童恩正發表《我對科幻文藝的看法》,直接批判科普至上”論,主張科幻應關注社會現實與人性,引發創作理念的革新,不過到了80年代中後期,科幻因“僞科學”爭議陷入低谷——

童恩正

一些家長認爲孩子讀科幻文學不健康,因爲讀科幻對考試分數沒有幫助,於是到了1984年,中國科幻文學被貼上“精神污染”的標籤,受到嚴厲懲處,幾乎所有的科幻作者均遭到指控,大量科幻文學作品不再被允許發表。科幻禁令出爐後,主流科幻作家中,鄭文光聽到消息後中風偏癱一病不起,葉永烈、童恩正、劉興詩、肖建亨等受到不實污衊和指控。

04 中國科幻文學之父

鄭文光被譽爲“中國科幻文學之父”,1929年生於越南,194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天文系,1954年發表新中國首篇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主要作品有《火星建設者》《猴王烏呼魯》,中篇《飛向人馬座》《命運夜總會》,長篇《神翼》《戰神的後裔》等。

另外鄭文光本身也是天文學大佬,著有學術著作《康德星雲說的哲學意義》《中國古天文學源流》,曾任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研究員。1980年,鄭文光成爲首位加入世界科幻協會(WSF)的中國作家,1998年獲得中國科幻終身成就獎。

《鄭文光科學幻想小說選》

《飛向人馬座》

05 首部科幻電影《珊瑚島上的死光》

童恩正是中國科幻文學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他的小說《珊瑚島上的死光》是中國首部科幻電影的原著小說,故事主要以科學家的家國情懷與科技倫理衝突爲核心,通過激光武器、高效原子電池等科技想象,構建冷戰背景下的科幻懸疑故事,小說獲得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童恩正本人也是學術大佬,爲四川大學考古學教授,結合考古背景,童恩正開創“考古小說”類型,將田野經驗融入虛構敘事,比如《古峽迷霧》以三峽巴人遺址發掘爲背景,《雪山魔笛》則源於西藏卡若遺址的發掘經歷,如果有遊戲廠商感興趣深入挖掘,完全可以將這些專業性極強的科幻小說改編成古墓麗影那種遊戲。

《珊瑚島上的死光》

《古峽迷霧 童恩正文集》

06 葉永烈《小靈通漫遊未來》

葉永烈是中國科幻與科普文學領域裏程碑式的人物,1961年完成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1978年正式出版,以兒童記者“小靈通”的視角描繪了21世紀未來市的全景,比如飄行汽車、人工太陽、器官再生這些科技預言,小說初版發行160萬冊,衍生版本累計銷量超400萬冊,成爲中國科幻現象級作品。

07 《十萬個爲什麼》

《十萬個爲什麼》的創作靈感源自蘇L科普作家米·伊林,他採用“屋內遊記”的寫法,以廚房、爐竈等日常場景爲起點,通過兒童視角提出“人爲什麼要洗澡”“火柴如何點燃”等看似簡單卻蘊含科學原理的問題,1961年,葉永烈在20歲還是北大學生時就開始參與第一版《十萬個爲什麼》的寫作,截至2025年,《十萬個爲什麼》全球累計銷量超1億冊,被譯作50餘種語言。

08 科幻世界時代

作爲90後科幻愛好者,《科幻世界》雜誌就是我的科幻啓蒙刊物,《科幻世界》最早創刊於1979年,當時科幻因“僞科學”爭議陷入低谷,而科幻文學始終堅守陣地,培養新生代作家,王晉康、星河等科幻作家在90年代相繼崛起,劉慈欣早年同樣也是通過《科幻世界》開始被廣大科幻愛好者熟知。

09 銀河獎

1985年,中國科幻的最高獎項銀河獎正式設立(後又有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引力獎、晨星獎、水滴獎等多箇中國科幻獎),但是回到80年代和80年代,銀河獎獲獎作品就是中國科幻創作的最高水平。

