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R77-1的动力改动之后,我便在社区中看到许多关于R77-1的评价,有人说被砍成了大号R77,也有人说R77-1超越了AIM-120。
面对着如此两级的评价,我也困惑了。
我没有开苏空,但常玩英/德/美顶喷,想要知道我对手的R77-1到底是什么水平,于是便开始探索,在震惊的发现它已经是全游最强主动弹后,我写了这篇文章。
叠甲:本文的结论是基于游戏内数据的模拟结果,仅能部分表现实战水平
导弹模拟器:https://statshark.net/missilecalculator
R77-1与主流主动弹的大比拼
Part.1 BVR
这是曾经R77最大的短板,而现在R77-1在这里表现如何呢
先说明一下测试环境
双机速度:1700km/h
高度:10000m
发射距离:60000m
结果是:
图例
图例
R77-1断档级领先!!?
AIM-120跌落神坛
啊!当得到这个结果时的我
Σ(っ °Д °;)っ
作为120载机的忠实拥护者,我得找找120的优势区间
或许只是距离不够远,没能发挥120低阻的优势
把距离拉到7万米!
呃,还是打不过
8万!
呃呃呃呃,一定还是不够远
9万!!!
?10万米
呃……呃……呃……呃……120自爆了……
结论:R77-1是BVR怪物,没有任何顶级主动弹能与之抗衡
Part.2 抽奖(高打低)
测试环境
导弹载机 速度:1800km/h | 高度:10000m
靶机 速度:1300km/h | 高度:1000m
发射距离:50000m
图例
你问为什么没有R77?太菜,不准上桌吃饭
R77-1还是胜了,而且领先幅度还挺大
但是,作为忠实的120抽奖拥护者,我要问:
这种情况下120有没有机会领先呢?
兄弟,有的,有的
只要把载机高度将为为3000米,发射距离延长到6万米,大幅增加导弹在低空稠密空气下的运动时间,就能让120获得对R77-1的优势
赢!
你问我这种情况在实战中有什么意义?
emm,没有……
Part.3 中距对抗
测试环境
导弹载机 速度:1500km/h | 高度:5000m
靶机 速度:1500km/h | 高度:5000m
发射距离:30000m
R77回来了
R77-1为什么是神
如果缩短距离至20000m呢
图例
R77-1还是神
米卡正在拿回自己的神力
什么,R77?早知道不让他上桌吃饭了
再看看中距捅竹竿(低打高)
导弹载机 速度:1300km/h | 高度:1000m
靶机 速度:1500km/h | 高度:8000m
发射距离:20000m
图例
断档领先,这就R77-1
Part.4 近距对抗
测试环境
导弹载机 速度:1200km/h | 高度:3000m
靶机 速度:1200km/h | 高度:3000m
发射距离:10000m
在这个距离下,谁命中的时间更短,就意味着敌方39的时间更短,39躲避的难度更大
图例
米卡取回了它的神力,但R77-1依旧强势
近距离作战更为考验导弹过载,而R77-1在这方面仅次与米卡
总结:R77-1是主动弹版本唯一真神,综合性能最强的主动弹
R77-1以其巨大总冲在远距离已经完全超越了之前远距离最强的主动弹aim120,在中近距离也能凭借高过载和加速保持领先,相比与近战之神米卡和远程旧神120,R77-1在远近都有亮眼的表现,是曾经的五边形战士PL-12的全方面扩大。
就导弹本身而言,R77-1完全可以称的上版本最强主动弹了。
写在最后:
本文完全是对导弹性能本身的探索,与载机无关。R77-1的载机SU30SM较差的性能的确限制的了R77-1的发挥,但远不足以将R77-1黑成大号R77。
更多游戏资讯请关注:电玩帮游戏资讯专区
电玩帮图文攻略 www.vgov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