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料出衆,散熱表現優秀,先馬平頭哥M2 Mesh機箱 評測

省流助手:機箱超便宜,京東129,偶爾也能100以內。

一、前言

蘑菇有個朋友,深諳“錢要花在刀刃上,不能花在刀背上”的道理,追求極致的性價比。在裝機的時候也是這樣想的,可能別人用紙箱做機箱只是說說,他是真能幹出來的。

但蘑菇感覺,機箱還是很重要的,各種硬件都裝在裏面,支撐力要足夠。機箱可以不好看、不酷炫,但質量一定要沒問題,最起碼得有!

於是,蘑菇給他推薦了先馬的平頭哥M2 Mesh機箱。先馬的平頭哥機箱還是非常有名的,蘑菇經常在網吧看到,口碑和銷量很給力,最關鍵的是,價格不貴、性價比高!

二、先馬平頭哥M2 Mesh機箱 開箱

▼機箱的包裝很有意思,正面中間就是平頭哥的經典形象,右下角是機箱的型號。

▼紙箱側面有機箱的詳細參數,這款機箱CPU散熱器高度支持到160mm,顯卡長度支持到345mm,頂部、前部支持240水冷。

三、先馬平頭哥M2 Mesh機箱 外觀

▼機箱整體採用全金屬的外殼,側板是金屬的,質感很不錯。

▼機箱前部是大面積的金屬衝孔網,且孔是方形的,進風效果很好。

▼機箱的另一側是金屬背板,也是一整塊的設計。

▼機箱尾部,熟悉的mATX機箱的配置,上部是主板的IO開口,中間是橫置的4條PCIe插槽。

▼機箱頂部是一塊大面積的磁吸式防塵網,平時拆裝、清灰很方便。

▼前部是機箱的IO面板,除了開機鍵、重啓鍵之外,還有一個USB 2.0接口、一個USB 3.0接口和兩個音頻接口。另外還有一個Type-C接口的預留位,可以購買線材配件安裝。

▼機箱底部,四角有四個減震泡棉,左側是可拆卸的防塵網。

▼機箱內部採用熟悉的獨立電源倉的架構,底部是電源倉,側面還有開口。

▼機箱前部還有機箱風扇位,側面有硬盤固定位。

▼機箱背面,走背線的空間還是非常充足的,底部是獨立的電源倉,電源倉的左側

四、先馬平頭哥M2 Mesh機箱 裝機

▼朋友這裏搞了一套12490F搭配RTX5070的硬件配置,主板用的微星的B760M刀鋒。

▼主板輕鬆固定到機箱內部,mATX規格的主板正合適。

▼散熱用的是超頻三的RZ400V2,四熱管單塔、單風扇風冷散熱器,壓制這顆12490F沒啥問題。

▼另外在機箱的前部和後部安裝機箱風扇,打造前進後出的機箱風道。

▼電源用的也是先馬平頭哥的電源,額定功率650W。

▼電源側面印有平頭哥的造型,右下角是80Plus的認證LOGO。

▼這款先馬平頭哥E800電源,額定功率650W,其中+12V單路最大輸出在612W左右,且支持寬幅輸入。

▼電源的供電線雖是直出線,但線材都是壓紋線,質感不錯,線材柔軟。

▼電源輕鬆固定,順手把各個部分的供電接口都插好。

▼顯卡用的是影馳的RTX5070魔刃OC,這張顯卡還是非常不錯的。

▼顯卡默認水平安裝,這張顯卡的長度316.5mm,如果在機箱前部安裝幾把機箱風扇的話,這張顯卡基本就是能安裝的最長顯卡了。

▼最後蓋上機箱兩側的金屬蓋板,機箱前部的蓋板也是金屬材質的。

▼插電,開機,一次點亮,整機的顏值很漂亮。

▼這套硬件塞到機箱裏,整體的效果也還不錯。

▼散熱器是超頻三的RZ400V2,散熱器整體採用無光設計,散熱塔頂部有蓋板,整體質感不錯。

▼內存是宇瞻ZADAK的SPARK內存,16GB*2 6800MHz,這套內存的RGB燈帶採用多段式的設計,巧妙的和內存的金屬馬甲融合到一起,很有設計感。

▼影馳這張RTX5070魔刃OC顯卡,尾部還有一塊磁吸式的RGB燈牌,有點好看的。

▼機箱的整體風道很簡單,前進後出,前部兩把機箱風扇進風,後部一把機箱風扇出風。

五、先馬平頭哥M2 Mesh機箱 測試

▼整機配置一覽,處理器是12490F,主板是微星的B760M刀鋒,顯卡是影馳的RTX5070魔刃OC。

▼簡單跑個整機測試,整機得分189.1W,其中處理器單獨得分54W,顯卡單獨得分83.5W,分數不錯。

▼這顆12490F處理器,擁有6個大核、12線程、三級緩存20MB,最高睿頻4.6GHz。

▼簡單跑個CPU-Z的性能測試,單核得分662.4,多核得分4828.3,還可以。

▼跑個CineBench R23,單線程得分1629,多線程得分11809,也還不錯。

▼跑個3Dmark的測試,FSE模式,顯卡單獨得分30078,表現不錯。

▼跑個3Dmark的TS測試,顯卡單獨得分22905,可以可以,12490F基本可以發揮這張RTX5070的性能,跑分和搭配9700X處理器的幾乎一樣。

▼日常待機情況,室溫在19℃左右,處理器的溫度在25℃左右。南橋溫度39℃,供電溫度32℃,顯卡核心溫度27℃,固態溫度35℃。

▼跑個CPU-Z的壓力測試,處理器功耗在60W左右,全核心睿頻4GHz,溫度在47℃左右。南橋溫度39℃,供電溫度34℃,顯卡核心26℃,固態溫度34℃。

▼單烤FPU測試,處理器功耗在80W左右,全核心睿頻4GHz,溫度在54℃左右,南橋39℃,供電35℃,顯卡核心27℃,固態34℃,整體散熱情況表現不錯。

▼跑個3Dmark的壓力測試,TS模式,幀數穩定率在99.7%,非常穩定。

▼顯卡的核心溫度最高在66.5℃左右,處理器溫度在39℃左右波動,整體散熱情況表現良好。

六、總結

如果你的預算也不高的話,先馬這款平頭哥M2 Mesh機箱的整體表現真的不錯。機箱全金屬材質的,側板和前部面板均爲金屬,低調、沉穩。內部的結構是很傳統的下部獨立電源倉的設計,背線空間也很充足,日常裝機體驗不錯。

散熱風道方面,就是非常簡單、高效的前進、後出,稍微裝幾把機箱風扇,搭配機箱前部大面積的金屬衝孔網,機箱內部的散熱效率就很高。

另外,這款機箱雖說支持水冷,但機箱頂部的空間十分有限,前部也能裝水冷排,但進、排風取捨很麻煩,建議還是選擇風冷。

謝謝大家!

The End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