第一屆銀河獎由《科學文藝》(《科幻世界》前身)《智慧樹》兩家科普刊物聯合舉辦,智慧樹》停刊後,銀河獎改由《科幻世界》獨家舉辦,銀河獎與遊戲也有緣分,近幾年增設了最佳科幻遊戲獎,2021年由國產神作《戴森球計劃》獲獎。

10 中國科幻四大天王:王晉康

韓松,與劉慈欣、王晉康、何夕一起被稱爲國內科幻作家“四大天王”,但是從成就上來說,其他三人其實是很難和劉慈欣排在同一等級,不過放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按照資歷也確實可以排出四大天王。

先來看王晉康,王晉康1948年出生於河南南陽,1978年考入西安交大成爲石油機械工程師,78級的西交難度極大,82年分配到南陽油田石油機械廠,成爲高級工程師,獲得部級科技進步獎,1993年第五屆銀河獎,王晉康的處女作《亞當迴歸》橫空出世,獲得銀河獎的特等獎。

之後連續兩年《天火》和《生命之歌》再包攬94年和95年的銀河獎特等獎,王晉康成爲首位連續三年拿下中國科幻最高獎的作者,之後三年,王晉康又憑藉《西奈噩夢》、《七重外殼》和《豹》拿到兩個一等獎和一個特等獎,直到1999年王晉康的獲獎勢頭才停下來,因爲這年有一位超級新人進入科幻文壇。

《類人》《十字》《蟻生》《逃出母宇宙》三部曲

《亞當迴歸》《七重外殼》《水星播種》(2024年雨果獎最佳長中篇小說提名)

《生命之歌》《豹》《替天行道》《宇宙晶卵》

11 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何夕

王晉康可以說是劉慈欣崛起前最強的科幻大佬,拿下15次銀河獎,其中有過六連冠的紀錄,接下來介紹的這位也是名列四大天王之一的何夕,區別於王晉康探索生物技術倫理,何夕更關注個體情感,敘事格局比較小。

2000年,何夕的《愛別離》拿下銀河獎一等獎,敗給劉慈欣的《流浪地球》,2002年,何夕的《六道衆生》與劉慈欣的《中國太陽》一起獲獎,2003年,何夕的《傷心者》和劉慈欣的《地球大炮》一起獲獎,2000-2010年間,何夕九次獲得銀河獎。

《傷心者》《六道衆生》《平行》

《愛別離》《異域》《十億年後的來客》

《天年》《人生不相見》《達爾文陷阱》

12 中國科幻四大天王:韓松

韓松的創作以反烏托邦與荒誕敘事見長,代表作《醫院》三部曲,通過醫療系統異化隱喻權力規訓,被日本學者稱爲“技術時代的《聊齋志異》”,韓松的科幻作品也受到文學評論界的關注,比如《人民文學》曾刊發王晉康《宇宙晶卵》。

《天道》《想象力宣言》《老年時代》

《紅色海洋》《軌道三部曲》《醫院》

《宇宙墓碑》《沒有答案的航程》《再生磚》(2024年入圍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

13 劉慈欣

其他中國科幻作家需要加上各種頭銜名號,而劉慈欣則完全不用,關於大劉的詳細創作歷程可以參考往期這篇文章 童年回憶——《科幻世界》劉慈欣的科幻之路

《中國2185》《魔鬼積木》《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

《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白堊紀往事》

《鯨歌》《微觀盡頭》《坍縮》《帶上她的眼睛》

《地火》《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微紀元》

《纖維》《命運》《全頻帶阻塞干擾》

《天使時代》《信使》《混沌蝴蝶》

《朝聞道》《中國太陽》《吞食者》

《夢之海》《圓》《西洋》《詩云》

《光榮與夢想》《地球大炮》《思想者》

《圓圓的肥皂泡》《鏡子》《贍養上帝》

《贍養人類》《山》《2018年4月1日》

《太原之戀》《人生》《月夜》

《時間移民》《海水高山》《波斯灣飛馬》

《黃金原野》《不能共存的節日》《燒火工》

14 科幻世界主編:老姚

老姚在1986年創辦科幻迷雜誌《星雲》,1998年開始擔任科幻世界編輯,歷任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編輯,分管《科幻世界》編輯部及圖書出版,老姚最傑出的貢獻就是在《科幻世界》連載劉慈欣的《三體》,並推動三體在全球出版,一度被譽爲《三體》伯樂、中國的坎貝爾。

