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间,“赛博朋克”作为出圈的朋克亚文化,在各个文化领域都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但随着其被过度消费,也存在着相当一大批人不分青红皂白就嗯套“赛博朋克”这一title。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走进“朋克”亚文化的本源,好好了解一下这迷人的反叛文化。
(一)什么是朋克?
提起“朋克(Punk)”,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诞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英国的原始摇滚乐:悦耳的主旋律和简单的三和弦,以及看起来毫无营养的歌词。
二战之后,英国经济萧条,失业率高,而彼时的美国正蓬勃发展,逐渐站上资产主义国家的中心。从当时的文化产业也能窥视一二:在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发展下,英国的电影业一落千丈;音乐上英国也是略显低迷,而美国已经开始玩progressive rock(前卫摇滚),动不动就十多分钟加上大段技巧拉满的solo乐段,同时摇滚乐逐渐商业化起来,成为音乐市场里相当有分量的商品。
1975年,一支乐队的签约改变了一切:Sex Pistols(性手枪)被看作是Punk的创造者:他们大胆的作风可以说前无来者,同时他们完全地发泄心里一腔的愤恨,无论对前途、对社会都进行着一种自杀式的控诉。伴随着强劲的吉他和弦和有力的鼓点,肆意展现自己的反叛。这就是Punk的诞生。
God Save The Queen
当然这对于当时的英国的冲击是双向的,年轻人惊喜于有人表达出自己被社会及环境压缩的理想与欲望,对物质的敏感及迷茫混沌的未来规划;而对于那些穿着得体的人们,这种叫喊着性,暴力,药物的音乐简直就是灾难。(如果去词典上搜索“Punk”可以看到其含义为“废物;小阿飞;年轻无知的人”)。
不过,不论如何评价,朋克音乐都以其简单洗脑的编排,短小干练的体量,朗朗上口的旋律,在每一个街头巷尾收割着年轻听众。影响着一代人。
朋克不止是音乐:时装潮流,平面设计,视觉艺术等艺术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它表达在音乐爱好者上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一种“人生哲学”。反叛,不顺从,对主流,对上层建筑的质疑。或许盲目,但足够无畏。
这就是Punk,作为音乐流派而存在的的朋克。
插嘴一句:建议大家都去听听花儿乐队的专辑《幸福的旁边》,个人觉得是国语不可多得的杰作,是一种更符合国内体质的朋克,狂而不燥。但是那股朋克劲依旧足。十四岁能写出这样的专辑真的已经不只是个人的幸运了。
(二)聊回朋克亚文化
那也许有的读者会开始疑惑:那为什么“朋克”会和这些看着风马牛不相及的前缀结合呢?
答案在于“朋克”本身。
让我们把视线重新收束到“赛博朋克”之上。“赛博朋克”诞生于1980年代,彼时计算机革命初现,跨国公司崛起,社会贫富差距加剧。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当个体的生存问题开始越来越尖锐,社会空间开始压缩,而同时新技术正蓬勃发展,新质生产力正逐渐走上舞台。在技术垄断的阴影下,个体意识正在觉醒。
“朋克”意味着反叛,意味着对社会主流的攻击,意味着不顺从,混乱、反抗、颓废。而在“朋克”之前的前缀更多是表明造成矛盾的生产力形态,性质。当然,在当下的艺术作品中,其更多是一种美学导向的存在。
比如:赛博朋克:酸雨,霓虹灯,机械义体改造,高楼与垂直棚户,网络空间,边缘化人群。
蒸汽朋克:维多利亚,内燃机,巨械,暴露齿轮等传动装置,黄铜,管道,超规模建筑,手工,材料及工艺美学。
生物朋克:基因编辑,器官移植、器官交易,人体改造,粘液,生物膜,血肉质地。
原子朋克:复古未来主义,冷战,太空竞赛,美式中产阶级梦,避难所。
而我们回头再看,这些朋克亚文化,不论是赛博朋克,蒸汽朋克,还是生物朋克,甚至没提到的石器朋克,蜡烛朋克,发条朋克,种种,似乎都有着一些共通之处。
(三)由朋克亚文化聊开
如我上文所提到,名称的组成总是“生产力形态”或者“生产力载体”加“朋克”二字。这也当然说明其共同点:
(1) 生产力高度进步(相对),但社会结构必然扭曲,技术飞跃了,但伦理、制度、文化滞后,导致矛盾、裂缝和异化。所以每一种朋克世界,表面是繁荣或先进的,内部却是破碎、不平衡、不适应的。
这是及其值得玩味的,不论是人们对于历史的架空虚构还是对于未来生活的假设虚拟。当生产力无法各个阶级完全解放,社会必然的不平衡也就不可避免。
(2) 个体与系统之间的深度对抗,几乎所有朋克题材里,个体都是边缘人、小人物、异类。他们面对的,是庞大的国家机器、巨型财团、旧式贵族、军事体制,甚至是整个社会。朋克=反抗。反抗压迫、反抗异化、反抗被异化后的自我。
(3) 美学上是对主流秩序的扭曲、解构与重组,每一种朋克,不只是讲述一个悲观的故事,它还在有意识地破坏“主流的美感标准”。朋克美学,就是对所谓“理性秩序”的嘲讽和颠覆。
所有朋克题材,都是在描绘一个技术超越了人性、秩序压倒了个体、世界光鲜而内里破败的时代,而在那样的世界里,“人”的微小反抗,才格外真实、鲜活、有力。
一句话来说:“朋克”是本质,“XX(前缀)”是技术背景/世界基调。
创造朋克美学也相当简单:朋克世界观 = 背景技术 + 社会问题 + 反叛情绪 + 扭曲美学
而其中美学部分,则离不开艺术家们的努力,如何契合地创设这一扭曲美学,则需要更多的工作。
(四)随意聊聊
关于朋克亚文化,近几年最火的当然非“赛博朋克”莫属。我想大概有着如下几个原因:随着科技发展,其中的未来世界似乎越来越接近,网络的发展,脑机的突破,一切开始似乎可感,科技发展很快,但普通人越来越无力感、异化感。当然,如果从“赛博朋克”这一朋克亚文化本身来说,其本来就是利于传播的:自带强烈视觉冲击力,适合短视频传播;高饱和+高对比;碎片式美学等等,通过近几年的文化产品,大众对赛博朋克审美的接受度变得前所未有的高。
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后面再来好好聊聊关于“赛博朋克”的发展,包括其中文学以及影视作品等的完全脉络。
(点赞过300就写🤓☝️)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