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7-1性能對比 大號R77?最強主動彈!

前言:

自R77-1的動力改動之後,我便在社區中看到許多關於R77-1的評價,有人說被砍成了大號R77,也有人說R77-1超越了AIM-120。

面對着如此兩級的評價,我也困惑了。

我沒有開蘇空,但常玩英/德/美頂噴,想要知道我對手的R77-1到底是什麼水平,於是便開始探索,在震驚的發現它已經是全遊最強主動彈後,我寫了這篇文章。

疊甲:本文的結論是基於遊戲內數據的模擬結果,僅能部分表現實戰水平

導彈模擬器:https://statshark.net/missilecalculator

R77-1與主流主動彈的大比拼


Part.1  BVR


這是曾經R77最大的短板,而現在R77-1在這裏表現如何呢

先說明一下測試環境

雙機速度:1700km/h

高度:10000m

發射距離:60000m

結果是:

圖例

圖例


R77-1斷檔級領先!!?

AIM-120跌落神壇

啊!當得到這個結果時的我

Σ(っ °Д °;)っ

作爲120載機的忠實擁護者,我得找找120的優勢區間

或許只是距離不夠遠,沒能發揮120低阻的優勢

把距離拉到7萬米!

呃,還是打不過

8萬!

呃呃呃呃,一定還是不夠遠

9萬!!!

?10萬米

呃……呃……呃……呃……120自爆了……

結論:R77-1是BVR怪物,沒有任何頂級主動彈能與之抗衡


Part.2  抽獎(高打低)


測試環境

導彈載機  速度:1800km/h  |   高度:10000m

靶機  速度:1300km/h  |   高度:1000m

發射距離:50000m

圖例

你問爲什麼沒有R77?太菜,不準上桌喫飯

R77-1還是勝了,而且領先幅度還挺大

但是,作爲忠實的120抽獎擁護者,我要問:

這種情況下120有沒有機會領先呢?

兄弟,有的,有的

只要把載機高度將爲爲3000米,發射距離延長到6萬米,大幅增加導彈在低空稠密空氣下的運動時間,就能讓120獲得對R77-1的優勢

贏!

你問我這種情況在實戰中有什麼意義?

emm,沒有……


Part.3  中距對抗


測試環境

導彈載機  速度:1500km/h  |   高度:5000m

靶機  速度:1500km/h  |   高度:5000m

發射距離:30000m

R77回來了

R77-1爲什麼是神

如果縮短距離至20000m呢

圖例

R77-1還是神

米卡正在拿回自己的神力

什麼,R77?早知道不讓他上桌喫飯了

再看看中距捅竹竿(低打高)

導彈載機  速度:1300km/h  |   高度:1000m

靶機  速度:1500km/h  |   高度:8000m

發射距離:20000m

圖例

斷檔領先,這就R77-1

Part.4  近距對抗

測試環境

導彈載機  速度:1200km/h  |   高度:3000m

靶機  速度:1200km/h  |   高度:3000m

發射距離:10000m

在這個距離下,誰命中的時間更短,就意味着敵方39的時間更短,39躲避的難度更大

圖例

米卡取回了它的神力,但R77-1依舊強勢

近距離作戰更爲考驗導彈過載,而R77-1在這方面僅次與米卡


總結:R77-1是主動彈版本唯一真神,綜合性能最強的主動彈

R77-1以其巨大總衝在遠距離已經完全超越了之前遠距離最強的主動彈aim120,在中近距離也能憑藉高過載和加速保持領先,相比與近戰之神米卡和遠程舊神120,R77-1在遠近都有亮眼的表現,是曾經的五邊形戰士PL-12的全方面擴大。

就導彈本身而言,R77-1完全可以稱的上版本最強主動彈了。


寫在最後:

本文完全是對導彈性能本身的探索,與載機無關。R77-1的載機SU30SM較差的性能的確限制的了R77-1的發揮,但遠不足以將R77-1黑成大號R77。

更多遊戲資訊請關註:電玩幫遊戲資訊專區

電玩幫圖文攻略 www.vgover.com