《科幻世界》《中國科幻基石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

15 跨界科幻教授:吳巖

吳巖是衆多科幻作家中的一個“異類”,吳巖老師主要做科幻文學理論方面的工作,他再1991年於北京師範大學首創科幻文學課程,2003年聯合設立國內首個科幻文學碩士方向,2015年成爲國內唯一的科幻文學博士生導師,現任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科學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

《科幻文學論綱》《中國科幻文學沉思錄》

16 驚奇檔案主筆:柳文揚

柳文揚是北京人,畢業於北京工業大學,90年代初在《科幻世界》發表處女作《戴茜救我》,之後成爲科幻世界的核心作者之一,七次斬獲中國科幻銀河獎,代表作包括《外祖父悖論》《毒蛇》《一線天》《一日囚》等,2000-2003年擔任《驚奇檔案》主筆。

《戴茜救我》《外祖父悖論》《解咒人》

《毒蛇》《斷章:漫遊殺手》

《我知道你明天干了什麼》》《神奇螞蟻》

《廢樓十三層》《一線天》《一日囚》

17 科幻作家:江波

江波是浙江杭州淳安縣人,200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微電子專業,同年表處女作《最後的遊戲》,開啓科幻創作生涯,代表作有《銀河之心》三部曲、《機器之門》系列和《天帆》,尤其以硬科幻著稱,擅用微電子、生物工程等專業知識。

《銀河之心》《機器之門》《天帆》

《溼婆之舞》《宇宙盡頭的書店》

《移魂有術》《賽博桃源記》《星星的孩子》

18 B圈大V:長鋏

接下來這位作家長鋏橫跨了幣圈和科幻兩大領域,長鋏是科幻作家出身,曾連續三年(2006-2008)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代表作《屠龍之技》預言了“計算即權力”的區塊鏈核心理念,2011年創辦中國最早的區塊鏈資訊社區巴比特,長鋏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2011年在知乎建議大學生“用6000元買幣並遺忘五年”,財富自由後,長鋏逐漸放棄寫作,但仍活躍的科幻圈,擔任世界科幻大會顧問。

《崑崙》《674號公路》《扶桑之傷》

《屠龍之技》《若**還活着》

《麥田裏的中國王子》《星際掠食》《昔日玫瑰》

19 新生代科幻作家:夏笳

接下來介紹幾位新生代科幻作家,夏笳本名王瑤,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現爲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2004年以物理學“麥克斯韋妖”爲靈感,發表處女作《關妖精的瓶子》,探討科學、神話與人類認知的邊界,獲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新人獎。夏笳本人跨越的領域相當多,論文《“寂寞的伏兵”與“摺疊的時空”——當代中國科幻中的文化政治》從理論層面剖析中國科幻的文化意義,還翻譯了勒古恩和老雷的部分作品,相當高產。

《關妖精的瓶子》《永夏之夢》《百鬼夜行街》

《殺死一個科幻作家》《晚安憂鬱》《鐵月亮》《靈隱寺僧》

20 賽博朋克:陳楸帆

陳楸帆也是80後新生代科幻作家,代表作賽博朋克題材的《荒潮》,融合科技、人文與東方哲學,多次獲華語科幻星雲獎、銀河獎。

《荒潮》《未來病史》

21 三體X爭議:寶樹

接下來這位也是Buff疊滿了,寶樹本人是北大本碩畢業,曾經推出了三體的續寫之作《三體X》,但是當時寶樹並未獲得授權,屬於同人作品,引發巨大爭議。

《三體X:觀想之宙》《古老的地球之歌》《時間之墟》

《人人都愛查爾斯》《天衆龍衆·金翅鳥》《天中龍衆·伏地龍》

《我們的科幻世界》《成都往事》《中元節》

22 北京摺疊爭議:郝景芳

接下來這位也是科幻圈的爭議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成爲中國首位獲得雨果獎的女作家,這類小說本身是社會寓言型軟科幻,因爲核心矛盾並非是科幻設定,所以在國內科幻圈爭議極大。

23 九州世界:潘海天

潘海天(大角)是九州幻想世界創始人,2001年與江南、今何在等作家同創立“九州”架空世界,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憑藉《克隆之城》《大角,快跑》等作品七年間五次斬獲中國科幻最高獎“銀河獎”。

《克隆之城》《黑暗中歸來》《大角,快跑》

24 首位銀河獎特等獎女作家:趙海虹

趙海虹是中國首位銀河獎特等獎女作家,1997年以短篇《伊俄卡斯達》獲獎,同時也是一名翻譯者,譯介厄休拉·勒古恩、特德·姜等國際科幻大師作品,代表作還有《樺樹的眼睛》《1923年科幻故事》《蛻》,趙海虹本身還是浙江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現爲中國美術學院副教授,主編《世界科幻文學教程》,構建中國科幻批評體系。

《樺樹的眼睛》《時間的彼方》《伊俄卡斯達》《蛻》

25 新生代科幻作家:張冉

張冉曾爲科技記者,深耕科技行業報道,2012年轉型專職科幻創作,代表作《以太》《起風之城》《大飢之年》《永恆復生者》《太陽墜落之時》等。

26 新生代科幻作家:阿缺

阿缺本名李威,湖北荊州人,2011年發表處女作《蒿城舊事》(奇幻題材),2012年憑藉《悄然甦醒》獲首屆全國高校幻想類社團聯合徵文科幻類一等獎,由此轉型科幻創作,代表作機器人系列、《收割童年》、《愛、時光與大怪獸》、《星海旅人》。

27 歷史科幻:錢莉芳

接下來介紹的這位是歷史教師出身,深耕中國古代史研究,後轉型科幻創作,2004年以長篇《天意》獲第15屆中國科幻銀河獎特別獎,開創“歷史科幻”子類型,2010年還有一部續作《天命》。暫時更新到這裏,還有很多科幻世界上的作者,沒有列舉出來,歡迎大家補充!

往期:

童年回憶——《科幻世界》劉慈欣的科幻之路

三體收藏帖——盤點《三體》各國版本!

權力的遊戲——盤點龍家的28條龍!

三體——地球往事,你們是蟲子!

三體電視劇——預告前瞻,無畏來源於無知

流浪地球2——工業 VS 流量,郭帆爲何封神?

流浪地球2——四週年紀念,爲何小破球值得二刷?

飛向太空——科幻宗師萊姆,劉慈欣力薦作家

沙丘——RTS遊戲鼻祖背後的科幻創作背景

沙丘香料戰爭——RTS光榮重返厄拉科斯!

沙丘2觀影前瞻——你需要了解的新人物

沙丘2觀影前瞻——沙丘1講了什麼?

沙丘2劇情講了什麼——甜茶王子大戰皇室!

龍之家族——大尺度劇情來襲,口碑大爆!

龍之家族——權遊前傳血與火,血龍狂舞!

龍之家族——老國王演技封神,獲馬丁誇讚!

龍之家族2——權遊前傳定檔,馬丁老爺子監修!

龍之家族2——第一集,以子償子序幕!

龍之家族2——第二集,血龍狂舞!

龍之家族2——第三集,權游龍蛋亮相!

西部世界——歡迎來到科幻版“荒野大鏢客”

星球大戰——西斯的復仇,絕地武士前傳

雨果獎20——美末2獲得最佳遊戲提名!

雨果獎21——“重生之性轉朱元璋”獲得提名!

雨果獎22——《沙丘》最佳科幻電影!

雨果獎23——劉慈欣親自頒獎,作家海漄獲獎!

雨果獎24——中國科幻大豐收,狂攬九項大獎提名!

#科幻佳作#

#gd科幻雜談#

#科幻佳作#

#gd科幻雜談#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